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15)
2023(5982)
2022(4991)
2021(4428)
2020(3664)
2019(8026)
2018(7623)
2017(13966)
2016(7923)
2015(8136)
2014(7787)
2013(7557)
2012(6805)
2011(5996)
2010(5735)
2009(5230)
2008(5168)
2007(4530)
2006(3680)
2005(3013)
作者
(25965)
(21776)
(21689)
(20103)
(13439)
(10767)
(9418)
(8805)
(8291)
(7580)
(7472)
(7167)
(7128)
(7020)
(6836)
(6609)
(6534)
(6510)
(6246)
(6120)
(5862)
(5364)
(5106)
(5028)
(4836)
(4835)
(4770)
(4756)
(4592)
(4434)
学科
(26094)
经济(26063)
管理(22464)
(21993)
(17035)
企业(17035)
方法(12641)
数学(11438)
数学方法(11359)
(8840)
(8784)
(7114)
贸易(7114)
(7030)
(6960)
中国(6632)
业经(6392)
农业(6084)
(5971)
财务(5970)
财务管理(5964)
企业财务(5670)
技术(5062)
环境(4933)
(4854)
地方(4220)
产业(4142)
(4114)
(4056)
银行(4009)
机构
学院(108737)
大学(108196)
(41671)
经济(40937)
管理(39901)
研究(39487)
理学(35621)
理学院(35171)
管理学(34426)
管理学院(34267)
(32911)
科学(29198)
中国(27699)
农业(26821)
业大(25784)
(22359)
(22100)
研究所(20690)
农业大学(18175)
中心(17569)
(17294)
(15461)
(14940)
财经(14354)
(14186)
(14055)
(13772)
科学院(13621)
北京(13418)
(13215)
基金
项目(83623)
科学(63985)
基金(61419)
(58819)
国家(58362)
研究(50372)
科学基金(47838)
自然(34616)
自然科(33874)
自然科学(33858)
基金项目(33385)
(33331)
自然科学基金(33285)
社会(32651)
社会科(31066)
社会科学(31055)
(29053)
资助(23934)
教育(22220)
计划(19755)
重点(19409)
科技(18221)
(17962)
(17619)
编号(17578)
(17292)
科研(17264)
(17228)
创新(16907)
(15791)
期刊
(39122)
经济(39122)
学报(30085)
(28938)
研究(24134)
科学(23211)
大学(20791)
学学(20452)
中国(19591)
农业(19576)
(14012)
管理(12450)
(11018)
业大(9523)
农业大学(8246)
(7751)
业经(7110)
(7099)
金融(7099)
经济研究(7025)
科技(6924)
财经(6603)
技术(6493)
中国农业(6138)
林业(5959)
(5614)
问题(5544)
教育(5405)
自然(5350)
商业(5216)
共检索到146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清梅  江鲁华  赵自仙  高祥扩  鲁用强  冯素芬  李国平  吕涛  赵辉  
文章以高油玉米珍油玉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施肥条件对该品种氨基酸组分和脂肪酸组分的影响。通过2年的施肥试验,施肥条件为氮磷钾水平Ⅳ(复合肥562.5 kg/hm2,尿素750 kg/hm2)时氨基酸组分产量、脂肪酸组分产量与最大值间均无显著差异,珍油玉3号的籽粒产量为12827 kg/hm2,氨基酸总产量为1082.38 kg/hm2,饱和脂肪酸总量为164.54 kg/hm2,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933.64 kg/hm2,此施肥条件可定为珍油玉3号高产优质生产的指导施肥条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慧平   赵丽洁   杜慧玲   李咏玲  
为探究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小米氨基酸含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常规减氮(120(N1)和180 kg/hm2(N2)),常规施氮(240(N3)和360 kg/hm2(N4)),生物有机肥(A)和发酵黄粉虫粪(B)处理均各2个水平分别为3 750 (A1、B1)、7 500 kg/hm2(A2、B2)以及减氮配施有机肥(N1A1、N1A2、N2A1、N2A2和N1B1、N1B2、N2B1、N2B2)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CK),测定各处理小米中17种氨基酸含量,运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及多元统计法分析谷子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变化特征,并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氨基酸标准评价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减氮配施有机肥各处理均可改善小米的氨基酸组成,显著提高必需氨基酸(EAA)含量(P<0.05),与FAO/WHO提出的全鸡蛋蛋白标准的贴近度为0.823~0.834。与CK相比,N2A2的小米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6.47%和32.7%。与常规施氮N4相比,减氮配施有机肥处理(N1A1、N1A2、N1B1、N1B2、N2A1、N2A2、N2B1、N2B2)EAA含量增加范围在13.79%~22.41%,贴近度增加3.26%~5.01%,EAA/TAA和EAA/NEAA分别接近0.400和0.600。综上,施用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小米氨基酸含量,进而提升小米的营养价值,其中尿素180 kg/hm2+生物有机肥或发酵黄粉虫粪7 500 kg/hm2处理(N2A2、N2B2)的效果最佳。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妹英  曹长贤  张力  肖天放  
对莆田黑猪、杜洛克、大约克3个纯种及其二元杂种杜莆(杜洛克♂×莆田黑猪♀)和大莆(大约克♂×莆田黑猪♀)背最长肌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杜莆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必需氨基酸以及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为42.09%、51.14%、9.26%和7.45%),表明杜莆有效地保留了莆田黑猪肉质优良的特点;莆田黑猪与杜洛克(杜洛克♂×莆田黑猪♀)二元组合的杂交效果较好.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伟红  冷凯良  王志杰  宁劲松  王瑜  刘艳萍  翟毓秀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浒苔的氨基酸、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浒苔中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TAA)为8.78%,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EAA)占总氨基酸的35.08%;从浒苔中鉴定出19种脂肪酸,由C12~C24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5.78%,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特别是16碳和18碳脂肪酸比较丰富,ω-3PUFA占脂肪酸总量的29.68%,绿藻的特征脂肪酸——亚麻酸(C18∶3n3)相对含量达18.7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应平  
设置2种配方,即巨菌草38%+莲子壳39%+麸皮20%+石灰3%(配方1)和五节芒38%+莲子蓬19%+莲子壳20%+麸皮20%+石灰3%(配方2),用菌袋栽培平菇,依据国家标准,测定平菇子实体氨基酸与脂肪酸组分.结果表明:配方1栽培的平菇子实体氨基酸总量为169.06 g·kg~(-1),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9.42 g·kg~(-1);配方2栽培的平菇子实体氨基酸总量为166.35 g·kg~(-1),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7.53 g·kg~(-1).二者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较高;二者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亮氨酸,其评分分别为79.73和79.20;二者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模式.前者主要含有9种脂肪酸,后者主要含有8种脂肪酸,均以软脂酸(C16∶0)、油酸(C18∶1n9c)、亚油酸(C18∶2n6c)为主.前者脂肪酸中软脂酸、油酸、亚油酸含量分别为10.8%、18.1%、62.1%,后者分别为9.8%、12.6%、70.3%,均存在显著差异;二者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14.8%和14.0%;二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80.7%和83.2%.其中:前者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8.4%,后者为12.9%;前者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2.3%,后者为70.3%.可见,以菌草混合莲子废弃物栽培的平菇子实体氨基酸和脂肪酸组分多样且含量较高,营养丰富.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吉桥  赵丽娟  姜玉声  张剑诚  王锡荣  
在水温13.0~23.0℃下,将平均质量1.45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放养在容量50L(45cm×31cm×30cm)的水槽中,投喂以鱼粉、虾糠和玉米蛋白为蛋白源,添加马尾藻粉、海泥、贝壳粉和黄原胶等粗蛋白12.70%和粗脂肪5.48%的饲料。在饲料中含有不同比例的亚油酸(LA)、α-亚麻酸(LNA)、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DHA)和二十碳五烯酸(20∶5n-3)(EPA),以橄榄油平衡脂肪含量,以贝壳粉平衡其他成分,配制成LA和LNA的比例分别为20∶0(S1);20∶1(S2);1∶2(S3)和2∶1(S4);LA、LNA、DHA和EPA的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渠可心  韩露  谢建国  潘文婧  张泽鑫  辛大伟  刘春燕  陈庆山  齐照明  
【目的】大豆(Glycine max)原产于中国,高品质的大豆在食品、饲料、纺织品等多种加工业中广泛应用,因此,选育高品质大豆已成为育种者和生产者的聚焦问题。通过对大豆脂肪酸各组分进行QTL定位及候选基因的筛选,为大豆品质改良奠定分子基础。【方法】以美国大豆品种Charleston和东农594为亲本构建重组自交系(RILs)、以栽培大豆绥农14与野生大豆ZYD00006为亲本构建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s)为试验材料。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2个群体的脂肪酸含量,根据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大豆遗传改良实验室已构建的遗传图谱,通过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2.5和ICIMapping软件对2017—2018年RIL群体与CSSL群体中的大豆脂肪酸组分进行QTL定位研究,并对所获得的QTL置信区间进行候选基因的挖掘。【结果】2017—2018年,RIL群体和CSSL群体分别定位到34和20个与脂肪酸组分相关的QTL,分布在除B2、C1、G、H、J、M和O以外的13个连锁群上。比较2个群体的QTL定位结果,发现在2个群体中重复检测到10对QTL,其中,分布在A1、C2、D1a、F、K和N连锁群上的QTL与多种脂肪酸含量相关,在A1连锁群上检测到亚油酸和油分含量重叠的QTL;在C2连锁群上检测到硬脂酸和油分含量重叠的QTL;在D1a连锁群上检测到硬脂酸和油分含量重叠的QTL;在F连锁群上检测到棕榈酸、硬脂酸和油分含量重叠的QTL;在K连锁群上检测到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重叠的QTL;在N连锁群上检测到棕榈酸和油分含量重叠的QTL、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重叠的QTL。对QTL定位获得的所有置信区间进行候选基因的挖掘,从基因注释数据集中共筛选出485个候选基因,其中,271个候选基因具有GO注释,进一步进行GO富集数据分析,共有15个候选基因与脂肪酸相关。主要通过编码植物酰基-酰基载体蛋白(ACP)硫酯酶、脂肪酸去饱和酶、磷脂酶D1、脂肪酸-羟化酶、丙酮酸激酶和参与酰基辅酶A生物合成、调节脂肪酸链的延伸,从而影响脂肪酸的合成。【结论】共检测到54个与大豆脂肪酸各组分相关的QTL,在2个群体中重复检测到10对QTL,对QTL定位获得的置信区间进行候选基因的筛选,共有15个候选基因与脂肪酸相关。这些稳定的脂肪酸相关的QTL和脂肪酸相关的候选基因可用于大豆脂肪酸改良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川  郭海燕  李秀明  袁建明  蒲德永  金丽  王志坚  张耀光  
为考察饥饿及恢复摄食对胭脂鱼仔鱼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影响。在水温(19±0.5)℃下,对胭脂鱼仔鱼实施延迟首次投喂0、1、3、5、7、9和11 d共7个处理,随后进行饱食投喂,分别在延迟处理结束时以及摄食后(19日龄和29日龄)取材对鱼体的含脂量、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1)随延迟首次投喂时间的增加,胭脂鱼仔鱼鱼体的脂肪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在实验结束时(29日龄),各处理组仔鱼的脂肪含量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表现出完全补偿效应。(2)胭脂鱼仔鱼在饥饿期间,主要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作为能量代谢基质,按n-6>n-9>n-3顺序被先后利用,且C22∶6n-3(DHA)优先于C20∶5n-...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黎   朱凯丽   刘立功   刘树堂   李军  
【目的】明确田间条件下施加氮(N)、磷(P)和钾(K)肥对玉米穗位叶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与分子调控机制。【方法】以玉米“鲁豫16号”为材料,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CK)、氮肥(N)、氮+磷肥(NP)、氮+钾肥(NK)和氮+磷+钾肥(NPK)。于灌浆期选取穗位叶的上半部分,利用RNA-Seq技术进行转录组分析,利用Hisat2等软件分析不同肥料处理下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代谢相关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结果】GO(Gene Ontology)功能富集分析发现,与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代谢相关的DEGs在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细胞组成(Cell Component,CC)和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均有富集。尽管富集的条目相同,但在不同组合处理下DEGs数目各异。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表明,碳代谢、淀粉、蔗糖代谢和氨基酸合成途径中富集的DEGs数目较多。在不同施肥处理下,|log_(2) FC|>1且P<0.05的参与糖类、脂类和蛋白质氨基酸代谢的DEGs总数分别是82、29和84个。其中,|log_(2) FC|>2的DEGs总数分别是24、6和17个。DEGs数目以NPvsCK和NPKvsCK组合最多,NvsCK组合最少。对|log_(2) FC|>2的DEGs分析发现,这些DEGs在表达水平和表达模式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氮、钾、磷肥配施显著影响玉米叶片糖类、脂类和蛋白质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鉴定出了一些参与三大有机物质代谢的关键基因,为将来通过合理施肥提高玉米叶片光合利用率提供了分子方面的依据。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唐保军  尹飞  高露姣  归从时  
测定了细角螺(Hemifusus termatamus)腹足部肌肉的氨基酸含量与脂肪酸组成,并与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管角螺(Hemifusus tuba)、棘角螺(Hemifusus kawamurai)和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细角螺肌肉中检出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肌肉干重的81.03%,高于鲐鱼(79.86%)、方斑东风螺(66.45%)、管角螺(56.94%)和棘角螺(64.42%);肌肉中4种呈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为38.49%,占氨基酸总量的47.50%;8种必需氨基酸...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学军  张文娥  刘伟  张政  彭剑  
以贵州省赫章县3个乡镇的20个核桃优良单株种仁为试材,利用气相色谱仪和氨基酸分析仪,对核桃种仁中脂肪酸和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贵州核桃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74.63%~91.45%,20个单株的平均含量为88.47%,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45%~75%,n-6(PUFA)/n-3(PUFA)为(7.20~15.42)∶1,SFA∶MFA∶PUFA为1∶(0.57~5.21)∶(2.39~9.59),具有SFA含量低、PUFA含量高的特点,属于亚麻酸类油脂;贵州核桃种仁中富含17种氨基酸,其中Arg、G lu和Asp含量较高;含有人体10种必需氨基酸(EAA)中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云美  高祥扩  冯素芬  杨克昌  江鲁华  赵自仙  李丽争  
针对玉米籽粒品质性状遗传机制复杂,传统的分析方法不能对母体的遗传方差进一步细分的问题,采用包括胚、胚乳、细胞质、母体效应及其环境互作效应的种子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对玉米籽粒油分及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各项遗传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玉米籽粒油分的遗传主要受遗传主效应(VG)控制,胚加性效应(VAo)是影响玉米籽粒油分最重要的遗传效应,其方差占遗传方差总量的88.92%,油分的胚普通遗传率(h2Go)最高,为79.0%。棕榈酸的遗传主要受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VGE)控制,其VGE占遗传总方差的91.13%,胚乳加性×环境(VAeE)、母体加性×环境(VAmE)对棕榈酸的遗传同等重要,其方差分别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青云  严煤  郭祖铭  赵承易  
以富硒地区产地的玉米种子为原料制备玉米油(毛油),并对玉米油中硒及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富硒地区玉米油硒含量为普通地区玉米油的22倍。通过油脂提取、皂化分离过程所得的相关产物中,玉米粕的含硒量最高,其次是玉米粉,玉米油、脂肪酸、不皂化物的含硒量相近,均远低于玉米粕和玉米粉的含硒量。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彭士明  施兆鸿  孙鹏  尹飞  王建钢  
研究分析了饲料组成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特定生长率(SGR)及肌肉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实验共设4组不同的饲料组成,依次为饲料A(鱼肉糜)、饲料B(鱼肉糜+配合饲料)、饲料C(鱼肉糜+配合饲料+蛏子肉糜)和饲料D(鱼肉糜+配合饲料+蛏子肉糜+桡足类)。实验用银鲳幼鱼的平均体重为4.80±0.11 g,每组饲料设3重复,实验周期为9周。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饲料组成可显著影响银鲳的特定生长率,饲料A组的特定生长率最低,并显著低于其它各饲料组;饲料D组的特定生长率最高,且显著高于饲料B、C组的特定生长率(P0.0...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陈波  柳敏海  施兆鸿  陈超  罗海忠  彭志兰  傅荣兵  
在水温(29.2±0.2)℃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和再投饲对点带石斑鱼幼鱼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下降,但多不饱和脂肪酸上升(P<0.05),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饥饿胁迫后产生了饥饿效应;恢复投饲后,实验组鱼体内的脂肪和能量百分含量与对照组不再存在显著差异。各实验组的氨基酸总量和必需基酸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