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11)
- 2023(6147)
- 2022(5091)
- 2021(4540)
- 2020(3786)
- 2019(8228)
- 2018(7854)
- 2017(14274)
- 2016(8165)
- 2015(8402)
- 2014(8084)
- 2013(7851)
- 2012(7177)
- 2011(6229)
- 2010(6034)
- 2009(5485)
- 2008(5447)
- 2007(4780)
- 2006(3921)
- 2005(3233)
- 学科
- 济(26464)
- 经济(26433)
- 管理(22647)
- 业(22090)
- 企(17168)
- 企业(17168)
- 方法(12888)
- 数学(11674)
- 数学方法(11573)
- 财(8877)
- 农(8651)
- 学(7977)
- 贸(7103)
- 贸易(7103)
- 易(6948)
- 中国(6710)
- 业经(6460)
- 农业(6102)
- 务(6004)
- 财务(6003)
- 财务管理(5997)
- 企业财务(5706)
- 技术(5141)
- 环境(5069)
- 制(4885)
- 地方(4262)
- 产业(4162)
- 划(4139)
- 银(4117)
- 银行(4052)
- 机构
- 学院(112848)
- 大学(112608)
- 研究(42101)
- 济(41977)
- 经济(41215)
- 管理(40503)
- 理学(36003)
- 理学院(35556)
- 管理学(34725)
- 管理学院(34560)
- 农(34438)
- 科学(31745)
- 中国(29108)
- 业大(27922)
- 农业(27883)
- 所(23938)
- 京(23822)
- 研究所(22488)
- 农业大学(19100)
- 中心(18312)
- 财(17448)
- 江(16515)
- 省(16453)
- 院(15684)
- 室(15352)
- 实验(14577)
- 财经(14494)
- 业(14485)
- 北京(14426)
- 科学院(14059)
- 基金
- 项目(87970)
- 科学(66622)
- 基金(64124)
- 家(62032)
- 国家(61560)
- 研究(51905)
- 科学基金(50021)
- 自然(36765)
- 自然科(35951)
- 自然科学(35928)
- 自然科学基金(35318)
- 省(35098)
- 基金项目(34773)
- 社会(32975)
- 社会科(31341)
- 社会科学(31329)
- 划(30528)
- 资助(25436)
- 教育(22958)
- 计划(21071)
- 重点(20630)
- 科技(19854)
- 创(18527)
- 科研(18374)
- 发(18310)
- 部(17889)
- 编号(17755)
- 业(17540)
- 创新(17447)
- 农(16218)
共检索到152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谢国阳 林思祖 张文富 林开敏 许泽煌
对9个不同施肥处理的连栽地杉木针叶的叶片质量和单叶面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叶片质量均下降,含磷素的配合施肥,如氮磷钾加微量元素、磷钾配施、氮磷钾配施和氮磷配施等能提高杉木针叶的单叶面积,微量元素与氮磷钾混施的效果尤佳。同时,指出施肥能改善针叶光合作用的有效叶面积,认为有效叶面积比叶片质量、单叶面积与杉木材积生长的相关关系更为密切。表5参3
关键词:
施肥 杉木 生理特性 叶面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江志标 俞勤民
采用客土苗床, 对1 年生杉木实生苗进行了施肥试验。结果表明: 化肥、有机肥和化肥有机肥混施3 个用肥水平一致的处理的杉木苗生物量、根系活力和叶绿素质量分数分别是不施肥对照处理的2-05 , 1-60 , 2-11 倍, 1-24 , 1-75 , 1-44 倍和1-35 , 1-40 , 1-52 倍。施足有机肥后再加一定量化肥仍有改善苗木生理性质的作用。施肥还很好地维持了地力。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所有施肥处理均明显使土壤有效养分增加。表4 参7
关键词:
杉木 实生苗 施肥 效应 土壤养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东旭 王佳琪 蓝伟立 陈块明 李茂 叶义全 范福金 林开敏
【目的】为研究杉木育苗基质中真菌优势群落结构对指数施肥方式的响应特征。【方法】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3个施肥处理[对照(CK,0 mg/株)、指数施肥(EF,40 mg/株)、常规集中施肥处理(CF,40 mg/株)]下,杉木无性系“洋061”轻型基质的真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对比CK,指数施肥与常规施肥均显著提高了基质中速效磷、全氮、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了杉木幼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2)指数施肥与常规施肥均显著增加了基质真菌多样性指数,降低了丰富度指数。3)在基质中,粗糙孔目(Trechisporales)、肉座菌目(Hypocreales)、被孢霉目(Mortierellales)、粪壳菌目(Sordariales)为各处理下的基质真菌优势目,与CK相比,指数施肥显著提高了肉座菌目、被孢霉目的相对丰度,常规施肥仅显著提高了肉座菌目相对丰度。其中,苗高、地径、生物量均与被孢霉目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生物量与肉座菌目呈显著正相关。4)冗余分析结果表明,被孢霉目与肉座菌目与水解氮、速效磷呈正相关,速效磷是影响基质真菌多样性指数的主要环境因子;水解氮、pH值是驱动基质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表明两种施肥方式可能改变了与N、P有效性敏感的真菌类群进而影响基质真菌群落组成。【结论】对比CK,指数施肥较常规施肥能有效提高有关磷转化与分解有机质真菌类群的相对丰度,有利于基质后期有效养分转化与积累,以为杉木幼苗生长提供良好条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小全 徐德应
采用活体测定方法 ,在大气CO2 浓度 (35 0± 10 ) μL·L- 1 、70 %± 5 %相对湿度和一定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密度条件下 ,测定了 18a生杉木 (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 .)Hook .)中龄林针叶净光合速率 (Pn)、气孔导度 (gs)、蒸腾速率 (E)和暗呼吸 (Rd)等光合生理生态指标对温度的响应。结果表明 ,杉木中龄林针叶光合生理生态指标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Pn对温度的响应呈抛物线型 ,不同季节Pn的最适温度不同 ,在生长盛期 (5月下旬 )和后期 (10月中旬 )为 2 5℃左右 ,在生长中期 30℃左右 ,但生长盛期当年生针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刘化桐 蔡宏明
By taking split plot design,two year old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clones were tested.Six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and ten clones were u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ertilization coul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growth of Chinese fir clones.The difference ...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施肥 幼林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小全 徐德应
在不同季节光合最适温度、适宜空气湿度 (70± 5 % )和正常大气CO2 条件下测定了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 (Lamb .)Hook .)中龄林不同部位和叶龄针叶光合特性及典型天气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结果表明 ,当年生针叶最大净光合速率 (Pmax)在生长中期 >盛期 >后期 ,1年生和 2年生针叶则从盛期经中期到后期呈下降趋势。从生长盛期至后期 ,光饱和点 (LSP)和暗呼吸速率 (Rd)降低而表观量子利用效率 (α)增加 ,其中尤以盛期与中后期的差别较明显。光补偿点 (LCP)除生长盛期当年生针叶明显高于生长中、后期以外 ,其它差异不明显。Pmax除生长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金林 俞元春 王光萍 游为贵 林志鹏 黄道明
在肥力中等的酸性红黄壤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1年生杉木幼林进行7个处理、3次重复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杉木幼林树高、抽高和胸径虽有影响,但效果均不显著;钙镁磷肥、磷酸铵及过磷酸钙肥效相当,沟施肥效好于穴施。施肥能影响杉木各器官的生物量,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叶、干、枝、根;沟施磷酸铵对树叶生长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并对生物总量影响显著。协方差分析显示杉木幼林施肥时的初始树高会干扰肥效,特别对施肥当年树高的影响显著,肥效分析时必须进行修正以消除其影响。
关键词:
杉木,幼林,施肥,肥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建国 盛炜彤 熊有强 万细瑞
研究施肥对1年生(1a)与2年生(2a)杉木苗盆栽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营养亏缺的酸性黄红壤上,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1a苗木盆栽土壤pH值、全钾含量下降,全氮、水解氮、水溶性钙镁含量增加,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变化不明显。由于局部尿素浓度过大直接导致幼苗受伤,影响了成活率。而2a苗木的土壤则是全氮、水解氮、水溶性钙镁含量呈上升趋势,全钾、速效钾含量和pH值下降,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变化不明显。有效磷含量与pH值呈明显负相关,表明pH值下降导致闭蓄态磷活化,促进了2a苗木的生长。在氮、磷营养亏缺条件下,施磷量的增加使得1a苗木土壤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pH值增加,全钾、水溶性钙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赵铭臻 王利艳 刘静 邹显花 郑宏 范福金 马祥庆 林开敏 李明
【目的】分析不同间伐保留密度及不同氮、磷肥施用量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成熟林生长和材种结构的影响,为高效培育大径材杉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7年生立地指数大于22的杉木人工林,采用正交试验设置9块标准地,间伐保留密度设为300、600和825株·hm~(-2),氮肥施用量设为0、100、200 g·株~(-1),磷肥施用量设为0、250、500 g·株~(-1)。【结果】间伐保留密度过大会限制杉木成熟林胸径增加,间伐保留密度过小会降低林分蓄积量,间伐和施肥均能有效促进单株材积增长,较高氮肥施用量能够促进杉木胸径、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的生长,氮、磷肥混合施用能够更有效地增加林分蓄积量的积累。间伐保留密度及氮、磷肥施用量3个因素均显著影响杉木成熟林大径材出材量(P<0.05),间伐保留密度和磷肥施用量对杉木成熟林大径材出材率具有显著影响(P
关键词:
杉木 间伐 施肥 大径材 材种结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艳菲 杨模华 刘卫东 夏洋 曾思棋 何睿玉 王伟 颜丙虎
【目的】研究施肥对福建青冈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最适宜福建青冈苗木生长的施肥配方,为福建青冈优质壮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年生福建青冈幼苗为研究对象,基于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设置3(N、P、K)因子5(-1.682、-1、0、1、1.682)水平,21(包括对照)组处理进行配方施肥试验,测定各处理福建青冈幼苗生长(苗高、地径、总根长、根平均直径、根尖数、总生物量)及生理(总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指标,比较其生长和生理特性差异,构建N、P、K三因子与各参数指标的回归方程,并进行效应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合理施肥可促进福建青冈幼苗生长、提高叶片生理活性。主效应分析表明3种肥料因子对苗高、地径、总生物量、可溶性蛋白、总叶绿素的影响主次为N> K> P,对总根长、根平均直径、根尖数影响则是N> P> K,对可溶性糖的影响为K> N> P;单因子效应分析发现,适量施用N、K对苗高、地径、总生物量生长及总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积累均具有明显的促进和调控作用,而P的效应不明显。N、P对总根长、根尖数的影响显著,而根平均直径仅N肥响应显著;在NPK的耦合效应中,NK互作对苗高、根尖数、可溶性蛋白的影响显著,NP互作对地径和总根长的影响显著。PK互作对总叶绿素、可溶性糖的影响显著;各项生长及生理特性指标在单、双因子显著效应下,均随着N、P、K施肥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符合“报酬递减”规律。【结论】福建青冈优质壮苗培育需辅以合理的NPK配施,合理施肥促进了福建青冈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指标积累,使得生长、生理抗性增强。利用主成分分析及频率分析法,以总生物量≥27.66 g为目标,确定福建青冈最优施肥区间为N肥(尿素)2.12~3.71 g·株~(-1)、P肥(过磷酸钙)5.16~7.34 g·株~(-1)、K肥(氯化钾)1.56~2.75 g·株~(-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贻铨 陈道东 纪建书 李瑞成 区晋祥 黄罗华
亚热带丘陵黄红壤区杉木中龄林间伐后4年施肥试验表明,施肥当年效应不明显,第2、第3年N肥效应极显著。在蓄积量和胸径增长上,P肥有效、K肥效应低。树高对施肥反应不明显。P、K肥单施效应低于N、NP和NPK肥。两次施肥,每次施尿素263kg/hm~2或尿素263kg/hm~2+钙镁磷肥503kg/hm~2,胸径净生长量增加36%~48%,蓄积净生长量增加32%~48%,投入产出比为1:3.75~3.78。大、中径木肥效明显高于小径木。施肥前林分本底值对林木生长有极显著影响,干扰肥效,施肥前对林分进行下层疏伐,将本底值调整到同一水平进行分析检验,提高肥效。
关键词:
杉木 中龄林 施肥效应 黄红壤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铭 何功秀 文仕知 及利 张盈 倪艳林 李智华
【目的】生态化学计量法是探索耦合元素平衡和循环的有效工具(如氮、碳、和磷等),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湖南会同杉木人工幼林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经营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414”配方施肥为基准,在湖南省会同县生态站林场2年生杉木人工林内设置14个不同配方施肥处理,分别在施肥前、施肥12个月后采集0~10 cm表层土壤样品及杉木根、枝、叶样品,采用电位法测定土壤pH值,重铬酸钾加热法测定土壤、植物的有机碳含量,凯氏消煮法测定土壤、植物的全氮含量,钼锑抗比色法(HClO_4—H_2SO_4)测定土壤、植物的全磷含量,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杉木人工林幼林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1)施肥明显改变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与CK相比,不同配方施肥处理土壤C含量无显著变化,土壤N、P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处理J(N_3P_2K_2)和处理E(N_2P_2K_2)分别观测到土壤N、P含量的最大值。2)配方施肥显著改变杉木幼龄林根、枝、叶化学计量特征。3)配方施肥后,土壤N∶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3),说明影响试验地土壤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是N;叶片、枝干N∶P变化区间分别为12.15~13.89、8.73~10.07,说明叶片、枝干生长也主要受N的影响。4)土壤C、N、P计量值对杉木人工林幼林的计量值具有一定影响,但对叶的影响相对较弱。5)处理J(N_3P_2K_2)施肥效果最为显著,表层土壤及叶片的N含量分别比CK提高28.36%和5.58%,枝的N、P含量分别比CK提高11.00%和28.13%,根的N、P含量分别比CK提高53.86%和4.92%。【结论】适宜的配方施肥能显著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林木对肥料的利用效率。基于“3414”试验,可知土壤,叶片,枝干和根系全氮均高于CK,氮是限制该试验地杉木人工林幼林林木生长及土壤生产力的因子之一。每株杉木幼树施用150 g氮肥、100 g磷肥、100 g钾肥的配方施肥模式(处理J)效果最为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明 吴柏林 曹永慧 陈双林
2001—2004年以笋用红竹林小区精确施肥试验为基础,结合试验区内部分长期定位观测,比较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笋用红竹林生态系统土壤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有机肥、纯化肥(N、NP、NPK)、有机+化肥、不施肥(CK)6个处理。结果表明:在连续3 a持续经营条件下,笋用竹林未施肥区(CK)土壤相应的有效养分消耗最快,有机质下降8.0%,全N下降5.2%,速效P下降15.0%,单施有机肥或NP、NPK化肥配施或有机无机肥料混合施用均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次序为有机肥+化肥处理(24.08%)>有机肥处理(8.49%)>化肥NPK处理(2.28%)>化肥NP处理(1.90%),单施N肥后土壤有机质...
关键词:
施肥 红竹林 养分供应 土壤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战秀梅 邹殿博 韩晓日 刘宁 程飞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春玉米氮素的累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肥用量下春玉米氮素累积规律符合指数方程Y=ae-b/t。在N、P2O5、K2O用量分别为240,225,240kg·hm-2条件下(N2、P2、K2处理),春玉米的产量达到13725.5kg·hm-2,氮素累积总量达到3.504g·plant-1,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氮素最大吸收速率最大,达到54.0mg·d-1.plant-1,且其出现时间较早;各处理中,以N2、P2、K2处理的氮素转运量最大,为1.477g·plant-1,而且转运的氮素营养占籽粒养分的比例最高,为73.04%。因此适宜的肥料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晓日 姜琳琳 王帅 战秀梅 兰宇 马宾
从高产施肥的角度,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旱作春玉米穗位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等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条件下,穗位叶全展后期Pn、Cond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呈现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而Ci、Tr则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不同氮、磷、钾用量对穗位叶4个光合指标的影响也较明显:穗位叶全展前期,Pn、Cond、Ci和Tr均随施氮、磷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随钾肥水平的提高,Cond、Ci、Tr均降低;而后期,表现出适宜氮、磷、钾施肥量有提高光合能力的优势,即氮、磷、钾养分缺乏或过量均会使后期光合能力降低。可见,适宜的氮、磷、钾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