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9)
- 2023(8824)
- 2022(7497)
- 2021(6819)
- 2020(5542)
- 2019(12019)
- 2018(11740)
- 2017(21321)
- 2016(11784)
- 2015(12386)
- 2014(11514)
- 2013(10910)
- 2012(9417)
- 2011(8438)
- 2010(8093)
- 2009(7732)
- 2008(7193)
- 2007(6080)
- 2006(5090)
- 2005(4192)
- 学科
- 济(38066)
- 经济(38023)
- 管理(31099)
- 业(30198)
- 企(24023)
- 企业(24023)
- 方法(17349)
- 数学(15096)
- 数学方法(14942)
- 农(12868)
- 学(11050)
- 贸(10922)
- 贸易(10916)
- 易(10654)
- 财(10590)
- 中国(10355)
- 业经(10087)
- 农业(8744)
- 环境(7427)
- 制(6988)
- 技术(6801)
- 务(6726)
- 财务(6714)
- 财务管理(6705)
- 地方(6703)
- 企业财务(6304)
- 划(6098)
- 银(5851)
- 银行(5797)
- 产业(5725)
- 机构
- 学院(158556)
- 大学(154473)
- 济(58598)
- 经济(57512)
- 管理(57190)
- 研究(54414)
- 理学(50850)
- 理学院(50266)
- 管理学(49099)
- 管理学院(48860)
- 农(40281)
- 科学(39695)
- 中国(38794)
- 业大(33076)
- 农业(32375)
- 京(31568)
- 所(29315)
- 研究所(27600)
- 财(24340)
- 中心(24096)
- 江(22429)
- 农业大学(21972)
- 财经(20217)
- 院(19872)
- 北京(18827)
- 技术(18798)
- 省(18654)
- 范(18551)
- 经(18549)
- 科学院(18245)
- 基金
- 项目(119624)
- 科学(92062)
- 基金(86278)
- 家(80368)
- 国家(79734)
- 研究(77077)
- 科学基金(66299)
- 社会(48929)
- 省(48514)
- 自然(46537)
- 社会科(46417)
- 社会科学(46406)
- 基金项目(46270)
- 自然科(45504)
- 自然科学(45482)
- 自然科学基金(44666)
- 划(41255)
- 教育(34798)
- 资助(33976)
- 编号(29289)
- 重点(27832)
- 计划(26052)
- 发(25710)
- 创(25645)
- 科研(24270)
- 部(24166)
- 创新(23983)
- 科技(23727)
- 业(22708)
- 大学(20818)
共检索到212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红叶 潘学军 张文娥 彭剑
【目的】研究不同腐解条件下核桃青皮腐解物对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探讨核桃青皮的还田效应,筛选最佳腐解条件,为有效利用核桃青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铁核桃青皮为试材,将核桃青皮与土壤混合进行腐解试验,研究不同腐解时间(0,10,20,30,40,50,60d)、腐解温度(15,25,35℃)以及青皮与土壤不同配比(0∶100(CK),1∶100,5∶100,10∶100,质量比)条件下核桃青皮腐解对土壤化学特性、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在不同腐解时间试验中,与0d(未腐解)处理相比,核桃青皮腐解降低了土壤EC值和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活性,提高了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
关键词:
核桃青皮 腐解条件 土壤肥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胡颖槟 金锦 童志鹏 吴家森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作为中国特有的木本粮油树种,是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土壤肥力是林木生长的基础,山核桃土壤肥力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主要受海拔、母岩及人为经营的影响,其中高强度人为经营对土壤肥力影响尤为显著。集约经营后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衰退严重:土壤普遍酸化,有机碳、速效养分含量大幅下降;清除林下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致使养分大量流失;林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多样性下降;林地土壤质量的恶化导致果实质量与品质明显下降。采用生草栽培、施加有机物料等措施后,林地土壤酸化缓解,有机碳及速效养分含量上升,土壤肥力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当前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土壤肥力的时空变化,未来可聚焦于测土配方施肥、自然落果张网采收等经营措施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深入研究林地水土流失的形成机制及控制技术,为山核桃林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和技术支撑。参71
关键词:
山核桃 人工林 土壤肥力 集约经营 综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沈一凡 钱进芳 郑小平 袁紫倩 黄坚钦 温国胜 吴家森
【目的】研究山核桃产区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山核桃林地的土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采用系统抽样法,在浙江省临安市对比研究2008年(317个样本)和2013年(239个样本)山核桃林地表层(0~30 cm)土壤的p H值、有机碳含量、水解性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共5个肥力指标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2008—2013年,山核桃林地土壤水解性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分别下降19.4和55.6 mG·kG-1,p H值从5.5下降到5.3,有机碳含量下降0.2 G·kG-1,有效磷含量升高0.5 mG·kG-1;5个土壤肥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马闪闪 赵科理 丁立忠 黄莎 蔡铃 赵伟明 叶正钱
为探讨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土壤基本肥力特征及土壤肥料管理对策,于2013年3-4月,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野外定位并采集浙江省临安市山核桃主产区7个乡镇共189个土壤样品,对临安市山核桃主产区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变幅为Ph 4.2~7.5,平均值为Ph 5.2,小于Ph 5.5的区域占75%;土壤有机质平均为31.6 G·kG~(-1),普遍较高,但也有12%的林地土壤有机质低于20.0 G·kG~(-1);大多数林地土壤有效氮较高,超过80.0 mG·kG~(-1)的占91%,处于高水平(>200.0 mG·kG~(-1))的占1...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桔 马闪闪 赵科理 叶正钱 汪智勇 白珊
为探明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产地土壤肥力质量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指导林农合理施肥,选取杭州市临安区山核桃产区为研究区域,以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该区土壤养分状况等级评价,并采用地统计学等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平均为pH 5.23,87%土壤pH值为pH 4~6,研究区土壤酸化严重。土壤有机质平均为31.6 g·kg~(-1),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分别为155.40,14.04,85.73 mg·kg~(-1)。根据《浙江土壤》肥力等级划分标准(1级土壤成分质量分数低,4级土壤成分质量分数高)可知: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主要处于第3等级和第4等级,比例为54%。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处在分级标准的第3等级且所占比例为76%。土壤速效钾大于50 mg·kg~(-1)的区域占80%。相反,土壤有效磷不足,63%的土壤有效磷不足10 mg·kg~(-1),处在第1等级和第2等级标准,难以满足山核桃生长。土壤各养分变异系数为27.15%~141.03%,表明研究区林地土壤养分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性。空间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pH值和养分均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山核桃产量高低不一,与土壤养分具有一定的空间对应关系。山核桃林地土壤严重酸化,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都比较充足,而大部分地区有效磷不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建富 潘晓华 王璐 石庆华 刘宗发 胡金和
【目的】研究连续免耕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南方稻区土壤合理耕作和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5—2009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翻耕抛栽为对照,探讨稻田连续免耕抛栽对水稻产量、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保水性、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稻田免耕1—2年(4季),早、晚稻产量较翻耕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了2.70%和1.87%,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免耕时间的延长,早、晚稻产量均表现为下降,尤其是免耕5年水稻产量下降更为显著,下降幅度分别为9.16%和12.56%;稻田免耕1年(2季),有利于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随着免耕时间...
关键词:
稻田 双季稻 免耕抛栽 产量 土壤肥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沙沙 吴怡玲 潘学军 张文娥
为了探讨铁核桃幼树与紫花苜蓿间作套种的可能性,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铁核桃根系水浸液对紫花苜蓿幼苗植株生长和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铁核桃根系水浸液处理对紫花苜蓿植株生长和生物量无影响;土壤速效氮含量降低了8.3 mg/kg,速效钾含量提高了60.5 mg/kg;降低了土壤脲酶活性,提高了中性磷酸酶的活性;紫花苜蓿生长期内,土壤中微生物以细菌最多,其次是真菌,放线菌最少。根系水浸液处理后,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多,而细菌数量减少,均达到显著水平。铁核桃根系水浸液对紫花苜蓿植株生长无抑制作用,但降低了土壤肥力。结论:初步认为铁核桃幼树和紫花苜蓿可以间作套种。
关键词:
铁核桃 根系水浸液 植株生长 土壤肥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国荣 李菊梅 徐明岗 高菊生 谷思玉
【目的】研究化肥、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以及化肥氮磷钾、有机肥氮磷钾提高土壤养分的异同。【方法】依托祁阳站有机无机、肥水稻长期定位试验,分析历史样品及数据。【结果】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高产稳定有显著作用;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提高土壤有机质都有显著作用,但施用化肥只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至28.1g·kg-1,与试验开始时相比只提高了42%。凡施用牛粪能使土壤有机质平均最高增加到41.6g·kg-1,比试验开始时提高了91%;有机肥氮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的效果优于化肥氮,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比化肥处理提高了30%和16%。而施入的有机肥磷在土壤中累积较少,土壤全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玲 张杨珠 曾希柏 周卫军 周清 夏海螯
为探明长期不同施肥结构对湖南省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湖南省土肥站1986年冬季在全省各地建立的、持续了18年的6个土壤肥力与施肥效益监测长期定位试验点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长期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全面提高土壤氮、磷、钾、有机质以及CEC含量,能有效调节土壤pH.秸秆还田和施用NK肥都能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的含量,施用NK肥的处理比NPK肥处理平均高48.4%;秸秆还田处理比NPK肥处理平均高32.3%.施用NP肥能显著提高土壤的速效磷含量;各化肥处理的有机质含量总体上较为稳定,而施用有机肥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有效途径,有...
关键词:
施肥结构 长期定位试验 土壤肥力 稻田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谢林峰 凌晓晓 黄圣妍 高浩展 吴家森 陈俊辉 黄坚钦 秦华
【目的】探索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产区土壤水解酶活性空间分布特征和土壤肥力状况。【方法】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山核桃主产区选取了259个样地,测定了土壤α-葡萄糖苷酶(AG)、β-葡萄糖苷酶(BG)、纤维二糖水解酶(CBH)、木糖苷酶(XYL)、亮氨酸氨基肽酶(LAP)、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酸性磷酸酶(PHOS)等7种水解酶活性和主要的肥力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地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临安区山核桃林地土壤中7种水解酶活性的空间异质性、影响因素以及土壤肥力状况。【结果】AG、BG、CBH、LAP、NAG、XYL、PHOS活性的块基比C_0/(C+C_0)分别为55%、42%、56%、49%、66%、47%、78%,全局莫兰指数(I_g)均大于0。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位于丰富等级的样地数分别占64%、56%、23%、45%,平均pH为5.76。58.7%的样地土壤肥力低于平均水平,仅32.7%的土壤肥力为Ⅰ、Ⅱ等级,大部分土壤肥力处于Ⅲ、Ⅳ等级。【结论】7种土壤水解酶中,AG、BG、CBH、LAP、NAG、XYL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性,它们的变异情况受人为扰动和地形结构因素的共同影响。PHOS具有较弱的空间自相关,其活性空间分布主要受人为干扰的影响。7种水解酶活性均存在空间相关性,高低聚类情况相似。在岛石镇附近出现高值聚集,在清凉峰以及河桥、龙岗、昌化交界处附近出现低值聚集的情况,有机质、pH、碱解氮是影响水解酶活性高低值聚类的关键因素。土壤肥力指标分级和综合肥力得分结果表明:大部分林地土壤养分足以支撑山核桃林正常生长,但综合肥力还有待提高。图3表5参3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方可 张世文 梁玉伟 王维瑞 张蕾
【目的】探究施用不同腐熟度有机肥对麦玉轮作系统土壤的影响及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堆肥过程与施肥过程相结合,通过2年连续田间定位试验,设置单施化肥(CK-H,对照)。腐熟度70%有机肥(GI70)、腐熟度100%有机肥(GI100)共3个处理,测定堆肥完成后不同腐熟度有机肥的养分差异,对施用有机肥后麦玉两季轮作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及小麦、玉米产量进行测定,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明确施肥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堆肥结束时,与有机肥GI70处理相比,有机肥GI100处理的有机质、全氮、全钾、含水率显著高于前者(P<0.05),GI100有机质含量为GI70的2.90倍,GI100全氮含量为GI70处理的1.37倍,GI100全钾含量为GI70的1.77倍,GI100处理含水率为GI70处理的1.68倍,且有机肥GI00处理比有机肥GI70处理的清洁度更好。小麦第1季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均高于CK-H处理,玉米第1季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均高于CK-H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在第1季小麦、玉米收获期呈下降趋势;小麦、玉米第2季收获期类似,有机肥处理组均高于CK-H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则低于CK-H处理。小麦-玉米轮作第1年,GI100、GI70处理小麦分别增产17.00%、9.90%,玉米分别增产11.97%、1.41%。小麦-玉米轮作第2年,小麦季GI100、GI70处理产量分别增产12.89%、9.59%,玉米季GI100、GI70处理产量分别增产19.44%、17.17%。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有机肥的肥力指标、技术指标、重金属含量对麦玉轮作系统土壤、作物产量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75(0.94)、0.13(0.40)、-0.32(-0.61)。【结论】施用较高腐熟度的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和小麦、玉米产量具有正向调控作用,有机肥的肥力指标、技术指标、重金属含量是影响土壤肥力、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研究可为土壤培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
腐熟度 麦玉轮作 土壤肥力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顺安 常庆瑞
选择黄土高原地区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等理化特性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人工林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成龄油松和刺槐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超过其幼龄林;成龄油松林和刺槐林土壤几乎无石灰反应;在树龄相同的条件下刺槐林对土壤培肥效应优于油松林。
关键词:
林龄 油松 刺槐 培肥效应 土壤肥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举 常庆瑞 张俊华 陈涛 贾科利
研究了黄土高原油松、刺槐人工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1)在黄土高原地区,种植人工林对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等营养元素含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但不同林型提高程度不同,除全钾、速效磷以外,各项指标均以阔叶林高于针叶林;阔叶林下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也高于针叶林;总体来看,阔叶林下土壤肥力的提高较针叶林显著。(2)在黄土高原地区,种植人工林可改善土壤发育条件,减弱土壤侵蚀作用,降低土壤的碳酸钙含量,在此方面针叶林的作用比阔叶林明显。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人工林 土壤肥力 培肥效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建南 赵丽兵 王改兰 李旭霖 武冬梅
为寻求适合晋西北黄土丘陵土壤特点的培肥途径 ,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地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连续施肥既能持续增产 ,又能提高土壤抗逆性 ;有机肥与氮肥合施增产效应最大 ,高量有机肥与氮肥合施培肥效果最好 ;当地应采取有机肥与氮肥配施 ,磷肥在有机肥不足时配合氮肥施用等施肥措施 ;对低肥力土壤 ,可采用高量有机肥与氮肥合施方案 ,以达到快速培肥之目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晓庆 杨培岭 李憑峰
为寻求膜下滴灌施肥条件下果树栽培的最佳水肥调控阈值,以樱桃为试验材料,灌水量和施肥量各设3个水平(即设计灌溉定额的70%、85%和100%及推荐滴灌施肥量的60%、80%和100%),传统畦灌冲施为对照,为寻求膜下滴灌施肥条件下樱桃栽培的最佳水肥调控阈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水量、施肥量和水肥交互作用对樱桃的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等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相比传统畦灌冲施方式,膜下合理滴灌施肥能得到更佳的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能有效提高樱桃树的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其中,最佳水肥组合是中水高肥(W_2F_3),其产量(3 174.61kg/hm~2)、纵径(23.15mm)、可溶性总糖含量(17.82%)和水分利用效率(9.69kg/kg)达到最高,可滴定酸较低(0.41%),主要吸水吸肥土层(20~40cm)的全氮含量最高,其他品质、速效养分和有机质等指标也处较高水平。该研究为果园拟定高效高产的滴灌施肥制度提供了数据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