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62)
- 2023(6381)
- 2022(5702)
- 2021(5282)
- 2020(4780)
- 2019(11203)
- 2018(11200)
- 2017(21353)
- 2016(12403)
- 2015(14393)
- 2014(14846)
- 2013(14879)
- 2012(14399)
- 2011(13032)
- 2010(13201)
- 2009(12472)
- 2008(12958)
- 2007(12088)
- 2006(10397)
- 2005(9248)
- 学科
- 济(50733)
- 经济(50671)
- 管理(32361)
- 业(31371)
- 方法(26376)
- 企(24941)
- 企业(24941)
- 数学(23265)
- 数学方法(22965)
- 学(14436)
- 农(14270)
- 财(13384)
- 中国(12473)
- 贸(10136)
- 贸易(10131)
- 易(9824)
- 地方(9627)
- 制(9622)
- 业经(9154)
- 农业(9151)
- 务(8383)
- 财务(8358)
- 财务管理(8327)
- 和(8183)
- 企业财务(7833)
- 理论(7783)
- 银(7698)
- 银行(7648)
- 融(7266)
- 金融(7263)
- 机构
- 大学(190081)
- 学院(187940)
- 济(70834)
- 经济(69140)
- 研究(67774)
- 管理(65437)
- 理学(55905)
- 理学院(55185)
- 管理学(53855)
- 管理学院(53524)
- 中国(50172)
- 科学(47096)
- 农(44157)
- 京(41322)
- 所(37962)
- 农业(35592)
- 业大(34918)
- 研究所(34811)
- 财(32845)
- 中心(31375)
- 江(30073)
- 财经(26070)
- 北京(25946)
- 范(24888)
- 师范(24480)
- 院(23548)
- 州(23547)
- 经(23453)
- 农业大学(23174)
- 省(23066)
- 基金
- 项目(122679)
- 科学(92592)
- 基金(86373)
- 研究(82278)
- 家(78584)
- 国家(77934)
- 科学基金(63242)
- 省(48976)
- 社会(48354)
- 基金项目(45837)
- 社会科(45533)
- 社会科学(45511)
- 自然(43712)
- 自然科(42635)
- 自然科学(42616)
- 划(42261)
- 自然科学基金(41838)
- 教育(38271)
- 资助(36719)
- 编号(33237)
- 重点(28577)
- 成果(28191)
- 部(26507)
- 发(26361)
- 计划(26016)
- 科研(24639)
- 创(24422)
- 科技(24055)
- 课题(23642)
- 创新(23027)
共检索到278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琼彪 乌日罕 斯琴其木格 格日勒图
为研究自然放牧乌珠穆沁羊成长过程中骨骼肌内MSTN基因及其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和ELISA技术测定乌珠穆沁羊生长过程中骨骼肌MSTN基因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MSTN基因相对表达量为6月龄>3月龄>9月龄>1月龄>12月龄>18月龄,6月龄的基因表达量最高,与其他月龄之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MSTN蛋白表达量为1月龄<3月龄<6月龄<9月龄<12月龄<18月龄,1,3,6月龄的表达量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MSTN基因相对表达水平1~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珺 张文广 苏蕊 刘志红 张燕军 王乐 付绍印 李金泉
【目的】研究内蒙古绒山羊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臀肌的蛋白差异表达谱。【方法】以3只在相同背景下饲养的绒山羊成年母羊为研究对象,屠宰后取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臀肌3个部位骨骼肌,采用差异双向电泳方法建立蛋白质谱,找出17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并进行质谱分析。【结果】成功鉴定并匹配到15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9个与山羊肌肉发育相关。背最长肌中发现的位于FGF2反义链的蛋白的功能主要是独立控制FGF2的表达,同时具有激素调节和抗增殖的作用;背最长肌和臂三头肌中发现的轻链肌球蛋白(MyLC)家族成员,其类型在2种肌肉组织中不同,功能是控制肌肉收缩。背最长肌和臂三头肌中的MyLC蛋白分子质量存在差异。【结论】建立...
关键词:
绒山羊 骨骼肌 差异蛋白 质谱分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陶志云 朱春红 姬改革 徐文娟 单艳菊 李慧芳
以高邮鸭和金定鸭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生肌调节因子MyoD1和Myf5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鸭胚(13、15、17、19、21和23胚龄)骨骼肌成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析MyoD1和Myf5基因在鸭胚胎期骨骼肌成肌细胞中的表达模式和差异.结果表明,Myf5和MyoD1基因在胸腿肌成肌细胞中呈现不同的表达规律:胸肌成肌细胞中,Myf5基因的表达呈"低→高→低→较高"的趋势,类似反"∽"形;MyoD1基因的表达呈"低→高→低"的趋势,在金定鸭17胚龄时达到高峰后迅速下降(P0.0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春红 徐文娟 陈文峰 胡艳 朱文奇 宋迟 李慧芳
【目的】研究生肌调节因子肌细胞生成素(MyoG)和生肌决定因子(Myf 6)基因表达对鸭胚胎期及初生早期骨骼肌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方法研究MyoG、Myf6基因在不同鸭品种(高邮鸭和金定鸭)胚胎期(13,17,21,25,27胚龄)及初生早期(出雏后7日龄)骨骼肌发育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表达变化与胸、腿肌发育的相关性。【结果】MyoG和Myf6基因在2个品种鸭胸肌、腿肌组织发育早期均有表达,但不同组织存在不同的表达模式。MyoG在鸭胚胸肌、腿肌组织中均呈现"前高后低"的表达模式,21胚龄以前表达量相对较高,随后表达量下降,并维持相对较低水平;而Myf6基因在胸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许月园 齐晓龙 候晔 赵云霞 栾宇 周焕焕 赵书红 李新云
【目的】通过分析蓝塘猪和长白猪生长发育过程中品种间骨骼肌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及顺式天然反义转录本(cis-natural antisense transcripts,cis-NATs),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整合分析,探索cis-NATs调控猪骨骼肌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方法】使用差异表达分析鉴定蓝塘猪和长白猪胚胎期35 d至出生后180 d共10个时间点品种间差异表达基因及cis-NATs(|log2FC|≥1且FDR<0.01);然后通过功能富集分析注释出差异表达基因及cis-NATs对应的正义基因主要参与的GO生物学过程(P<0.01)及KEGG通路(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昕冉 马鑫浩 杜嘉伟 昝林森
【目的】近年来,RNA m~6A甲基化修饰在肌肉发育中的作用不断被发现,通过探究m~6A甲基化酶相关基因,包括METTL3,METTL14,WTAP,FTO和ALKBH5,在牛肌肉组织以及骨骼肌卫星细胞(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SMSCs)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同时分析体外成肌分化过程中m~6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为阐明m~6A修饰在骨骼肌发育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m~6A甲基化酶相关基因在新生和成年牛不同部位骨骼肌中的表达。随后在秦川牛肉用新品系背最长肌中分离SMSCs,通过生长曲线、免疫荧光和RT-qPCR技术验证SMSCs的增殖和成肌分化功能,使用RT-qPCR检测m~6A甲基化酶相关基因在SMSCs增殖期24、36、48、60、72 h和分化第0、2、4、6、8天中的时序表达谱。最后利用LC-MS/MS和Dot blot技术检测SMSCs分化过程中m~6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结果】METTL3、METTL14和WTAP等m~6A甲基化转移酶基因在成年牛背最长肌、前腿肌和后腿肌中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新生牛(P<0.01)。FTO和ALKBH5等m~6A去甲基化酶基因在成年牛后腿肌中的表达更高(P<0.01),ALKBH5在成年牛背最长肌中的表达也较高(P<0.01)。【结论】m~6A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在新生牛和成年牛骨骼肌中的表达变化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表明m~6A修饰可能对秦川牛骨骼肌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这些m~6A相关甲基化酶可能参与调控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这一发现为研究m~6A甲基化修饰调控骨骼肌生成的作用及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石田培 王欣悦 侯浩宾 赵志达 尚明玉 张莉
【目的】肉用性状是家养动物的重要性状,尤其是产肉性能与骨骼肌的发育密切相关,对多数动物而言,骨骼肌的生长取决于肌纤维的早期发育。本研究将揭示绵羊(Ovis aries)胚胎期骨骼肌组织发育重要节点、肌纤维的形成及转换机制,探究骨骼肌在动物胚胎期的生长对后续发育潜力的影响。【方法】在前期绵羊胚胎期组织结构试验的基础上,选择肌纤维发育及类型转换的3个重要时间节点:胎龄85 d(D85)、105 d(D105)、135 d(D135),并对处于这些节点期的中国美利奴绵羊胚胎背最长肌进行全转录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功能预测筛选出差异表达显著的circ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其进行验证。【结果】通过条件筛选(|log2|≥1且P≤0.05)获得差异表达circRNA 1 126个。将3组进行比较,在各时间节点都发现较多的特异性表达circRNA。在D85 vs D135比较组中,特异性差异表达数量最多:共发现差异表达circRNA 374个,上调表达201个,下调表达173个,其中具有4倍以上差异的基因167个,占差异基因的44.7%。对这些差异性表达的circRNA进行GO和KEGG功能分析和靶向预测,富集到与肌肉分化和肌纤维发育相关的能量代谢和信号转导通路,包括MAPK、PI3K-Akt、Ras、Regulation of actin cytoskeleton等。结果表明:在D85至D105期间富集到的差异circRNA多与肌细胞发育调控、细胞增殖和存活、细胞周期等相关,而在D105至D135期间富集到的通路则主要与能量转换、物质运输、RNA转运和DNA修复有关。靶向预测结果通过Cytoscape软件绘制出可视化共表达网络,筛选到circRNA8239、circRNA19073,circRNA2765、circRNA1616等核心调控转录物,并在D105找到调节快慢肌类型转换的关键因子circRNA7527,其靶向作用于bta-mi R-135a、bta-mi R-615、chi-mi R-133a-5p进而调控MEF2C基因。通过3个时间节点的差异表达情况和功能预测描述选取了与肌肉发育相关的4个核心circRNA和其靶向的4个mi RNA进行q RT-PCR分析,其基因表达趋势与测序数据一致。【结论】本试验在转录水平上验证了绵羊胚胎发育D85至D105是肌纤维数量的稳定发生期,而D105至D135则是肌纤维的肥大期,由此推断D105可能是绵羊胚胎发育的关键时间窗口。本研究首次基于全转录组测序构建了绵羊胚胎期骨骼肌发育的circRNA图谱,揭示了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组差异,并对绵羊胚胎骨骼肌发育期间重要的调控因子进行挖掘和验证,发现了以MEF2C为靶基因的多个circRNA和mi RNA参与MAPK信号通路,为绵羊肌纤维发育分子机制以及其它家畜非编码RNA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束婧婷 姬改革 单艳菊 章明 肖芹 屠云洁 盛中伟 张笛 邹剑敏
【目的】肌纤维类型的差异是直接影响肌肉生长发育和肉品质的重要因素,红肌纤维比例高的肌肉肉品质要显著优于白肌纤维比例高的肌肉,然而,目前对于鸡骨骼肌纤维类型形成及转换的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究以中国优良的地方品种清远麻鸡为研究对象,首次对其骨骼肌中不同类型肌肉的转录组差异进行了研究,以期挖掘在鸡肌纤维生成和类型转换中发挥调控作用的关键因子。【方法】采用Agilent鸡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对清远麻鸡骨骼肌表型差异较大的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中与肌纤维类型组成和转换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系统筛查,采用荧光定量PCR对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娅 马继登 刘一辉 沈林園 李学伟 李明洲 朱砺
【目的】研究microRNA(miRNA)在猪不同类型肌肉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以猪心肌以及2种骨骼肌(背最长肌和腰大肌)为材料,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其miRNA转录组,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和靶基因富集分析。【结果】从猪心肌、背最长肌和腰大肌组织的3个小RNA测序文库中共获得约56M的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分析共鉴定出907个非冗余miRNA,其中441个miRNA在3个文库共同表达,123个miRNA在文库间表现为显著的差异表达(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陶志云 单艳菊 朱春红 宋迟 宋卫涛 陈文峰 李慧芳
为探讨TR-β基因在不同品种鸭胚胎期和出雏早期胸肌和腿肌中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对胸腿肌重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高邮鸭和金定鸭胚胎期(17,21,25,27胚龄)和出雏早期(7日龄)胸腿肌中TR-β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TR-β mRNA在2个品种鸭肌肉早期发育中表现出一致的表达规律,但在腿肌和胸肌的发育性变化规律稍有不同:在胚胎期胸肌和腿肌中的TR-β mRNA表达量均呈先低后高的趋势,27胚龄时表达量最高;但出壳后胸肌中的TR-β mRNA表达量出现显著下降(P0.05)。表明TR-βmRNA表达具有显著的胚(日)龄依赖性,...
关键词:
鸭 TR-β基因 胚胎期 骨骼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束婧婷 宋迟 徐文娟 章明 单艳菊 陈文峰 宋卫涛 陶志云 李慧芳
【目的】IGF-I-钙调磷酸酶(Ca N)-NFaT信号途径是调节肌肉生长、决定不同肌纤维类型的主要信号途径,本研究选择生长速度不同的高邮鸭和金定鸭为试验材料,首次对不同品种鸭胚胎期和出雏早期肌肉中IGF-I-Ca N-NFa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肌纤维类型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鸭13、17、21、25、27胚龄和出雏后7日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I),钙调磷酸酶(CalCINeuRIN,CN aα)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束婧婷 宋迟 徐文娟 章明 单艳菊 陈文峰 宋卫涛 陶志云 李慧芳
【目的】IGF-I-钙调磷酸酶(Ca N)-NFAT信号途径是调节肌肉生长、决定不同肌纤维类型的主要信号途径,本研究选择生长速度不同的高邮鸭和金定鸭为试验材料,首次对不同品种鸭胚胎期和出雏早期肌肉中IGF-I-Ca N-NFA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肌纤维类型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鸭13、17、21、25、27胚龄和出雏后7日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I),钙调磷酸酶(calcineurin,Cn Aα)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晓磊 孟繁星 王书婷 刘孜斐 王锋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不同发育阶段湖羊附睾(头、体、尾)中GALNTL5(polypeptide N-acetylgalactosaminyltransferase-like protein 5)的表达规律及其microRNA(miRNA)预测。[方法]选取3、9、24月龄(M)雄性湖羊各5只,屠宰后采集附睾(头、体、尾)组织。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发育阶段湖羊附睾中GALNTL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其进行定位分析;用RNAhybrid和miRanda 2种软件分别预测GALNTL5对应的miRNA并取交集,同时检测候选miRNA在附睾尾中的表达规律。[结果]GALNTL5 mRNA和蛋白在附睾体、尾中表现为性成熟后(9 M和24 M)显著高于性成熟前(3 M)(P0.05)。除了GALNTL5蛋白在9 M与24 M附睾尾中差异显著外,其余均差异不显著(P>0.05);GALNTL5蛋白在附睾头、体中的表达规律一致;GALNTL5定位于附睾主细胞、基细胞及精子中。预测获得11个候选miRNA,按评分高低进行排序,选取miR-487a-5p、miR-485-5p、miR-329b-5p和miR-27a这4个miRNA进行验证,发现miR-487a-5p表达水平表现为性成熟后(9 M和24 M)显著高于性成熟前(3 M)(P<0.05),而miR-485-5p和miR-27a呈现相反趋势。[结论]GALNTL5在精子成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miR-485-5p和miR-27a可能与GALNTL5存在靶向关系。
关键词:
GALNTL5 附睾 发育阶段 湖羊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艳 刘宏祥 单艳菊 姬改革 束婧婷 徐文娟 朱春红 陶志云 李慧芳
【目的】选择生长速度不同的高邮鸭和金定鸭为试验模型,比较2个不同品种鸭胚胎期和出雏早期骨骼肌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gf-I)、肌肉生长抑素a(myostatIn a,mstn-a)mrna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胸浅肌和腓肠肌(简称为胸腿肌)发育模式的相关性。【方法】在鸭13、17、21、25、27胚龄和出雏后7日龄时,记录体重、胸浅肌(Pm)和腓肠肌外侧头(lm)的重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骨骼肌中Igf-I和mstn mrna的表达规律。【结果】本试验证明鸭早期发育过程中,体重和骨骼肌重的变化呈现极显著的品种和时间特异性;鸭胚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伟 王世银 高莉 杨力伟 邓双义 刘晓娜 石国庆 甘尚权
【目的】为了深入挖掘巴什拜羊不同发育阶段骨骼肌中miR-486的靶基因,为最终阐明巴什拜羊优良肉质性状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同时为巴什拜羊的持续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集了巴什拜羊胎儿期40,50,60,80,100和120 d,以及出生当天,出生后30,60和90 d共计10个不同发育阶段的骨骼肌组织,分别利用胎儿期6个阶段的混合mRNA和出生后4个阶段的混合mRNA构建了胎儿期和出生后骨骼肌中miR-486调控靶基因的cDNA文库,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cDNA文库中的靶基因信息进行了深入挖掘。在对所得候选靶基因功能分析的基础上,选择10个候选靶基因,使用qRT-PCR检测其在巴什拜羊上述10个不同发育阶段骨骼肌中表达量的变化,结合课题组前期获得的miR-486在巴什拜羊不同发育阶段骨骼肌中的表达规律,对其靶向调控关系及生物学功能进行初步验证和分析。进而选择其中的4个候选靶基因使用荧光素酶报告载体试验和巴什拜羊骨骼肌卫星细胞中的靶向调控试验最终确认其靶向调控关系。【结果】通过对两个cDNA文库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分析,胎儿期和出生后分别获得了123个和118个miR-486的靶基因,因其靶向调控关系未经实验验证,故暂称为候选靶基因。其中有96个为两个阶段共表达的候选靶基因,其余27个和22个分别为胎儿期和出生后骨骼肌中特异表达的候选靶基因。GO和KEGG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候选靶基因显著富集于与肌肉分化和肌纤维发育相关的代谢和信号转导通路,诸如PI3k-Akt、MAPK、Wnt、Adherens junction和Regulation of actin cytoskeleton等。qRT-PCR检测结果表明所选10个候选靶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巴什拜羊骨骼肌中均有表达,但其表达变化规律有所不同。PTEN、Foxo1、Dock3、PAX7、IGF1R、PIK3I1和FBN1在胎儿期巴什拜羊骨骼肌中呈高表达,出生后其表达量显著下调,而OLFM4的表达量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ARHGAP5和PDCD4在胎儿期和出生后巴什拜羊骨骼肌中的表达量未见显著变化。对其中4个候选靶基因的进一步试验验证,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试验结果表明,miR-486可以高效结合在其候选靶基因PTEN、Foxo1、IGF1R和PIK3R1的靶位点上,进而极显著抑制其后萤火虫荧光素酶的活性;巴什拜羊骨骼肌卫星细胞中的靶向调控试验结果亦表明miR-486可以显著下调上述4个候选靶基因的mRNA水平,抑制其生物学功能。所以可以确证在巴什拜羊骨骼肌中miR-486可以靶向调控PTEN、Foxo1、IGF1R和PIK3R1的表达。【结论】对巴什拜羊不同发育阶段骨骼肌中miR-486的靶基因进行了深入挖掘,全面解析了miR-486及其靶基因在巴什拜羊骨骼肌发育过程中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所得候选靶基因数据可靠性高,可为阐明巴什拜羊优良肉质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