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34)
2023(4042)
2022(3424)
2021(3183)
2020(2764)
2019(5990)
2018(5900)
2017(10846)
2016(6513)
2015(6857)
2014(7007)
2013(6845)
2012(6422)
2011(5711)
2010(5675)
2009(4992)
2008(5048)
2007(4624)
2006(3834)
2005(3392)
作者
(21494)
(17885)
(17643)
(16857)
(11333)
(8787)
(7941)
(7030)
(6765)
(6530)
(6284)
(6015)
(6007)
(5971)
(5930)
(5572)
(5480)
(5292)
(5252)
(4993)
(4802)
(4490)
(4401)
(4296)
(4082)
(4036)
(3955)
(3884)
(3859)
(3797)
学科
(18548)
经济(18520)
管理(15610)
(15323)
(12461)
企业(12461)
方法(9083)
数学(7864)
数学方法(7730)
(7565)
(6258)
中国(5511)
(4989)
(4782)
(4638)
银行(4605)
(4403)
(4379)
财务(4343)
财务管理(4333)
(4324)
金融(4324)
企业财务(4187)
理论(3991)
技术(3962)
业经(3831)
农业(3166)
(3098)
(2988)
(2988)
机构
学院(87328)
大学(87223)
研究(34993)
(29001)
经济(28204)
管理(27486)
科学(25898)
中国(24822)
(23980)
理学(23563)
理学院(23240)
管理学(22568)
管理学院(22421)
(20105)
(19398)
农业(19310)
业大(19018)
研究所(18835)
中心(15388)
(14793)
(13784)
(13457)
(13117)
技术(12473)
农业大学(12317)
(12279)
北京(12091)
财经(11816)
实验(11318)
研究院(11148)
基金
项目(64280)
科学(47588)
基金(44436)
(43266)
国家(42920)
研究(40417)
科学基金(33611)
(26290)
自然(24154)
自然科(23602)
自然科学(23586)
社会(23264)
基金项目(23186)
自然科学基金(23178)
(23052)
社会科(21991)
社会科学(21983)
资助(18972)
教育(18884)
重点(15620)
计划(15320)
科技(14766)
编号(14682)
(13480)
(13335)
(13255)
科研(13176)
创新(12584)
成果(12406)
(12221)
期刊
(28861)
经济(28861)
学报(24883)
研究(22516)
(20988)
科学(18715)
中国(18311)
大学(16956)
学学(16415)
农业(13909)
(12313)
教育(10103)
管理(9851)
(8219)
(7835)
金融(7835)
业大(7209)
林业(7129)
技术(6883)
(5887)
财经(5884)
科技(5633)
农业大学(5574)
经济研究(5050)
(5049)
业经(4536)
自然(3957)
中国农业(3907)
统计(3822)
问题(3759)
共检索到126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楠楠  彭祚登  李云  
【目的】通过对刺槐不同无性系林木之间生长、材性和适应性的研究,为刺槐建筑用材林培育选用优良无性系和刺槐优质木材的加工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以河南省洛宁县国有吕村林场无性系试验林中的豫刺1号、豫刺2号、豫刺7号、豫刺8号、无性系3-Ⅰ共5个刺槐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分析林木生长过程,比较林木生长及材性差异并进行适用性评价。【结果】5个无性系胸径大小排序为无性系3-Ⅰ>豫刺1号>豫刺8号>豫刺7号>豫刺2号;材积大小排序为无性系3-Ⅰ>豫刺1号>豫刺7号>豫刺8号>豫刺2号。其胸径、树高均呈现前期生长迅速后生长逐渐减缓趋势。其木材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基本密度测量范围为0.769~0.812、0.731~0.775、0.644~0.673 g·m-3;干缩率中气干差异干缩和全干差异干缩变化幅度分别为1.41~1.82、1.47~1.62;湿胀率中全干至气干湿胀率(径向、弦向、体积)、全干至饱水湿胀率(径向、弦向、体积)分别在2.34%~2.67%、3.23%~3.59%、5.88%~6.73%、5.1%~5.81%、8.05%~8.67%、13.77%~15.23%之间;力学性质中顺纹抗压强度、横纹全部抗压强度(径向、弦向)、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测量值范围分别为53.44~58.89、12.00~15.46、14.23~18.11、107.386~122.299、9 737.701~10 410.325 MPa。【结论】5个无性系刺槐中最适合作为结构用材原料的是无性系3-Ⅰ;最适合作为装饰用材原料的是豫刺7号。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童再康  郑勇平  
对美洲黑杨新无性系各项试验历时 8a所测定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根据杨树木材的主要工业用途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 ,对 9大类已研究的性状进行分类 ,目的是为浙江省及周边省区建立评价优良新无性系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影响特定工业用材的关键指标 ,并按浙江省黑杨派无性系栽培的不同立地条件确定了最低限值 ,建立了衡量黑杨派新无性系工业用材适用性的具体系列指标 ,为新无性系生产推广及预测工业用材定向培育林的营林效果提供了估测标准。表 5参 1 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善文  姜岳忠  王桂岩  王卫东  乔玉玲  
利用 9年生黑杨派 10个无性系试验林材料进行了生长与材性等 14个性状的遗传分析及选择研究。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测表明 ,无性系间 14个性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各性状无性系重复力在 0 85 2~ 0 987。说明这些无性系在多个性状上存在广泛遗传差异 ,并且这种差异受较强的遗传控制 ,从中进行多性状遗传改良是可行的。经多性状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选出卡帕茨、5 0杨、I 6 9三个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无性系 ,其中卡帕茨为新选无性系 ,在该试验林中生长量最高 ,材积超I 2 14杨 6 9 7%、超中林 4 6杨 7 9% ,且材质优良 ,适宜推广应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德活  伍伯良  阮梓材  李建林  姚邦杰  朱报著  
对 1块 7年生杉木无性系试验林在不同无性系株数、小区株数抽样下 ,进行树高、胸径、材积及木材密度的无性系排序、遗传参数估算 ,并作效果比较 ,结果如下 :对于生长量测定 ,适宜无性系株数应在 2 0株以上 ,以 30株测定效果较佳 ;适宜小区株数在不同无性系株数下 ,结果不太一致 ,普遍表现为参试无性系株数少 ,宜采用少株小区 ;参试无性系株数多 ,则宜采用多株小区。试验株数为 6、12、2 4株时 ,分别采用 2、4、3或 4株小区的效果较好。对于测定木材密度的适宜无性系采样株数宜在 6株以上 ,而适宜小区采样株数为 1株 ,且为所在小区最优株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毛秀红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为豆科(Leguminosae)刺槐属(Robinia)阔叶乔木,耐干旱、耐瘠薄、耐轻度盐碱、抗污染能力强、自然更新能力强,是荒山造林和水土保持先锋树种,且具有观赏、材用、蜜源和饲用价值。刺槐作为外来物种,在我国已经栽培了近120年,栽培范围自青岛逐渐扩大至27个省(市、自治区)。目前国内外关于刺槐生态特性、适应性、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方面的研究较多,而遗传信息相对匮乏,遗传学基础研究比较薄弱。中国各地区栽培的刺槐无性系来源记载不清,遗传关系不明,遗传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润辉  胡德活  郑会全  韦茹萍  黄越茂  蔡维就  
对19年生和17年生2块杉木无性系测定林开展生长和材性变异及多性状指数选择研究,其中,19年生测定林包括38个参试无性系,17年生测定林包括102个参试无性系。2块测定林数据分析结果均显示:无性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心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无性系重复力达中等偏上至较高水平,遗传变异系数各性状间差异较大;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与基本密度存在弱负相关。不同选择方法的结果表明,指数选择能整体提高单株材积、心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综合的遗传增益,达到比单性状选择更好的选择效果,是多性状改良较理想的选择方法。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世军  陈广超  徐建民  李光友  宋佩宁  郭文仲  
对建立在江门罗坑镇的8.5年生桉树(Eucalyptus)杂种无性系进行材性测定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材积、木材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和树皮厚度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单株材积和树皮厚度在重复间差异不显著,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在重复间差异极显著,纤维宽度在重复间差异显著;树皮厚度在不同高度间差异极显著,木材密度差异显著,纤维长度和宽度差异不显著.从参试无性系不同树干高度的材性均值可以看出:不同无性系的木材密度、纤维长度和树皮厚度变异规律均不同,开展木材利用时无需考虑木材位置;纤维宽度随树干高度呈递减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金花  宋红竹  牛正田  张绮纹  
以辽宁西部的7个黑杨派优良无性系为试材,以13年生的生长量(胸径、树高、)和材性性状(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壁腔比和1%NaOH抽提物)为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6个性状在7个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胸径和树高的重复力较高。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与DTOPSIS法对7个无性系进行生长与材性综合评价,47号杨的综合表现最好,这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在无性系优劣排序上基本吻合,但无性系间的Ci值差异十分明显,而灰色关联度差异不大。此外,还对分析中各性状权重的确定进行了探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芳  龙奋杰  
按照高校参与工程管理程度划分,高校基建管理模式可分为自管模式、共管模式和代建模式三种,针对这三种不同的基建管理模式构建相应的合约体系,并分析这三种合约体系下工程合同的审核重点,以利提高合同管理水平,进而加强对项目的有效控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郁万文  曹福亮  汪贵斌  高云鹏  刘坤  
研究了不同穗砧组合的砧木胸径,接穗一级分枝数量、基径、垂直角度的差异,进行了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并初选出了材用无性系,结果表明:(1)不同穗砧组合的银杏嫁接植株砧木胸径及其材积、接穗一级分枝基径及其材积、接穗一级分枝数的差异显著,且变异系数较高,不同接穗一级分枝的垂直角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和较高的变异系数。(2)适于高接换头的材用穗砧组合有46~#、12~#、48~#、47~#、36~#、27~#、37~#、10~#、26~#、54~#,可作为果材兼用型银杏园经营。(3)适于材用的接穗无性系有49~#、12~#、50~#、68~#、36~#、46~#、29~#、37~#、69~#、33~#,有作为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克胜  卞学瑜  佟永昌  韩一凡  任建中  
以7年生25个杨树无性系为材料研究了生长和材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及性状之间的相关.6个性状纤维长、纤维宽、长宽比、木材密度、树高、胸径在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生长和材质性状受中等更强度的遗传控制.6个性状的重复力分别为81.9%,73.3%,70.52%。64.3%.68.8%,70.54%.胸径和树高之间、纤维长度与纤维长宽比、胸径之间、木材密度与胸径之间都呈现出较高的遗传正相关.宜接选择效果优于间接选择,指数选择优于直接选择。由4性状树高、胸径、纤维长度与基本密度配合的选择指数对本实验群体比较合适。利用选择指数评选出4个生长和材质兼优的优良无性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苹  孙明高  赵海军  陈吉虎  张金凤  李国雷  
该文以 2 0个 1 0年生白榆无性系为材料 ,采用凯氏常量定氮法、钼蓝比色法和火焰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叶片N、P、K的含量 ,并对叶片N、P、K含量的遗传变异规律及其与材积生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 :N、P、K含量在 2 0个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 ,变异系数较高 ,重复力达 0 97以上 .N、P、K之间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与材积呈正相关 .材积与N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 ,与P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 .建议将叶片N与P的含量作为白榆无性系早期选择的间接指标并对其可能机理进行进一步探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查朝生  王彩云  彭凡  汪文胜  徐斌  刘盛全  
【目的】比较5个杨树无性系木材的抗腐朽菌能力,并以腐朽后各阶段木材材色的变化为依据,定量预判木材腐朽程度,为无损检测技术在木材保护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欧美杨107杨(以下简称107)、中汉22杨(以下简称H22)、皖林1号杨(以下简称Z3)、B3和Z9 5个无性系杨树木材为研究对象,就其接种白腐菌后的质量损失率、不同时段木材基本密度及材色的变化为评判指标,比较各无性系杨树木材抗腐朽菌的能力,并通过材色变化来预判木材腐朽程度。【结果】在白腐菌侵染60d后,各无性系杨树木材的质量损失率均大于45%,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铁牛  郑小贤  田格日勒  
研究以河北塞罕坝人工落叶松795株、内蒙古的苏格河人工落叶松45株、红花尔基沙地天然次生樟子松49株、那日斯太山地人工樟子松20株为例,对日本井上昭夫、黑川泰亨推导出的针叶树理论材积式进行适用性验证。从理论材积式和经验材积式计算的材积与实际材积之间的误差和精确度来看,理论材积式优于经验材积式。从而,进一步证明了理论材积式的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毛秀红  郑勇奇  孙百友  张元帅  韩丛聪  位晓  荀守华  
【目的】对山东省刺槐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为刺槐新品种选育、遗传改良和品种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中国其他省市刺槐遗传资源保存、评价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SSR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经毛细管电泳仪进行检测;利用所得结果分析49个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并构建其指纹图谱;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基于亲缘关系的无性系聚类分析。【结果】8对SSR引物共检测到5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为215个,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6.375个多态性等位基因。不同位点的PIC值变化范围很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