- 年份
- 2024(6482)
- 2023(9573)
- 2022(8677)
- 2021(8208)
- 2020(6904)
- 2019(15970)
- 2018(15982)
- 2017(30760)
- 2016(17043)
- 2015(19138)
- 2014(19163)
- 2013(19005)
- 2012(17271)
- 2011(15590)
- 2010(15351)
- 2009(13687)
- 2008(13070)
- 2007(11068)
- 2006(9526)
- 2005(7997)
- 学科
- 济(61970)
- 经济(61902)
- 管理(46665)
- 业(44257)
- 企(37288)
- 企业(37288)
- 方法(31011)
- 数学(26788)
- 数学方法(26472)
- 学(16313)
- 农(16239)
- 中国(15624)
- 财(15061)
- 业经(13679)
- 地方(12995)
- 贸(11155)
- 贸易(11151)
- 理论(11126)
- 农业(10964)
- 易(10765)
- 和(10756)
- 技术(10311)
- 环境(10101)
- 制(10035)
- 务(9952)
- 财务(9888)
- 财务管理(9872)
- 企业财务(9350)
- 教育(9174)
- 划(8973)
- 机构
- 大学(237908)
- 学院(235432)
- 管理(95165)
- 济(85565)
- 经济(83525)
- 理学(83333)
- 理学院(82388)
- 管理学(80884)
- 管理学院(80466)
- 研究(79867)
- 中国(55568)
- 科学(53873)
- 京(50943)
- 农(43193)
- 所(41451)
- 业大(40258)
- 研究所(38461)
- 财(37373)
- 中心(35160)
- 农业(34354)
- 江(33066)
- 北京(31940)
- 范(31193)
- 财经(30870)
- 师范(30828)
- 院(29155)
- 经(28145)
- 州(27408)
- 技术(26599)
- 师范大学(25007)
- 基金
- 项目(171278)
- 科学(132354)
- 基金(122451)
- 研究(121365)
- 家(108805)
- 国家(107917)
- 科学基金(91073)
- 社会(72959)
- 社会科(68967)
- 社会科学(68946)
- 省(68105)
- 基金项目(66086)
- 自然(62288)
- 自然科(60813)
- 自然科学(60794)
- 自然科学基金(59669)
- 划(57935)
- 教育(55315)
- 资助(50867)
- 编号(49458)
- 成果(39711)
- 重点(38257)
- 部(36829)
- 发(35915)
- 创(35604)
- 课题(34202)
- 科研(33403)
- 计划(33162)
- 创新(33122)
- 大学(31336)
共检索到328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明 叶生梅 潘迎捷 马桂荣 陈永萱
采用交配基因型遗传标记的香菇野生株Q与栽培株苏香的孢子单核体和原生质体单核体进行完全亲和双 单杂交 ,并对杂交后代进行了遗传分析。显著性检验表明 ,供试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及CMC酶活力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RAPD结果分析表明 ,6个杂交菌株在DNA水平上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但来源于原生质体单核体的杂交后代与来源于孢子单核体的杂交后代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酯酶同工酶结果显示 ,来自孢子单核体的杂交后代比来自原生质体杂交后代的变异程度高。两种不同来源的杂交后代在农艺性状方面具有不同的变异范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波 祁丽萍 鲜灵
以3个金针菇为材料,研究其单核原生质体不亲和因子基因型,双单杂交构建杂交种,并对其基因型和遗传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金针菇菌株的单核原生质体形成率不同,单核原生质体率分别为31.9%、88.5%和13.4%;不亲和因子基因型为2种类型。以F32和F21的单核原生质体配对构建双核体,再与F2121的单核原生质体菌株配对构建杂交种,杂交亲和率为100%;双单杂交种与亲本双核体杂交存在拮抗反应,而杂交种杂交彼此无拮抗反应。双单杂交种的单核原生质体不亲和因子基因型分析显示,杂交种的基因型一个与受体相同,另一个与供体的一个基因型相同。ISSR分析显示,双单杂交种与其单核原生质体和具有相同基因型的单...
关键词:
原生质体 基因型 杂交种 ISSR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明 潘迎捷 陈永萱
选择香菇的野生株 ( Q) 与栽培株苏香两种孢子单核体 ( A1 B1, A2 B2) 进行完全亲和双单杂交, 以拮抗试验辅以液体出菇试验初步鉴定双单杂交后代, 并以 R A P D技术 (随机扩增的多态性 D N A 技术) 对杂交后代进行检测。每个杂交组合只得到一个杂交后代, 说明在完全亲和双单杂交供体中存在先导核。运用原生质体单核化与交配型鉴定技术对杂交后代中来自供体的先导核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表明, 受体交配型不同时, 其先导核也不同。在 ( A3 B3+ A4 B4) × A1 B1双单杂交中先导核为 A3 B3 核, 在 ( A3 B3+ A4 B4) × A2 B...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秋菊 崔学强 邓杰玲 黄昌艳 殷文忆 张自斌
为获取性状优良的子代单株用于后续新品种培育和优质亲本的选配,采用iPBS与形态学双标记鉴定方法,对‘粉条纹’石斛(母本)与‘丹绒之星’石斛(父本)杂交组合进行遗传鉴定研究。结果表明:iPBS标记鉴定36个子代植株均为真杂种,在遗传距离0.71处,亲本及36个子代可分为3大类群,子代先与父本聚为一类再与母本聚合,两亲本与子代的遗传相似系数父本(0.686 1)>母本(0.510 5);形态学鉴定显示两亲本在各个性状上均存在较大差异,子代假鳞茎高度均值为25.48 cm,假鳞茎直径1.14 cm,叶片长度14.17 cm,叶片宽度3.45 cm,子代株型与叶型大小主要介于双亲间;子代花横径均值为4.96 cm,花纵径均值为5.75 cm,两者优于双亲的比例分别为16.67%和2.78%,多数子代植株花型较父母本偏小;在花部性状中,上萼宽、侧萼长宽和侧瓣长4个性状表现出一定超亲优势,唇瓣长和花梗数2个性状展现出较强的中亲优势,其余性状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衰退趋势;子代在花色遗传上以父本的白紫色系为主,并在双亲花色色谱基础上展现梯度变化。综上,iPBS分子标记可有效提高鉴定石斛兰杂种的效率,形态学标记鉴定有助于高效选育性状优良的子代个体,2种标记方法均可有效缩短石斛兰杂交育种进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凯丽 刘娟 余小梅 杨盛
【目的】探究不同梨杂交组合F1代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倾向,为梨新品种的选育和杂交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露香梨×晋蜜梨、库尔勒香梨×晋蜜梨和库尔勒香梨×黄冠梨杂交群体为试材,测定成熟期果实单果质量、果柄粗度和长度、果实纵径和横径、果心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和果皮色泽等性状,计算其果形指数和果心大小,并分析3个杂交组合上述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对其F1代果实主要性状进行遗传倾向分析。【结果】玉露香梨×晋蜜梨、库尔勒香梨×晋蜜梨和库尔勒香梨×黄冠梨3个杂交组合F1代单果质量均值分别为293.69,136.02和153.85 g,变异程度均较低,遗传传递力分别为129.29%,73.43%和61.65%,超高亲率分别为71.33%,1.96%和0.64%,超低亲率分别为23.33%,66.67%和48.72%;果柄粗度均值分别为0.26,0.26和0.27cm,变异程度在玉露香梨×晋蜜梨杂交组合中较低,遗传传递力分别为104.00%,108.33%和84.36%,超高亲率分别为10.00%,41.18%和2.56%,超低亲率分别为0.67%,5.88%和57.05%;果柄长度均值分别为4.30,4.18和3.38 cm,变异程度均较低,遗传传递力分别为109.69%,106.63%和99.41%,超高亲率分别为64.67%,58.82%和37.18%,超低亲率分别为23.33%,29.41%和6.41%;果形指数均值分别为0.95,1.03和0.96,变异程度均较低,遗传传递力分别为105.56%,110.75%和104.35%,超高亲率分别为58.67%,64.71%和28.85%,超低亲率分别为8.67%,0.98%和5.13%;果心大小均值分别为0.34,0.36和0.39,变异程度均较低,遗传传递力分别为113.33%,94.74%和92.86%,超高亲率分别为50.67%,3.92%和4.49%,超低亲率分别为14.00%,12.75%和14.7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值分别为12.90%,13.58%和12.79%,变异程度均较低,遗传传递力分别为94.16%,100.44%和95.31%,超高亲率分别为7.33%,18.63%和4.49%,超低亲率分别为34.00%,11.76%和30.13%;果实硬度均值分别为6.1,6.5和5.2 kg/cm2,变异程度均较低,遗传传递力分别为106.00%,115.25%和107.44%,超高亲率分别为50.67%,62.75%和50.00%,超低亲率分别为20.67%,0%和16.03%;3个杂交组合的果皮颜色总体上表现为黄绿色,在玉露香梨×晋蜜梨杂交组合中呈现出更偏黄的色泽。相关性分析表明,3个杂交组合中单果质量与果柄粗度、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心大小呈显著负相关;果柄粗度与果实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横径与果实纵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形指数、果心大小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纵径与果形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玉露香梨×晋蜜梨杂交组合中,单果质量、果柄长度、果形指数、果心大小、果实硬度为趋高亲遗传,果柄粗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为趋中遗传;在库尔勒香梨×晋蜜梨杂交组合中,果柄粗度、果柄长度、果形指数、果实硬度为高亲遗传,单果质量表现为趋低亲遗传,果心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为趋中遗传;在库尔勒香梨×黄冠梨杂交组合中,果实硬度为趋高亲遗传,单果质量、果柄粗度表现为趋低亲遗传,果柄长度、果形指数、果心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为趋中遗传。
关键词:
梨 杂交后代 果实性状 遗传倾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苏瑛 刘楚吾 叶昌辉 刘丽 张锦 蔡笛扬 黄毓青 曹五七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方法,对樱桃谷鸭、麻鸭及其杂交一代和用F1作为母本再与父本番鸭属间杂交培育的三元杂交半番鸭(F2)基因组DNA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RAPD可用于有效标记鸭品种之间遗传亲缘关系和杂种优势预测;在所使用的20种随机引物中,5个鸭种共产生760条带,其中多态性带568条,占总条带数的 74.7%,说明鸭群体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杂交一代多态性位点比例为67.9%,遗传相似度为0.822 7,三元杂交二代多态性位点比例为83.1%,遗传相似度为0.826 4。说明三元杂交子二代的杂种优势可以用杂种优势理论中的显形假说来解释。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郑国栋 张倩倩 李福贵 陈杰 蒋霞云 邹曙明
本研究利用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浦江1号’(♀)×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进行属间人工杂交,获得了遗传背景不同的杂交子代。结果显示,团头鲂‘浦江1号’(♀)×翘嘴鲌(♂)杂交子代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均很高,分别为90.0%和80.6%。鲂鲌杂交子代的体型有两种,其中,96.2%的后代为鲂鲌中间型体型(杂种A型),另外还存在3.8%的后代体型与母本团头鲂‘浦江1号’相近(杂种B型)。经Partec流式细胞仪测定得出,鲂鲌杂种A型个体DNA含量与母本、父本相同,表明其为二倍体。2个特异性微卫星位点(TTF6和TTF1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金涛 赵金良 颜标 唐首杰 李思发 叶卫 符云 陈辉崇
应用微卫星标记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杂交后代(F1、F2)的遗传分离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在86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21对在尼罗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中存在差异等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共检测出59个等位基因,包含32个尼罗罗非鱼和24个萨罗罗非鱼特异等位基因。F1观测杂合度(Ho=0.998)大于F2(Ho=0.739),F2有效等位基因数(Ne=2.4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0.497)与F1的(Ne=2.45、PIC=0.489)相似。F1中所有位点均表现为尼罗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杂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宝生 韩泽林 耿军义 刘素恩 崔瑞敏 王兆晓 刘存敬 张香云
通过混选法构建"目标性状育种基因库"来对陆地棉与海岛棉、瑟伯氏棉远缘杂交后代进行改良,通过多年连续定向选择,目前获得类型丰富的远杂改良材料493份,其中获得高衣分材料18份,抗黄萎病材料4份,优质中长绒材料4份。2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稳定品系有望参加品比试验或作为育种亲本。
关键词:
棉花 远缘杂交 遗传改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诸平 高亦珂 刁晓华 王映阁 郭彦超 张启翔
为研究多季花有髯鸢尾杂交后代性状的遗传规律,以多季花有髯鸢尾品种Iris‘Halston’(赫氏蓝)和I.‘White and Yellow’(白与黄)为杂交亲本,构建杂交F1代群体和回交BC1代群体。表型性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F1和BC1的二次花率分别提高到24.14%和35.18%;2)与观赏性紧密相关的垂瓣长度和旗瓣长度,垂瓣宽度和旗瓣宽度分别趋于连锁遗传;3)BC1的花色变异丰富,可产生白色系、紫晕系、黄色系、深色系、垂瓣基部有斑型、垂瓣边缘有斑型、垂瓣紫色旗瓣黄色型7种不同类型的花色;4)F1和BC1的花型产生较大变异,经过多代选育,旗瓣、垂瓣长宽比逐渐增加,花瓣更加狭长,观赏性增强。综上,多季花有髯鸢尾的花部性状可连锁遗传,以赫氏蓝和白与黄为亲本,通过杂交和回交可提高后代的二次花稳定性,并产生大量花色和花型变异。
关键词:
鸢尾 多季花 杂交后代 表型性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施启顺 成廷水 柳小春
从猪蛋白质 (酶 )多态性和 DNA分子水平上估测出亲本种群间的遗传距离 ,探讨它们与基因杂合度及经济性状杂优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亲本间遗传距离与基因杂合度呈正相关 ,与日增重、屠宰率的杂优率也呈正相关 ,与眼肌面积、后腿比例、瘦肉率、熟肉率的杂优率呈负相关
关键词:
遗传距离 基因杂合度 杂优率 猪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淑婕 郭诗芬 彭雅雯 刘忠松
根据芥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染色体特异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对芥菜型油菜‘四川黄籽’与甘蓝型油菜‘中双11’杂交后代F_2和BC_1F_1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研究芥甘杂种后代中染色体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来源的A~n03、A~n08、A~n09、A~n10、C~n03、C~n09等6条染色体和芥菜型油菜来源的A~j03、A~j10染色体在BC_1F_1群体中未见丢失,但B~j07染色体丢失频率最高,达62.83%;F_2群体中,芥菜型油菜来源的A~j、B~j基因组染色体比甘蓝型油菜来源的A~n、C~n基因组染色体丢失多,甘蓝型油菜来源的A~n08、C~n03染色体和芥菜型油菜来源的B~j08染色体丢失少,分别为1.36%、1.36%和0.90%,而B~j07染色体丢失多,达56.56%;BC_1F_1群体套袋自交平均结实率仅0.60,最高达5.31,自由授粉平均结实率为1.95,最高达12.85;F_2群体套袋自交平均结实率仅0.66,最高达17.70,自由授粉平均结实率为2.18,最高达23.05。综上,芥甘杂交后代中芥菜型油菜遗传物质比甘蓝型油菜亲本的遗传物质更容易丢失,要将芥菜型油菜优异的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创制优质种质,需在油菜芥甘杂交育种的早期世代促进其染色体重组配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广鹏 孔德军 刘庆香
通过对4个杂交组合417株实生苗的分析,研究了3个经济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坚果单粒重、刺苞大小和出实率的遗传均符合数量性状连续变异的遗传特点。单粒重和刺苞大小表现同样的遗传趋势,遗传中非加性效应占有很大比重,杂交后代由于非加性效应解体,单粒重量和刺苞大小有变小的倾向。出实率的遗传以加性效应控制为主,杂交后代由于非加性效应累加,出实率有提高的倾向。
关键词:
板栗 人工杂交 性状遗传 组合传递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淑婕 郭诗芬 彭雅雯 刘忠松
根据芥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染色体特异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对芥菜型油菜‘四川黄籽’与甘蓝型油菜‘中双11’杂交后代F_2和BC_1F_1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研究芥甘杂种后代中染色体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来源的A~n03、A~n08、A~n09、A~n10、C~n03、C~n09等6条染色体和芥菜型油菜来源的A~j03、A~j10染色体在BC_1F_1群体中未见丢失,但B~j07染色体丢失频率最高,达62.83%;F_2群体中,芥菜型油菜来源的A~j、B~j基因组染色体比甘蓝型油菜来源的A~n、C~n基因组染色体丢失多,甘蓝型油菜来源的A~n08、C~n03染色体和芥菜型油菜来源的B~j08染色体丢失少,分别为1.36%、1.36%和0.90%,而B~j07染色体丢失多,达56.56%;BC_1F_1群体套袋自交平均结实率仅0.60,最高达5.31,自由授粉平均结实率为1.95,最高达12.85;F_2群体套袋自交平均结实率仅0.66,最高达17.70,自由授粉平均结实率为2.18,最高达23.05。综上,芥甘杂交后代中芥菜型油菜遗传物质比甘蓝型油菜亲本的遗传物质更容易丢失,要将芥菜型油菜优异的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创制优质种质,需在油菜芥甘杂交育种的早期世代促进其染色体重组配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玉敏 杨武云 李俊 林超文 张庆玉 张冀
运用SSR标记的方法,对节节麦SQ-214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BC1F2群体的64份材料和高代系群体的147份材料在D基因组上的68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8对SSR引物在杂交后代的两个群体等位变异位点较多,BC1F2群体共检测到67个位点有变异,等位变异数为212个,主要集中在3D染色体上。高代系中58个位点有变异,等位变异数为184个,等位变异位点多集中在2D上。BC1F2和高代系群体在D基因组的7条染色体上遗传多样性的表现不一致,BC1F2在7条染色体上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高代系,等位变异分布较高代系均衡。BC1F2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高于高代系。由此可知,节节麦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