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21)
- 2023(6895)
- 2022(5839)
- 2021(5177)
- 2020(4382)
- 2019(9487)
- 2018(9131)
- 2017(16370)
- 2016(9491)
- 2015(9922)
- 2014(9400)
- 2013(9048)
- 2012(8292)
- 2011(7173)
- 2010(6895)
- 2009(6369)
- 2008(6241)
- 2007(5518)
- 2006(4485)
- 2005(3736)
- 学科
- 济(29098)
- 经济(29064)
- 业(24900)
- 管理(24877)
- 企(19359)
- 企业(19359)
- 方法(13810)
- 数学(12472)
- 数学方法(12342)
- 学(10609)
- 农(9587)
- 财(9381)
- 贸(7780)
- 贸易(7779)
- 易(7614)
- 中国(7537)
- 业经(6972)
- 农业(6840)
- 务(6367)
- 财务(6366)
- 财务管理(6360)
- 企业财务(6044)
- 技术(5640)
- 环境(5608)
- 制(5274)
- 地方(5248)
- 划(4623)
- 银(4517)
- 产业(4511)
- 银行(4447)
- 机构
- 学院(129955)
- 大学(129212)
- 研究(49828)
- 济(46414)
- 经济(45497)
- 管理(44509)
- 农(42433)
- 理学(39663)
- 理学院(39095)
- 科学(38925)
- 管理学(38080)
- 管理学院(37897)
- 农业(34536)
- 中国(34201)
- 业大(32899)
- 所(28925)
- 研究所(27285)
- 京(27220)
- 农业大学(23236)
- 中心(21687)
- 省(19780)
- 室(19339)
- 财(19165)
- 江(19121)
- 实验(18423)
- 业(18361)
- 院(18201)
- 实验室(17664)
- 科学院(17251)
- 重点(16721)
- 基金
- 项目(101863)
- 科学(76861)
- 基金(74074)
- 家(71813)
- 国家(71284)
- 研究(59076)
- 科学基金(57856)
- 自然(43001)
- 自然科(42052)
- 自然科学(42022)
- 自然科学基金(41320)
- 省(41171)
- 基金项目(40043)
- 社会(36925)
- 划(35757)
- 社会科(35061)
- 社会科学(35049)
- 资助(29636)
- 教育(26126)
- 计划(25086)
- 重点(24139)
- 科技(23830)
- 发(21567)
- 创(21564)
- 科研(21203)
- 业(20711)
- 部(20475)
- 创新(20380)
- 编号(20094)
- 农(19319)
共检索到175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佩佩 武爱莲 王劲松 董二伟 南江宽 白文斌 焦晓燕
根际土壤微生物在调控土壤根际环境和养分转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粱已被广泛用作饲料且耐瘠薄性较强,探明根际微生物对不同养分的生态响应,可为不同土壤养分条件下高粱的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高粱/玉米轮作的长期定位大田试验为基础,结合人工温室的盆栽试验,采用BIOLOG微平板法研究了NPK、PK、NK、NP、CK(无肥处理) 5种长期不同施肥条件对高粱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试验与盆栽试验的结果一致,PK处理提高了根际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提高了微生物对氨基酸类、羧酸类、胺类、糖类和聚合物的利用,降低了对双亲化合物的利用,其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高于其他处理; NK和NP处理对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不显著,但NK处理降低了培养后期根际微生物代谢活性; CK处理显著降低了根际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其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低于其他处理,均匀度指数高于其他处理。主成分分析表明,大田试验中,NPK和NP处理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和类型差异不显著,其余处理间差异显著;盆栽试验中施氮处理NPK、NK和NP利用碳源能力和类型差异不显著,其余处理间差异显著。综上所述,施肥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特性。高粱根际微生物对氮、磷、钾胁迫的响应不同,氮胁迫时,微生物活性的增强可能是高粱耐氮的原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栋宇 靳辉勇 屠乃美 彭阳平 唐圣兵 胡辉 杨波
【目的】研究等氮条件下有机无机配施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区试验,试验设置5个处理:对照CK,单施化肥; T1处理,饼肥与化肥配施; T2处理,稻草还田替代部分化肥; T3处理,油菜种植翻压替代部分化肥; T4处理,草木灰与化肥配施。【结果】不同施肥措施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平均吸光值高低依次为T3> T2> T4> T1> CK;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均一性指数,与单施化肥相比提高了85%~310%;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使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代谢特征产生了差异,油菜种植翻压和施用草木灰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提高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论】有机无机配施有助于提高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关键词:
有机肥 无机肥 土壤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小利 王丽萍 徐大兵 王秋君 杨兴明 沈其荣 黄启为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的菜粕堆肥与无机肥配施(纯氮比例分别为0∶100、5∶95、10∶90、20∶80、30∶70)对烤烟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菜粕堆肥与无机肥配施后能获得与单施无机肥相近或较高的烤烟产量。与单施无机肥处理相比,配施处理上等烟比例提高了6%~10%。在不同菜粕堆肥与无机肥配施处理中,纯氮比例为10∶90的处理烤烟品质较好。随着菜粕堆肥替代比例的增加,烤烟根表细菌的数量逐渐增加,而真菌的数量则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中纯氮比例为20∶80的处理综合效果最好。综上所述,菜粕堆肥替代无机肥氮的比例为10%~20%时,既能保证烤烟产量,又能提高烤烟质...
关键词:
菜粕堆肥 无机肥 配施 烤烟 土壤微生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政 欧清华 冯烨君 吴彪 赵岂彬 邓泳 李博 敖金成
【目的】探究生物刺激素在烤烟栽培上的应用效果,为植烟土壤改良及烟叶品质改善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CK),在CK基础上设施用海藻酸(BS1)、古生物源生物刺激素(BS2)和矿源黄腐酸(BS3)3个生物刺激素处理,于烤烟盛花期取烟株根围土壤测定土壤理化性质(pH、阳离子交换量及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酶(蔗糖酶、硝酸还原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于烤烟成熟时调查农艺性状(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最大腰叶长、最大腰叶宽、顶叶长、顶叶宽、叶面积),并对上部叶(倒数第5~6片烟叶)进行标识,调制后进行化学成分(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钾、氯、淀粉含量,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测算,分析3种生物刺激素对植烟土壤微生态环境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BS1和BS3处理不同程度提高了植烟土壤氮、磷、钾速效养分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极显著提高了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明显提高土壤优势菌门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和根肿黑粉菌门(Entorrhizomycota)的相对丰度,以及优势菌属根肿黑粉菌属(Entorrhiza)的相对丰度,而降低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镰刀菌属(Fusarium)的相对丰度;BS3处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及其功能代谢途径丰度均高于CK、BS1和BS2处理;施用生物刺激素可促进烤烟生长发育和烟叶开片,其中BS3处理有利于提高烟叶化学成分适宜性和协调性。【结论】矿源黄腐酸处理改良土壤、促进烤烟生长及提升烟叶品质的综合效应较优,是适合烤烟施用的生物刺激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政 刘久羽 李智 李博 李莹 敖金成
【目的】探究不同有益菌剂对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为连作土壤改良及连作障碍消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长期连作烤烟后添加有益菌哈茨木霉菌剂T-22(T1处理)、枯草芽孢杆菌剂(T2处理)、哈茨木霉菌剂T-22+枯草芽孢杆菌剂(T3处理)的烤烟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结果】相较于不施有益菌(对照,CK),施用有益菌剂可提高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的速效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其中,在10个环境因子中,速效磷(AP)含量对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的贡献度(4.97%)最高,碱解氮(AN)含量对烤烟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的贡献度(6.91%)最高,蔗糖酶(SC)活性对烤烟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的贡献度(6.75%)次之;可提高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多样性指数和细菌特有OTUs数;可改变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的指示物种丰度,其中,细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T1处理的指示物种,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为T1处理的优势菌属,丰度分别为12.2%和25.0%,Minimedusa属为T3处理的指示物种。单施细菌有益菌剂可降低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主要代谢途径的丰度,单施真菌有益菌剂则相反;单施真菌、细菌与真菌有益菌剂混施可提高烤烟根际土壤真菌代谢途径的丰度。【结论】施用有益菌剂对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改良效应,其中,哈茨木霉T-22的施用效果较好,可用于烤烟连作障碍防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毛君杰 肖谋良 陈香碧 梁承明 董明哲 苏以荣 李巧云 申燕
【目的】研究酒糟配施微生物肥逐步取代烟草专用有机肥和农家肥对烤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以及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区试验,设置10个有关酒糟有机肥部分替代或完全替代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并配施微生物肥的处理,于烤烟成熟期采集烟叶样品和土壤样品,分析烟叶化学成分、土壤基本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当酒糟部分替代或完全替代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时,配施微生物肥在一定程度上均能降低烟叶烟碱(尤其是下部叶,降幅0.00%0.60%)、总糖(降幅0.67%5.91%)、还原糖(降幅0.24%5.46%)、氯含量,
关键词:
烤烟 施肥 酒糟 化学成分 土壤微生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时向东 耿伟 焦枫 石秋环 张雪
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相对裸地栽培在较长生育时期内,除固氮菌外其他微生物数量都不同程度地增加,其中,以烟株生长前期覆盖地膜,后期揭膜覆草这种方式,有利于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增殖和稳定。
关键词:
覆盖栽培 烤烟 微生物 根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孟玉山 陈波 陈伟 张树全 王通明 甄安忠 宗学凤 王三根
用烤烟云烟87作为材料,通过不同的栽培模式研究其对贵州遵义烟区植烟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式一下土壤更为偏酸,3个模式下土壤微生物波动较大,但整体呈升高趋势;模式一在移栽45 d时氨化细菌含量最高,模式三土壤微生物在中后期最高;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模式三高于其他两种模式,3个模式的土壤蔗糖酶活性趋势也是升高的,其中模式二的活性稍高于其它两个模式。对不同模式下土壤微生物和有关酶的研究,可为调控遵义最适合的植烟土壤提供依据。
关键词:
烤烟 土壤特性 微生物 土壤酶 植烟模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泽斌 高熹 王定斌 郭丽红 王定康 徐胜光
为研究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烤烟品种云烟87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施用生物炭的对照处理,以及3个生物炭施用量递增处理的根际土壤ITS2区和16S r DNA-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对下机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了各处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OTU丰度、分布、α多样性、群落种类组成及丰度信息,并对群落组成及丰度分别进行了PCA聚类分析及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50150 g/棵的施用范围内,增加生物炭的施用量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种类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均匀程度,真菌则相反;施
关键词:
生物炭 烟草 根际土壤 微生物 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巧真 郭芳阳 吴照辉 李芳芳 梁涛 曹华民
为了研究不同基因型烤烟根区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酶活性差异,以中烟100、NC297和KRK26为材料,研究了其根区土壤主要微生物种群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个基因型烤烟根区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解磷菌数量随生育期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现蕾期和采收结束均表现为KRK26根区的土壤真菌和解磷菌数量明显高于其他2个品种。根区土壤解钾菌、硝化细菌和纤维素分解菌变化规律和数量在烤烟基因型间差异明显,中烟100土壤解钾菌数量呈倒"V"型变化,现蕾期最高(53.36×104个/g),明显高于其他2个品种;NC297团棵期根区土壤硝化细菌数量最高,之后逐渐降低,而中烟100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现蕾...
关键词:
烤烟 基因型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岁寒 刘艳霞 孟琳 朱春波 李想 沈标 石俊雄 杨兴明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生物有机肥对烟草青枯病的田间防效及其对烟草根际病原菌数量和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由拮抗菌经二次发酵制成的生物有机肥对2个青枯病发病严重的田块进行田间烟草青枯病害防控试验,2个田块的处理相同,分别为常规施用无机肥处理(CK)和无机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BOF),2个田块分别标记为CK1、BOF1和CK2、BOF2。通过测定不同处理的青枯病发病率和烟叶产量,探究生物有机肥的田间防效。利用荧光定量PCR研究根际土壤病原菌数量变化,并用BiOlOg-ECO板研究不同时期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果]BOF1和BOF2处理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率分别达到6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宗云 李顺 诸泽明 徐卫学 秦春丽 杨加标 李微杰 杨树明 张素华
【目的】筛选适合云南省植烟水稻土耕层土壤质量提升及烟叶提质增效、烤烟与多元产业有效融合的最佳种植模式。【方法】以烤烟品种云烟87号为材料,在水稻土上进行3年大田试验,设置5个处理:烤烟连作(T1,CK)、2年紫花苜蓿—1年烤烟轮作(T2)、1年紫花苜蓿—2年烤烟轮作(T3)、烤烟套作玉米(T4)、烤烟—羊肚菌轮作(T5),探讨种植模式对烟田土壤理化特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烟叶产量、品质的改良效应。【结果】与T1(CK)相比,烤烟轮作、套作后土壤容重降低2.47%~21.77%,土壤孔隙度、阳离子交换量及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土壤水溶性氯无明显变化;且能提高土壤中大粒径团聚体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及其稳定性。与T1(CK)相比,烤烟轮作、套作后根际土壤的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61.82%~176.4%、13.0%~49.73%、25.38%~130.05%,微生物量碳、氮及碳氮比分别提高13.81%~60.38%、9.96%~52.40%、3.51%~5.48%。烤烟轮作、套作后烟叶的叶面积、上等烟比例、产量和产值显著增加,其中处理T2、T5产值最高,分别较T1(CK)显著提高43.28%、50.22%。与T1(CK)相比,T2、T3、T4、T5烟叶总糖、还原糖、钾含量显著升高,增幅为13.96%~56.51%、7.46%~27.91%、40.76%~52.72%;烟叶总氮、烟碱含量则显著降低4.13%~11.00%、3.39%~16.41%。【结论】采用“烤烟—紫花苜蓿”“烤烟—羊肚菌”轮作体系,可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通透性、团聚体结构及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对提高烟叶产量、产值,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作用效果明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应美 卢灿华 罗朝旺 苏家恩 吴德喜 夏振远
【目的】获得抗烟草黑胫病效果较好的生防菌,并研究其对根际土壤中病原菌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采用土壤微生物诱集法分离植烟土壤中的微生物,结合平板拮抗和温室盆栽试验筛选烟草黑胫病生防菌,利用16S rDNA 序列分析法鉴定,通过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烟草根际土壤中疫霉菌孢子数,借助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烟草根际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结果】从20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出土壤细菌120株,获得了抗烟草黑胫病效果较好的2株芽孢杆菌79-14 和05-1506,其抑菌率分别为76% 和72%,防效分别为64%和76%;施入芽孢杆菌79-14 和05-1506后,烟草根际土壤中疫霉菌孢子数分别为3.02×10~(4)个/g和8.13×10~(3)个/g,均比对照降低了2个数量级;芽孢杆菌79-14和05-1506提高了烟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物种丰度和多样性,但降低了其细菌群落物种丰度和多样性;烟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中,优势类群主要是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等,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放线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烟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中,优势类群主要是子囊菌门、壶菌门和被孢霉菌门等,子囊菌门、罗兹菌门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壶菌门和被孢霉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结论】筛选到抗烟草黑胫病效果较好的芽孢杆菌79-14 和05-1506,它们降低了烟草根际土壤中疫霉菌孢子数量,改变了烟草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优势种群比例,提高了烟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但降低了其细菌群落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