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08)
2023(5721)
2022(4759)
2021(4287)
2020(3552)
2019(7582)
2018(7280)
2017(13220)
2016(7523)
2015(7792)
2014(7490)
2013(7280)
2012(6634)
2011(5883)
2010(5544)
2009(5071)
2008(5029)
2007(4192)
2006(3508)
2005(2868)
作者
(25901)
(21727)
(21480)
(20039)
(13460)
(10742)
(9382)
(8717)
(8151)
(7462)
(7458)
(7113)
(7015)
(6967)
(6789)
(6576)
(6539)
(6451)
(6201)
(6070)
(5844)
(5440)
(5058)
(4988)
(4859)
(4777)
(4770)
(4668)
(4567)
(4481)
学科
(25900)
经济(25868)
管理(20428)
(20179)
(15610)
企业(15610)
方法(13053)
数学(11896)
数学方法(11791)
(7852)
(7827)
(7469)
(6695)
贸易(6695)
(6553)
中国(6293)
业经(5894)
农业(5509)
技术(5039)
环境(4905)
(4878)
财务(4854)
财务管理(4848)
企业财务(4627)
(4168)
(4011)
产业(3930)
地方(3805)
(3698)
银行(3649)
机构
大学(106776)
学院(106301)
(39851)
研究(39463)
经济(39180)
管理(38446)
理学(34738)
理学院(34291)
管理学(33543)
管理学院(33396)
(33040)
科学(30120)
中国(26962)
农业(26869)
业大(26485)
(22445)
(22345)
研究所(21267)
农业大学(18362)
中心(17199)
(15847)
(14654)
(14613)
(14484)
(14156)
(14036)
实验(13955)
科学院(13620)
财经(13595)
实验室(13372)
基金
项目(84033)
科学(64120)
基金(61698)
(59591)
国家(59108)
研究(49409)
科学基金(48156)
自然(35276)
自然科(34491)
自然科学(34474)
自然科学基金(33884)
(33588)
基金项目(33491)
社会(31862)
社会科(30289)
社会科学(30279)
(29261)
资助(24244)
教育(21900)
计划(20189)
重点(19552)
科技(18985)
(17955)
(17581)
科研(17461)
(17222)
(17059)
创新(16904)
编号(16685)
(15549)
期刊
(35520)
经济(35520)
学报(31424)
(28487)
科学(24506)
研究(23099)
大学(21659)
学学(21285)
农业(19003)
中国(17260)
管理(11735)
(11508)
(10929)
业大(10037)
农业大学(8340)
(7763)
林业(7570)
科技(7325)
经济研究(6914)
业经(6636)
技术(6331)
财经(6317)
(6272)
金融(6272)
中国农业(6027)
自然(5782)
(5341)
商业(5158)
问题(5119)
资源(4978)
共检索到138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鹏程  郭绍杰  李铭  王晶晶  苏学德  符小发  
以5年生全球红葡萄(Vitis vinifera L.cv.Red Globe)为试材,采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保温被覆盖葡萄越冬,测定越冬过程中枝蔓及根系中组织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及细胞膜透性等抗寒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不同保温材料覆盖越冬对葡萄枝蔓及根系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各种材料覆盖葡萄越冬对温度的影响较大,覆盖物下0~60 cm深度土壤温度较对照提高0.34~2.32℃;②保温材料覆盖越冬前后,各种生理指标变化较大;③玻璃棉覆盖越冬后,根系中组织含水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脯氨酸和电导率较低。不同材料覆盖对葡萄枝条及根系抗寒生理指标影响较大,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鑫垚  高飞飞  韩星  官凌霄  张亮  李华  王华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处理对媚丽葡萄果实品质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改善陕西关中地区葡萄品质,改进葡萄园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年3月,以酿酒葡萄媚丽(Vitis vinifera cv.Meili)为试材,采用塑料地膜(PF)、可降解液态地膜(LF)、碎枝条(GB)对葡萄进行行内覆盖处理,以清耕为对照(CK),在成熟期采集果实和行内表层(0~20 cm)土壤,测定不同处理的果粒横纵径、百粒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酚类物质(总酚、总花色苷、总黄烷-3-醇、总类黄酮、总单宁)含量与成熟系数(M,还原糖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的比值)及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对各处理葡萄果实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PF、LF、GB处理与CK的果粒横纵径、百粒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与CK相比,各覆盖处理(PF、LF、GB)不仅能够提高果实的成熟系数以及葡萄皮中的总花色苷和总类黄酮含量与葡萄籽中总酚、总黄烷-3-醇和总类黄酮含量,显著降低葡萄籽中单宁含量,而且还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及pH值,而对全钾、速效磷、全碳和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影响,其中以GB处理效果总体最优。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特征值>1的2个主成分PC1(87.44%)和PC2(11.81%)的累积贡献率为99.25%,说明这2个主成分能充分反映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可以达到降维的目的;PF、LF、GB、CK处理可以明显区分开,表明4个处理之间均有显著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覆盖处理葡萄的品质指标和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可以分为5类,覆盖方式可分为4类,其中GB处理得分高于其他处理。[结论]地表覆盖处理可以有效改善陕西关中地区葡萄园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葡萄果实的品质,而枝条粉碎还田是最好的覆盖方式之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霞   朱雯莎   徐国前   张亮   刘国安   李茹一   王志磊   杨帆   王江林   程春颖   薛婷婷  
为探讨新型的冬季保温被覆盖对贺兰山东麓葡萄植株越冬生理代谢的影响,以贺兰山东麓青铜峡产区的‘霞多丽’‘玫瑰香’葡萄为研究对象,以冬季埋土作为对照,分别对土壤温度、植株存活率、枝条含水量、植株抗寒指标、内源激素含量和蔗糖代谢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保温被覆盖对维持土壤温度具有明显作用,保温被覆盖处理下土壤温度介于-0.8~2.9℃,保温被覆盖处理葡萄植株存活率、游离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蔗糖转化酶活性、淀粉含量和蔗糖含量均低于埋土处理,保温被覆盖处理枝条含水量、丙二醛、赤霉素和吲哚丙酸含量均高于埋土处理。综上,采用保温被覆盖措施可以保护葡萄安全越冬,以达到防寒效果,且与传统的埋土防寒相比具有省时、省力和节约成本等优势,因此保温被覆盖葡萄植株的越冬方式在贺兰山东麓产区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户金鸽  白世践  陈光  赵荣华  蔡军社  
【目的】探讨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对果际光环境、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7年生自根苗‘新郁’葡萄为试验材料,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在地面铺设园艺地布和种植马齿苋,果实着色期测定不同地面覆盖方式下果际光环境和叶片光合特性,果实成熟时测定果皮着色和果实品质。【结果】不同地面覆盖方式下果际光照强度随时间日变化呈单峰曲线,生草的叶幕透射光强略高于对照且时间提前,园艺地布和生草栽培的地面反射辐射强度明显低于对照且时间提前;果际处紫外、紫光、蓝光、蓝绿光、绿光、黄绿光、黄光、黄红、红光和远红外2随时间日变化呈“V”型,远红光呈倒“V”型;光谱有2个吸收高峰,第一个吸收高峰在746.7 nm处,第二个吸收高峰在773 nm处,且果际处第二个光谱吸收值高于第一个吸收高峰;生草覆盖的远红外2、绿光、蓝绿光和黄光的比例发生改变。叶片净光合速率呈“双峰”曲线,生草栽培可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园艺地布覆盖降低了果粒质量,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比对照提高6.84%,与对照间无差异;生草栽培可以提高果粒质量但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比对照降低5.08%,和对照无差异。园艺地布覆盖和生草栽培的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均略高于对照,但无差异性。果皮花色苷含量随果实的成熟而积累,果实成熟采摘时,园艺地布覆盖的果皮花色苷含量最高,对照的花色苷含量最低。【结论】在吐鲁番极端干热地区,与传统清耕相比,可选择生草栽培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鲁春艳  冯喜兵  郭改改  钟帅  王跃进  郭春会  
【目的】研究秋季叶面喷肥对红地球葡萄抗寒性的影响,筛选最佳的秋季叶面肥喷肥配方,为葡萄丰产优质栽培提供支持。【方法】在红地球葡萄果实采收后,用氮肥、磷肥、铁肥、镁肥、钙肥和锌肥配置4种不同的叶面肥,以4种不同叶面肥配方进行秋季叶面喷肥处理,以喷水为对照,各处理均每隔10d喷施1次,共喷施3次。于冬剪时选取一年生枝条作为试验材料,经4,-5,-10,-15,-20,-25℃冷冻处理12h后,采用凯氏定氮法、硫酸钼锑抗比色法、火焰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蒽酮比色法、电导仪法、氮蓝四唑光还原法等对其营养水平和抗寒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秋季叶面喷肥对红地球葡萄贮藏营养及抗寒性的影响。【结果】秋季叶面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鲁春艳  冯喜兵  郭改改  钟帅  郭春会  
【目的】研究秋季叶面喷肥对红地球葡萄抗寒性的影响,筛选最佳的秋季叶面肥喷肥配方,为葡萄丰产优质栽培提供支持。【方法】在红地球葡萄果实采收后,用氮肥、磷肥、铁肥、镁肥、钙肥和锌肥配置4种不同的叶面肥,以4种不同叶面肥配方进行秋季叶面喷肥处理,以喷水为对照,各处理均每隔10 d喷施1次,共喷施3次。于冬剪时选取一年生枝条作为试验材料,经4,-5,-10,-15,-20,-25 ℃冷冻处理12 h后,采用凯氏定氮法、硫酸钼锑抗比色法、火焰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蒽酮比色法、电导仪法、氮蓝四唑光还原法等对其营养水平和抗寒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秋季叶面喷肥对红地球葡萄贮藏营养及抗寒性的影响。【结果】 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杰  贾志宽  李国领  罗诗峰  
【目的】比较同一气候条件下不同材料地膜覆盖的集雨效果,为选择高效集雨保墒、环保无污染的覆盖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08-2009年于渭北旱塬选用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和液态膜3种材料,在玉米不同时期进行覆盖(生育期覆盖和周年覆盖),以不覆盖的传统平作为对照,比较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含水量、温度及玉米生长发育、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处理,5~10cm土层土壤平均温度分别增加了1.6和1.3℃,0~200cm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增加了7.8%和7.3%,玉米生育期普遍提前,株高和生物量较对照显著增加(P<0.05);液态膜覆盖表现不稳定。2年试验中,玉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靖  孙淑霞  陈栋  谢红江  涂美艳  江国良  
研究不同覆盖材料对设施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膜、银灰色反光膜、稻草均提高了叶幕下方光强,以银灰色反光膜的反射率最高,为9.3%。通过品质分析测试结果得出,银灰色反光膜处理所得果实的单果重最重,为82.76 g,白膜处理所得果实的单果重最轻;白膜、银灰色反光膜、稻草处理均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其中银灰色反光膜处理所得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分别为11.19%、8.67%;几种处理所得果实的可滴定酸、Vc在5%水平上差异性不显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桂荣  连艳会  程珊珊  辛董董  牛生洋  扈惠灵  
【目的】分析低温胁迫后不同无核葡萄品种的抗寒性,为北方地区抗寒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以山葡萄,贝达和北醇为对照,3个无核葡萄品种(粉红无核、优无核、京早晶)为试材,通过对一年生枝条进行低温胁迫,测定相对电导率,应用Logistic方程拟合半致死温度(LT50),并测定低温胁迫下枝条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和抗寒性关联最大的抗寒指标。【结果】相对电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SOD酶活性、POD酶活性和CAT酶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MDA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和所研究葡萄品种关联度最高的抗寒指标是CAT,其次是POD和MDA。【结论】本试验研究得出供试材料抗寒性强弱为:山葡萄>贝达>北醇>粉红无核>优无核>京早晶,SOD酶活、POD酶活、CAT酶活、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MDA和游离脯氨酸可作为鉴定葡萄抗寒性强弱的综合指标。本试验为北方寒冷地区葡萄生产、杂交育种、种质筛选以及抗寒新品种栽培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  刘长远  王辉  于舒怡  关天舒  王东旭  李柏宏  
筛选抗霜霉病的葡萄品种可为病害防治提供基础资料,为了探讨葡萄抗霜霉病的生理生化机制,以不同抗性的葡萄品种贝达(高抗)、红地球(感病)和无核白鸡心(高感)为材料,分别测定接种霜霉病菌前后不同时期的防御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接种霜霉病菌的各葡萄品种防御酶活性差异不大;接种后,防御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且不同抗性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接种后第1天,贝达和无核白鸡心CAT活性达到最大值,酶活性上升分别为0.79倍和0.26倍;接种后第3天,各葡萄品种POD、SOD、PPO和PAL活性达到最大值;贝达在接种后第3天PPO活性达24.7 U·g~(-1) FW·min~(-1),酶活性升高最大,为1.29倍。高抗品种贝达的酶活性一直高于感病品种红地球和高感品种无核白鸡心,表明霜霉病菌的侵染能够诱导植物体内酶活性升高,并且高抗品种酶活性提升幅度更大,能够在接种后11 d内维持较高酶活性。接种霜霉病菌后,不同品种葡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下降,高抗品种的叶绿素可变荧光(Fv)、光系统Ⅱ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系统Ⅱ的潜在活性(Fv/Fo)下降幅度明显小于感病和高感品种。表明霜霉病菌的侵染破坏了叶绿素的合成,高抗品种叶绿素的合成能力以及抵御致病毒素的能力强于感病品种;高抗品种具有更高的光能捕获能力和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婷婷   程春颖   杨帆   张亮   徐国前   李茹一   王江林   张立霞   梁泽炫   周建华  
为缓解清耕的弊端以及解决葡萄冬剪枝条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问题,本研究综述了近年来葡萄园中生草与枝条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草和枝条覆盖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孔隙度,提高了水分含量,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并促进了土壤结构的形成;2)在覆盖措施条件下土壤酶活性增加;3)生草与枝条覆盖使土壤微生物量增加,微生物结构也得到改善;4)养分的增加会驱动微生物丰度以及群落结构的改变;5)生草与枝条覆盖激发了不同粒径团聚体之间的形成及转化。综上,生草和枝条等有机覆盖措施对于葡萄园的土壤健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葡萄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媚  任惠  刘业强  苏伟强  方位宽  
选取3年树龄的4个杨桃品种(大果甜杨桃1号、大果甜杨桃3号、大果甜杨桃4号及土种酸杨桃)的当年生营养枝的叶片为材料,对其进行4、2、0、-2、-4、-6℃不同温度的低温胁迫处理,分别测定各品种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研究这些杨桃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4个杨桃品种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SOD活性、POD活性表现出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而MDA含量呈现出"降-升-降"的变化,且这4个生理指标较不做低温处理的对照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杨桃的品种及低温胁迫处理温度对这4个抗寒指标的影响也呈现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兰涛  陈双林  李迎春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对国外引进的热带竹种Guadua amplexifolia7个日最低气温条件下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7项抗寒性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抗寒性生理指标与日最低气温具有良好的相关性;9℃为轻微的低温逆境,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呈下降趋势;3℃时低温胁迫生理伤害较为严重,POD、CAT、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达峰值;0℃时SOD、游离脯氨酸含量达峰值;G.amplexifolia生长的极限低温为-2℃左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雅楠  骆强伟  王跃进  
【目的】获得无核抗寒葡萄新种质并提高抗寒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效率。【方法】以7个杂交组合的胚珠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亲本基因型、基本培养基类型(MM3和ER)、不同氨基酸(MM3+2.5 mmol·L~(-1)半胱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丝氨酸)对无核葡萄胚发育率和成苗率的影响。从杂交亲本中分别利用无核探针GSLP1-569、SCC8-1018和抗寒的分子标记S241-717,确定能扩增出特异带的亲本,再用相应的分子标记对其杂种后代进行无核和抗寒性状的鉴定。【结果】7个杂交组合接种至MM3培养基的胚珠为1 168个,获得发育胚331个和杂种后代97株,杂交组合‘红宝石无核’ב北醇’的胚发育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46.00%和17.33%。通过比较母本基因型,以‘双优’为父本,‘红脸无核’‘无核白’‘昆香无核’为母本,杂交组合‘昆香无核’ב双优’获得胚发育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45.39%和16.31%;以‘北冰红’为父本,‘红脸无核’‘美丽无核’‘无核白’为母本,杂交组合‘红脸无核’ב北冰红’获得胚发育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33.52%和6.59%。父本基因型对胚挽救成苗有一定影响,‘红脸无核’ב北冰红’和‘红脸无核’ב双优’,胚发育率分别为33.52%、39.00%,成苗率为6.59%、9.50%;‘无核白’ב北冰红’和‘无核白’ב双优’的胚发育率分别为7.64%、19.26%,成苗率为1.91%、8.15%。接种至MM3培养基的胚珠,获得的胚发育率和成苗率均高于ER培养基。杂交组合‘昆香无核’ב双优’的胚珠接种至添加2.5 mmol·L~(-1)谷氨酰胺的MM3培养基,获得胚发育率最高,为59.69%;添加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培养的杂种胚珠获得的成苗率分别为21.43%、20.93%,对成苗促进作用显著;对于杂交组合‘红宝石无核’ב北醇’,添加2.5 mmol·L~(-1)天冬酰胺的胚发育率最高,为55.71%;添加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培养的杂种胚珠的成苗率分别为21.43%、22.22%,对成苗促进作用显著。利用无核标记GSLP-569、SCC8-1018和抗寒分子标记S241-717,共检测了6个杂交组合的83个杂种株系,其中携带无核分子标记的杂种株系49个,抗寒分子标记的杂种株系55个,同时携带无核和抗寒标记的杂种株系36个。【结论】‘昆香无核’和‘红脸无核’适宜作为胚挽救育种的母本材料。‘双优’作为父本比‘北冰红’的胚挽救效率更高。MM3适宜作为胚发育培养基。MM3培养基中添加酰胺类氨基酸可以促进胚挽救成苗。分子标记检测的83个杂种株系中,36个杂种株系携带无核抗寒分子标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思悦   王雨婷   赵佳琪   王文   惠竹梅  
【目的】对葡萄种质抗寒性进行鉴定与比较,分析不同葡萄品种在低温胁迫过程中生理响应的差异并探索葡萄抗寒性评价方法,为葡萄抗寒品种的鉴定、选育、品种区域化布局及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高低温交变箱模拟低温环境,在4℃(对照)和-5,-15,-25,-35℃低温条件下,以来源于美洲种、欧山杂种、欧美杂种、欧亚种的66份葡萄品种一年生枝条为材料,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组织褐变率、含水量(自由水与束缚水)进行分类评价和筛选,在此基础上筛选抗低温或低温敏感的葡萄品种,进一步分析其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差异,并结合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葡萄品种抗寒性及抗寒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66份葡萄种质中,欧亚种葡萄的低温半致死温度为-10.87~-17.45℃,低温胁迫后欧亚种葡萄的组织褐变率较高;美洲种葡萄低温半致死温度为-19.80~-29.68℃,自由水/束缚水值低于其他葡萄种质;通过聚类分析可将66份葡萄种质的抗寒性分为5类,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美洲种>欧山杂种>欧美杂种>欧亚种。从中筛选出12份抗低温或低温敏感品种,分别为美洲种5BB、SO4、1103P、康可和香槟,欧山杂种北醇和公酿1号,欧美杂种巨峰和康拜尔,欧亚种赤霞珠、蛇龙珠、霞多丽,对其进行的抗寒生理指标测定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12份葡萄品种一年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及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与对照相比,霞多丽、蛇龙珠枝条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增加幅度较大,5BB、SO4枝条的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较大,其余品种各指标增加幅度较小。【结论】不同来源的葡萄种质抗寒性存在差异,抗寒性强弱依次表现为美洲种>欧山杂种>欧美杂种>欧亚种。12个抗低温或低温敏感葡萄品种的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5BB、SO4、康可、北醇、1103P、香槟、公酿1号、巨峰、赤霞珠、蛇龙珠、康拜尔、霞多丽。半致死温度、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枝条含水量可作为葡萄抗寒性的综合评价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