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9)
- 2023(7636)
- 2022(6754)
- 2021(6064)
- 2020(5150)
- 2019(11109)
- 2018(11064)
- 2017(20025)
- 2016(11319)
- 2015(12334)
- 2014(11465)
- 2013(11089)
- 2012(9820)
- 2011(9028)
- 2010(9006)
- 2009(8341)
- 2008(7755)
- 2007(6765)
- 2006(5887)
- 2005(5032)
- 学科
- 济(35457)
- 经济(35416)
- 管理(25546)
- 业(23957)
- 企(18825)
- 企业(18825)
- 方法(16472)
- 数学(14379)
- 数学方法(14163)
- 学(12781)
- 农(11698)
- 中国(9674)
- 业经(8357)
- 财(8338)
- 农业(7868)
- 贸(7424)
- 贸易(7420)
- 易(7213)
- 地方(6530)
- 理论(6501)
- 制(6436)
- 环境(6188)
- 教育(5519)
- 和(5286)
- 划(5192)
- 技术(5139)
- 银(5014)
- 银行(4951)
- 务(4918)
- 财务(4897)
- 机构
- 学院(152943)
- 大学(151957)
- 研究(58365)
- 济(51993)
- 经济(50830)
- 管理(49253)
- 农(44046)
- 科学(44045)
- 理学(43262)
- 理学院(42591)
- 管理学(41310)
- 管理学院(41089)
- 中国(40002)
- 农业(35750)
- 业大(33771)
- 所(32942)
- 京(32426)
- 研究所(30825)
- 中心(25509)
- 江(23851)
- 农业大学(23753)
- 财(22112)
- 技术(21716)
- 室(21273)
- 省(21145)
- 院(21032)
- 范(19979)
- 师范(19500)
- 实验(19383)
- 北京(19258)
- 基金
- 项目(113384)
- 科学(86181)
- 基金(80564)
- 家(75907)
- 国家(75319)
- 研究(71737)
- 科学基金(61451)
- 省(47654)
- 自然(44259)
- 自然科(43286)
- 自然科学(43260)
- 社会(42931)
- 自然科学基金(42481)
- 基金项目(42396)
- 社会科(40555)
- 社会科学(40545)
- 划(40536)
- 教育(34087)
- 资助(33244)
- 编号(27569)
- 重点(27093)
- 计划(26305)
- 发(24959)
- 科技(24163)
- 创(24029)
- 科研(23317)
- 部(22829)
- 创新(22548)
- 成果(21665)
- 业(21503)
共检索到218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柯军 闫绍鹏 卢宏 李海峰 王秋玉
【目的】研究白囊耙齿菌5种胞外分泌木质纤维素酶活性变化以及胞内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探讨该菌对不同基质的利用机制,为筛选用于生物制浆、林木病腐防治和工业污染物降解的高效菌株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白桦、红皮云杉木屑作为诱导物,不加木屑为对照,研究白囊靶齿菌5种主要胞外分泌木质纤维素酶的活性以及胞内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结果】木屑诱导下的木质纤维素相关胞外酶活性大都高于对照样品,且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活性在处理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木质素降解酶系中漆酶活性最强,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次之,锰过氧化物酶最弱;纤维素降解酶系中葡聚糖外切酶活性远大于葡聚糖内切酶活性,2种酶活性总体上趋于稳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訾晓雪 曹宇 闫绍鹏 王秋玉
【目的】木质纤维素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白腐菌对降解木质纤维素具有特殊的优势。研究3种白腐菌的生物学特性、酶学活性以及菌种间的遗传多样性,系统分析3种白腐菌木质纤维素酶的表达与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关系,为高产木质纤维素酶菌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为白腐菌木材降解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芝栓孔菌、火木层孔菌和松杉灵芝3种白腐菌为研究材料,测定在不同培养温度下固体培养基中菌落的生长速度和液体培养基中的生物量变化,利用比色法测量白腐菌5种木质纤维素酶活性,运用目标区域扩增多态性(TRAP)分子标记分析3种白腐菌的木质纤维素降解相关酶基因的多态性。【结果】在不同温度下(23,28℃),3种白腐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蒋康杰 吴文娟 黄丽菁 李家全 黎孔燕
【目的】以杨木、桉木和相思木木质素为原料,探究纤维素酶在不同材种木质素及模拟底物上的吸附行为,为木质纤维原料预处理技术选择和酶水解转化成本降低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二维核磁方法分析提取木质素的组成结构,应用旋涂法制备木质素及木质素/纤维素生物传感器,并对酶吸附前后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技术原位、实时探究不同材种木质素吸附纤维素酶影响底物酶水解的规律。【结果】杨木、桉木和相思木分离木质素纯度高,均为GS型木质素(杨木、桉木和相思木木质素S/G比分别为1.09、1.73和1.22),木质素结构单元之间的主要连接方式是β—O—4结构。AFM显示,底物水解过程中纤维素酶可均匀分布在底物及木质素表面且结合紧密,酶水解后桉木木质素粗糙度高于杨木和相思木。经QCM-D分析木质素吸附纤维素酶的能力大小为杨木<相思木<桉木。【结论】原料酶水解过程可分为吸附、快速水解、缓慢水解和水解平衡4个阶段。同结构单元类型的木质素对纤维素酶表现出的吸附能力不同,较高S/G比的木质素与纤维素酶之间的非生产吸附越多,导致酶与纤维素之间吸附位点减少,达到最大转化率所需时间更长,水解程度较低。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盘赛昆 姚东瑞 朱强 王淑军 王艳
以条浒苔为研究对象,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提取条件,后采用均匀设计确定纤维素酶辅助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条浒苔蛋白质的提取条件为pH 11.0,温度60℃,时间5h;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温度30℃,pH 5.5,时间5.5h,加酶量5.0%,纤维素酶处理后再经水提取5h,在此条件下蛋白质的提取率为30.22%~35.74%。为浒苔深加工及资源化利用,测定浒苔蛋白质的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条浒苔蛋白质的等电点pI=3.0,在pH 7时起泡性最好,起泡性随着蛋白质溶液的浓度增加而增强,泡沫稳定性在pH 3和质量浓度2mg/ml时最好,乳化性在4mg/ml时最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郝杰杰 宋福强 田兴军 黄丰 张鹏 张智俊
应用固体发酵方法,研究Alternaria sp.,Penicillium sp.,Cephalosporium sp.,Tricherderma sp.,Pestalotiopsis sp.和Aspergillusfumigatus6种土壤半知菌降解马尾松凋落叶片过程中产生的漆酶(Laccase)、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和滤纸糖酶(FPA)的动力学曲线,以及各种酶活性与底物降解的关系。结果表明:Pestalotiopsis sp.能够产生相对较高的漆酶活性和引起底物的总有机物质(TOM)质量损失最大;Alternaria sp.产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鲜莹 谢从新 何绪刚 杨慧君 胡雄 陈柏湘
采集渔-稻复合系统中的水稻根际淤泥,筛选出有较强产胞外蛋白酶能力的菌株并研究环境因素对其产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初筛、蛋白酶复筛等筛选得到一株菌株(编号PRO9);此菌株所产产胞外蛋白酶能够促进水体中有机物质发生氨化反应,减少有机氮含量。此菌还具有产胞外碱性磷酸酶的能力。菌株鉴定结果显示此菌为芽孢杆菌。PRO9菌株所产的胞外蛋白酶在67℃下酶活性最为活跃,最适pH为7,属于中性蛋白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赞明 韩正康
试验用 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水牛。采用自身对照方式在不同日粮条件下分别测定了瘤胃液内纤维素酶 (CMCase和FPase)活力以及厌氧真菌孢子数量。试验分为 4期 :稻草期 (Ⅰ期 ) ,稻草 +精料期 (Ⅱ期 ) ,稻草、精料 +羟甲基尿素期 (Ⅲ期 )和稻草、精料、羟甲基尿素 +硫酸铵期 (Ⅳ期 ) ,每期 2 0d。Ⅱ期稻草添喂精料 (2kg/d)时CMCase和Fpase平均活力分别下降 39% (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元喜 张晓昱 胡佳华 邓元修
木质纤维素分解菌筛选及木质纤维素降解吴元喜张晓昱胡佳华邓元修(华中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武汉430074)SCREENOFLIGNOCELLULOLYTICSTRAINANDBIODEGRADATIONOFLIGNOCELLULOSEWuYuanxi...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真菌 生物降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乐 李红兵 陈显让 郭尚洙 邓西平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手段,研究短期渗透胁迫条件下,转Cu/Zn SOD和APX基因甘薯(T)及非转基因甘薯(NT)根系蛋白质的表达差异。【方法】以水培转Cu/Zn SOD和APX基因甘薯(T)及非转基因甘薯(NT)根系为材料,用100g/L PEG6000渗透胁迫处理24h,以未胁迫的NT为对照,提取根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离,考染法凝胶染色,扫描凝胶图像用于软件检测。【结果】在T、NT和对照中分别检测到836,812,881个蛋白点;t测验发现,与对照相比,T和NT有34个蛋白点丰度发生1.5倍以上显著变化(P1.5,Quality>80)。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寿安 吕淑杰 Axel Shopf 何惠勇
选择奥地利境内阿尔卑斯山健康欧洲云杉为对象,研究室内接种蓝变真菌(Ceratocystis polonica)引起的寄主树木韧皮部和木质部解剖学特征的变化,揭示蓝变真菌引起欧洲云杉枯萎的机制。结果表明:接种1周后的4株欧洲云杉的木质部组织内,蓝变区域显著增加,4~6周后蓝变区域不再增加;而在接种无菌琼脂的2株对照欧洲云杉的木质部组织内,没有检测到蓝变区域。采用生物化学分析和组织定位技术,确定接种真菌和无菌琼脂的欧洲云杉木质部区域纤维素酶的分布和活性变化。接种2周后剥皮取样检测,接种真菌的4株欧洲云杉的木质部组织内纤维素酶含量大幅度增加,其等电聚焦电泳显示明显的纤维素酶酶带;而在接种无菌琼脂的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宗星 刘晓柱 黄妤 黄丽华 张学文
生长素通过其结合蛋白(ABP1)促进细胞纤维素合成并使细胞伸长生长。为探明ABP1与纤维素合成酶(CesA1)这2种蛋白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分别对这2种蛋白质进行了荧光标记,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GFP)对ABP1融合标记以及青色荧光蛋白(CFP)对CesA1融合标记的2种载体。采用烟草叶片侵注法,将2种重组体转入烟草叶片同一细胞进行瞬时表达。扫描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观察到转基因瞬时表达的烟草铺列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强烈两色荧光信号,表明这2种蛋白集中在细胞膜上分布,其分布区域存在明显的重叠。在细胞的内膜系统中绿色荧光信号相对较强,青色荧光信号较弱,表明内膜系统中也分布着一定量的ABP1,而纤维素合成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婷婷 魏华 郭敏 曹娜 李国鹏
研究了镉诱发鲫肝细胞相关的胞内游离钙离子变化,以及Ca2+-ATP酶及金属硫蛋白表达量的变化。试验分为对照组、5、10、15、20μmol/L CdCl25个组。Ca2+用Fura-2/AM方法检测,试验后24 h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游离钙离子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Ca2+-ATP酶;石墨炉—原子分光光度法检测了细胞内镉离子浓度;免疫酶联法(ELISA)检测了金属硫蛋白(MT)含量。结果显示,镉可导致细胞存活率下降,具有一定的毒性。镉离子引起胞内Ca2+荧光强度和Ca2+-ATP酶活性增加(P<0.01)。随镉浓度升高,处理组Ca2+-ATP酶浓度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4.52、6.73、6....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邹春阳 吴文娟
【目的】以稻草、芦草和竹子中不同结构单元木质素为研究对象,借助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技术,原位、实时探究不同结构单元分离木质素与酶吸附的动态行为,为木质素对生物质酶水解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对木质纤维素的高效利用进行定向调控。【方法】原料化学成分参照标准方法测定,分离木质素结构经红外、凝胶渗透色谱和碱性硝基苯氧化表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木质素薄膜表面形貌,借助QCM-D技术分析纤维素酶在木质素薄膜上的吸附行为。【结果】分离木质素均为GSH型木质素,纯度高,含糖量约10%,分子质量接近,约5 000;硝基苯氧化结果显示,稻草、芦草和竹子中木质素结构单元存在差异,竹子中木质素未缩合单元得率最高,为444.4 g·kg~(-1),S/G比为1∶0.6,芦草、稻草中木质素S/G比均为1∶1.1;经QCM-D分析,竹子木质素薄膜对纤维素酶吸附速率最快、吸附量最大,芦草和稻草木质素薄膜对纤维素酶的吸附速率和最大吸附量相近;停止通酶后,用缓冲液冲洗,纤维素酶附着在木质素上难以被洗脱。酶吸附过程中3种木质素表面均具有较好的黏弹性,且黏弹性差异不大。【结论】稻草、芦草和竹子中木质素对纤维素酶均有明显吸附作用,来源不同的木质素但结构单元相同,对纤维素酶吸附能力相同;木质素结构单元不同,对纤维素酶吸附能力不同。纤维素酶在木质素薄膜表面上结合紧密,难以脱附,S/G比较高的木质素,其纤维素酶吸附能力较强,在纤维素酶水解中产生更多无效吸附,导致葡聚糖转化效率降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沙如意 张沙沙 余瞻 赵福权 蔡成岗 肖竹钱 毛建卫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为提高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的转化率,提升纤维素酶的水解效率和可发酵性糖产量,降低纤维素酶的使用量和生物质转化成本,对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进行预处理十分必要;然而,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之间的天然屏障限制了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组分的酶解。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预处理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目前更多采用质量分数小于4%的稀酸法(如盐酸、硫酸和硝酸等,120~210℃)、高温热水法、蒸汽爆破法和液相水热法等,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木质素或大部分半纤维素的溶解和去除有利于提高纤维素酶的可及性。木质素对纤维素酶解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通过预处理降低木质素含量有利于提高纤维素酶解效率。木质纤维经稀酸或高温热水等预处理后,Klason木质素相对含量反而会增加。在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预处理过程中,木质素液滴可能以假木质素形式沉积于纤维素表面,使其比天然木质素更加抑制纤维素酶解。本研究首先概述生物质预处理过程中木质素液滴和假木质素的形成过程,提出假木质素产生的可能机制,并对其组成和性质进行综述;然后阐述木质素液滴和假木质素对木质纤维酶解的影响;最后总结假木质素形成的调控策略。假木质素的形成过程属于非均相反应过程,受传质扩散(分子水平)和流动(宏观统计水平)的影响,可从介尺度行为研究假木质素的形成机制,同时建立相关模型和理论实现其科学的定量描述和定向调控,这不仅有利于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炼制工艺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跨学科科学规模的形成。
关键词:
木质纤维 假木质素 纤维素酶 生物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方热军 邢廷铣 廖先苓 周卫军 何电源
应用15N标记绿肥饲喂生长猪,开展N平衡试验,考查绿肥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在猪体内的消化、吸收和分布。结果表明:猪对绿肥饲料中的粗蛋白消化率为51.34%,可消化蛋白的利用系数为15.76%,氨基酸总量的消化率为60.45%,猪对绿肥中纤维素具有一定的消化能力。
关键词:
15N标记绿肥,蛋白质,纤维素,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