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41)
2023(7618)
2022(6395)
2021(5943)
2020(4966)
2019(11110)
2018(10658)
2017(19525)
2016(11360)
2015(12323)
2014(12024)
2013(11870)
2012(10830)
2011(9712)
2010(9674)
2009(9023)
2008(9429)
2007(8404)
2006(7564)
2005(6643)
作者
(36861)
(30693)
(30666)
(28695)
(19794)
(14876)
(13591)
(12143)
(11787)
(11097)
(10819)
(10291)
(10104)
(9830)
(9794)
(9728)
(9276)
(9143)
(9046)
(8894)
(8129)
(7623)
(7524)
(7076)
(7013)
(7010)
(6933)
(6697)
(6389)
(6363)
学科
管理(41406)
(37342)
经济(37291)
(35759)
(30846)
企业(30846)
方法(18190)
数学(15172)
数学方法(15009)
(14655)
(11036)
(10945)
(10239)
财务(10216)
财务管理(10194)
企业财务(9670)
业经(9598)
中国(9252)
(8756)
(8273)
贸易(8271)
(8056)
(7797)
农业(7552)
(7360)
银行(7308)
(6743)
(6728)
技术(6640)
理论(6512)
机构
大学(162240)
学院(160640)
管理(62014)
(58617)
经济(57302)
研究(56839)
理学(52639)
理学院(51933)
管理学(50950)
管理学院(50638)
中国(43012)
(41117)
科学(40502)
(34831)
农业(33334)
业大(32282)
(31883)
研究所(29692)
(28781)
(25637)
中心(25635)
财经(22396)
农业大学(21789)
(21688)
北京(21043)
(20440)
(19820)
(19743)
(19495)
师范(19096)
基金
项目(112528)
科学(86357)
基金(82116)
(76915)
国家(76317)
研究(71341)
科学基金(62781)
自然(44962)
社会(44643)
(44504)
基金项目(44265)
自然科(43939)
自然科学(43921)
自然科学基金(43170)
社会科(42310)
社会科学(42295)
(38859)
资助(32883)
教育(32402)
编号(26122)
重点(26061)
计划(25175)
(23862)
(23572)
(23048)
科研(22777)
科技(22460)
创新(22174)
(21702)
成果(20234)
期刊
(63803)
经济(63803)
研究(40738)
学报(38811)
(36067)
中国(32105)
科学(31995)
大学(27186)
学学(26157)
农业(24448)
(24257)
管理(24252)
(15549)
(13796)
金融(13796)
教育(11902)
业大(11441)
技术(11354)
财经(11092)
(10922)
业经(10278)
经济研究(9944)
农业大学(9832)
(9483)
科技(8777)
资源(8130)
问题(8065)
技术经济(7470)
财会(7319)
商业(7304)
共检索到236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树明  曾亚文  张浩  和忠  普晓英  杜娟  
培育高γ-氨基丁酸(GABA)和抗性淀粉(RS)的水稻品种,并配之相应的栽培措施是功能稻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以云南和浙江近期育成的4个水稻新品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时期养分管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基肥和分蘖肥对水稻的产量、每穗有效穗、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总粒数的提高作用最为显著。穗肥能增加水稻成穗率、穗长、结实率、千粒重和剑叶、倒二叶长宽。②不同时期养分管理对杂交稻的影响比常规稻更显著。加强水稻生长发育后期的养分管理能显著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树明  杨慧  赵旭  曾亚文  杜娟  普晓英  杨涛  
在施纯N 120 kg/hm2条件下,研究不同时期施氮对水稻云资粳82号产量及糙米γ-氨基丁酸、总黄酮、生物碱和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氮肥按基肥∶分蘖肥∶穗肥∶促花肥=4∶2∶1∶1施用,诸多农艺性状表现良好,能显著提高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产量为10367.55 kg/hm2,比其它处理增产3.24%~26.21%,且有利于总黄酮和抗性淀粉含量积累。②氮肥按基肥∶分蘖肥=1∶1施用,能显著提高γ-氨基丁酸和生物碱含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楠  马殿荣  高虹  吕国依  程效义  唐亮  陈温福  
以粳稻品种秋光为材料,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抽穗后10d进行遮光处理,研究了不同遮光强度和遮光天数对秋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遮光导致产量降低的程度不同,分蘖期和拔节期遮光后产量分别下降至8t·hm~(-2)和7t·hm~(-2),与对照相比最大降幅达10%以上;抽穗后遮光产量显著降低至6t·hm~(-2),最大降幅达40%以上。遮光对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而对有效穗数影响不大,未达到显著水平。分蘖期和拔节期遮光主要导致了每穗粒数的减少,而抽穗后主要导致了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显著降低。抽穗前遮光对品质的影响不大,仅糙米率、垩白度及垩白粒率有所增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龚金龙  胡雅杰  龙厚元  常勇  葛梦婕  高辉  刘艳阳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李德剑  沙安勤  周有炎  罗学超  
【目的】明确硅肥施用最佳时期并揭示超级稻硅素高效吸收、利用机理。【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江苏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粳型超级稻品种武运粳24号和淮稻9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时期施硅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主要生育期硅素积累量、硅素阶段积累量、硅素阶段吸收速率、硅素利用效率等的影响,并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硅素吸收、利用效率相关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施硅显著提高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主要生育期硅素积累量、硅素阶段积累量、硅素阶段吸收速率和硅肥偏生产力,降低硅素稻谷生产效率,不仅增加了硅素供应量,还能改善土壤的供硅能力,提高土壤有效硅水平,促进水稻对硅素的吸收。随着硅肥施用时期的推迟,产量、穗数、每穗粒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朝晖  周瑞庆  青先国  
为寻找最优配比提供参考,并进一步从理论上补充完善该项优化技术,同时也从栽培的角度探讨协调水稻超高产、高蛋白质的可能性.研究不同N,P,K配比组合施肥技术对早稻饲料稻品种的目标性状的影响,采用分成3个正交区组的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湘早籼24的产量函数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回归模型是可能的.综合寻优湘早籼24产量最高的施肥方案是N,P2O5,K2O比例为1∶0.6∶0.7,利润也最高;湘早籼的最高产量为9 534.39 kg/hm2,最佳利润为5 804.1元/hm2,3种肥料对湘早籼24产量的一次项的正向作用大小依次为氯化钾、过磷酸钙、尿素,二次项的负向作用大小依次是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说明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喜英  由懋正  王新元  
用盆栽对冬小麦在不同生长时期进行不同程度的调亏试验的结果表明,冬小麦从拔节至开花期间的轻度水分亏缺对其产量有明显影响,而灌浆和返青时间的轻度水分亏缺对产量无影响。各生育时期在不同调亏水平下的产量敏感指数(或敏感系数)不同。冬小麦经过一定的亏缺处理,复水后出现生长方面的补偿效应,因而产量降低幅度与耗水量减少幅度相比要小得多。气孔阻力和叶水势对土壤水分的变动有一阈值反应,只有当土壤含水量降至田间持水量的60%以下时,气孔阻力和叶水势才发生显著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文娟  刘勇  黄小琴  周西全  宋君  尹全  王东  陶李  张富丽  常丽娟  张蕾  雷绍荣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生长期喷施草甘膦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生长和产量构成的变化,阐明一定浓度的草甘膦对转基因大豆生长繁育的影响,并对转基因大豆田间实际除草过程中草甘膦喷施时间及浓度的合理选择提供数据支持及理论研究依据。【方法】选择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GTS-40-3-2,采用田间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在大豆生长的V1—V5期茎叶喷施一定浓度梯度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研究草甘膦对不同时期转基因大豆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并同期监测该浓度梯度草甘膦的实际除草效果。【结果】1.23—12.30 kg.ai.hm-2的草甘膦均能有效控制杂草,但喷施草甘膦超过推荐剂量1.23—2.46 kg.ai.hm...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严莲英  秦松  杨桂兰  范成五  
为给贵州超高产水稻栽培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水稻中优608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氮肥和钾肥后移施用对超高产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稻不同超高产施肥处理较农民习惯施肥处理(CK)显著增产,增幅为10.87%~23.82%,其中以T2增产效果最佳,增幅达23.82%。2水稻植株氮磷钾含量变化的总趋势一致,即在整个生育期内呈下降趋势,氮钾肥后移有利于提高水稻植株后期的氮磷钾含量,符合超高产水稻的需肥特性。3氮钾肥后移能较好地促进水稻各个产量构成因素平衡发展。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即施氮(纯氮)255 Kg/hm2(施用比例为基肥40%+蘖肥20%+穗肥3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红  唐明凤  喻凤  罗培高  
旗叶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光合器官,探明旗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对小麦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以2008-2009年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的35个品系为研究材料,通过在抽穗后不同时期去除旗叶,旨在探明各时期旗叶对小麦穗长、千粒重、穗粒数和小穗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期去除旗叶对小麦千粒重影响最大,其千粒重减少14.7%,抽穗后7 d和抽穗后21 d去除旗叶对小麦千粒重影响较大,分别降低13.9%,14.1%;而对穗长、穗粒数和小穗数影响较小;不同时期去除旗叶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同,且不同品系间存在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海祯  梁哲军  齐宏立  王玉香  邵新胜  聂安全  
以旱地小麦晋麦 4 7号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不同时期水肥藕合方式对旱地小麦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时期水肥藕合对旱地小麦灌浆期光合性能和产量具有明显差异。其中拔节期水肥藕合方式 (补水 2 0m3+N2 0 P2 0 K16 )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 浓度分别比对照 (不补水 +N2 0 P2 0 K16 )高出 4 1 4 6 % ,31 79% ,10 5 2 8%和 97 8%。产量比对照高出 30 5 %。小麦增产影响因素通径分析为 :单位面积成穗数 >穗粒数 >千粒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芳明  刘桂富  朱海涛  丁效华  曾瑞珍  张泽民  李文涛  张桂权  
【目的】了解各个发育时期控制水稻分蘖数QTL的"静态"和"动态"信息。【方法】利用单片段代换系对不同时期的水稻分蘖数QTL同时进行非条件和条件定位分析。【结果】(1)水稻分蘖数至少受14个QTL影响,它们分布在第1、2、3、4、6、7和8号共7条染色体的相应代换片段上;(2)各个时期影响水稻分蘖数的QTL数量(变动在6~9之间)和效应(变动在1.49~3.49之间)均不相同;(3)水稻分蘖数QTL的表达具有很强的时序性,主要集中在移栽后0~7d(有6个正表达),14~21d(有9个随机表达)和35~42d(有6个负表达)3个时间段内,正、负表达分别决定了最高分蘖和有效分蘖的数量;(4)每个QT...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卫双玲  高桐梅  张海洋  孙梅英  刘焱  张仙美  郑永战  苗红梅  王永宏  李香芝  
2008年在河南进行了夏芝麻四点联合打顶试验,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打顶对芝麻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打顶(CK)相比,出苗后50,70,80d进行打顶,增产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增产幅度为5.38%~10.61%;出苗后20,30,40d打顶,减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减产幅度为39.05%~49.70%,表明后期打顶可有效增加产量,早期打顶使产量显著下降;在河南生态区域范围内,随着地理纬度升高,适期提早打顶对芝麻有显著增产效果。品质测试结果表明,早期打顶有利于蛋白质形成和积累,后期打顶有利于粗脂肪形成和积累。在灌浆后期,早期打顶芝麻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分别比不打顶(CK...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国明  姜莹莹  刘钊  
为探究寒地水田区最佳的育秧模式,以优质粳稻品种‘龙粳31’为试验材料,设置超级大棚、标准大棚和传统小棚等3种棚式,分析不同棚式育秧对寒地水田区秧苗素质、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大棚的增温、控温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小棚,适宜春季水稻幼苗生长;超级大棚所育秧苗的株高、根长、穗长和根重等秧苗素质数据均优于其他2种育秧棚式,传统小棚的弱苗率最高达24%,超级大棚的弱苗率最低为8%;2种大棚所育秧苗的生育期较传统小棚缩短1周时间;超级大棚、标准大棚秧苗有效穗数较传统小棚分别提高15.83%和4.80%;超级大棚、标准大棚秧苗全粒数分别较传统小棚高出3.52和1.47粒/穗;超级大棚、标准大棚秧苗每穗实粒数分别较传统小棚高出2.10和2.16粒/穗;标准大棚水稻结实率较传统小棚提高0.18%;超级大棚的产量较标准大棚和传统小棚分别提高3.21%和7.7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姜心禄  吴茂力  池忠志  李旭毅  郑家国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品种在10.5~11.25 t.hm-2的目标产量下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在四川应用较多的超级稻品种和非超级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类型品种连续3年高产栽培条件下的产量表现,进而分析其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超级稻的产量与穗数、千粒重关系密切,同时,与穗粒数成显著负相关,与结实率成负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非超级稻品种的产量与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呈负相关,且与穗粒数、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明确不同类型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可以制订合理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充分发挥超级稻的产量潜力,实现水稻大面积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凤桐  陶洪斌  王璞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下旱稻297产量形成的特点,以期探明施氮量达到一定水平后,限制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原因。结果表明:旱稻297在0、75和150kg/hm2的施氮量下,2年平均产量分别是2.8、3.5和3.5t/hm2。其中,75和150kg/hm2施氮处理产量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75和150kg/h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氮可以显著提高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千粒重和收获指数在氮素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是施氮后结实率呈降低趋势,尤其是150kg/hm2处理的结实率显著低于不施氮处理,同时150kg/hm2处理的分蘖成穗率较低。干物质积累在灌浆中期达到最大,开花后干物质生产能力较低,施氮对花后干物质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