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6)
- 2023(7157)
- 2022(6013)
- 2021(5397)
- 2020(4530)
- 2019(10027)
- 2018(9666)
- 2017(17711)
- 2016(10101)
- 2015(10887)
- 2014(10325)
- 2013(10171)
- 2012(9593)
- 2011(8636)
- 2010(8477)
- 2009(7652)
- 2008(7541)
- 2007(6662)
- 2006(5792)
- 2005(5129)
- 学科
- 济(34979)
- 经济(34931)
- 管理(26326)
- 业(26298)
- 企(19598)
- 企业(19598)
- 方法(16349)
- 数学(14609)
- 数学方法(14471)
- 学(11973)
- 农(11824)
- 财(9666)
- 中国(9473)
- 贸(9245)
- 贸易(9244)
- 易(9031)
- 农业(8220)
- 业经(8103)
- 制(6736)
- 技术(6382)
- 环境(6248)
- 地方(5941)
- 务(5823)
- 财务(5820)
- 财务管理(5806)
- 企业财务(5545)
- 银(5488)
- 银行(5425)
- 融(5220)
- 金融(5218)
- 机构
- 大学(145515)
- 学院(144379)
- 研究(57899)
- 济(54839)
- 经济(53762)
- 管理(50269)
- 农(44695)
- 理学(44270)
- 理学院(43668)
- 管理学(42673)
- 科学(42533)
- 管理学院(42467)
- 中国(40722)
- 农业(36280)
- 业大(33561)
- 所(33355)
- 京(32087)
- 研究所(31296)
- 中心(25240)
- 农业大学(23610)
- 财(22271)
- 江(21661)
- 省(20863)
- 院(20836)
- 业(19876)
- 北京(19843)
- 室(19832)
- 科学院(19777)
- 实验(18331)
- 财经(18261)
- 基金
- 项目(108816)
- 科学(82681)
- 基金(78809)
- 家(76032)
- 国家(75410)
- 研究(66015)
- 科学基金(60806)
- 自然(44528)
- 自然科(43520)
- 自然科学(43500)
- 省(43189)
- 自然科学基金(42781)
- 基金项目(42088)
- 社会(41009)
- 社会科(38780)
- 社会科学(38767)
- 划(38177)
- 资助(32118)
- 教育(29347)
- 计划(25880)
- 重点(25709)
- 科技(24187)
- 发(23438)
- 编号(23317)
- 创(22935)
- 部(22780)
- 科研(22442)
- 业(22056)
- 创新(21579)
- 农(20631)
共检索到203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鸣雷 谷洁 高华 秦清军 刘萌娟
为了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肥料化和循环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以单施化肥和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了以麦草、鸡粪为原料自制的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春播和夏播大豆的植株性状、生育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能延长大豆生育期、提高大豆的株高、单株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产量及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且与其他处理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以上指标中,生物有机肥处理与不施肥处理的差异均显著,但与单施化肥处理的差异不显著。提示有机无机复混肥不仅能促进大豆的生长,而且还能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生物有机肥的增产作用与化肥相当,但可以显著提高大豆的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要晓玮 梁银丽 曾睿 吴兴
【目的】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投入等量氮磷钾养分的不同有机肥处理对辣椒(Capsicum annuumL.)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辣椒合理施肥、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精选牛角椒为研究对象,施用等量氮磷钾养分的化肥(对照)、猪粪、牛粪、羊粪以及鸡粪,于辣椒结果初期、盛期和末期采样,测定辣椒感观品质、营养品质、安全品质以及产量。【结果】在整个结果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对辣椒产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施用牛粪的辣椒果形指数变化幅度仅为0.6,保证了辣椒在整个结果期商品一致。牛粪处理的辣椒Vc含量在结果盛期和末期显著高于化肥处理,其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辣椒结果初期和盛期高于羊粪和鸡粪处理...
关键词:
有机肥 辣椒 品质 硝酸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欣昕 韩晓日 黄玉茜 杨劲峰 王月 蒋增
通过花生连作风沙土微区定位试验研究了施用化肥、有机肥以及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对连作花生的植株性状、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以增加连作花生主茎高度和第一侧枝长度,提高花生籽仁的产量、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但对单株分枝数影响不大。增施P、K肥均能提高单株荚果数和出仁率,增施P肥对提高粗脂肪含量也有积极作用。而单施N肥易造成植株徒长,出仁率降低。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平均比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分别增产15.36%和13.83%;有机肥和氮磷或氮磷钾配合粗蛋白含量平均比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分别提高4.94%和4.47%,粗脂肪平均也分别提高了7.62%和5.6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鲍锐 孔令明 普建文 朱红军 王文智 董广 黎志彬 吴丽艳 龚亚菊
【目的】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肥料配比施肥模式对莲藕植物学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对莲藕叶片长半径、叶片短半径、立叶片数、整藕质量、主藕质量、主藕长度、主藕节间质量、淀粉含量、Vc含量、总糖含量等26个性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施用有机肥或化肥加有机肥的合理配施,可以提升莲藕中淀粉及Vc的含量,提高蛋白质累积,降低莲藕中的粗纤维含量,提高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收益。【结论】有机肥和化肥的合理配施可以提高莲藕产量和品质,减少肥料流失,友好环境。最佳施肥量为处理3。
关键词:
莲藕 产量和品质 有机肥和化肥 友好环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晓斐 李伟 李玉成 李永慧
【目的】为提高番茄、圣女果的产量和品质以及降低植株病虫害发病率,探究不同菌剂在堆肥和种植中的效果。【方法】以“皖杂20”番茄、“金莹”圣女果为试材,在堆肥时分别添加3种菌剂及其混合菌,有机肥腐熟后配成2个配方(S配方为泥炭土:椰糠:有机肥 = 6:2:2,F配方为泥炭土:蚯蚓粪:椰糠:有机肥 = 4:3:1:2,配方中1~4分别代表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固氮菌和混合菌),选择枯草芽孢杆菌组和混合菌组进行种植试验,通过高架栽培对其促生防病效果进行探究。【结果】单一菌剂和混合菌都能提高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同时,还能提高番茄、圣女果产量和果实品质,降低植株发病率,但混合菌效果优于单一菌剂。枯草芽孢杆菌有利于堆肥温度的提升,混合菌中可能存在多菌种拮抗作用。各处理组均能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其中F4组效果更加显著。在番茄青枯病中S配方死苗率略高于F配方,S、F配方死苗率分别为7.55%、5.03%,平均死苗率为3.14%;在脐腐病中S配方中果实发病率低于F配方,S1组发病率略低于S4组,即枯草芽孢杆菌效果最佳。S配方番茄产量相较于F配方增加3.47%,且S4组相较于S1组产量大幅度提升,显著增加44.98%,说明S配方中添加混合菌对番茄有显著的增产作用,远大于菌剂的单一作用。F配方圣女果产量较于S配方增加17.02%,但单一菌和混合菌效果不显著。各处理组均有效提高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番茄红素和硒含量。根据主成分分析,F4组种植的番茄和S4组种植的圣女果果实品质较好,表明混合菌种植的番茄和圣女果果实品质更佳,但适用配方有所差异。【结论】混合菌组有助于改善基质微生物环境,从而提高基质促生抗病能力,有效提高番茄、圣女果产量、品质,降低病虫害发病率。
关键词:
有机菌肥 番茄 圣女果 产量 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令旗 郭晓红 张佳柠 赵洋 李晓蕾 刘绍峰 崔致远 安懿亮 吕艳东
为了探究旱直播水稻品质在不同有机肥处理下的变化规律,于2018—2020年,以龙粳31为试验材料,设置6种处理,即:零肥(N0)、常规施肥(NPK)、生物炭+常规施肥(OF1)、海藻生物有机肥+常规施肥(OF2)、基施旺生物有机肥+常规施肥(OF3)、凹凸棒有机肥+常规施肥(OF4),研究不同有机肥处理下旱直播水稻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3 a间,有机肥处理的稻米整精米率高于NPK和N0,与NPK相比,OF1~OF4分别提高2.64,1.78,1.06,2.53百分点;垩白度以OF2最高,为1.82%,较NPK增加0.11百分点,但OF1、OF3、OF4垩白度低于NPK,平均分别降低0.26,0.41,0.51百分点;各处理的精米粒长、粒宽和长宽比无显著差异;2019—2020年,与NPK相比,有机肥处理增加了稻米蛋白质含量,而直链淀粉含量却呈降低趋势;2 a间,OF1、OF2、OF3、OF4蛋白质含量平均分别为8.99%,9.13%,9.08%,9.16%,较NPK分别增加0.54,0.68,0.63,0.71百分点;而OF1、OF2、OF3、OF4直链淀粉含量平均分别降低了0.20,0.64,0.69,0.38百分点;与NPK相比,有机肥施入初期可提高旱直播稻米光泽、味道、口感和食味评分值,但长期施用有机肥将导致旱直播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变差;2019—2020年,NPK处理的稻米食味评分值平均为72.70,与NPK相比,OF1、OF2、OF3、OF4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稻米的香气、光泽、味道、口感和食味评分值,食味评分值分别降低5.53%,6.40%,3.71%,3.23%,但有机肥增加了稻米的完整性。综上,长期施用有机肥能改善旱直播稻米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提高营养品质,但不利于蒸煮食味品质的形成并且会降低直链淀粉含量。
关键词:
水稻 旱直播 有机肥 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丽华 贾秀领 姚海坡 张经廷 张丽华 梁双波
为了筛选限水灌溉条件下较优的灌溉集成模式,明确其高产的植株生长特点,2015-2016年在河北藁城采用密度×灌溉施肥方式×收获期三因子裂区试验,研究了2个密度条件下微喷灌和管灌2种集成节水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喷灌节水技术模式明显优于管灌模式,该模式少量多次的灌水施肥使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较高,产量较管灌2年平均高3.4%6.5%,并且收获期越晚玉米微喷灌模式的增产效应越明显;该模式较高的产量主要来自花后的光合物质积累量,而其生育后期茎叶物质运转率明显低于管灌。微喷灌模式少量多次
关键词:
夏玉米 微喷灌 管灌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小龙 刘凤之 史祥宾 王孝娣 冀晓昊 王志强 王宝亮 郑晓翠 王海波
为了探讨不同有机肥对巨峰葡萄园的施肥效果,为葡萄园的科学施肥提供可靠的依据。研究了3种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BF)、羊粪(SM)和猪粪(PM))在3年生的有机葡萄园内设置处理,研究其对辽宁兴城种植葡萄根系生长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施用增加总根长、根表面积效果最佳;生物有机肥和羊粪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根系中全氮含量(P<0.05),且生物有机肥处理组的含量最高。生物有机肥处理明显提高根系中多数矿质元素含量,尤其在收获期除B元素外,其他所研究元素的峰值均出现在生物有机肥处理组。施肥处理均提高了转色期和收获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P羊粪>猪粪>对照,生物有机肥、羊粪和猪粪在转色期较对照分别提高了70.72%,53.67%,52.31%;在收获期,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了51.61%,36.14%,34.84%(P羊粪>猪粪>对照,其中只有生物有机肥条件下的碱解氮和全氮含量在不同时期均与对照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生物有机肥和羊粪处理组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在转色期和收获期均显著高于对照,而猪粪与对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施肥处理均能引起土壤矿质元素含量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土壤中B和Mo元素在转色期的含量要低于对照,其原因可能是由施肥处理后增强了树体对微量元素的吸收,而有机肥中微量元素释放较慢所导致的。与对照相比,3种有机肥料均可改善葡萄根系的生长、提高根系内矿质元素含量,提高土壤内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及矿质元素含量,但施用生物有机肥效果最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立 欧阳西荣
对北方地区引进的40个普通玉米品种的产量和产量性状进行了相关及回归分析,以评价不同产量水平的品种在产量构成因素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玉米品种之间的产量有极显著的差异.玉米品种单株产量与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回归关系显著,与每穗粒数的相关显著性最高,穗长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也达显著水平.高产玉米品种的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均较高,生育期稍长,植株繁茂性较好,抗旱性较强.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植株性状 回归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悦 焦玉生 程广旭 谢晓伟 王鹏
为详细研究不同有机肥种类对黑龙江烟区烤烟氮吸收与产量产值的影响规律,以龙江911为试材,设置对照(T1)、常规施肥(T2)、腐殖酸有机肥(T3)、生物有机肥(T4)4个处理,小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成熟期根系氮吸收量T4最高,其次为T2,两个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134.58%、116.14%,差异显著;茎氮吸收T3、T4之间无显著差异,分别比对照提高82.78%、92.75%,差异显著;下部叶T4比对照提高67.69%,差异显著,T2、T3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中部叶、上部叶T4分别比对照提高128.96%、159.19%,差异显著,T2、T3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T4烟叶均价、产量、产值...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烤烟 氮吸收 产量 产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先 刘强 荣湘民 谢桂先 张玉平 彭建伟 宋海星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20%猪粪代替20%的化学氮肥处理(处理B)、施10%的猪粪型生物有机肥代替10%的化学氮肥处理(处理D)和施20%沼肥代替20%的化学氮肥处理(处理F)的水稻产量较高,分别较不施肥处理提高了103.49%、81.62%和74.64%,分别较纯化肥处理提高了38.67%、23.77%和19.02%.氮肥利用率以20%猪粪型生物有机肥代替20%的化学氮肥处理(处理C)最高,达32.64%,比纯化肥处理高了2.66%,且处理B与处理D均比纯化肥处理高,分别提高了1.12%和1.04%.有机肥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关键词:
有机肥 水稻 产量 品质 氮肥利用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晓晓 邹志荣 曹凯 赵艳艳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基质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探索有机生菜的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将香菇菇渣、玉米秸秆、羊粪、珍珠岩按不同体积比混合配制成12种有机栽培基质,以V(沙土)∶V(羊粪)=10∶2为CK1、台湾美庭基质为CK2,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散叶生菜进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试验,探讨不同基质配方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评价各基质配方的优劣。【结果】12种有机栽培基质对生菜均有增产效应,较CK1的增幅为226.51%~746.86%,较CK2的增幅为6.19%~31.58%;有机栽培基质能有效提高生菜的VC和还原糖含量,其中VC含量较CK1的增幅为0.3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一兰 付爱斌 刘唐兴
为探明双季稻区不同氮(N)肥运筹模式对双季水稻植株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早稻和晚稻均不施N肥为对照(CK),系统比较研究了早稻施N 120.0 kg/hm~2+晚稻施N 210.0 kg/hm~2(N_(120∶210))、早稻施N 150.0 kg/hm~2+晚稻施N 180.0 kg/hm~2(N_(150∶180))、早稻施N 180.0 kg/hm~2+晚稻施N 150.0 kg/hm~2(N_(180∶150))、早稻施N 210.0 kg/hm~2+晚稻施N 120.0 kg/hm~2(N_(210∶120))5种N肥运筹模式条件下双季水稻植株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N水平下,早、晚稻各个生育时期植株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降低;早稻和晚稻各个主要生育时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大小顺序均分别表现为N_(150∶180)>N_(180∶150)>N_(210∶120)>N_(120∶210)>CK和N_(150∶180)>N_(180∶150)>N_(120∶210)>N_(210∶120)>CK;早稻和晚稻各个主要生育时期叶片气孔导度(Gs)分别表现为N_(210∶120)>N_(180∶150)>N_(150∶180)>N_(120∶210)>CK和N_(120∶210)>N_(150∶180)>N_(180∶150)>N_(210∶120)>CK。各处理间水稻植株的千粒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早稻和晚稻产量均以N_(150∶180)处理为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 849.5,1 879.5 kg/hm~2。因此,早稻施N 150.0 kg/hm~2和晚稻施N 180.0 kg/hm~2的施肥模式,有利于提高双季水稻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和光合特性,改善产量构成因素,从而获得较高的水稻产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可心 于亚楠 张建 姜斯琪 沈其荣 周园园 陈巍 蔡枫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2种木霉生物有机肥与不同比例化肥配施对蕹菜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以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靓竹’和木霉菌NJAU 4742及T1菌株制成的生物有机肥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共设计8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K),100%化肥(CF),75%化肥+25%的NJAU 4742生物有机肥(X1),25%化肥+75%的NJAU 4742生物有机肥(X2),100%的NJAU 4742生物有机肥(X3),75%化肥+25%的T1生物有机肥(Y1),25%化肥+75%的T1生物有机肥(Y2),100%的T1生物有机肥(Y3)。施肥处理间总氮、总磷和总钾养分均等。[结果]在田间和盆栽条件下,相对于CK,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蕹菜产量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相对于单施化肥处理(CF),25%或75%的木霉生物有机肥分别与75%和25%化肥配施均显著提高蕹菜的株高、产量和根部鲜质量,同时也提高蕹菜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施用100%的生物有机肥相对于CF处理增产不显著,且植株氮和钾含量显著偏低(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鹏飞 闫鹏科 孙权
以5年生‘赤霞珠’为研究对象,连续2 a(2017、2018年)施用羊粪基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8、10、12、14、16 t/hm~2,分别记为T1、T2、T3、T4、T5,以不施肥为对照(CK)进行田间试验,探讨羊粪基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增长趋势,施肥量为16t/hm~2时,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2017、2018年分别比对照增长31.27%、50.51%;施用有机肥对葡萄增产有显著作用,施用量为12 t/hm~2时,2017、2018年葡萄产量和收益均为最高;有机肥对葡萄品质具有改善作用,2017、2018年施用有机肥处理的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性糖、可溶性糖、总酚含量均显著高于CK的,2017、2018年有机肥施用量为12 t/hm~2时,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性糖、可溶性糖、花色苷、总酚含量均为最高;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性糖、可溶性糖、花色苷、总酚含量和产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葡萄产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 442.827x–2 979.933,R~2=0.469。综上可知,施用有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葡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建议葡萄种植生产中有机肥施肥量为12 t/hm~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