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9)
2023(5939)
2022(4889)
2021(4368)
2020(3584)
2019(7863)
2018(7484)
2017(13610)
2016(7690)
2015(8008)
2014(7606)
2013(7470)
2012(6759)
2011(5979)
2010(5672)
2009(5179)
2008(5023)
2007(4375)
2006(3671)
2005(3013)
作者
(25596)
(21503)
(21409)
(19833)
(13322)
(10678)
(9289)
(8515)
(8130)
(7490)
(7413)
(7079)
(6976)
(6967)
(6767)
(6551)
(6480)
(6419)
(6176)
(6069)
(5715)
(5267)
(5049)
(4983)
(4807)
(4662)
(4653)
(4628)
(4478)
(4373)
学科
(26641)
经济(26608)
管理(21558)
(21037)
(16132)
企业(16132)
方法(13143)
数学(12010)
数学方法(11918)
(8592)
(7855)
(7041)
(7038)
贸易(7038)
(6892)
中国(6751)
业经(6381)
农业(6064)
技术(5080)
(5061)
(5008)
财务(5003)
财务管理(4997)
环境(4911)
企业财务(4758)
(4240)
地方(4226)
产业(4132)
(3957)
银行(3909)
机构
大学(107576)
学院(107502)
(41820)
经济(41103)
管理(40005)
研究(39831)
理学(35645)
理学院(35229)
管理学(34537)
管理学院(34379)
(31775)
科学(28732)
中国(27775)
农业(25918)
业大(24983)
(22205)
(22106)
研究所(20867)
中心(17669)
农业大学(17423)
(17136)
(15132)
(14671)
财经(14390)
(14237)
(13792)
(13577)
科学院(13529)
北京(13337)
(13294)
基金
项目(83382)
科学(63866)
基金(61371)
(58817)
国家(58363)
研究(50430)
科学基金(47746)
自然(34397)
自然科(33647)
自然科学(33631)
基金项目(33325)
自然科学基金(33066)
(32960)
社会(32936)
社会科(31334)
社会科学(31323)
(28887)
资助(24064)
教育(22177)
计划(19524)
重点(19473)
科技(17897)
(17821)
(17557)
(17488)
编号(17393)
科研(17207)
(16947)
创新(16772)
(15437)
期刊
(39097)
经济(39097)
学报(29372)
(27667)
研究(24865)
科学(23122)
大学(20223)
学学(19885)
农业(18778)
中国(18770)
(12645)
管理(12488)
(10794)
业大(9055)
农业大学(7766)
(7316)
(7204)
金融(7204)
经济研究(7094)
业经(6987)
科技(6828)
财经(6730)
技术(6432)
林业(6121)
中国农业(5755)
(5720)
问题(5554)
教育(5303)
商业(5248)
资源(5221)
共检索到144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翔宇  李荫藩  李霄峰  范表  
马铃薯茎叶和块茎中的氮、磷等元素,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并转移到各器官;母薯的矿质元素有一部分也被转运到新的器官中去。马铃薯在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是:以出苗到块茎增长期是逐渐增加的。幼苗期至块茎形成期增长速度最快,到块茎增长期达到高峰。在该试验条件下,当肥料和密度达到适宜时,参试因素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的大小程度依次为K肥>N肥>P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杰辉  何长征  宋勇  熊兴耀  刘明月  
选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站第四纪红土、紫色土、河流冲积土、石灰岩红壤和板页岩红壤5种不同类型的土壤,探讨每666.7m2施N、P、K复合肥50、75、100、125kg(分别记为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和处理Ⅳ)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第四纪红土马铃薯产量极显著低于其余4种土壤,V-C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余4种土壤,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余4种土壤;在5种类型土壤中均以处理Ⅲ的马铃薯产量最高;施肥量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与土壤类型有关,总体而言,第四纪红土、紫色土、石灰岩红壤和板页岩红壤马铃薯块茎中V-C、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均以处理Ⅲ较高,河流冲积土以处理Ⅳ较高;不同类型土壤中施肥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再民  杨立军  冯琰  龚学臣  张红杰  李林鑫  
以‘冀张薯8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处理f7、f4叶片的SPAD值均大于其它处理,施氮肥量越高SPAD值越大,磷肥和钾肥的施入对SPAD值的影响较小;氮、磷、钾肥对马铃薯不同时期株高增长的影响有所不同,从日平均增长量来看,处理f7最高,而后依次为f4、f6、f3、f5、f2、f1;马铃薯产量以处理f7产量最高,f4次之,方差分析表明,两处理与其它处理相比表现为极显著,在磷钾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氮肥使用量的增加,产量也随之增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涛  何进智  何文寿  王耀科  陈建国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玉坤  薛龙飞  
为解决晋北地区马铃薯生产化肥施用过量的问题,基于3年定位施肥试验,设置无施肥对照处理(CK)、常规施肥处理(CF)和等氮30%有机替代处理(CM)3种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产量构成和薯块品质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各处理马铃薯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和净光合速率(Pn)均随马铃薯生育进程的推进而降低,SPAD和Pn在各个阶段均表现为CM>CF>CK;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各阶段表现不同,但在生长后期CM处理各项光合指标均优于CF和CK处理;2)相比CK处理,CF和CM处理折合产量分别增产13.4%和16.6%,CF和CM处理商品薯率分别提高2.32%和1.46%;3)相比CK处理,CF和CM处理均可增加薯块中淀粉含量,降低还原糖和水分含量,CM处理对蛋白质含量有显著提升作用。综上,等氮30%有机替代施肥模式能够增加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改善马铃薯生长后期光合特性,有效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期,促进马铃薯产量提升并增加薯块蛋白质含量,相比常规施肥模式更适合晋北地区马铃薯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桑有顺  冯焱  于莉娟  黄敏  陈涛  
以中薯2号的脱毒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不同扦插密度与施肥模式对成都地区马铃薯微型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扦插密度为78株/盘(624株/m2),其产量最高,平均每盘合格薯为77.2个,平均每盘薯重155.5g;在生根第1、2周喷施烟草复合肥70g+尿素30 g+水15 kg,在第3、第4周喷施烟草复合肥100 g+水15 kg,在第5、6周喷施烟草复合肥60 g+磷酸二氢钾40 g+水15 kg,采用该施肥处理产量最高,其单薯重为1.93 g,每盘产薯重178.4 g。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为  潘志华  高西宁  陈东东  张璐阳  程路  周蒙蒙  李超  赵沛义  
基于内蒙古武川县旱地农田试验,研究施肥对马铃薯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显示: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耗水量加大,但施肥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耗水量开始减少;在多雨年,产量和耗水量都较高;在少雨年,产量和耗水量均较低。马铃薯产量与耗水量之间相关关系呈对数型曲线。综合考虑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在多雨年,中肥处理既能保证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也能保证较高产量;少雨年采取低肥处理,正常年采取中低肥处理较适宜。研究表明,农业生产中应根据不同降水水平,通过适度施肥来提高马铃薯田水分利用效率,从而达到稳产并节水保墒的目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晓红  曾路生  李俊良  房增国  梁斌  魏福龙  
针对当前高产马铃薯普遍存在水肥资源的大量投入带来了水肥利用率低、养分损失量大等一系列问题,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农民传统灌溉施肥处理CF(沟灌+复合肥1 500 kg/hm~2)为对照,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即Ck(不施肥)、D1(缓释肥1 245 kg/hm~2)、D2(复合肥1 500 kg/hm~2)和D3(水溶肥675 kg/hm~2)对马铃薯生长、品质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施用不同肥料均可促进马铃薯株高、根长、根体积、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和植株鲜质量的增加,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和SOD活性。试验同时表明,与传统沟灌施肥比较,膜下滴灌的D1、D2和D3处理促进了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殷金岩  耿增超  孟令军  王海涛  张雯  陈心想  
【目的】研究不同硒肥对马铃薯产量、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富硒马铃薯的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选用马铃薯"早大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用量(0(CK),1.5,3.0,6.0,10.0mg/kg)硒酸钠硒肥、亚硒酸钠硒肥、生物炭基硒肥、保水缓释硒肥4种硒肥进行盆栽试验,研究4种硒肥对马铃薯产量、硒含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硒肥用量为1.5mg/kg(除亚硒酸钠硒肥外)时马铃薯产量增加,之后随着硒肥用量增加马铃薯产量降低;随着硒肥用量的增加,马铃薯总硒含量和有机硒的转化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马铃薯的产量、总硒含量及有机硒的转化率,硒肥用量以3.0mg/kg为宜。在适宜硒肥用量3.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哲  何文寿  侯贤清  党柯柯  赵小霞  俞晓红  
【目的】研究氮素不同施用量在马铃薯不同的生育期对马铃薯各器官氮、磷、钾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结果】在马铃薯生育期,施氮肥均可提高植株器官N、P、K质量分数,其中N2P2K2处理的各器官N、P、K质量分数最高,均显著高于N0P2K2处理。生产1000 kg块茎所需N、P2O5、K2O平均比例为1∶0.49∶2。施氮肥均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其中N2P2K2处理(225 kg/hm2)对马铃薯增产和提高商品薯率效果最佳,较N0P2K2处理显著提高21.33%和18.56%。【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胜  白艳殊  崔艳  于卓  
为掌握马铃薯栽培的养分吸收与生理调控,以马铃薯品种紫花白为材料,对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地区马铃薯钼吸收规律及施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设置对照(CK)、有机肥(M)、氮磷肥(NP)、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M+NP)4个处理。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向成熟期的推进,叶片中硼的含量大幅度上升,茎和块茎硼含量均缓慢下降。全生育期平均叶、茎、块茎硼含量分别为40.8,27.5,12.9 mg/kg;全株和块茎硼素吸收量动态变化可分别用一元三次方程和Logistic方程理想模拟。硼的最大吸收量出现在出苗后86 d(淀粉积累期),最快吸收速率出现在出苗后55 d左右(块茎增长初期)。有机肥、氮磷肥均可显著促进硼的吸...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秦鱼生  涂仕华  冯文强  孙锡发  廖鸣兰  
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马铃薯产量性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钾和硫酸钾用量的增大都显著增加马铃薯的各种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提高马铃薯品质。在试验设计的钾肥用量水平下,硫酸钾和氯化钾对马铃薯产量的作用并无显著差异,而在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上差异明显,硫酸钾处理的商品薯率显著高于氯化钾处理,而单株块茎数显著低于氯化钾处理。高钾水平下,氯化钾处理较硫酸钾处理淀粉和维生素C含量更高,还原糖含量更低。3个钾肥水平下,氯化钾处理的净效益增加值和钾肥经济效益都比硫酸钾处理多,施用210 kg/hm2K2O时,马铃薯经济效益最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茜  郑顺林  李国培  袁继超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水平及追肥比例对马铃薯淀粉、还原糖等品质主要指标的影响,以期为马铃薯的优质栽培提供科学的施氮依据。结果表明:①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追氮比例的提高而降低,少量施用氮肥可以提高淀粉的含量,过多施用氮肥和提高追氮比例会降低淀粉含量;②还原糖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随氮肥水平和追肥比例的提高而较大幅度增加,特别是还原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受氮肥水平和追肥比例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可溶糖含量,淀粉含量受的影响相对较小;③适量施用氮肥和追肥比例可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高产与优质(高淀粉、低还原糖)的最佳施肥方式不一致,生产上要根据生产用途...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夏更寿  郭志平  
以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克新12号脱毒薯为材料,通过2 a试验研究不同生育期追施钾肥对高淀粉马铃薯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施钾肥的时期对马铃薯的增产提质的效果有显著影响.以"苗期+块茎形成期"分次追施钾肥的效果最佳,其次是块茎形成期一次追施钾肥,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32.1%、27.1%,大中薯率分别较对照提高21.1%、18.8%,淀粉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7.89%、7.50%,净同化率分别较对照提高34.7%、25.3%,叶绿素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3.7%、12.4%,根系活力分别较对照提高13.8%、13.0%.对产量和品质指标、生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大中薯率、净同化率相关极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世豪  赵春波  皇甫丽云  范欣桐  陈姗姗  韩忠才  韩玉珠  
【目的】探究2种钾肥配施方法对马铃薯块茎内氮、磷、钾积累量及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合理施用氯化钾以达到增产优质的目标提供参考。【方法】以延薯4号马铃薯为供试材料,共设定4个施肥处理:基肥1/2硫酸钾+追肥1/2硫酸钾(K_1)、基肥1/2硫酸钾+追肥1/2氯化钾(K_2)、基肥1/2氯化钾+追肥1/2硫酸钾(K_3)、基肥1/4硫酸钾-1/4氯化钾+追肥1/4硫酸钾-1/4氯化钾(K_4),测定不同施肥处理马铃薯块茎的氮、磷、钾积累量和产量以及相关品质指标(淀粉、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与硝酸盐含量),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综合影响。【结果】与单施硫酸钾处理(K_1)相比,氯化钾与硫酸钾配施均提高了马铃薯块茎内氮、磷、钾的积累量。4个处理中,K_4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为49 031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K_1处理相比,K_2、K_4处理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明显增加,K_3处理显著降低;K_2、K_3、K_4处理马铃薯块茎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均明显增加,可溶性蛋白与硝酸盐含量均明显降低。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各处理综合得分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K_4>K_2>K_3>K_1。【结论】硫酸钾和氯化钾2种钾肥配施方法不同,马铃薯块茎内氮、磷、钾积累量及马铃薯产量与品质有明显差异,其中以基肥、追肥均施1/4硫酸钾和1/4氯化钾的处理(K_4)效果最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