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38)
- 2023(10590)
- 2022(8875)
- 2021(8109)
- 2020(6758)
- 2019(14731)
- 2018(14426)
- 2017(26641)
- 2016(15142)
- 2015(16120)
- 2014(16172)
- 2013(15510)
- 2012(14359)
- 2011(12703)
- 2010(12439)
- 2009(11293)
- 2008(11209)
- 2007(9974)
- 2006(8390)
- 2005(7438)
- 学科
- 济(50702)
- 经济(50627)
- 管理(41082)
- 业(38660)
- 企(30642)
- 企业(30642)
- 方法(22296)
- 数学(19582)
- 数学方法(19346)
- 财(16275)
- 农(15601)
- 学(15303)
- 中国(14440)
- 制(12611)
- 业经(11607)
- 贸(10468)
- 贸易(10466)
- 农业(10383)
- 务(10338)
- 地方(10335)
- 财务(10313)
- 财务管理(10290)
- 易(10182)
- 银(9821)
- 企业财务(9812)
- 银行(9753)
- 体(9570)
- 行(9248)
- 融(9234)
- 金融(9227)
- 机构
- 学院(207267)
- 大学(206538)
- 研究(78149)
- 济(76907)
- 经济(75184)
- 管理(72705)
- 理学(63144)
- 理学院(62312)
- 管理学(60913)
- 管理学院(60560)
- 中国(56003)
- 科学(54684)
- 农(53154)
- 京(44211)
- 所(43021)
- 农业(42607)
- 业大(42095)
- 研究所(39927)
- 财(35796)
- 中心(34484)
- 江(32263)
- 院(28912)
- 财经(28465)
- 省(28199)
- 农业大学(27851)
- 北京(27015)
- 经(26044)
- 范(25528)
- 技术(25489)
- 州(24987)
- 基金
- 项目(151021)
- 科学(115526)
- 基金(108615)
- 家(101993)
- 国家(101171)
- 研究(98125)
- 科学基金(82709)
- 社会(61170)
- 省(60200)
- 社会科(57925)
- 社会科学(57906)
- 基金项目(57657)
- 自然(57625)
- 自然科(56369)
- 自然科学(56340)
- 自然科学基金(55356)
- 划(52147)
- 教育(44656)
- 资助(43715)
- 编号(36440)
- 重点(35355)
- 计划(33107)
- 发(31910)
- 部(31851)
- 创(31667)
- 科研(30323)
- 科技(30157)
- 创新(29800)
- 成果(28554)
- 业(28201)
共检索到301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勇 陈艳 张志毅 李新国
为研究施肥对三倍体毛白杨苗木生长和抗寒性的影响 ,采用不同施肥时期和不同施肥量处理苗木 ,结果表明 :在苗高生长结束后的秋季进行了一次性施肥 ,促进苗木对N ,P的被动吸收 ,提高了苗木的抗寒性 .既有速生前期施肥又有秋季施肥的处理 ,不仅提高了苗木的生长量 ,而且增强了苗木的抗寒性 .在室内应用相对电导率、失水率、水分饱和亏缺以及生长恢复试验对各施肥处理苗木的抗寒性进行了测定 .综合评定结果表明 ,各施肥处理在提高苗木抗寒力的作用方面大小顺序为 :秋季将肥料全部施入 >速生前期施 1/ 2 ,秋季施 1/ 2 >速生前期将肥料全部施入 >速生前期施 1/ 3 ,速生后期施 1/ 3 ,秋季施...
关键词:
毛白杨 苗期施肥 秋季施肥 生长 抗寒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笑超 刘勇 李进宇 李世安 孙明慧 万芳芳 张劲 宋协海
【目的】研究雄性毛白杨对不同氮素形态配比的响应,为提高雄性毛白杨的氮素利用效率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窄冠雄性毛白杨331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容器植苗方法,设置不同形态氮素配比(硝态氮∶铵态氮=0∶100、75∶25、50∶50、25∶75、100∶0)、单一形态氮(酰胺态氮)和不施肥为对照,测定毛白杨苗高、地径、生物量、叶片结构、根系特征和氮、磷、钾含量,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雄性毛白杨生长、生理结构和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雄性毛白杨331在同一施氮水平下,苗高、地径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当硝态氮比例达到50%及以上时,苗高、地径趋于稳定,平均分别达到189.33 cm、21.84 mm;根和茎的生物量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大而增大,但硝铵比为75∶25处理(0.84)的根茎比显著大于单施硝态氮的处理(0.68)。硝铵配比施肥对毛白杨叶片总厚度、细根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0%及以上硝态氮处理下的细根根长和根表面积显著大于其他处理组合。高硝铵比(50∶50或75∶25)和尿素施肥处理均能有效促进植株茎、根的氮素积累,但尿素处理苗木根系的磷含量显著低于高硝铵配比处理。【结论】硝态氮能够明显促进窄冠雄性毛白杨331的生长和养分积累,毛白杨331具有明显的偏硝性。雄性毛白杨施肥时建议采用硝铵比为50∶50至75∶25的施肥配比。
关键词:
雄性毛白杨 氮素形态 生长 养分累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苗苗 刘勇 李国雷 彭玉信 刘春和 赵建松 王书红 蕫彪 王长伟 赵蕊蕊
【目的】探究秋季施肥对苗木质量、养分贮存和造林效果的影响,明确苗木生长与养分回流的内在联系,确定最佳施肥水平,为苗木培育精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三倍体毛白杨组培苗"北林雄株1号"为试验材料,顶芽形成后进行秋季施肥,每周1次,连续6周平均施入(9月2日—10月7日)。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秋季施肥水平和1个对照,每株施肥0、5、10和20 g(水溶肥花多多1号:20%N+20%P2O5+20%K2O+TE),分析秋季施肥对苗圃阶段苗木生长、养分贮存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水平以及造林后苗木成活、生长和养分回流等的影响。【结果】1)秋季施肥对苗圃阶段苗木生长的影响较小,但可显著促进苗木尤其是根系氮贮存和非结构性碳积累,茎、根氮浓度分别提高2.4%~12.0%和17.4%~48.1%,根淀粉浓度提高17.9%~34.5%;秋季同时施用氮、磷、钾肥,主要提高氮贮存而不影响磷、钾贮存,表现出氮元素利用偏好性; 2)翌年造林后,苗高、地径和茎体积生长量在施肥量每株10 g时达到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40.0%、80.4%和85.3%),苗圃施肥效果得以充分体现;苗圃施肥量每株20 g的苗木造林后生长受抑,成活率最低(63.3%); 3)造林后苗木(施肥量每株10 g时)生长量的提高可提升氮回流效率(71%),降低落叶氮淋失(56.4%); 4)回流效率的变化并非受单一元素控制,而与叶片中多种元素的浓度变化相关;氮回流效率与落叶氮、落叶钾浓度呈负相关,与绿叶磷、落叶磷浓度呈正相关;磷回流效率与绿叶氮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苗木氮贮存量、非结构性碳积累量、翌年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是评价秋季施肥效果的主要指标,苗圃合理秋季施肥能够提高苗木氮贮存和非结构性碳积累,进而提高苗木翌年造林成活率和生长表现;造林后,苗木生长量的提高可提升叶片氮回流效率,降低落叶氮淋失。秋季施肥是一种理想的养分加载方式,但合理秋季施肥量的确定尤为重要,施肥量每株10 g时最有利于苗木养分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贮存及造林后成活和生长,施肥量每株20 g时则产生负面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敏生 李志兰 王颖 王进茂 梁海永
建立三倍体毛白杨叶片再生体系,用部分改造BtCry1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剂(API)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在含卡那霉素50 mg·L-1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产生不定芽的叶片占18 %,在生根培养基上对转基因植株做进一步筛选,获得50个转化再生株系。PCR检测表明:80 %的植株呈现阳性反应,部分株系进行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插入杨树基因组中。用Bt毒蛋白抗血清进行ELSA检测,结果表明:7个转基因株系都有Bt杀虫蛋白表达,表达量最高的株系约占叶总可溶性蛋白的0·016 1 %。用经分子生物学检测的28个转基因株系叶片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广德 张亚雄 时海香 王斐 刘龙龙 李豆豆 贺曰林 席本野
以8年生三倍体毛白杨优良无性系B301速生人工林为对象,从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叶片净光合速率、树干边材液流等生长、生理角度,探讨修枝对三倍体毛白杨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修枝第二年,消除初始条件影响后,轻度修枝三倍体毛白杨胸径年生长量显著大于对照(P=0.034);5月中旬到6月中旬,轻度修枝胸径生长量显著大于重度修枝和对照(P=0.024),分别为重度和对照的1.59和1.69倍。修枝可提高三倍体毛白杨材积生长,轻度修枝材积生长显著高于对照(P=0.008),较对照和重度修枝分别高140.66%和9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之悌 康向阳 张志毅
对毛白杨优良无性系进行了染色体检查和花粉观察,结果表明:(1)在毛白杨自然花粉中有形态较大的大花粉粒的存在,大花粉粒染色体计数为1n=2x=38,证明这种大花粉粒为天然染色体未减数的2n花粉;(2)毛白杨分布区中有天然三倍体(2n=3x=57)的存在。现已检出5个毛白杨天然三倍体无性系,它们分别位于毛白杨分布区的北部、西部与南部,相距甚远,表明其存在具有普遍性;(3)毛白杨天然三倍体在材积生长、纤维特性、干型和抗性等方面具有优势,与生产群体相比,其材积生长的遗传增益平均超出564%,其中表现最佳的B383可超出154%。这些毛白杨天然三倍体的发现,对于杨树遗传育种的学术研究和毛白杨木浆、木片...
关键词:
毛白杨,未减数花粉,天然三倍体,选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静 王长宪 王斌 刘杰 赵进红 黄艳艳 张虹
试验设计4~11 g.kg-18个NaCl浓度梯度,对转PLD/AtNHXI基因抗盐碱三倍体毛白杨进行组培苗抗盐分化试验,设计2~10 g.kg-19个NaCl浓度梯度进行组培苗抗盐生根试验,设计3~12 g.kg-110个NaCl浓度梯度对1年生盆栽苗进行抗盐试验,结果表明:在NaCl浓度达8 g.kg-1时,转基因三倍体毛白杨分化培养37 d后,组培苗的叶色、分化芽数及新稍长度开始受到影响,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将抑制组培苗分化生长,甚至枯萎死亡;在含NaCl 7 g.kg-1的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0 d后,虽然叶色没有受到盐太大的影响,但生根和新稍的生长都开始受到抑制,根系明显的减少;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栋 刘勇 田书勇 张锋 冯雪瑾 张亚男 李晓丽 赫淑华
【目的】探讨苗圃育苗过程中不同土壤水势条件下毛白杨苗木的生长节律、形态及生理响应规律,为制定合理灌溉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以毛白杨1年生苗为材料,设置3个土壤水势阈值(-20、-40、-60 kPa,即灌溉起始阈值),并以生产上常规灌溉作为对照(灌溉起始阈值<-80 kPa),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苗木生长模型并划分生长阶段,研究不同土壤水势下毛白杨苗木生长节律、苗高地径生长、生物量分配和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1)与常规灌溉(CK)相比,以-20 kPa作为灌溉起始阈值能够显著促进苗木生长,苗高、地径平均提高了29.33%和24.12%,生物量显著增加了176.17%,且茎根比优于-40和-60 kPa处理。(2)不同土壤水势处理下,毛白杨苗高、地径苗期生长均呈现“S”型曲线,且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可以用来进行苗高和地径生长的预测和分析;同时苗木苗高与茎生物量、地径和根生物量显著正相关,可以通过苗高、地径的测量值估算苗木生物量。(3)根据毛白杨1年生苗木的苗高生长规律可将生长期划分为4个阶段:成活期,移苗至移苗后15 d;生长初期,移苗后16~53 d;速生期,移苗后54~138 d;木质化期,移苗后139~220 d。(4)毛白杨苗木茎养分质量分数无明显变化规律,根养分质量分数随土壤水势升高总体呈降低趋势,常规灌溉下苗木茎、根养分质量分数最大,显著高于各处理15.14%~46.43%;养分单株质量规律与质量分数规律相反,-20 kPa处理下苗木各养分单株质量最大,高于常规灌溉处理100.08%~237.51%。(5)以-20 kPa作为灌溉起始阈值时,苗木质量指数综合评定结果最优,苗木质量最佳。【结论】土壤水势对毛白杨苗木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有显著影响,距地表10 cm处以-20 kPa作为速生期灌溉起始阈值时,苗木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和养分单株质量最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洲鸿 刘勇 段树生
为研究施肥对侧柏苗木抗旱性的影响 ,采用不同氮素水平和施肥方法培育侧柏播种苗木 ,并且用所培育的苗木进行造林试验 ,研究养分对于侧柏苗木抗旱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适量高氮水平能够增加苗木体内的叶绿素、可溶性糖以及矿物质含量 ,改善苗木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气孔调节作用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指数施肥方法有利于苗木对养分的吸收 ,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 ,使苗木体内的矿质元素增加 .秋季施肥不影响苗木木质化 ,却提高了苗木体内氮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
关键词:
侧柏 氮素 施肥方法 抗逆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燕 董雯怡 张志毅 李吉跃 聂立水 沈应柏
采用正交设计L9(34)布置氮、磷、钾3因素3水平的肥料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施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苗木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的施肥处理对相同系号的苗木影响不同,而不同系号的苗木对相同施肥处理响应也不一致,因此不仅要找出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量及其比例,而且要针对不同的无性系制定不同的施肥配方;2)毛白杨杂种无性系的生长和生理特征对于不同施肥配方的响应不完全一致,毛白杨杂种无性系S86号的最佳施肥配方为N(3g)+P2O5(2.25g)+K2O(0g),46号的最佳配比为N(5g)+P2O5(4.5g)+K2O(1g);3)毛白杨杂种无性系S86和46号处理间净光合速率×总叶面积...
关键词:
毛白杨 苗高 地径 生物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向阳 毛建丰
以二倍体毛新杨、银腺杨为参照亲本 ,对三倍体毛白杨配子育性及其子代变异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三倍体毛白杨B312花粉量较大 ,平均每花序高达 5 3mg.采用二倍体为参照母本研究三倍体花粉配子育性有估测过高的倾向 .②通过二倍体为参照父本可以相对较为准确地检测三倍体的雌配子育性 ,其中三倍体毛白杨雌株B30 3 ,B30 4,B30 5的配子育性介于 0 .0 5 %~ 0 .5 %之间 .③三倍体毛白杨与毛新杨等的杂交子代中存在三片子叶、四片子叶等子叶形态变异现象 ,总变异率达 2 6 .47% .④利用三倍体毛白杨与二倍体毛新杨、银腺杨杂交 ,共成苗 170株 ,其中包括 14.7%...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先亮 赖文衡 潘定如 殷宁 樊永明
该文主要研究三倍体毛白杨由 2 .0MPa以上爆破变为 1.0MPa爆破浆的可漂性 .用 1.0MPa爆破三倍体毛白杨做CEP ,其得率可达 90 %左右 .加入 4%的Na2 CO3,4%~ 12 %Na2 SO3 所得本色浆白度为 42 %~ 5 8% ,使白度有大幅度提高 .用过氧化氢常规漂白 ,一段漂 (2 %H2 O2 )白度可达 5 6 %~ 6 6 % ;二段漂白度可达 6 4%~ 75 % .浆料具有潜在的可漂性 ,使杨木爆破浆用作新闻纸和文化用纸成为可能 .同时也为正在大力推广并已大片成林的三倍体毛白杨的利用 ,开辟了极为广阔的市场 .
关键词:
低压爆破 CEP 可漂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小娟 谢益民 姜伟 蒲俊文 吴庆利 刘鑫宇
该文用核磁共振(13C--NMR)及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探讨了人工培育的速生材———三倍体毛白杨硫酸盐及碱性--亚钠两种制浆方法中,浆中残余木素及废液中木素的结构.结果表明,与硫酸盐浆(KP)相比,碱性--亚钠法浆(ASP)中残余木素含有较少的缩合型结构以及木素与半纤维素的连接;两种废液木素中都含有大量的苯环及甲基、亚甲基结构,几乎不存在烷基芳基醚键结构;与KP相比,ASP废液中木素含有较多的羧基、缩合型愈创木基结构以及愈创木酚型的伯醇醚.
关键词:
三倍体毛白杨 残余木素 缩合型结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求慧 赵广杰 何静
为搞清酸性条件下三倍体毛白杨和杉木苯酚液化物的结构,该研究对两种木材分别进行了液化处理,并对液化物进行了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光谱(1H--NMR1、3C--NMR和31P--NMR)以及电子扫描电镜(SEM)的测定分析.FTIR和NMR的分析结果表明,液化后的毛白杨和杉木均发生了结构上的明显变化,出现了纤维素和木素的基本活性结构单元,表明液化处理使木材发生了降解、酚化等化学反应.SEM测定结果表明,木材液化物中含有未完全液化的微小木材组织碎片,两种木材液化物中残存的这种物质的大小存在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曰钦 谢宗强 翟明普 贾黎明
采用网袋法研究三倍体毛白杨落叶、小枝(直径小于0.5 cm)、细根(直径小于2mm)和皮的分解速率以及N,P动态。结果表明:4种有机残体在357天中分解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到试验结束时(2008年11月)细根的分解率最大(42.5%),其次是落叶(30.5%)和皮(26.0%),小枝的分解率最低(20.9%);Olson指数方程对4种有机残体的分解拟合效果较好,相关系数R2为0.96~0.98,由此计算得到4种有机残体的年分解率分别为42.88%,31.74%,26.25%和20.54%;不同有机残体分解初期存在N,P元素富集现象,但富集程度与富集持续的时间存在差异,细根、叶、皮、小枝中N的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