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62)
2023(7271)
2022(6035)
2021(5381)
2020(4472)
2019(9941)
2018(9449)
2017(17358)
2016(9779)
2015(10445)
2014(9925)
2013(9830)
2012(9172)
2011(8175)
2010(7955)
2009(7202)
2008(7038)
2007(6274)
2006(5430)
2005(4739)
作者
(33210)
(27717)
(27674)
(25799)
(17447)
(13625)
(12126)
(10955)
(10729)
(9658)
(9619)
(9236)
(9228)
(8883)
(8710)
(8690)
(8607)
(8308)
(8011)
(8008)
(7365)
(6826)
(6571)
(6450)
(6371)
(6188)
(6056)
(6006)
(5780)
(5766)
学科
(35208)
经济(35158)
管理(27255)
(25941)
(20077)
企业(20077)
方法(16718)
数学(15025)
数学方法(14860)
(10803)
(10708)
(9993)
中国(9207)
(8772)
贸易(8771)
(8578)
业经(8093)
农业(7591)
(6666)
技术(6124)
(6060)
财务(6054)
财务管理(6037)
环境(6018)
企业财务(5748)
地方(5651)
(5341)
(5285)
银行(5284)
(5147)
机构
大学(140170)
学院(138237)
研究(54649)
(54096)
经济(53066)
管理(49608)
理学(43604)
理学院(43052)
管理学(42090)
管理学院(41890)
(39823)
科学(39107)
中国(38825)
农业(32374)
业大(30820)
(30601)
(30296)
研究所(28675)
中心(23857)
(22693)
农业大学(21252)
(20708)
(20314)
(19518)
北京(18718)
财经(18471)
(18312)
科学院(17739)
(17652)
(17016)
基金
项目(104149)
科学(79824)
基金(76527)
(73510)
国家(72947)
研究(63512)
科学基金(59316)
自然(43120)
自然科(42148)
自然科学(42128)
自然科学基金(41434)
基金项目(40753)
(40595)
社会(40389)
社会科(38302)
社会科学(38288)
(36240)
资助(31090)
教育(28069)
重点(24663)
计划(24449)
科技(22293)
(22189)
(22179)
(21916)
编号(21866)
科研(21589)
(20644)
创新(20644)
(18779)
期刊
(53741)
经济(53741)
学报(37586)
研究(35257)
(34577)
科学(29928)
中国(26982)
大学(26217)
学学(25478)
农业(23436)
管理(17138)
(16859)
(13371)
业大(11445)
(10438)
金融(10438)
经济研究(9740)
农业大学(9612)
教育(9447)
(9137)
财经(8985)
技术(8931)
业经(8752)
科技(8368)
林业(8352)
(7709)
问题(7367)
中国农业(7035)
自然(6453)
资源(6353)
共检索到196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磊  杨延杰  林多  
以蒲公英为材料,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其生长及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蒲公英净光合速率、叶片中叶绿素、硝酸盐、绿原酸、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和产量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片中叶绿素、硝酸盐、绿原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叶面积和单株产量先升高后降低,粗纤维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与其他处理相比,施氮量为每 kg 基质0.250g 氮,即每生产1kg 鲜商品蒲公英施入4.4g 氮的处理下,蒲公英具有最高的单株叶面积、单株产量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最低的粗纤维含量,硝酸盐含量较低,同时绿原酸、VC 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也比较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磊  杨延杰  林多  
研究贮藏温度对蒲公英采后生理指标和品质的影响,探索适宜的贮藏温度,为蒲公英贮运技术的发展与延长供应期提供指导。设置25,10,2,-18℃4种贮藏温度,测定了蒲公英在贮藏过程中外观、营养成分含量和采后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采后蒲公英随着贮藏天数的增加,叶片逐渐黄化,粗纤维的含量升高,维生素C和绿原酸含量下降,硝酸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2℃下贮藏能够使采后蒲公英具有较高的叶绿素、维生素C、绿原酸,较低的硝酸盐和粗纤维含量,较低的细胞膜渗透率、MDA含量和较高的SOD活性,显著地延缓其衰老进程,延长贮藏寿命。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成艳   周小栋   马小婧   黄帅  
本试验旨在研究蒲公英对苜蓿青贮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蒲公英分别以0(对照组)、2%(2%T)、4%(4%T)、6%(6%T)和8%(8%T)添加至苜蓿中进行青贮,每组4个重复,发酵60 d后测定青贮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营养品质上,4%T组的DM和EE含量显著增加(P<0.05),分别为37.85%FM和2.08%DM,6%T组的EE和WSC含量显著增加(P<0.05),分别为2.27%DM和6.52%DM,6%T和8%T组的NDF和ADF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37.82、32.17%DM和34.85、30.12%DM。发酵品质上,所有蒲公英添加组青贮的pH值和P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降到4.90,所有蒲公英添加组A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均在1.00%DM以上,4%T组LA含量和LAB数量均显著增加(P<0.05),分别为4.85%DM和7.19 log cfu·g~(-1) FW,且NH_(3)-N含量显著降低(P<0.05),为2.46%TN。抗氧化活性上,8%T组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P<0.05),为1.37%DM,4%T、6%T和8%T组的总酚和总多糖含量及GSH-Px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6%T组青贮的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为241.37 U·mg~(-1) prot,2%T和6%T组青贮的DPPH清除率均显著提高(P<0.05),且均在90%以上,2%T、4%T和8%T组青贮的T-AOC均显著提高(P<0.05),分别为0.51、0.60和0.43 mmol/L。主成分分析和综合得分排名为6%T组>4%T组>2%T组>8%T组>对照组。综上所述,蒲公英添加量为6.0%时对苜蓿青贮的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和抗氧化活性效果最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元财  王伯伦  王术  贾宝艳  
在大田条件下,以辽粳294(直立穗型)和沈农8718(弯曲穗型)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辽粳294和沈农8718获得高产的适宜施氮量分别为190kg.hm-2和167kg.hm-2。两个品种的产量、品质性状对氮肥的反应基本相同。增加施氮量可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的穗数,但同时也导致每穗颖花数、每穗成粒数减少,成粒率和千粒重下降。各品质指标中,氮肥对垩白率、垩白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蛋白质、脂肪酸含量和整精米率,对其他品质指标影响相对较小。随着施氮量增加,垩白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糙米率、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脂肪酸含量下降,而整精米率、胶稠度则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宁伟  贾庆飞  朱丹  李天来  
比较东北地区不同种蒲公英中咖啡酸和绿原酸的含量.采用Diamonsil ODS-C18色谱柱(250mm×4.6mm,5m),以甲醇-水(含0.5%冰醋酸)系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3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35℃。绿原酸Y=11892X+0.0291,r=0.9991,平均回收率(n=6)为98.9%,RSD为1.53%。回归方程:咖啡酸Y=17993X-4.6433,r=0.9996,平均回收率(n=6)为99.5%,RSD为2.58%;11种蒲公英咖啡酸和绿原酸差异较大,丹东蒲公英中咖啡酸和绿原酸含量最高,戟片蒲公英咖啡酸含量低于药典标准,为蒲公英药材的质量控制和种质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小娇  郑义  张建  孙俊坤  宁伟  
通过对营养生长阶段不同时期叶片中硝酸盐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产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测量分析,挑选出适合水培的蒲公英资源,并摸索出蒲公英水培营养液配方中硝酸钙的最适配比及采收时间。利用不同浓度Ca(NO3)2的营养液在水培条件下对丹东蒲公英(Taraxacum antungense)和亚洲蒲公英(T.asiaticum)进行栽培管理。丹东蒲公英和亚洲蒲公英水培营养液中硝酸钙的最适浓度为656μg·g-1。结果表明,丹东蒲公英相比亚洲蒲公英更适合水培;从4月中旬开始利用水培两种蒲公英,在6月中下旬采收产量与安全性最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义  郭小娇  赵婷  宁伟  
采用常规品质评价分析方法测定在保护地和露地分别栽培的8种蒲公英的干物质、粗灰分、蛋白质、可溶性糖、纤维素、粗脂肪、硝酸盐及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丹东蒲公英(Taraxacum antungense)干物质(4.03±0.1)mg·g-1、总黄酮含量(16.98±0.09)mg·g-1显著高于其他7个种;硝酸盐含量(247.67±7.23)μg·g-1显著低于其他7个种。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适合作为菜用种质材料。本试验为东北地区蒲公英种质资源评价的一部分,研究结果为有目的评价出安全高产的蒲公英菜用栽培种质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汕  董庆国  方伏荣  王仙  王钊英  郑伟  胡艳红  赵风兰  张建平  
以甘啤4号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啤酒大麦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中,主区种植密度(D)设325(D_(325))、375(D_(375))和425万株/hm~2(D_(425))3个水平;裂区施氮量(N)设0(N_0)、75(N_(75))、150(N_(150))、225(N_(225))和300kg/hm~2(N_(300))5个水平。结果表明,密度对大麦植株氮磷钾含量、旗叶SPAD值、穗下节间长度及主要品质性状等影响均不显著,而对株高、茎秆直径、旗叶叶面积和成穗率的影响达显著性水平。株高、茎秆直径和旗叶叶面积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植株含氮量、穗长、穗粒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阳  宋炳彦  刘云  梁玉芹  
为研究不同追氮量处理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5个氮肥追肥处理,不施、常规追氮的60%、常规追氮的80%、常规追氮、常规追氮的120%,测定不同处理对黄瓜的产量、品质、果实形态的影响,为日光温室黄瓜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适当减施氮肥可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与CK相比,增施氮肥可使黄瓜产量增加,但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呈下降的趋势,其中80%CF处理产量最高,为122 366 kg/hm2;黄瓜果实可溶性糖、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施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卢家柱  赵贵宾  颉建明  何志学  赵常旭  杨煜  
为探究不同施氮量对茄子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陇优长茄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不同施氮水平下(0,192,231,288,384 kg/hm~2),茄子干物质积累量、产量、营养品质及各器官养分含量。结果表明,茄子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T2产量最高,为61 920 kg/hm~2。氮肥用量(x)与茄子产量(y)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数学模型为y=-0.570 9x2+290.03x+22 915,R2=0.989 9**。各施肥处理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以T2最高,分别为3.433%和2.264 mg/g;维生素C以T1最高,为70.610 mg/100g...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云娥  张燕  高艳明  李建设  
【目的】本文筛选适合温室土壤栽培黄瓜最优营养液滴灌管理方式。【方法】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博美626"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以目标产量滴灌施肥为对照。设计3个(园试、山崎、山东)营养液配方,并采用不同的浓度梯度(苗期为1/2倍、开花期为2/3倍、结果期为标准浓度营养液)研究不同营养液配方对温室黄瓜植株生长发育、果实品质、产量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不同配方营养液处理均能促进黄瓜生长发育、改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及水肥利用率。其中,园试配方处理较目标产量(对照)株高增高13. 99%;根系活力增加4. 95%~36. 19%;有效光合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Pn增幅为12. 55%~22. 09%。该处理利于果实中糖的积累,显著降低了硝酸盐含量11. 33%,提高产量11. 77%,降低施肥总量30. 65%,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提高细菌数量23. 43%,促进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提高速效磷31. 99%,增加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46. 33%与68. 06%,水分生产率为108. 24。【结论】园试配方营养液处理效果最佳,可促进黄瓜的营养生长,有利于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建议推广使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越   李霞   刘娜   王园   齐景伟   安晓萍  
为快速实时评价酶解中草药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本研究对5种蒲公英进行酶解,共收集125个酶解蒲公英样品。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建立酶解蒲公英多糖的NIR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1)使用标准正态变换(SNV)+去趋势(Detrend)+二阶导数(SD)的方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光谱范围为908~1 670 nm,主因子数为2时,酶解蒲公英多糖预测模型的建模效果最佳。2)模型校正集相关系数(R~2c)为0.917 5,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为7.714 4,校正集标准偏差(SEC)为7.753 3,校正集相对分析误差(RPDc)最高为3.480 9;验证集相关系数(R~2p)为0.878 4,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CV)为9.411 5,验证集标准偏差(SEP)为9.458 2,验证集相对分析误差(RPDp)为2.867 2。3)外部检验结果显示,样品的预测值和实测值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本研究建立的NIR分析模型可对酶解蒲公英的多糖含量进行快速无损的实时监测,为蒲公英酶解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新  赵庆勇  刘燕青  张亚东  朱镇  赵凌  陈涛  周丽慧  姚姝  赵春芳  王才林  
以江苏省农科院育成的3个半糯粳稻新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半糯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产量构成因素在品种(系)和施氮水平间差异显著。‘G7012’,‘G7020’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南粳9108’的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施氮量300 kG/hm2时,产量最高。2垩白率和垩白度在品种(系)和施氮水平间差异显著,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3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在品种(系)和施氮水平间差异显著,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4直链淀粉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糊化温度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5随着施氮量增加,峰值粘度逐渐下降,消减值逐渐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小勇  顾炽明  刘康  廖星  黄威  杨志远  秦璐  
【目的】长江流域多熟制模式下,油菜播种推迟,引起产量低、品质差。为探究施氮量对迟播油菜氮素利用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施氮量下迟播油菜产量构成、农艺性状、养分积累、籽粒品质,以期探明迟播油菜最佳施氮量。【方法】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油杂19为材料,在湖北应城、黄冈进行大田裂区试验,设置2个播期(常规播期S1,10月10日;迟播S2, 11月10日)为主区,4个施氮量(N0:不施氮肥;N1:120 kg·hm~(-2);N2:240 kg·hm~(-2);N3:360 kg·hm~(-2))为副区。【结果】(1)迟播(S2)显著降低油菜籽粒产量,增加氮肥施用量,不同播期油菜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及千粒重均有显著上升趋势,与N0相比,在N1、N2和N3处理下,籽粒产量在常规播期下两地平均增加31.9%、68.6%和79.8%,在迟播下两地平均增长36.0%、82.3%和87.3%;(2)播期推迟,油菜根颈粗、株高、分枝起点高度和根系干重均显著下降,地上部干重增加,根冠比下降。增加氮肥施用量,不同播期油菜根颈粗、株高及分枝起点高度增加,地上及根系干重均上升,但根冠比呈现下降趋势;此外,与N0相比,在N1、N2和N3下,倒伏角度在正常播期下两地平均增加162.7%、254.7%和374.7%,在迟播下两地平均增长105.5%、208.7%和303.1%,即增施氮肥加重了倒伏的发生;(3)推迟播期,油菜根系氮含量和氮积累量均下降;籽粒氮含量上升而氮积累量下降、含油率下降;茎秆、角果壳氮含量变化不显著,但氮积累量显著上升。增加氮肥施用量,各部位氮含量和氮积累量增加,含油率下降,但产油量呈上升趋势,在240 kg·hm~(-2)施氮量水平时,产油量在两个播期下均达最大,应城分别为1 830.5和1 534.5 kg·hm~(-2),黄冈分别为1 535.1和1 220.0 kg·hm~(-2)。籽粒氮素利用率也达最高,应城分别为34.88%和31.14%,黄冈分别为27.95%和25.48%。籽粒氮素利用率与籽粒产量和产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倒伏角度不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提高籽粒氮素利用率提高籽粒产量和产油量,同时不加重倒伏发生。【结论】增加氮肥施用可提高迟播油菜产量,但氮肥施用应控制在240 kg·hm~(-2)左右,以控制倒伏进一步加剧,并获得最大产油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建  赵鑫  陈倩倩  宁伟  
为从细胞水平探明朝鲜蒲公英花粉败育的原因,通过卡宝品红染色和石蜡切片法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及雄配子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大量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断片、染色体分离不同步以及不均等分裂等异常情况,染色体行为异常导致四分体时期出现二分体、三分体、含微核的异常四分体以及多分体等现象;朝鲜蒲公英成熟花粉为3–细胞型,存在多核的异常花粉粒。综合分析,认为朝鲜蒲公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和雄配子的生殖核异常发育是导致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