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73)
- 2023(15188)
- 2022(12948)
- 2021(12092)
- 2020(10317)
- 2019(23693)
- 2018(23528)
- 2017(45083)
- 2016(24919)
- 2015(27879)
- 2014(27639)
- 2013(27265)
- 2012(24825)
- 2011(22317)
- 2010(22295)
- 2009(20242)
- 2008(19612)
- 2007(17110)
- 2006(14703)
- 2005(12750)
- 学科
- 济(94411)
- 经济(94305)
- 管理(68426)
- 业(64997)
- 企(54016)
- 企业(54016)
- 方法(47643)
- 数学(41967)
- 数学方法(41250)
- 农(25281)
- 学(24218)
- 中国(23572)
- 财(22672)
- 业经(20882)
- 贸(17749)
- 贸易(17742)
- 地方(17732)
- 易(17237)
- 农业(17068)
- 理论(16669)
- 制(15829)
- 技术(15262)
- 和(15046)
- 环境(14587)
- 务(14414)
- 财务(14339)
- 财务管理(14312)
- 企业财务(13492)
- 划(13152)
- 银(13018)
- 机构
- 大学(352355)
- 学院(350251)
- 管理(136161)
- 济(130427)
- 经济(127514)
- 研究(120304)
- 理学(119282)
- 理学院(117895)
- 管理学(115148)
- 管理学院(114583)
- 中国(86117)
- 科学(82515)
- 京(75872)
- 农(71049)
- 业大(63196)
- 所(63101)
- 研究所(58585)
- 农业(56750)
- 财(56688)
- 中心(53613)
- 江(50424)
- 北京(47556)
- 财经(46238)
- 范(44828)
- 院(44157)
- 师范(44154)
- 经(42137)
- 州(40824)
- 技术(40490)
- 经济学(38126)
- 基金
- 项目(252217)
- 科学(195007)
- 基金(181571)
- 研究(171933)
- 家(163864)
- 国家(162593)
- 科学基金(136949)
- 社会(104853)
- 省(100279)
- 社会科(99279)
- 社会科学(99246)
- 基金项目(96418)
- 自然(95204)
- 自然科(93002)
- 自然科学(92971)
- 自然科学基金(91276)
- 划(85622)
- 教育(79394)
- 资助(76369)
- 编号(68556)
- 重点(57342)
- 成果(53702)
- 部(53515)
- 发(52819)
- 创(52308)
- 计划(50876)
- 科研(49710)
- 创新(48852)
- 课题(48065)
- 大学(45528)
- 期刊
- 济(135647)
- 经济(135647)
- 研究(94989)
- 学报(70838)
- 中国(64507)
- 农(63443)
- 科学(60594)
- 大学(51599)
- 学学(49183)
- 管理(48657)
- 农业(43942)
- 财(41495)
- 教育(37340)
- 技术(29770)
- 融(24702)
- 金融(24702)
- 业(23363)
- 业经(22967)
- 经济研究(22468)
- 财经(21480)
- 业大(20271)
- 科技(19509)
- 版(19093)
- 经(18289)
- 问题(17452)
- 图书(17450)
- 林业(16949)
- 技术经济(16555)
- 农业大学(16298)
- 统计(15845)
共检索到493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丛飞 罗汉东 胡冬南 陈乾 周增亮 张令 郭晓敏 牛德奎 李碧霞
为了科学管理油茶林地施肥,通过设置6个施肥模式,探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生长、叶片生长、春梢叶片养分累积、以及叶片酶活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长度、直径、数量、生物量、叶片叶绿度值、春梢叶片数、春梢叶片养分含量和叶片酶活性均产生了显著影响,春梢长度、直径、数量、生物量与春梢叶片全氮、全磷及全钾养分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其他指标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表明不同施肥模式与油茶春梢生长关系密切。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生长、叶片生长的效果依次是M_0
关键词:
油茶 施肥模式 春梢 养分含量 酶活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申巍 杨水平 姚小华 王开良 费学谦
研究施肥对25年生油茶生长和结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肥和有机肥(腐熟鸡粪)混合施用对油茶生长和结实量有明显的影响,其中处理3(冬季施用有机肥5 kg.株-1,夏季施用复合肥0.5 kg.株-1)对油茶冠幅乘积、春梢长度、直径、产量都有显著的提高;施肥对出籽率、含水率影响不大,但施用有机肥对出油率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油茶 施肥 生长结实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国伟 李阳 王嘉欣
[目的]本文探究了施肥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状况。[方法]通过野外大田试验,连续3年研究施肥模式对春玉米生长特性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随生长期的变化,施肥和CK春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相同时期均表现为FP>OTP>CK;成熟期春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百粒重、穂粒数和穗粒重均表现为FP>OTP>CK。随着生长期的变化,施肥和CK处理下春玉米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施肥降低了春玉米叶片丙二醛含量,施肥与CK之间的差异随生长期的进行而逐渐拉大,也即施肥模式促进了春玉米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合成,其中在成熟期的促进作用表现的最为明显。施能处理下土壤硝态氮的累积主要集中在0~10 cm土层,各处理0~10 cm土层中硝态氮的含量占土壤硝态氮含量(0~30 cm土层)的15.32%~35.64%,这说明土壤硝态氮具有表聚性;施肥处理下总氮吸入量表现为FP>OTP>CK,不同处理间差异均显著(P
关键词:
施肥 春玉米 生长特性 氮素利用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严江勤 曹永庆 姚小华 任华东 束庆龙
以7年生长林4号、40号、53号普通油茶为试材,研究油茶春梢发育期叶片和果实中主要矿质元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同一品种的叶片(新叶、老叶)和果实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也显著不同,总体趋势为氮、钾元素含量显著高于磷元素,叶片中氮元素含量最高,果中钾元素含量最高。在春梢发育期,新叶中氮、磷、钾元素的含量高于老叶,并且随着春梢的生长发育,新叶中氮、磷、钾含量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三种元素的含量变化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老叶中氮磷钾含量变化趋势则不明显,新叶与老叶中氮元素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叶片中氮磷钾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同,果实氮元素含量总体呈下降...
关键词:
油茶 叶片 果实 矿质元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欢 李玮 张存岭 乔玉强 杜世州 赵竹 曹承富
【目的】针对安徽淮北砂姜黑土"旱、涝、僵、瘦"等不良属性,通过探讨长期定位施肥对砂姜黑土酶活性的影响,揭示土壤酶对施肥模式的响应机制,为有效改善土壤生物化学环境、提高土壤质量、进而保证作物高产稳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安徽省濉溪县杨柳试验基点长期定位培肥试验(1981至今)为基础,研究5种不同施肥模式下(不施肥、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等氮)、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高氮))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中耕层土壤(0—20 cm)脲酶、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以及蔗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成对比较,分别阐明土壤酶间的相互关系及各酶活性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与长期不...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砂姜黑土 土壤酶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威威 周再知 张青青 黄桂华 韩强 王先棒
【目的】探究不同肥料配比对柚木幼树生长及叶片养分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为确定适宜的柚木施肥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以柚木幼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5种配比施肥处理(0.25 kg/株氮磷钾复合肥+0.25 kg/株钙镁磷肥(T1)、0.25 kg/株钙镁磷肥+2.50 kg/株有机肥(T2)、0.25 kg/株氮磷钾复合肥+0.25kg/株氧化镁+10.00 g/株硼肥(T3)、0.25 kg/株氮磷钾复合肥(T4)、0.25 kg/株氮磷钾复合肥+1.50 kg/株钙镁磷肥(T5)),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CK),分析不同施肥处理柚木幼树生长量及叶片养分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运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处理的施肥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与CK相比,不同配比施肥处理均可以提高柚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增量,其中均以T5处理柚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增量最高,较CK分别提高了44.81%,82.02%和108.72%。(2)与CK相比,不同配比施肥处理柚木叶片全N、全K、交换性Ca含量均无显著变化,但叶片全P、交换性Mg含量显著提升,叶片N/P值显著降低。(3)与CK相比,不同配比施肥处理均可以提高柚木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素a/b值,其中T5处理叶片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与CK差异达显著水平。(4)隶属函数法评价结果显示,5种配比施肥处理的肥料效应由大到小排序为T5>T3>T2>T1>T4。【结论】5种配比施肥处理均可促进柚木叶片对钙、镁、磷营养元素的吸收与累积,加快叶绿素的合成,促进柚木幼树生长量的增加,其中0.25 kg/株氮磷钾复合肥+1.5 kg/株钙镁磷肥为最佳肥料组合。
关键词:
柚木 配比施肥 养分累积 叶绿素合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冬南 涂淑萍 刘亮英 张文元 郭晓敏
【目的】油茶产量与春梢的生长状态密切相关,探讨春梢生长与水肥之间的关系可为油茶水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测土配方的基础上针对氮、磷、钾和水4个因子的用量,分别设置5个梯度水平,并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处理,在江西九江高产无性系油茶成林中开展了水肥试验,通过测定油茶春梢长度、梢直径和叶面积,分析油茶春梢生长的水肥需求规律,筛选出最佳的水肥栽培方案。【结果】在试验用量范围内,适量的氮和水的对油茶春梢伸长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磷、钾影响较小。氮、磷、钾、水4个因子对梢直径和叶面积的增加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用量不宜过大。氮与磷、氮与钾、氮与水、磷与水互作对梢长有明显耦合效应;当氮肥水...
关键词:
油茶 氮 磷 钾 水 耦合 春梢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冬南 胡玉玲 牛德奎 涂淑萍 张文元 郭晓敏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分别对长林系列3个优良油茶无性系进行施肥配比和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BR)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油茶品种是影响油茶各项生长指标的最根本的因素;(2)各因子对地径、冠幅、产量和净光合作用影响权重依次是品种、因子间互作、施肥和芸苔素内酯,施肥对叶绿度影响比因子间互作影响大,而对高生长影响刚好相反;对出籽率影响依次是品种、施肥、芸苔素内酯及因子间互作;(3)18号品系、N2P2K2和0.067mg.L-1芸苔素内酯浓度组合时,树高、冠幅和出籽率表现最好;4号品系、N1P1K1和0.067 mg.L-1芸苔素内酯组合时,地径增长、叶绿度和产量最大;4号品系、N2P2K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文军 沈雅飞 曹志华 束庆龙 胡娟娟 李春生
【目的】研究不同叶面肥对油茶容器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叶面肥在油茶苗木培育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凤阳1号"1年生油茶容器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法,喷施不同的叶面肥(处理Ⅰ(尿素)、处理Ⅱ(海藻精华素)、处理Ⅲ(平衡型水溶肥料)和处理Ⅳ(磷酸二氢钾)),以喷清水为对照(CK),每隔15d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第3次喷施后30d,分别测定油茶容器苗叶片解剖结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和比叶重等指标,比较不同叶面肥对油茶容器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喷施不同叶面肥的4个处理均可增加叶片厚度,叶片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海绵组织和叶片结构紧密度,其中叶片厚度、叶片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芳芳 郭素娟 廖逸宁 马雅莉
【目的】合理施肥与地表覆盖是干旱地区板栗高产优质的必要措施,本研究依据河北省迁西县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一个优化的行间覆草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土壤管理模式,并进行效果验证,旨在为其改进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年生板栗品种‘燕山早丰’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行间覆草(GC)和清耕(CT),副处理为4个施肥处理,即单施无机肥(F)、单施有机肥(M)、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F+M)和不施肥(CK),于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研究覆草-施肥模式对板栗叶片功能性状与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处理28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最佳土壤管理模式。【结果】(1)各施肥处理的新梢长度和粗度、叶面积、百叶干质量、百叶厚以及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且GC(F+M)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地表覆草和不同施肥处理均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增量最为明显的是GC(F+M)处理,分别比GC(CK)提高了6.00%、20.13%和44.87%。(3)有机无机肥配施(F+M)对于提高板栗坐果率、出实率、单粒质量和单株产优于单一施肥处理,其中GC(F+M)和CT(F+M)处理的单粒质量分别可达到10.32和9.92 g,较CT(CK)分别提高了26.01%和21.12%。(4)不同覆草-施肥模式处理的单株产量增幅为4.95%~45.21%,GC(F+M)处理的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较CT(CK)处理分别提高了13.04%和36.57%。(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GC(F+M)处理综合得分最高,其次为GC(F)处理,然后是CT(F+M)和CT(F)处理,说明有机无机肥配施比单施无机肥更有利于板栗枝条和叶片的生长发育,以及光合性能和果实产量品质的提高。【结论】在迁西干旱地区板栗栽培中,地表覆草-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是该地区板栗提质增产的最适土壤管理方式。
关键词:
板栗 施肥 覆草 光合特性 产量 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黎冰 侍朋宝 栾雪涛 霍素芳 惠竹梅
【目的】研究硝态氮与铵态氮不同配比对赤霞珠葡萄新梢生长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葡萄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欧亚种(Vitis vinifera)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在根系施用不同配比的硝态氮和铵态氮(NO_3--N/NH_4+-N分别为100:0,75:25,50:50和0:100,供氮(N)总量保持一致,均为9.45g/株),分析硝铵态氮不同配比对葡萄新梢生长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与NO_3--N/NH_4+-N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文林 化青珠 潘世龙 王梓 周瑜 朱云峰 钱远婷 刘海涛
目前许多生产者都使用N-P2O5-K2O=15-15-15的进口挪威复合肥对黄帝菊进行追肥。本试验设定使用了以国产复合肥为主的6种施肥模式,对黄帝菊进行了生长比较试验。综合开花株的外观指标来看,在植株现蕾期之前用国产15-15-15复合肥添加0.1%尿素配成500倍液浇灌及现蕾期之后直接将复合肥配成500倍浇灌这种模式,与使用进口挪威复合肥的差异不大。说明对黄帝菊盆花的施肥,国产复合肥完全可取代进口复合肥,而且成本更低。
关键词:
黄帝菊 施肥 开花株 生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郭宝华 范少辉 刘广路 蔡春菊 张大鹏 FEDEL
应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肥料配比、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对硬头黄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硬头黄竹新竹数量、新竹生物量、繁殖率有显著或者极显著影响(p0.05);新竹生物量影响因素的排列顺序为施肥量>施肥方式>肥料配比,新竹数量、繁殖率影响因素的排列顺序为施肥方式>施肥量>肥料配比;获得最大生物量的施肥模式为:肥料配比(N∶P∶K)为5∶2∶1、施肥量为0.9 kg.丛-1、施肥方法为环施;获得最多新竹数量和最佳繁殖率的施肥模式为:肥料配比(N∶P∶K)为5∶2∶1、施肥量为1.2 kg.丛-1、施肥方式为撒施(覆盖土和枯落物)。试验得到...
关键词:
硬头黄竹 肥料配比 施肥量 施肥方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小平 唐海明 汤文光 汪柯 郭立君 张帆 杨光立
以当地常规施肥模式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常规施肥加有机肥全层施用、常规施肥加有机肥穴施和常规施肥加钾肥)对南方红壤旱地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春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大小顺序为常规施肥加有机肥穴施>常规施肥加有机肥全层施用>常规施肥加钾肥>常规施肥;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大小顺序均为常规施肥加有机肥穴施>常规施肥加有机肥全层施用>常规施肥加钾肥>常规施肥;各个主要生育时期,常规施肥加有机肥全层施用和常规施肥加有机肥穴施处理植株根系干重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常规施肥加有机肥穴施处理植株茎和叶干重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
关键词:
春玉米 施肥模式 干物质 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亚亮 张治安 赵洪祥 马学敏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超高产玉米叶片保护酶活性变化规律的影响,为玉米超高产模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高产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氮肥总量一定的条件下,按分配比例不同设6个处理:N1.底肥100%;N2.底肥80%,拔节期追施20%;N3.底肥80%,拔节期追施10%,吐丝期追施10%;N4.底肥60%,拔节期追施40%;N5.底肥60%,拔节期追施30%,吐丝期追施10%;N6.底肥60%,拔节期和吐丝期均追施20%,研究氮肥不同比例分期施用对玉米产量、叶片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叶绿素(Ch...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