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9)
- 2023(9566)
- 2022(8607)
- 2021(8220)
- 2020(6914)
- 2019(16185)
- 2018(16206)
- 2017(31643)
- 2016(17349)
- 2015(19198)
- 2014(19118)
- 2013(19023)
- 2012(17356)
- 2011(15464)
- 2010(15290)
- 2009(13676)
- 2008(13151)
- 2007(11207)
- 2006(9642)
- 2005(8174)
- 学科
- 济(65823)
- 经济(65757)
- 管理(47503)
- 业(45429)
- 企(38588)
- 企业(38588)
- 方法(32729)
- 数学(28404)
- 数学方法(28098)
- 农(16789)
- 学(16645)
- 财(16174)
- 中国(15968)
- 业经(14470)
- 地方(13709)
- 制(11357)
- 理论(11267)
- 贸(11143)
- 贸易(11137)
- 农业(11136)
- 和(11041)
- 易(10797)
- 务(10721)
- 财务(10664)
- 财务管理(10647)
- 技术(10422)
- 环境(10367)
- 企业财务(10138)
- 划(9107)
- 教育(8959)
- 机构
- 大学(242617)
- 学院(240412)
- 管理(97387)
- 济(89732)
- 经济(87707)
- 理学(85675)
- 理学院(84715)
- 管理学(83171)
- 管理学院(82762)
- 研究(80337)
- 中国(56094)
- 科学(53920)
- 京(51815)
- 农(42901)
- 所(40972)
- 业大(40776)
- 财(38991)
- 研究所(38070)
- 中心(35374)
- 农业(33965)
- 江(33204)
- 北京(32524)
- 财经(32366)
- 范(31461)
- 师范(31088)
- 经(29501)
- 院(29473)
- 州(27357)
- 技术(26180)
- 经济学(25930)
- 基金
- 项目(175166)
- 科学(136018)
- 基金(126017)
- 研究(123961)
- 家(111806)
- 国家(110916)
- 科学基金(94135)
- 社会(75434)
- 社会科(71406)
- 社会科学(71383)
- 省(69145)
- 基金项目(68261)
- 自然(64054)
- 自然科(62552)
- 自然科学(62534)
- 自然科学基金(61411)
- 划(58758)
- 教育(56420)
- 资助(52145)
- 编号(50135)
- 成果(40003)
- 重点(39452)
- 部(37761)
- 发(37123)
- 创(36396)
- 课题(34447)
- 科研(34136)
- 创新(33954)
- 计划(33556)
- 大学(32176)
共检索到330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强 须晖 韩亚东
研究了设施栽培中番茄叶温的变化情况,及其与环境因子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叶温、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水势的测定结果表明,叶温与气温变化有着相同的趋势,随日光温室内气温的升高,叶温也升高,气温变化对叶温变化的影响存在滞后性,最高叶温相对于最高气温的出现时间晚30~60min。空气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叶温的变化,空气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通过空气温度的间接作用影响着叶温的变化。温室内影响番茄叶温的主要因子为气温。
关键词:
设施栽培 番茄叶温 环境因素 灰色关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彦辰 邹志荣 胡晓辉 卞中华 王玉
【目的】针对目前陕西关中地区日光温室跨度结构不规范的现状,开展温室合理跨度筛选研究。【方法】以陕西关中地区普遍使用的跨度分别为8,9和10m的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以该地区的主栽番茄品种"金鹏1号"为观测作物,从环境数据和植株生长2方面分析不同跨度结构温室的光、温性能。【结果】3个不同跨度的温室中,10m和9m跨度温室的平均温度分别比8m跨度温室高2.5和1.5℃,平均光照强度分别比8m跨度温室高2.18和2.01klx,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分别比8m跨度温室低0.7%和3.3%。10m跨度温室的采光性能和温度条件较好,室内番茄的产量较高,而9m跨度温室的空气相对湿度较低,保温性能较好,室内番茄的果...
关键词:
日光温室 温室结构 温室跨度 光温环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锋 刘威生 卜庆雁 孙猛 张玉萍 郁香荷 刘宁
选择晴天,利用LI-6400光合作用仪每隔1h测定1次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结果表明:9803杏Pn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2次高峰分别出现在10:00和15:00。Pn与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变化规律相同,都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与CO2浓度和胞间CO2浓度的变化规律正好相反。9803杏的光补偿点为22.9μmol.m-2.s-1,饱和点为788μmol.m-2.s-1,CO2补偿点、饱和点分别为66.29μmol.m-2.s-1和1199μmol.m-2.s-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艾希珍 郭延奎 马兴庄 邢禹贤
研究表明,弱光条件下日光温室黄瓜叶片的Pn、A350、CE、光合作用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均显著降低,表明黄瓜的需光特性与光强环境密切相关。经弱光处理后,黄瓜叶片的Fo、Fv、Fv/Fm、Fs、Fm’及ΦPSⅡ等都增加,表明弱光下PSⅡ的光化学活性和原初光能转化效率提高,用于电子传递的光能比例增加。弱光处理的Chla、Chlb、Chl a/b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都降低,Chla和Chla/b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Chlb,即Chlb的相对含量增加,有利于叶片更有效地捕获有限的光能。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弱光下生长的黄瓜叶片栅栏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及淀粉粒数目成比例减少,叶绿体和淀粉粒减小,叶绿体内基粒数和单个基粒...
关键词:
黄瓜 弱光 需光特性 叶绿体超微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晓 罗赟 王红清
为探究日光温室立体栽培的光温效应,以‘章姬’草莓为试材,分析测定支架型、双H型和A字型3种立体栽培架的光温条件,及其对草莓早期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立体栽培架的光温条件差异较大,不受遮光影响的支架型、双H型上层和A字型上层有较好的光温条件。光合有效辐射对草莓的早期产量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显示早期产量与光合有效辐射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70。不同立体栽培架上栽植草莓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平均单果重没有显著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前磊 杨其长 柯行林 张义 和永康 展正朋 靳云飞
【目的】设计日光温室主动蓄放热冠层增温系统(Active heat storage-release system for canopy warming,AHSCW)并进行实地试验,分析该系统对番茄冠层的增温效果,为进一步探讨主动蓄放热热能的高效应用方式和作物局部增温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在第六代主动蓄放热系统基础上设计AHSCW,以太阳能为热源,白天通过水循环将太阳能以热能的形式收集于蓄热水池内,夜间通过冠层增温管道释放热量,对番茄冠层进行局部增温。以使用AHSCW的日光温室为试验温室,未加温的日光温室为对照温室,通过测定太阳辐射强度、番茄冠层空气温度、水温及水泵耗电量参数及不同时期番茄的株高、茎粗和产量,对系统的增温效果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白天AHSCW的蓄热量为166~194 MJ,夜间放热量为129~142 MJ,能量利用效率为67%~86%;该系统能够提高番茄冠层区域气温1.4~3.0℃;AHSCW温室果实产量为1.14 kg/m~2,是对照温室(0.64 kg/m~2)的1.77倍。【结论】AHSCW可以明显提高番茄冠层气温,保证番茄的越冬生产,促进番茄生长,增加其产量并可使果实提前成熟上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若琳 杨魏 刘竹青
研究日光温室不同通风形式对室内湿热特性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构建日光温室作物-环境湿热系统的数值模拟模型。将模拟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4.7%和4.1%,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准确性。应用该模型模拟不同通风形式下温室内的气流和温湿度分布情况,比较分析不同的通风形式对室内湿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通风形式会影响室内气流的运动轨迹和速度,从而影响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分布变化。仅开启上通风口通风时,室内的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较高,气候分布均匀,整体变化较小,适宜冬春季节或清晨傍晚室内温湿度较低时的通风要求;仅开启下通风口通风时室内温湿度分布模式均匀性最差,进风口处的温湿度明显低于北墙,且进口存在涡流,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上、下通风口均只开一半通风时,作物区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为39.3℃和25%,上、下通风口均全开时作物区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为36.8℃和23.7%,较于前者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降低了2.5℃和1.3%,适宜于炎热天气下日光温室内的降温除湿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申婷婷 鲍恩财 曹晏飞 张勇 邹志荣
为提高日光温室冬季保温蓄热的能力,同时推动日光温室的快速建造,设计3种新型墙体结构的日光温室:相变固化土主动蓄热温室(G2)、模块化素土主动蓄热温室(G3)、现浇混凝土被动蓄热日光温室(G4)。测定3种温室室内环境,以传统主动蓄热温室(G1)为对照温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种温室在典型晴天条件下夜间的平均温度分别为15.7、16.4、17.8、16.6℃;在典型阴天情况下夜间的平均温度分别为12.4、13.8、13.8、13.1℃;在连续雪天情况下最低平均温度分别为7.3、8.3、8.8、7.8℃。G3即模块化素土主动蓄热温室在夜间和连续低温条件下都表现出了较好的保温性能,能够在室外温度较低时给室内作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且建造方便,在适宜日光温室发展的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墙体 性能 主动蓄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霞 解迎革 王国栋 薛绪掌 张敏 陈菲
【目的】研究日光温室内负水头灌溉对茄子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温室水分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设定灌溉系统的负压值为70hPa,每周常规灌溉的灌水量为负压自动灌溉系统下植株耗水量的1.5倍,在日光温室内进行负水头灌溉与常规灌溉下的茄子栽培试验,分析2种灌溉条件下植株的生长动态、一周内2种灌溉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以及生育期内茄子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70hPa负压灌溉下温室土壤含水量基本控制在14.48%左右。负水头灌溉下茄子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展开度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常规灌溉,其中株高和叶片数与常规灌溉相比差异显著。2种灌溉方式下茄子叶片的光合、蒸腾作用及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相同,均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勇 邹志荣
【目的】通过对温室内光照理论的分析,提出一种适用于高性能采光温室的可变采光倾角温室,并对其温光性能进行了研究。【方法】试验测定了位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学试验基地内的试验温室,并选取2010年冬季典型晴天和典型阴天的试验数据,分析研究了可变采光倾角日光温室与固定采光倾角日光温室内光照度与温度的差别。【结果】本试验条件下,与固定采光倾角日光温室相比,典型阴天时可变采光倾角日光温室内平均光照度提高了22.27%,平均温度提高了2.9℃;典型晴天时可变采光倾角日光温室内的平均光照度提高了29.00%,平均温度提高了4.3℃。【结论】与普通固定采光倾角温室相比,可变采光倾角温室内的平均光照度和平...
关键词:
日光温室 采光性能 太阳能利用 温室结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亚红 包长征 曹云娥
针对宁夏二代日光温室和引进的山东五代日光温室进行传热特性分析,得出无论从晴、阴天还是从长季节观测分析,山东五代日光温室的墙体放热量均极显著大于宁夏二代温室的墙体放热量;山东五代日光温室的地面放热量显著小于宁夏二代温室的地面放热量;通过计算整个冬季的墙、地放热总量可知,山东五代日光温室的墙、地放热总量比宁夏二代日光温室的墙、地放热总量高9.9%。并且以整个长季节观测数据为基础,计算得到了两种类型日光温室的墙体与地面对温室热量的贡献率,在整个冬季,宁夏二代温室的墙体放热量低于地面放热量2%,山东五代温室的墙体放热量高于地面放热量3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梅花 周娟 王彦丽 党仕卓 汤学燊 胡豪 张亚红
【目的】探究不同比例葡萄废弃枝条复配基质在黄瓜栽培过程中根际基质环境及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为葡萄废弃枝条的基质化利用途径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以黄瓜为研究对象,测定5个处理[CK:商品基质、T1: v(葡萄枝条发酵物):v(草炭):v(珍珠岩)=2:5:3、T2: v(葡萄枝条发酵物):v(草炭):v(珍珠岩)=3:4:3、T3: v(葡萄枝条发酵物):v(草炭):v(珍珠岩)=4:3:3、T4: v(葡萄枝条发酵物):v(草炭):v(珍珠岩)=5:2:3]的基质养分和酶活性特征,并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各处理黄瓜根际基质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葡萄废弃枝条复配基质养分与CK相比差异显著,复配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碱性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活性均有明显提高。细菌群落组成结果显示,使用复配基质栽培的黄瓜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与丰富度指数显著提高,T4处理增加最显著。不同处理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相同,但复配基质处理细菌群落结构较CK存在较大差异,结果表明,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为各处理共有优势菌门,占总丰度的75.27%~81.3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细菌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为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结论】不同基质配比显著影响基质养分、细菌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其中T3、T4处理的基质养分特征、酶活性及细菌多样性与丰富度较优,可作为黄瓜栽培的最适基质配比。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佟国红 李宝筏
在日光温室设计中既要考虑造价又要考虑综合性能等多项目标。由于日光温室最优结构的评判具有模糊性,采用多目标模糊决策法对辽宁北部3种典型的不同围护结构材料的日光温室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在跨度7.5m,后坡长度2.0m,后墙高度2.2m,脊高3.5m的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土墙钢骨架日光温室及土墙竹木结构日光温室中,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综合性能表现最优。
关键词:
日光温室 性能 多目标 模糊决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维拓 张义 杨其长 薛绪掌 郭文忠
周年高效、优质生产是日光温室的发展方向。针对日光温室夏季夜温过高、昼夜温差小且降温方法欠缺的问题,以设施园区地表水为冷源,以热泵作为能量提升、转换手段,对日光温室进行夜间降温,分析该方法的降温、除湿效果,对CO_2浓度累积的影响及系统能耗、冷凝水回收量等,探讨水源热泵用于日光温室夏季夜间降温的环境调控能力及节能节水效果。结果表明,在夏季高温夜间(20:00-06:00),水源热泵系统可有效降低试验温室内气温,平均温度比自然通风的对照温室低2.6-2.9℃;同时,试验温室内气温低于室外气温,平均温差为1.6-1.7℃。试验温室内夜间平均相对湿度为74.3%-78.6%,比对照温室降低了8.9%-12.6%。在06:00时试验温室内CO_2浓度可达1 430-1 660μL/L,约为对照温室的1.3-1.9倍,可在日出后一段时间内提升试验温室内作物的净光合速率。水源热泵系统运行稳定,日均制冷耗电量为19.3-19.9 W/m~2,日均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值可达4.1-4.4。系统制冷耗电量及COP受进风温度、含湿量的影响,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