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67)
2023(6060)
2022(5055)
2021(4487)
2020(3735)
2019(8152)
2018(7756)
2017(14234)
2016(8095)
2015(8339)
2014(8035)
2013(7746)
2012(7046)
2011(6165)
2010(5955)
2009(5437)
2008(5425)
2007(4714)
2006(3957)
2005(3265)
作者
(26882)
(22625)
(22533)
(20888)
(14017)
(11143)
(9703)
(9032)
(8654)
(7892)
(7800)
(7401)
(7375)
(7356)
(7128)
(6897)
(6786)
(6785)
(6589)
(6408)
(6102)
(5612)
(5318)
(5266)
(5067)
(5049)
(4969)
(4956)
(4756)
(4636)
学科
(26542)
经济(26510)
管理(22812)
(22204)
(17267)
企业(17267)
方法(12779)
数学(11537)
数学方法(11451)
(8941)
(8722)
(8111)
(7079)
贸易(7078)
(6921)
中国(6759)
业经(6519)
农业(6131)
(6022)
财务(6021)
财务管理(6015)
企业财务(5723)
技术(5139)
环境(5099)
(4943)
地方(4289)
(4181)
产业(4175)
(4125)
银行(4071)
机构
学院(111843)
大学(111363)
(42113)
经济(41345)
研究(41262)
管理(40430)
理学(35939)
理学院(35495)
管理学(34735)
管理学院(34567)
(33909)
科学(30794)
中国(28952)
农业(27497)
业大(26764)
(23353)
(23298)
研究所(21876)
农业大学(18647)
中心(18068)
(17514)
(16338)
(15827)
(14995)
(14791)
财经(14518)
(14496)
科学院(14143)
北京(14076)
实验(13983)
基金
项目(86237)
科学(65671)
基金(63039)
(60716)
国家(60248)
研究(51489)
科学基金(49103)
自然(35857)
自然科(35066)
自然科学(35047)
自然科学基金(34450)
基金项目(34212)
(34208)
社会(32938)
社会科(31300)
社会科学(31288)
(30060)
资助(24854)
教育(22720)
计划(20582)
重点(20341)
科技(19213)
(18347)
(18154)
科研(17888)
编号(17788)
(17754)
(17370)
创新(17277)
(16024)
期刊
(39719)
经济(39719)
学报(31966)
(29640)
研究(24933)
科学(24597)
大学(22225)
学学(21866)
农业(20084)
中国(20002)
(14229)
管理(12701)
(11295)
业大(10213)
农业大学(8649)
(8145)
科技(7339)
(7236)
金融(7236)
林业(7216)
业经(7166)
经济研究(7115)
财经(6722)
技术(6605)
中国农业(6059)
自然(5855)
教育(5738)
(5716)
问题(5607)
资源(5501)
共检索到151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明  吴柏林  曹永慧  陈双林  
2001—2004年以笋用红竹林小区精确施肥试验为基础,结合试验区内部分长期定位观测,比较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笋用红竹林生态系统土壤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有机肥、纯化肥(N、NP、NPK)、有机+化肥、不施肥(CK)6个处理。结果表明:在连续3 a持续经营条件下,笋用竹林未施肥区(CK)土壤相应的有效养分消耗最快,有机质下降8.0%,全N下降5.2%,速效P下降15.0%,单施有机肥或NP、NPK化肥配施或有机无机肥料混合施用均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次序为有机肥+化肥处理(24.08%)>有机肥处理(8.49%)>化肥NPK处理(2.28%)>化肥NP处理(1.90%),单施N肥后土壤有机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宏军  蒋卫杰  孙忠富  刘艳鹏  白洁  杨晓慧  冯利波  
按照蔬菜精准施肥推荐系统小白菜的推荐施肥量,在田间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推荐施肥量处理的小白菜产量最高,达36868.5kg.hm-2,小白菜硝酸盐含量较低,肥料利用率在所有施肥处理中最高,种植者纯收益最大,达54271.65元.hm-2,并且种植后土壤养分变化以及酸碱度、电导度、有机质含量等多个指标的变化趋势都优于其他处理,不会造成土壤中盐分累积,因此说明该系统用于推荐露地小白菜生产的施肥量是准确和可靠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风英  蔡宗明  韩永振  荣俊冬  郑郁善  陈礼光  
为寻求一种促进采伐带毛竹快速恢复及改善土壤特性的经营模式,设计采伐带宽(A)、稀土用量(B)及复合肥与生物炭肥比例(C)3个因素3个水平的正交试验[L_(9)(3~(4))],分析了带状采伐后毛竹的出笋量、立竹数、胸径、株高、枝下高、冠幅以及土壤C、N、P、K含量,含水量及孔隙度的变化。研究表明:促进毛竹生长的最优组合为A_(2)B_(2)C_(2),A因素是影响毛竹生长的首要因素,且A_(2)水平(8 m带宽)下毛竹生长状态最佳。改善土壤特性的最优组合为A_(2)B_(2)C_(2),A因素是影响养分含量的首要因素,且A_(2)水平下土壤养分含量最高;C因素是影响土壤含水量、孔隙度的首要因素,且C_(2)水平(7:3)下土壤含水量最高,C_(3)水平(4:6)下土壤孔隙度最大。综上可得,促进采伐带毛竹生长及改善土壤特性的最佳经营模式为A_(2)B_(2)C_(2)组合(采伐带宽8 m,稀土用量35 kg·hm~(-2),复合肥与生物炭肥的比例7:3)。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静克  宗良纲  付世景  沈振国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Cd污染土壤不同施肥处理对雪里蕻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通过有效的农业措施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雪里蕻的叶绿素含量和对光照强度的适应范围,使净光合速率(Pn)、光饱和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显著升高,使光补偿点(LCP)降低。施用有机肥可以保持较高的Pn、LSP和AQY,而且与有机肥的施用方式有关。增施磷肥使雪里蕻的Pn和LSP最大。各施肥处理下Fv/Fm的值均大于0.8,表明雪里蕻未受到光抑制。可见,适宜的施肥措施可以改善Cd污染土壤雪里蕻的光合特性,从而促进其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文杰  庞宏东  胡兴宜  黄发新  杨佳伟  徐丽君  龚苗  
【目的】研究竹林密度、施肥种类等经营措施对毛竹笋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影响竹笋品质的主要因素,为幕阜山区毛竹笋用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置3种竹林密度(2 100~2 550、2 700~3 150、3 300~3 750株·hm~(-2))和3种施肥种类(复合肥、有机肥、配施肥)的9种组合处理,以未经营过且研究期间未进行密度调控和施肥的自然竹林为对照,分析毛竹笋的产量差异和品质特征变化;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不同经营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利用冗余分析,探索竹笋品质与土壤理化性质和竹林密度的关系。【结果】1)在研究的竹林密度范围内,毛竹笋产量随密度减小而增大,在密度2 100~2 550株·hm~(-2)时产量最高;施肥种类对竹笋产量有显著影响,施用复合肥时产量最高,施用有机肥时产量最低。2)施肥种类对竹笋营养品质影响较明显,施用有机肥时竹笋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施用配施肥时竹笋蛋白质含量最高;竹笋草酸含量和单宁含量随竹林密度减小而减小,低密度经营可使竹笋食味品质更佳。3)采取竹林经营措施后,土壤密度减小,同时也加剧土壤酸化,仅在施用有机肥时土壤pH值未显著降低;竹林密度调控对土壤全氮、全钾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土壤的水解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各施肥种类均可显著提高土壤的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4)土壤理化性质随竹林密度降低而改善;施用配施肥后的土壤理化性质最好,其次为有机肥;除“3 300~3 750株·hm~(-2)+复合肥”外,其他组合经营措施均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其中以“2 100~2 550株·hm~(-2)+配施肥”、“2 100~2 550株·hm~(-2)+有机肥”和“3 300~3 750株·hm~(-2)+配施肥”处理的效果最好。5)土壤理化性质和竹林密度能较好解释竹笋的品质特征,其对竹笋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的解释量分别达74.7%和69.1%,其中土壤pH值是影响营养品质的主要因素,竹林密度是影响食味品质的主要因素。【结论】采用“2 100~2 550株·hm~(-2)+复合肥”可较好提高竹笋产量。采用低密度经营,施用有机肥或配施肥,同时调节土壤pH值,不仅可较好提升竹笋的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还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秋芳  姜培坤  陆贻通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早产高效栽培技术的连年实施,暴露出了竹林退化、土壤质量下降的现象。为研究不同施肥对雷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在雷竹主产区布置了6个肥料试验处理,即猪栏肥+化肥(处理1)、菜籽饼+化肥(处理2)、1/2猪栏肥+1/2化肥(处理3)、纯化肥(处理4)、2/3纯化肥(处理5)和1/2纯化肥(处理6)。各处理肥料用量按氮素总投入量设定,6个处理氮素总投入量比例为2.0∶2.0∶1.0∶2.0∶1.5∶1.0。试验从2005年5月开始,2005年12月冬季覆盖前采样分析了土壤的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有机肥化肥混合(处理1,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轶  巩俊璐  张辉  杨晓桐  谷士艳  张镇  
为了研究施用沼肥对受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以Pb、Cu、Zn为研究对象,用盆栽的方式,以抗病苏州青油菜为种植作物,选取污灌区土壤,采用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分析重金属形态,通过基肥与追肥配合施用,研究沼渣与沼液配合施用和猪粪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为沼肥的合理安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沼渣沼液配合施用可以降低污灌区土壤中Pb、Cu、Zn含量,其含量分别为47.65,178.31,589.13mg·kg(-1),过量施用沼渣沼液后土壤中Pb含量进一步降低,达到36.23mg·kg(-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建  刘苗  李立军  刘景辉  
研究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对该区域生态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验于2006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园艺中心试验地进行,设6种不同施肥处理方式,种植作物为玉米(承3359)、高丹草、苜蓿(阿尔刚金),观测了全生育期不同作物各处理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够改善土壤容重、储水量和紧实度,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玉米区土壤容重下降幅度最大为11.76%,而苜蓿下降幅度最小为6.7%;在施肥处理为牛粪+氮肥+磷肥时,三种作物区在各个时期的储水量都较其他处理高;土壤紧实度随生育期的推进呈下降趋势,收获前后牛粪+氮肥+磷肥配施玉米、高丹草和苜蓿区分别下降32.14%,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国强  薛书浩  彭婧  孙焕明  谢东锋  
【目的】为探求提高青稞产量并有效改良土壤结构的施肥措施,研究了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不同施肥处理对青稞产量与土壤结构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Control)、单施羊粪(M)、羊粪和氮磷肥配合施用(M+NP)、单施氮肥(N)、氮肥和磷肥配合施用(NP),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方法测定青稞产量和影响土壤结构的因素。【结果】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氮肥、磷肥配施(NP)与施用有机肥(M和M+NP)均能显著提高青稞产量;化肥与有机肥配施能够改善土壤容重、紧实度和土壤结构,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土壤容重下降幅度最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新卫  张杨珠  高菊生  高鹏  彭福元  
为了探明长期施肥对红壤稻田土壤性质及晚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南方红壤稻田优质高产协同提升目标下的土壤高效培肥提供理论依据。依托始于1982年的长期定位试验,考察了有机肥(M)、化肥氮磷钾配施有机肥(NPKM)、化肥氮磷钾(NPK)、化肥氮钾配施有机肥(NKM)、化肥氮磷配施有机肥(NPM)、化肥磷钾配施有机肥(PKM)、不施肥(NF)对稻田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阳离子交换能力、籽粒产量构成与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F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均可不同程度提高土壤有机碳及氮磷钾含量,增强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提升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进而提高水稻籽粒产量;进一步比较稻米品质指标发现,施肥可不同程度提高精米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使胶稠度变长。其中,以NPKM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养分及酶活提升效果相对较好,导致该处理籽粒产量最高,其加工、外观、食味和营养品质亦相对更优。由此可见,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平衡配施不仅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土壤,而且可协同提升籽粒产量与稻米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旭东  张一平  吕家珑  樊小林  
:以 2 1年长期定位试验土样为材料 ,对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氧化稳定性 ,胡敏酸的能态、结构及级分组成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与试验前土壤有机质相比 ,长期不施肥土壤有机质下降 1 .0 4 g/kg;秸秆加休闲处理 ,有机质含量减少 0 .48g/kg;长期单施化肥基本可以维持土壤有机质水平 ;长期施用有机肥 ,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 ,比试验前土壤增加1 .1 7~ 2 .85g/kg。与无肥处理相比 ,施用有机肥使有机质的氧化稳定性降低 ,而化肥、休闲处理则使有机质的氧化稳定性升高。胡敏酸能态高低顺序是厩肥 >秸秆 >无肥 >化肥 >休闲。与定位 1 0年时相比 ,各处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佩佩  武爱莲  王劲松  董二伟  南江宽  白文斌  焦晓燕  
根际土壤微生物在调控土壤根际环境和养分转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粱已被广泛用作饲料且耐瘠薄性较强,探明根际微生物对不同养分的生态响应,可为不同土壤养分条件下高粱的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高粱/玉米轮作的长期定位大田试验为基础,结合人工温室的盆栽试验,采用BIOLOG微平板法研究了NPK、PK、NK、NP、CK(无肥处理) 5种长期不同施肥条件对高粱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试验与盆栽试验的结果一致,PK处理提高了根际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提高了微生物对氨基酸类、羧酸类、胺类、糖类和聚合物的利用,降低了对双亲化合物的利用,其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高于其他处理; NK和NP处理对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不显著,但NK处理降低了培养后期根际微生物代谢活性; CK处理显著降低了根际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其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低于其他处理,均匀度指数高于其他处理。主成分分析表明,大田试验中,NPK和NP处理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和类型差异不显著,其余处理间差异显著;盆栽试验中施氮处理NPK、NK和NP利用碳源能力和类型差异不显著,其余处理间差异显著。综上所述,施肥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特性。高粱根际微生物对氮、磷、钾胁迫的响应不同,氮胁迫时,微生物活性的增强可能是高粱耐氮的原因。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芳  吴家森  钱新标  吴丽君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是笋用竹种。近十几年来,雷竹的早产高效栽培技术在生产上实施后,使竹笋产量大幅度上升,从而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早产高效栽培技术的连年实施,暴露出了竹林退化、土壤质量下降的现象。为研究不同施肥对雷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在雷竹主产区布置了肥料试验,设了6个处理,即猪栏肥+化肥(处理1),菜籽饼+化肥(处理2),1/2猪栏肥+1/2化肥(处理3),纯化肥(处理4),2/3纯化肥(处理5),1/2化肥(处理6)。各处理肥料用量按氮素总投入量设定,6个处理氮素总投入量比例为2.0∶2.0∶1.0∶2.0∶1.5∶1.0。试验从2002年5月开始至200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国荣  李菊梅  徐明岗  高菊生  谷思玉  
【目的】研究化肥、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以及化肥氮磷钾、有机肥氮磷钾提高土壤养分的异同。【方法】依托祁阳站有机无机、肥水稻长期定位试验,分析历史样品及数据。【结果】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高产稳定有显著作用;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提高土壤有机质都有显著作用,但施用化肥只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至28.1g·kg-1,与试验开始时相比只提高了42%。凡施用牛粪能使土壤有机质平均最高增加到41.6g·kg-1,比试验开始时提高了91%;有机肥氮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的效果优于化肥氮,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比化肥处理提高了30%和16%。而施入的有机肥磷在土壤中累积较少,土壤全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玲  张杨珠  曾希柏  周卫军  周清  夏海螯  
为探明长期不同施肥结构对湖南省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湖南省土肥站1986年冬季在全省各地建立的、持续了18年的6个土壤肥力与施肥效益监测长期定位试验点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长期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全面提高土壤氮、磷、钾、有机质以及CEC含量,能有效调节土壤pH.秸秆还田和施用NK肥都能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的含量,施用NK肥的处理比NPK肥处理平均高48.4%;秸秆还田处理比NPK肥处理平均高32.3%.施用NP肥能显著提高土壤的速效磷含量;各化肥处理的有机质含量总体上较为稳定,而施用有机肥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有效途径,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