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5)
- 2023(10611)
- 2022(8766)
- 2021(7699)
- 2020(6041)
- 2019(13511)
- 2018(12989)
- 2017(23952)
- 2016(13277)
- 2015(14373)
- 2014(14159)
- 2013(13929)
- 2012(13160)
- 2011(12083)
- 2010(12001)
- 2009(10863)
- 2008(10615)
- 2007(9341)
- 2006(8452)
- 2005(7695)
- 学科
- 济(57795)
- 经济(57733)
- 业(34685)
- 管理(33349)
- 企(24745)
- 企业(24745)
- 中国(19623)
- 地方(18857)
- 农(18782)
- 方法(18196)
- 数学(15822)
- 数学方法(15679)
- 业经(14540)
- 农业(13330)
- 学(12618)
- 贸(11829)
- 贸易(11819)
- 财(11701)
- 易(11415)
- 发(10718)
- 地方经济(10602)
- 环境(10294)
- 银(10270)
- 融(10257)
- 金融(10257)
- 银行(10216)
- 行(9934)
- 技术(9787)
- 制(9673)
- 产业(8237)
- 机构
- 学院(190299)
- 大学(187445)
- 济(77044)
- 经济(75554)
- 研究(74491)
- 管理(67073)
- 理学(57466)
- 理学院(56703)
- 管理学(55621)
- 管理学院(55293)
- 中国(54707)
- 科学(49449)
- 农(45303)
- 京(41140)
- 所(40235)
- 研究所(36973)
- 农业(35826)
- 业大(35434)
- 财(32884)
- 中心(32652)
- 江(29978)
- 院(27470)
- 北京(26249)
- 范(26027)
- 省(25949)
- 财经(25791)
- 师范(25563)
- 州(23756)
- 经(23491)
- 科学院(23415)
- 基金
- 项目(131571)
- 科学(101701)
- 基金(93088)
- 研究(89617)
- 家(85790)
- 国家(84994)
- 科学基金(70054)
- 社会(57115)
- 社会科(54141)
- 社会科学(54128)
- 省(53814)
- 基金项目(49469)
- 自然(46442)
- 划(45686)
- 自然科(45363)
- 自然科学(45347)
- 自然科学基金(44536)
- 教育(39730)
- 资助(36808)
- 发(34899)
- 编号(34185)
- 重点(30609)
- 创(27899)
- 部(27105)
- 计划(27053)
- 发展(26675)
- 成果(26480)
- 展(26233)
- 创新(26117)
- 科研(25713)
共检索到293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青素 吴发荣 龚榜初 马海泉 周仙根
为研究不同材质果袋对"富有"柿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8种果袋于6月28日对柿果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通过定期采摘,观测不同套袋处理柿果内外指标的生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1月12日采收的果实硬度大、残次果率和褐斑率低,商品性好,提倡在该时期采收;在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外黄内黑双层袋和蓝色玻璃纸处理使果实单果质量、VC含量下降,残次果和褐斑发生率增加,黄色和红色玻璃纸处理使果实硬度明显下降、残次果率上升,无色玻璃纸处理使残次果和褐斑发生率均有较明显增加,外白内红和外黄内白双层纸处理虽然降低了残次果率,11月22日采收时分别比对照果低15.66%、14.14%,但其他品质下降较为明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柯凡君 张绍铃 陶书田 田伟龙
选取3种果袋对‘黄金’和‘丰水’梨套袋,以不同生理时期梨果实为材料,对果实外观、果皮色素含量、相关酶活性、糖含量和袋内微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套袋能明显改善梨果皮色泽,降低果锈发生程度,‘黄金’以双黄袋套袋效果最佳,‘丰水’以黄黑双层袋最佳。套袋改变了袋内微环境,袋内温、湿度呈负相关性,果皮叶绿素含量降低,POD、PPO酶活性受到抑制。套袋后‘黄金’和‘丰水’单果重分别比对照减少13.55%和10.82%,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均下降,与对照相比,‘黄金’分别降低8.68%、5.94%和4.83%,‘丰水’分别降低9.97%、1.40%和11.3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海岩 陈栋 涂美艳 李靖 孙淑霞 刘春阳 江国良
【目的】为探究在桃园施用袋控缓释肥对桃树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晚湖景’和‘霞脆’两桃品种为试材,研究连续3年施用袋控缓释肥对其枝梢、叶片、果实生长,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施袋控缓释肥的‘晚湖景’与‘霞脆’桃树一次枝长度、二次枝数量以及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单位面积产量与产值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一、二次枝直径,叶绿素a、b含量及总量,单果重,果实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及固酸比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晚湖景’与‘霞脆’施用袋控缓释肥后与对照组的单位面积纯收益差异均不显著。【结论】连续多年施用袋控缓释肥能够有效提高更新枝长度与直径,延伸树冠,改善植株光照条件,提高果实风味品质,是一种省力高效的桃园施肥方案。
关键词:
袋控缓释肥 桃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本坤 金晓马 阳树英
为筛选最佳生长调节剂应用于油菜生产 ,进行了不同种类生长调节剂处理油菜的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以油菜丰收灵的效果最好 ,可增强油菜光合作用和抗旱、抗寒能力 ,促进油菜冬春双发 ,提高油菜籽产量 2 0 .9% .油菜生长调节剂效果次之 .硼肥和多效唑则以配合施用的效果较好 .
关键词:
油菜 植物生长 调节剂 生长 发育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伟军 王翠红 石敏 卜思怡 吴佳琪
以湖南3种典型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即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红黄泥、花岗岩风化物发育的麻沙泥和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河沙泥为供试土壤,通过添加砷(0、5、10、20、30 mg/kg)进行盆栽试验,研究砷对早稻生长发育、产量及水稻吸收累积砷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砷5~10 mg/kg,对所测水稻的生长发育各指标均无显著影响;添加砷20~30 mg/kg,除麻沙泥添砷30 mg/kg分蘖数稍有降低(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处理水稻的分蘖数及稻谷产量较对照均显著下降,其中河沙泥绝收无籽实,红黄泥稻谷减产47.2%~84.8%,麻沙泥减产24.8%~48.6%;随土壤添砷增加,各处理稻秆和精米总砷含量均增加,添砷≥20 mg/kg,3种水稻土秸秆砷和精米总砷含量较对照增长均超过100%,其中均以河沙泥的增幅最大,但精米总砷含量未超过国家粮食总砷标准(0.7 mg/kg,GB4810—1994)。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株高、分蘖数及稻谷干质量等与土壤有效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3种水稻土中以河沙泥砷的污染毒害最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照丽 杨宇虹 段玉琪 冯晓红 晋艳
为提高云南缺硼烟区的烟叶产质量,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硼肥对烤烟品种K326、云烟87的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硼肥后,K326、云烟87的叶面积系数、叶片干物质积累均显著增加;叶片中的硼、钾含量均增加,其中云烟87的钾含量增加比例较高;化学成分较协调,评吸总分增加。说明在土壤缺硼的区域,叶面喷施补充硼肥是促进烟株生长和改善烟叶品质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晶 姬文秀 石贤吉 闫寒 李虎林
为探讨不同浓度镉(Cd)胁迫对不同烟草品种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吉烟九号’、‘吉烟十号’和‘延晒六号’3个烟草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法,分别测定不同烟草品种对Cd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Cd胁迫对烟草生长表现为"低促高抑",3个烟草品种中‘延晒六号’对Cd胁迫最敏感;Cd胁迫下,叶绿素含量、CAT活性和SOD活性随着Cd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OD活性、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Cd在烟草植株中的富集量均随Cd浓度的增加而升高,3个烟草品种中,‘延晒六号’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
关键词:
烟草 镉胁迫 农艺性状 生理生化指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武德功 陈青 詹秋文 黄保宏 杜军利 黄伟东 舒英杰 王增霞
为了探讨温度对高粱蚜(Melanaphis sacchari)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在实验室15~30℃温度范围下,测定并计算了高粱蚜的发育历期、繁殖力、寿命及各项生命表参数。结果表明,高粱蚜种群在30℃逃脱及死亡率较高,因此无具体数据分析;高粱蚜若虫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显著缩短(P<0.05),在15~28℃内发育历期为5.63~12.13d,存活率为88%~94%,15℃下若虫的存活率最高,而28℃下存活率最低;体重差及F1代体重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高粱蚜的平均寿命为11.76~48.47d,生殖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在15~28℃范围内,高粱蚜的种群净增殖率为42.60~80.56,其中24℃时最高,28℃时最低(42.60);平均世代周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高粱蚜的内禀增长率在0.160~0.339,24℃时最高,在15~28℃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内禀增长率显著升高,由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与温度的关系方程推测高粱蚜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34~26.85℃。以上结果说明,高粱蚜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4℃,可能导致高粱蚜种群动态上升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4~26.85℃,因此当环境温度处于此温度区间时,需实时进行高粱蚜的预测预报,为高粱蚜的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迎东 冯秀丽 王伟东 白一光 胡新颖 李雪艳 于立新 张晓惠
百合是我国主要花卉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经济价值高,但我国百合种球尤其东方百合种球却一直依赖进口。百合种球生长发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种球质量受种植地温度、空气湿度、土壤类型、土壤肥力、降雨量、光照等多种立地因子影响。在我国要想实现百合种球自主供应,首先需研究明确百合种球繁育所需的最佳立地条件,根据"适地适栽"原则建立种球繁育基地。以切花百合主栽品种西伯利亚、索邦、木门籽球为试验材料,以不同立地条件为单因素,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辽宁庄河、沈阳、抚顺、阜新、凌源5种不同立地条件下开展种球繁育试验,秋季调查比较种球大小、产量、病虫害、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庄河单位面积种球数量最多(西伯利亚192.0粒·m-2,索邦283.4粒·m-2,木门286.4粒·m-2)、鲜重最大(西伯利亚924.6g·m-2,索邦1480.0g·m-2,木门2247.0g·m-2)、平均单球鲜重最大(西伯利亚4.82g,索邦5.22g,木门7.8g)、周径≥6.1cm种球数量占比高(西伯利亚78.46%,索邦26.76%,木门31.84%)、感虫率最低(0.00%)、感病率最低(0.00%);不同立地条件种球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明显;同一品种种球淀粉含量与种球规格成正比,种球越大淀粉含量越高;百合种球可溶性糖含量中层鳞片高于外层鳞片。在本试验条件下,庄河的立地条件比其他四地更适宜百合种球繁育。
关键词:
百合 种球 繁育 立地条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红 李文雄 魏自民 解宏图
用溶液培养法对硼与小麦生长发育及结实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无硼影响小麦的营养生长 ,缺硼不影响小麦的营养生长 ,但影响小麦的生殖生长。 (2 )缺硼严重影响小麦的穗分化 ,在一定施硼范围内 ,随着硼施用量的增加 ,总小穗数和有效小穗数增多。 (3)不同年份 ,气候因子不同 ,对硼的需要量不同。1997年 ,在 0~ 1μmol/L范围 ,1998年 ,在 0~ 10 μmol/L范围内 ,随着硼浓度的提高 ,结实率呈增高趋势。 (4)小麦需硼的关键时期为孕穗期
关键词:
硼 小麦 生长发育 结实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漱玉 刘树
采用机械收割和人工收割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现有的割冠机收割芦苇,会伤害大量的越冬芽,因而引起芦苇正常植株的减少和其他各产量性状的不良。如连续使用,加之方法不当,最终造成产量降低,质量变差。因此,两种方法应交替进行。
关键词:
芦苇 割冠机 生物产量 人工收割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杜军利 武德功 王银 吕丽
为了明确不同抗生素对高粱蚜(Melanaphis sacchari)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了10种抗生素(盐酸土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硫酸卡那霉素、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庆大霉素、头孢霉素、盐酸林可霉素)采用浸根法处理高粱苗,然后将高粱蚜接至不同抗生素处理后的高粱叶片上进行生命表实验,记录高粱蚜的发育历期、产蚜量、生殖期、生殖力,并计算高粱蚜的各项生命参数。结果表明,经过盐酸土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罗红霉素处理过的叶片上的高粱蚜的若蚜期与对照相比显著延长(P<0.05);经过硫酸卡那霉素、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庆大霉素、头孢霉素处理过的叶片上的高粱蚜的若蚜期显著短于对照(P<0.05);经盐酸土霉素、利福平、四环素、庆大霉素处理的叶片上的高粱蚜的生殖力显著低于对照(P<0.05)。盐酸土霉素、利福平、四环素处理高粱植株后,高粱蚜的内禀增长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以上结果说明盐酸土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的作用延长了高粱蚜的若蚜期,缩短了生殖期,降低了高粱蚜的生殖力,且高粱蚜内禀增长率和净增殖率也显著降低,因此盐酸土霉素、利福平、四环素能够抑制高粱蚜的生长发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黎琼 李萍仙 董坤 潘开华 王片吉 李娥贤 李胜 段玉云 卢俊
本研究比较了展叶期施用不同量的硫酸钾(处理A:65 kg/hm2、处理B:100 kg/hm2、处理C:130 kg/hm2、处理D:180 kg/hm2)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变化及对富源花魔芋生长发育的影响。土壤分析结果显示:展叶期施用不同量的硫酸钾后土壤全氮、碱解氮略有下降;全磷、全钾下降,下降幅度分别在77.3%~79.8%和63.7%~75.9%;速效磷和速效钾上升,上升幅度分别在26.4%~98.3%和7.8%~54.1%;有效硫、有效锌和有效铜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分别在75.4%~81.3%、24.5%~37.9%和58.2%~65.2%;有效铁和有效锰明显上升,上升幅度分别在642...
关键词:
展叶期 富源花魔芋 钾肥 土壤 长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钟晨辉 韩军军 唐隆晨 何培民 张鹏 林琪
为掌握坛紫菜叶状体生长与发育的最适光谱成分,实验以坛紫菜雌性叶状体为培养材料,探究了不同光质(白、蓝、绿、红光)的LED光源对叶状体营养生长、发育分化、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及光合色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复合型白光下培养25 d后,藻体的叶长和鲜重分别为单色光下的2.42~3.86倍和2.64~4.50倍,白光下叶状体生长速率最快,鲜重增加最多,而单色光限制了藻体的营养生长。与白光下培养相比,在红、绿光下培养,藻体的藻胆蛋白合成受到明显限制,藻红蛋白含量分别下降了44.1%和43.2%,藻蓝蛋白含量分别下降了11.6%和12.5%。然而,在蓝光下培养的藻体,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含量较白光下分别增加了94.3%和16.2%,且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值始终较高,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表现出对光源的长期适应。蓝、绿光在坛紫菜叶状体营养细胞发育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均能加快藻体梢部细胞的分化并提前进行单性生殖,而白光和红光在这一过程中的效应不明显。其中,蓝光能够促进单性生殖孢子萌发成正常的单性生殖丝状体,而绿光则会阻断这一发育途径,使单性生殖孢子萌发体的色素体暗淡、内含物中空,最终消亡。研究表明,单色光源限制了坛紫菜叶状体的营养生长,且会对叶状体的光合色素组分和Fv/Fm产生较明显的影响,但其中的蓝光可以诱导坛紫菜单性叶状体提前进行单性生殖。这也为进一步探讨坛紫菜叶状体的光适应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坛紫菜 光质 单性生殖 生长 光合色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妮 程雪 沈文飚 陆巍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富氢水对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生长和光合作用的调控及其作用机制,为富氢水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富氢水(hydrogen-rich water, HRW)灌溉草莓,测定草莓生长、光合气体交换和光合效率等参数。以地表水灌溉为对照。[结果]HRW处理后草莓叶面积增加,叶片干重、鲜重分别增加57.7%和60.4%,相对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分别增加50.0%和59.9%,表明HRW对草莓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HRW处理后叶绿素a含量增加14.4%、叶绿素b含量无明显变化,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22.3%,叶片可溶性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显著增加。HRW处理后,经过PSⅡ的电子传递速率增加但不显著,而光合系统Ⅱ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的显著降低表明草莓叶片光合机构保护调节能力提高;经过PSⅠ的电子传递速率及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Y(Ⅰ)显著增加,暗示PSⅠ环式电子流的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跨膜质子梯度(ΔpH)显著高于对照,占跨膜质子动力势的主要部分,ATP含量较对照增加43.9%,验证环式电子流增加的结果。[结论]富氢水通过增强环式光合电子流促进草莓叶片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关键词:
草莓 富氢水 光合作用 环式光合电子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