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6)
- 2023(12030)
- 2022(10315)
- 2021(9400)
- 2020(7839)
- 2019(17304)
- 2018(17131)
- 2017(33346)
- 2016(18429)
- 2015(19984)
- 2014(19720)
- 2013(19235)
- 2012(17578)
- 2011(15877)
- 2010(16179)
- 2009(15353)
- 2008(15086)
- 2007(13721)
- 2006(12642)
- 2005(11854)
- 学科
- 济(63660)
- 经济(63563)
- 管理(61082)
- 业(52255)
- 企(44624)
- 企业(44624)
- 财(26485)
- 税(21963)
- 方法(21919)
- 制(21045)
- 税收(20506)
- 收(20330)
- 农(20299)
- 中国(19481)
- 数学(18518)
- 数学方法(18209)
- 业经(16278)
- 务(15224)
- 财务(15188)
- 财务管理(15156)
- 环境(14912)
- 企业财务(14381)
- 学(14265)
- 体(14077)
- 银(13648)
- 银行(13621)
- 贸(13156)
- 贸易(13146)
- 地方(13014)
- 行(13003)
- 机构
- 学院(250492)
- 大学(246801)
- 济(102602)
- 经济(100255)
- 管理(92232)
- 研究(84968)
- 理学(77689)
- 理学院(76873)
- 管理学(75627)
- 管理学院(75138)
- 中国(66590)
- 财(58520)
- 京(50981)
- 科学(48939)
- 财经(43173)
- 所(42356)
- 江(42133)
- 中心(39364)
- 农(38978)
- 经(38871)
- 研究所(37319)
- 业大(33348)
- 州(32515)
- 北京(32170)
- 经济学(31633)
- 范(31585)
- 财经大学(31564)
- 师范(31239)
- 院(31069)
- 农业(30060)
- 基金
- 项目(157966)
- 科学(124695)
- 研究(119871)
- 基金(113740)
- 家(98230)
- 国家(97391)
- 科学基金(83604)
- 社会(76335)
- 社会科(72437)
- 社会科学(72426)
- 省(62609)
- 基金项目(58658)
- 教育(55356)
- 划(52291)
- 自然(51992)
- 自然科(50752)
- 自然科学(50739)
- 自然科学基金(49803)
- 编号(49783)
- 资助(46425)
- 成果(42520)
- 重点(36187)
- 课题(35367)
- 制(35219)
- 部(35120)
- 发(34758)
- 创(33312)
- 性(32425)
- 国家社会(31411)
- 创新(31199)
共检索到399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炎亮 程燕培 夏西强
为分析不同权力结构下碳税政策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构建了原始制造商主导(OS)、再制造商主导(RS)及势均力敌(VN)三种模式下的博弈模型。通过对比分析碳税政策对制造与再制造决策最优解的影响,发现:1)碳税政策的实施将导致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零售价格上涨;同时新产品销量减少,再制造产品销量增加。2)在VN模式下,两种产品的零售价格均最低,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其销量并非最大。而当供应链中存在主导者时,在碳税负担较小时,OS模式下两种产品的单位零售价格偏高;反之,在RS模式下较高。3)为促进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销售,原始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均宜采取主动防守策略。4)政府实施碳税政策有助于降低制造商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对比三种模式发现,在OS模式下对环境影响的降低程度最小。当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认可度较低时,在RS模式下的降低程度较大。反之,在VN模式下更能有效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
碳税 权力结构 再制造 博弈模型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伟达 毕兴明
以制造/再制造混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碳税政策下资金存在约束的生产决策问题。首先建立了碳税政策下初始资金存在约束的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模型;然后考虑初始资金不足进行融资情形下的生产决策,求解并对比两种情形下新品、再制造品、期望利润和碳排放量的变化;最后通过算例分析给出再制造率、消费者偏好和单位碳排放税额对最优产量、期望利润和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考虑资金因素时,不同情形下回收量是否足够的回收率临界值不同,资金约束下,回收率越高越好;随着消费者偏好的提高,制造商生产的再制造品产量增加,新品的产量减少
关键词:
碳税 资金约束 再制造 生产决策 融资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浩鑫 于天阳 关志民 曲优
本文以一个具有失望规避行为的制造商与一个完全理性的零售商所构成的低碳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考虑了低碳技术创新投资的不确定性,分别在制造商主导(MS)、零售商主导(RS)及双方权力对等(Nash)三种渠道权力结构下,通过构建相应的博弈模型探讨低碳供应链最优减排水平与定价等相关决策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三种权力结构下的最优结果。研究表明:失望规避程度与单位低碳产品减排水平及制造商效用负相关;制造商主导时,其效用最大,但单位低碳产品减排水平最低,零售商主导和权力对等两种情形下的单位低碳产品减排水平(或制造商效用)存在关于减排成本系数及失望规避程度的阀值效应。此外,通过数值分析发现零售商期望利润在自身主导时最高,在双方权力对等时次之,在制造商主导时最低;而供应链总期望利润在制造商主导时最低,在其他两种情形下的大小关系同样存在关于减排成本系数及失望规避程度的阈值效应。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伟达 史郁洁
分析碳交易政策下企业考虑进行渠道拓展时制造/再制造生产的决策问题。分别建立了传统渠道模型及2种不同的渠道拓展模型,分析消费者偏好及碳政策对企业再制造生产决策的影响及不同渠道拓展策略下的最优生产决策。研究发现,只有适当的碳价格才能促进再制造的生产;在消费者线上购买偏好较高时,线上销售再制造产品线下销售新产品可以同时达到企业利润及环境成本最优,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双赢。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伟达 史文瑾
本文研究资金约束下制造/再制造企业考虑碳配额质押融资的生产减排决策问题,构建了资金约束时不融资和进行碳配额质押融资两种利润模型,通过算例分析自有资金及减排效用参数对产量、碳排放量和总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行碳配额质押融资能提高产量增加利润,但也可能导致碳排放总量的增加;企业减排能力与减排效用积累量正相关,资金不足时不融资减排效用积累值较小,选择融资可以为企业未来生产减排实现共赢奠定基础。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刘文杰 沈宁宁 张璟 耿孙悦 朱一格 刘勇
针对具有不同渠道权力结构和回收拆解产品质量差异、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价格差异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主要研究其成员企业最优定价决策问题。构建了包含制造/再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和回收拆解商的三级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采用Stackelberg主从博弈确定不同渠道权力结构下各成员企业的最优定价策略及其利润,并重点探讨废旧产品回收率τ、产品替代系数δ两个关键参数对它们的影响;将该决策模型应用到汽车发电机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3种渠道权力结构,当制造/再制造商和零售商为主导者时,其自身利润和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总利润均最大;而当回收拆解商为主导者时,其自身利润和总利润却最小;2)随着τ和δ的提高,单位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的最优批发价、最优零售价均增加,单位废旧产品的最优回收价则降低;制造/再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下降,回收拆解商的利润上升,导致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总利润呈U形。研究能够为各成员企业的最优定价决策提供有效支持与参考。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霍艳芳 李思睿
在考虑政府补贴的前提下,研究了一个同时提供生产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制造商的延保决策问题;分析了政府补贴对制造商延保服务选择的影响,以及政府补贴在不同延保模式下对再制造产品销量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1)不论政府补贴如何设定,制造商为再制造产品提供延保服务都能够增加利润且双延保模式最佳。(2)不论制造商选择哪种延保模式,政府补贴总能增加再制造品的销量与制造商的总利润;但是在市场发展初期,只有政府补贴达到一定程度,双延保模型下再制造品的销量才能超过无延保模型。(3)政府补贴会促进制造商再制造产品减排研发活动,并且研发努力水平随政府补贴力度的提高而增加。
关键词:
再制造 延保服务 政府补贴 减排研发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于春海 于传洋 兰博
针对企业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问题,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企业制造/再制造的两期最优非线性规划生产决策模型,探讨企业在碳交易机制与消费者偏好共同影响下的最优制造/再制造生产策略,包括:最优产量策略、最优定价策略,最后进行数值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偏好程度越大,企业越会积极地进行再制造生产,同时企业的利润也越大;企业的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与政府分配给企业的初始碳排放配额无关,但是会受到单位碳排放量交易单价的影响。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于春海 于传洋 兰博
针对企业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问题,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企业制造/再制造的两期最优非线性规划生产决策模型,探讨企业在碳交易机制与消费者偏好共同影响下的最优制造/再制造生产策略,包括:最优产量策略、最优定价策略,最后进行数值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偏好程度越大,企业越会积极地进行再制造生产,同时企业的利润也越大;企业的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与政府分配给企业的初始碳排放配额无关,但是会受到单位碳排放量交易单价的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伟达 董凯丽
低碳信贷是银行在政府政策的驱动下,为鼓励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活动而向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本文考虑中小型再制造企业的有限自有资金,在碳限额与交易环境下,分别构建不考虑减排和申请低碳信贷融资进行减排投资情形下的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模型,并利用Kuhn-Tucker条件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自有资金、减排投资额和碳排放阈值对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严格的碳排放政策可能会滞缓再制造行业的发展并限制企业的产出,相反,相对宽松的碳排放政策更能促进再制造行业的发展;对于存在生产资金约束的企业,政府可以设置相对宽松的碳排放政策和合理的碳排放阈值,刺激企业进行减排技术的投入,并推动低碳信贷的发展。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伟达 路梦飞
股权投资型碳基金是一种投资节能减排方向的股权类投资基金。在碳限额与交易政策下,分别建立了资金约束的工程机械再制造企业不融资不减排和通过股权投资型碳基金融资减排的优化模型,利用Kuhn-Tucker条件进行求解,并通过数值仿真探究了股权投资额/减排率、初始资金、规模不经济系数及消费者对工程机械再制造接受程度等对其生产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融资减排情形相比,通过股权投资型碳基金融资减排后企业新品产量和总产量都提高,再制造品产量降低;利润并不总提高,但存在唯一最优的减排率使得企业利润最大,并且减排率不同会导致企业生产结构改变;此外工程机械规模不经济系数升高会降低企业总产量和消费者剩余,但并不总降低利润。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能民 孙青林 孙林岩
在已有动态批量决策问题的基础上,考虑了再制造与外包这两个因素建立了单产品的再制造批量决策模型。对考虑外包的单产品再制造批量决策问题最优解的性质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规划的思想给出了时间复杂性为O(T4)的算法,并用C++实现了本算法,实验表明本算法是有效的。
关键词:
再制造 批量决策 外包 单产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闻卉 曹晓刚 陶建平 黎继子
文章针对带有零部件和产品两级再制造的S-M闭环供应链,分别考虑了制造商主导、供应商主导和无市场主导者三种渠道权力结构下的定价决策,得出了每种渠道权力结构下的最优策略集以及最优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关于无效回收比例的变化规律,并用数值算例分析了三种渠道权力结构下无效回收比例对最优决策和利润的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许民利 尹浩 简惠云
研究支付意愿(WTP)差异及不同专利制度下碳配额交易政策及再制造商风险规避对再制造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固定专利费用模式下新产品、再制造产品的产量较高但价格较低。(2)当再制造节碳能力较强时,变动专利费用模式下供应链碳排放总量较小;反之,固定专利费用模式下供应链碳排放总量较小。(3)固定专利费用存在临界值,大于此临界值时,固定专利授权费用模式下原始设备制造商(OEM)获利更多;反之,变动专利授权费用模式下OEM获利更多。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伟达 钱婷婷
在碳限额与交易政策下,研究碳期货对风险规避型工程机械再制造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分别构建无碳期货情形和考虑碳期货情形下风险规避型再制造企业的生产决策模型;利用Kuhn-Tucker条件对模型求解,比较两种情形下的最优解;通过算例分析碳期货和风险规避系数对产量、企业效用、消费者剩余和碳排放总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企业风险规避程度较高情形下,引入碳期货总是会增加新品产量和总产量,而再制品产量,在完全再制造策略下随之增加,部分再制造策略下随之减少。此外,企业风险规避程度较高时,考虑碳期货情形下的企业效用、消费者剩余和碳排放总量均高于不考虑碳期货情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