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22)
2023(15073)
2022(13037)
2021(12056)
2020(9969)
2019(22842)
2018(22620)
2017(42675)
2016(23590)
2015(26374)
2014(26249)
2013(26133)
2012(24496)
2011(22363)
2010(22323)
2009(20160)
2008(19615)
2007(17288)
2006(15392)
2005(13728)
作者
(73823)
(61211)
(60981)
(57594)
(39198)
(29742)
(27453)
(24217)
(23413)
(21995)
(20869)
(20847)
(19785)
(19756)
(19368)
(18939)
(18474)
(18296)
(17630)
(17558)
(15664)
(15208)
(15029)
(13984)
(13858)
(13837)
(13688)
(13538)
(12632)
(12366)
学科
(96055)
经济(95957)
管理(62244)
(60352)
(48435)
企业(48435)
方法(39293)
数学(33519)
数学方法(33132)
中国(28152)
(26285)
地方(24996)
(24539)
业经(22159)
(21003)
农业(18036)
(16936)
贸易(16922)
(16399)
(16324)
环境(15837)
技术(15409)
(15382)
理论(15199)
(15132)
银行(15057)
(14937)
金融(14935)
(14514)
(13917)
机构
大学(337681)
学院(335934)
(128081)
管理(126175)
经济(125149)
研究(124573)
理学(108717)
理学院(107350)
管理学(105278)
管理学院(104720)
中国(89738)
科学(83169)
(74099)
(69227)
(66309)
研究所(60972)
业大(58112)
(57315)
农业(54826)
中心(54548)
(50818)
北京(47113)
(45527)
财经(45498)
(45418)
师范(44750)
(41400)
(41342)
(40389)
技术(38864)
基金
项目(234604)
科学(180998)
基金(167016)
研究(163800)
(150268)
国家(149001)
科学基金(124373)
社会(99673)
社会科(94261)
社会科学(94236)
(93940)
基金项目(88700)
自然(84204)
自然科(82168)
自然科学(82141)
自然科学基金(80671)
(80001)
教育(74275)
资助(69299)
编号(65363)
(54244)
重点(53794)
成果(53144)
(49870)
(48768)
课题(46918)
计划(46520)
创新(45569)
科研(45504)
科技(42062)
期刊
(145108)
经济(145108)
研究(99176)
中国(69235)
学报(66506)
(63464)
科学(57686)
大学(47841)
管理(47468)
学学(45299)
农业(44261)
(40764)
教育(39031)
(28970)
金融(28970)
技术(27938)
业经(24683)
(23471)
经济研究(23036)
财经(21543)
问题(18658)
图书(18409)
(18396)
科技(18385)
业大(18321)
(17128)
理论(15817)
技术经济(15628)
林业(15418)
现代(14786)
共检索到502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仝瑞建  刘雪琴  杨晓红  
分别利用魁蒿(Artemisia princeps Pamp.)、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和繁缕(Stellaria media (Linn.) Cyr.)3种杂草充分发酵后,分别用1%(w/w)的发酵液和发酵杂草处理在低密度AM真菌繁殖体(100孢子/1.0 kg干土)土壤中培育的无菌柚苗,对照柚苗的根鲜样质量、整株苗鲜样质量和苗高分别为1.41±0.12、2.91±0.27 g和14.43±0.39 cm,而各杂草发酵液和各发酵杂草处理的柚苗根鲜样质量、整株苗鲜样质量和苗高分别为1.89±0.11~2.85±0.06 g、4.18±0.17~8.0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阳淑  余东  熊丙全  曾明  
将生草栽培与菌根技术应用于柑桔生产中,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实品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提高肥水利用率。本试验在盆栽条件下,通过研究白三叶草、黑麦草、百脉根和摩西球囊霉(AMF)等8个不同处理对枳实生苗及菌根生长的影响,筛选适于柑橘园间作的生草及菌根组合,为生草栽培+菌根技术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生草栽培和接种AMF真菌促进了枳苗生长发育,增加了枳苗N、P、K含量(黑麦草除外),提高了枳苗根系AKP、ACP活性,促进了AMF菌根生长繁殖,提高了枳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枳叶片内SOD、POD、CAT活性和降低了MDA的活性,其中栽培白三叶草及AMF组合的各项指标效果均最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阳淑  余东  熊丙全  曾明  
关键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盛怡  吴统贵  楚秀丽  王斌  王秀花  张东北  周志春  
[目的 ]研究不同遗传背景马尾松二代家系容器苗在磷添加和接种菌根菌相互作用下的生长及磷吸收利用差异,为马尾松优质容器苗精准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3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马尾松二代家系容器苗为材料,在低P(50 g·m-3基质)和高P(900 g·m-3基质)2个小区内,分别设置接种和不接种菌根菌2个处理,分析马尾松不同家系容器苗生长及磷素利用差异。[结果 ]磷添加对3个家系马尾松容器苗各生长指标及各器官P吸收利用均有促进作用,容器苗苗高、地径、整株干质量、整株P含量和吸收量高P水平较低P水平分别增加8.70%、21.73%、61.62%、30.25%和112.08%,高径比和根冠比降低10.62%和19.82%。接种菌根菌后,容器苗苗高、地径、整株干质量和整株P吸收量相比不接种分别增加2.34%、6.40%、20.69%和18.08%,高径比、根冠比和整株P含量分别降低4.09%、3.87%和3.23%。接种菌根菌可减小马尾松容器苗不同磷添加水平下地径和根冠比的差异,同时减小不同家系间的生长差异。磷添加×接种菌根菌对马尾松容器苗茎和根P吸收量有显著促进作用,高P水平下接种菌根菌对生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不同家系对磷添加和菌根处理的生长响应不同,53号家系对磷添加最敏感,15号家系对接种菌根菌最敏感,37号家系较均衡。[结论 ]马尾松容器苗磷添加效应较家系和菌根处理明显,生产中可根据3个家系对磷肥的不同响应合理施肥,同时通过接种菌根菌提高磷肥利用效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采用5种不同的方法对桉树幼苗进行人工菌根接种的结果表明,均有不同程度的促生效果及菌根感染率。其中,内生菌根(Glomus epigaeum)菌土接种的苗木高为对照苗木的247%,地径为对照的193%;外生菌根菌(Pisolithus tinctorius)纯培养接种苗高生长比对照增加17.4%,地径增加9.9%;P.t孢子粉剂接种的苗高生长比对照增加103%;罐栽法纯培养芽苗接种的以Scleroderma(H4331)为好,对赤桉和尾叶桉高生长可增加42.83%~44.29%,Loccaria(E4100)对赤桉高生长增加53.9%;Mycobeads对刚果12号桉扦插苗的接种效果以Pisol...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闫彩霞  姜清彬  杨锦昌  尹光天  仲崇禄  陈羽  
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 Lecomte)别名壳菜果、三角枫,属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常绿阔叶乔木,原生分布于我国云南和两广,同时越南和老挝亦见[1]。作为重要的饲料资源和油脂资源,米老排也是防火林带及长期的火烧山土壤造林的先锋树种,其木材可制作家具、胶合板、客车车箱、纸浆等[2-3],是我国的优良速生用材树种,具有极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近年来,作为优良的乡土树种,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慧君  郑槐明  花晓梅  李江南  万细瑞  
在非控制条件下,按稳态矿质营养理论与技术,对接种与不接种Pt外生菌根菌剂的湿地松芽苗,分别以0%、5.3%、6.4%、7.5%营养物相对添加速率进行施肥处理(以下简称0、5.3、6.4、7.5处理)。通过观测苗木生长、根系和菌根发育、生物量积累、以及叶片营养元素和叶绿素含量,研究湿地松芽苗Pt外生菌根形成的外界营养水平及生长效应。结果表明,Pt接种苗平均株高、地径、株干重基本上随营养物添加速率提高而提高,其中7.5处理比0处理分别提高26.4%、52.5%、140.2%。而不接种苗各项最高值却出现在6.4处理,分别仅为21%、16.7%、54.1%,7.5处理生长受到抑制。说明Pt外生菌根能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小龙  张洪  张香  白正甲  赵秀琴  雷增普  
白皮松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但长期以来由于苗期生长缓慢,阻碍了它们的推广。本试验研究在国内首次应用7种不同的外生菌根菌剂对其幼苗进行土壤根际处理,并对白皮松幼苗菌根菌的感染能力以及促进生长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菌剂处理对白皮松苗高、地径、干质量、侧根等方面有显著的促生作用;(2)菌剂处理提高了苗木N、P、K及叶绿素的含量;(3)筛选出了北京地区促进白皮松幼苗生长的优良菌种———美味牛肝菌(Boletusedulis)及红绒盖牛肝菌(Xerocomuschrysenteron)。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许凌峰  黄艳萍  郭冬琴  杨敏  张杰  赵晶晶  周浓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的混合菌剂在不同接种时期与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幼苗的共生效应。【方法】采用室内盆栽法,于灭菌土壤基质中进行共生培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共生受体类似激酶基因(SYMRK)和产生钙离子振荡的通道蛋白基因(DMI1)表达水平,及其对滇重楼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滇重楼可与AMF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幼苗菌根的侵染率达到了80.00%以上,其中,由Gigaspora margarita、Gigaspora gigantea、Scutellospora calospora等6种AMF组成的S6型混合菌剂的各指标总体较高,在滇重楼2年生苗(T4时期)接种时的碱性磷酸酶(ALP)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以及SYMRK和DMI1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滇重楼的生物活性较佳。【结论】人工栽培滇重楼过程中接种AMF的最佳方案是在栽培种源2年生苗期接种S6型混合菌剂,这为引种培育出高品质的滇重楼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景蕻  张丽华  钟静  段连生  
为了探讨菌根真菌与铁皮石斛穴盘苗之间的共生关系,旨在筛选出影响穴盘苗生长的最佳优良共生真菌菌株。以几种不同的兰科菌根真菌和铁皮石斛穴盘苗为试验材料,进行接菌共生培养研究,比较不同菌株对接种共生穴盘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穴盘苗PS1、PS2、PS3处理的平均鲜质量增长率分别比对照高15.7%,7.4%,19.6%,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穴盘苗PS1、PS2、PS3、PS5处理的根增长率分别比对照高44.4%,43.6%,30.2%,33.4%,与对照相比较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振锐  钟睿  张兴旭  
本研究通过接种土壤从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孢子,探讨了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甘肃内生真菌(Epichlo?gansuensis)在不同重金属镉(Cd~(2+))离子胁迫下对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根系AM真菌侵染率的影响,以及内生真菌、Cd~(2+)和AM真菌三者互作对醉马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d~(2+)和内生真菌互作对醉马草菌根侵染率无显著(P> 0.05)影响,菌根侵染率随着Cd~(2+)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高浓度Cd~(2+)(0.9 mmol·L~(–1))条件下,内生真菌侵染(endophyte-infected, EI)的醉马草植株菌根侵染率显著(P <0.05)抑制了醉马草根长。以上结果表明,内生真菌和Cd~(2+)均能影响AM真菌对醉马草根系的侵染,但二者无互作效应,内生真菌、AM真菌和Cd~(2+)三者互作会影响醉马草幼苗地上和地下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黑孢块菌菌根化幼苗是该菌在树木上完成半人工模拟栽培的基础。采用黑孢块菌的液体纯菌种1 4mL对4个树种幼苗进行接种,90d后都能形成菌根,其感染率达94.4% 100%;菌根形态主要有4种类型,以珊瑚状居多,其次为棒状及二叉状,但不同树种上其各类型所占比例各不相同;黑孢块菌不同接种量的云南松幼苗,平均高比对照增加76.67% 131.74%,而生物量则增加1.62 2.17倍,以每株接种4mL菌液的效果为佳;不同pH值的基质试验结果表明,pH值为6.5 7.0时其菌根感染率高,生物量增加明显,苗木长势也较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军  屈智巍  李忠宁  贾秀贞  张星耀  
通过扦插试验研究了由植物生长物质和树木菌根菌组成的复合制剂对108杨扦插苗成活率、苗高、地径、根茎 比、菌根侵染率、毛根数、生物量、树体电容、叶绿素含量以及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发现复合制剂可以 促进苗木的根系生长,苗木根系的毛根数、菌根侵染率及根茎比指标较对照有显著提高;可以促进苗木地上部分的 生长发育,成活率、苗高、地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长势等指标较对照均有显著提高;可以提高苗木的抗病能力,苗 木的树皮相对膨胀度、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较对照均有显著提高。经IBA溶液 浸泡处理亦可有效提高苗木的生长,但整体效果不及复合制剂的最佳处理。初步确定了复合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志春  陈连庆  黄秀凤  
通过对马褂木菌根真菌种类调查,发现其为典型的内生菌根树种,分离和鉴定出地表球囊霉菌、苏格兰球囊霉菌和摩西球囊霉菌3种优势的共生菌根。利用马褂木福建武夷山种源苗木,通过接种效果比较,摩西球囊霉菌的促生效果最好,为马褂木的优良菌根菌种。利用摩西球囊霉菌进一步的菌根化育苗试验表明,马褂木菌根化育苗的促生效应明显,显著促进了苗木对N、P素的吸收利用,其苗高、地径、根长、侧根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未接种试验对照提高了42.41%、38.30%、12.90%、21.13%和137.78%。此外,菌根化育苗还能有效地改善基质的理化性质,其速效N和有效P含量分别较育苗前原始基质提高了158.48%和48.09...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国豪   杨光   刘琪琪   陈泽林   侯帅   孙兴荣   张志新   付娟娟  
杂草是牧草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在牧草建植阶段通过化感效应严重影响出苗效果。本研究以2种农田主要杂草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和赖草(Leymus secalinus)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浓度水提液(0.25、0.50、0.75、1.00 g·mL-1)下对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谷子(Setaria italica)和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 3种牧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灰绿藜和赖草水提液对3种一年生牧草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效果随浓度提高而增强。在牧草种子萌发期间,杂草水提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萌发率下降和延缓萌发时间方面,谷子萌发被赖草和灰绿藜完全抑制的预测阈值为0.3~0.6 g·mL-1,而苏丹草和湖南稷子为0.9~1.2 g·mL-1。在牧草幼苗生长过程中,2种杂草水提液对3种牧草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均有影响,其中赖草水提液对湖南稷子的幼苗的影响呈现低浓度(低于0.75 g·mL-1)同时影响根和苗的生长、高浓度(0.75~1.00 g·mL-1)根和苗生长抑制作用不一致现象;湖南稷子对灰绿藜和赖草水提液化感作用抗性分别在低于0.50和0.25 g·mL-1浓度表现较高,而谷子最弱,主要表现在根长和苗长受抑制影响最大。虽然3种供试牧草都受到2种杂草浸提液的化感抑制,但各牧草幼苗生长对其化感作用耐受能力有差异。其中苏丹草和湖南稷子对2种杂草浸提液的耐受阈值相同(0~0.75 g·mL-1),高于谷子的耐受阈值(0~0.25 g·mL-1)。本研究表明化感效应可以通过影响萌发策略,调控地上、地下生长行为,抑制牧草苗期建植。苏丹草和湖南稷子在对抗灰绿藜和赖草方面具有较好的潜力,种植这2种抗性较强的牧草,可以减少杂草的影响,为牧草生产中地建植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