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4)
- 2023(10286)
- 2022(8724)
- 2021(7873)
- 2020(6502)
- 2019(13911)
- 2018(13685)
- 2017(24834)
- 2016(13736)
- 2015(14439)
- 2014(13488)
- 2013(12918)
- 2012(11324)
- 2011(9910)
- 2010(9684)
- 2009(8932)
- 2008(8669)
- 2007(7382)
- 2006(6171)
- 2005(5149)
- 学科
- 济(44289)
- 经济(44234)
- 管理(39611)
- 业(36995)
- 企(30303)
- 企业(30303)
- 方法(19319)
- 数学(17097)
- 数学方法(16892)
- 财(15771)
- 农(14450)
- 中国(12227)
- 业经(11325)
- 学(11256)
- 务(11071)
- 财务(11058)
- 财务管理(11043)
- 贸(10699)
- 贸易(10692)
- 企业财务(10462)
- 易(10410)
- 农业(9750)
- 制(9501)
- 环境(7963)
- 地方(7812)
- 银(7630)
- 银行(7577)
- 技术(7419)
- 划(7134)
- 行(7064)
- 机构
- 学院(179493)
- 大学(176392)
- 济(66954)
- 管理(65968)
- 经济(65541)
- 研究(61960)
- 理学(57923)
- 理学院(57250)
- 管理学(55997)
- 管理学院(55719)
- 中国(46070)
- 科学(42913)
- 农(41477)
- 京(36232)
- 业大(34278)
- 农业(33489)
- 所(32747)
- 财(31101)
- 研究所(30444)
- 中心(28737)
- 江(26258)
- 财经(24993)
- 院(22854)
- 经(22836)
- 农业大学(22322)
- 范(21865)
- 北京(21704)
- 师范(21421)
- 省(21293)
- 州(20746)
- 基金
- 项目(132716)
- 科学(103237)
- 基金(96550)
- 家(89154)
- 国家(88441)
- 研究(88182)
- 科学基金(74095)
- 社会(56277)
- 社会科(53400)
- 社会科学(53386)
- 省(53278)
- 基金项目(51816)
- 自然(51273)
- 自然科(50165)
- 自然科学(50147)
- 自然科学基金(49257)
- 划(45639)
- 教育(40136)
- 资助(37898)
- 编号(33998)
- 重点(31196)
- 发(28374)
- 创(28288)
- 计划(28055)
- 部(27694)
- 科研(26928)
- 创新(26506)
- 成果(25188)
- 科技(24653)
- 业(24629)
共检索到250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一帆 彭增莹 段松江 申莹莹 李宗润 郭仁松 张巨松
为探明不同施氮水平与缩节胺对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互作效应,以“新陆中88号”为试材,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置320(N_1)、480 kg/hm~2(N_2)2个施氮(纯氮)水平和67.0(F1)、150.0(F2)、260.5(F3)、371.0 g/hm~2(F4)4个缩节胺喷施剂量,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缩节胺喷施剂量对棉花光合特征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施氮水平与缩节胺剂量对棉花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与产量构成因素均存在互作效应。氮肥与缩节胺对棉花P_n与T_r的促进作用主要在棉花盛铃期与吐絮期,且P_n与T_r均以N_1F3处理较高。N_1最终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与皮棉产量均高于N_2,各指标依次高出5.6%、11.32%、7.68%。同一施氮水平下,F3剂量能够显著提高棉花生殖器官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增加棉花单株结铃数、单铃质量与皮棉产量,亦均以N_1F3处理较高,但其与N_1F2处理相比均未达显著差异水平,其中N_1F3皮棉产量为2 803.32 kg/hm~2,但其仅较N_1F2处理增产0.3%。因此,综合考虑各测定指标表现,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南疆棉田适宜施氮量为320 kg/hm~2,同时配合喷施缩节胺剂量150.0 g/hm~2为宜,节本的同时可保证较高的棉花产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芳 马云珍 郑苍松 徐文修 李玲 张娜
【目的】为了揭示连续定位不同施氮水平对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定点设置0(N0)、90(N90)、180(N180)、270(N270)、360(N360)、450(N450)kg·hm~(-2)不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2019年和2020年连续2年分别在2018年各处理原位上进行重复试验,并且分别测定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棉花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2019年和2020年全生育期各处理的平均叶面积指数(LAI)均表现为N270>N450>N360>N180>N90>N0,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抛物线变化趋势,均以中氮(N270)处理最高,同时胞间CO_(2)浓度(Ci)最低,且定位3年(2020年)各处理的LAI、SPAD、Pn、Tr、Gs等光合参数的差异均高于定位2年(2019年)的。2018—2020年各年的产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单峰曲线,且基本为中氮N270处理的单铃重、单株铃数、产量最高。连续施氮2年(2019年)和3年(2020年)的N270处理的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肥(N0)、低氮(N90、N180)、高氮(N360、N450)处理,定位年限越长表现越显著,2019年N270处理的产量比N0、N90、N180、N360、N450处理分别增加了17.10%、5.11%、3.83%、3.83%、5.16%,2020年分别增加了41.40%、18.30%、8.12%、9.08%、8.44%。【结论】棉田连续不施氮棉花光合作用最差,造成严重减产;低氮量90、180 kg·hm~(-2)对光合作用的提高不显著,产量增加幅度小;高氮量360、450 kg·hm~(-2)随着连续定位年限越长,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越强,棉花增产幅度也越小;本试验表明连续施氮量为270 kg·hm~(-2)时,棉花光合作用能力最高,可使棉花产量保持在较高水平。
关键词:
连续 定位 施氮 光合特性 产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晓麒 彭杰 张钊 邱深 姚晓芬 杜轩 杨国正
为探讨长江流域棉区基于“增产不增投”理念的油菜收获后直播棉花合理施氮量,选用早熟棉品种华棉3097,于2022-2023年开展大田试验,考查施氮180(N180)、210(N210)、240(N240)、270(N270)、300(N300)、330(N330) kg/hm2棉花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和产量表现。结果显示:N270和N300棉花产量相当,但高于N180和N330。N270水平下2 a平均籽棉产量比N180和N330分别提高7.0%和5.4%,该施氮量的单位面积铃数比N180和N330分别高24.9%和21.6%,各施氮水平间株高、果枝数、果枝起始高度、绿叶数和节位数表现类似。棉花冠层透光率随生育进程降低,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冠层高度30~50 cm和棉行20 cm内,N270比N330高23.9%,比N180低10.0%,与N300相当。N27(0N300)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高于N180和N330;N270胞间CO2浓度低于N180和N330。可见,油菜收获后直播棉花施氮270 kg/hm2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可以增加单位面积铃数,改善冠层透光状况,提高光合性能,从而获得较高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宁 冯克云 南宏宇 张铜会
【目的】探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棉花根系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为干旱区合理利用水肥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2019年进行田间定位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重度水分亏缺(W1)、轻度水分亏缺(W2)和正常水分(W3),控制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32%—46%、51%—62%、67%—81%,副区为不施肥(F0)、单施化肥(F1)、30%有机肥+70%化肥(F2)和70%有机肥+30%化肥(F3),分析不同水分条件下施肥对棉花花铃期根系形态特征、根长垂直分布、根系活力、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水分亏缺抑制了棉花花铃期根系生长,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活力较正常水分显著降低,地上部干重下降而根冠比增大,单株铃数和单铃重降低并导致籽棉产量的下降,其中W1负面影响最为严重。不同水分条件下各施肥处理对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W2和W3下,施肥显著增加棉花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且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高于单施化肥F1处理,其中W2下,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随有机肥配施比例的提高而增加,F3较F1处理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两年平均分别提高18.1%、12.2%和35.0%;W3下,F2处理对根系形态的促进效应最为显著,较F1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别提高7.6%、17.0%和20.1%;W1下,各施肥对根长和根表面积具有抑制作用,其中F1处理抑制效应最显著。W2和W3水分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促进20—40 cm土层根系的生长,并显著提高根系在该土层的分布比例,较单施化肥能显著提高各土层根系活力,促进地上部和根系干重的增加并降低根冠比,增加单株铃数和籽棉产量,其中W2下F3处理单株铃数和籽棉产量最高,较F1处理单株铃数和籽棉产量分别提高13.2%和17.2%,而W3下F2处理单株铃数和籽棉产量表现最高,较F1分别提高16.1%和9.2%。【结论】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优化根系形态与空间分布,提高根系活力,促进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并提高籽棉产量,缓解轻度水分亏缺对棉花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水分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中,轻度水分亏缺下70%有机肥+30%化肥(F3),正常水分下30%有机肥+70%化肥(F2)为最优施肥处理。
关键词:
棉花 水分 有机肥 根系 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永健 孙园园 蒋明金 李应洪 严奉君 徐徽 王海月 马均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不同氮效率杂交水稻产量差异与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关系,以期为水稻品种改良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氮高效品种(德香4103)和氮低效品种(宜香3724)为材料,通过设置低肥(75 kg N·hm~(-2),37.5 kg P_2O_5·hm~(-2),75 kg k_2O·hm~(-2),记为N_1P_1k_1)、中肥(150 kg N·hm~(-2),75 kg P_2O_5·hm~(-2),150 kg k_2O·hm~(-2),记为N_2P_2k_2)、高肥(225 kg N·hm~(-2),112.5 kg P_2O_5·hm~(-2),225 kg ...
关键词:
施肥水平 水稻 氮效率 氮素利用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海祯 梁哲军 齐宏立 王玉香 聂安全 吴秀峰
对转双价基因(Cry1Ac+CpTI)、转单价基因(Cry1Ac)抗虫棉以及常规棉3种基因型棉花光合产物生产和 积累分配规律研究表明,3种基因型棉花光合速率峰值均出现在蕾期和花期,但峰值差异不显著。转基因棉花(单价 和双价)花前光合产物积累量降低是生物学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花后光合产物输出率提高是转基因棉花维持产量 的主要因素。转基因棉花大量花后光合产物束缚在铃壳中导致转基因棉花铃重较低。在转基因棉花育种中,应加强 花前光合产物积累量和花后光合产物棉铃有效利用率的选择。
关键词:
棉花 外源基因 光合性状 遗传改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发 孙济中 刘金兰
比较了鄂沙28和7010两个陆地棉的正常苞叶与其窄卷苞叶近等基因系的多个生理性状,结果表明,窄卷苞叶棉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叶重和单株叶面积无显著变化,但光合速率下降,干物质积累较少,分配到生殖器官中的有机物相对百分率降低,其苞叶面积只有正常苞叶的63%。
关键词:
陆地棉 窄卷苞叶 近等基因系 光合性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伟 吕新 朱芸 曹连莆
讨论了北疆棉区推广棉种新陆早12号与新陆早13号在不同灌水量条件下冠层结构特征的差异,得出新陆早12号对限量滴灌反应不敏感,而新陆早13号对限量滴灌反应较敏感。因此在限量滴灌条件下选择新陆早12号、适量滴灌条件下选择新陆早13号栽培种植较为适宜。由此得出了不同品种对灌水量的反应表现及理想群体冠层结构的合理指标,为增加棉花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不同灌水量 高产棉花 冠层结构 映像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平 陈新平 田长彦 张福锁
在南疆塔里木盆地的南缘和北缘两个试验点研究了不同水氮措施对棉花产量、品质和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氮素实时监控技术和土壤水分实时监测技术的优化水氮管理比常规水氮管理大幅度减少氮肥施用量,策勒点施氮量由常规的432 kg·ha-1减少到256 kg·ha-1,尉犁点施氮量由310 kg·ha-1减少到137 kg·ha-1,灌水量也由常规的660 mm 减少到427 mm(策勒),600 mm 减少到402 mm(尉犁);优化水氮管理在减少水氮投入的同时获得了与常规水氮管理相同甚至更高的生物量、产量、纤维综合品质以及吸氮量;大幅度地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和灌水利用率;显著减少了土壤Nmin残留和...
关键词:
棉花 氮素 水分 养分平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熠 张志刚 周仲华
以湘K25为试验材料,在相同施氮量前提下,设置4个施氮深度处理H1(0 cm)、H2(5 cm)、H3(10 cm)、H4(15 cm),研究不同施氮深度对油后直播棉花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深度对棉花产量影响显著,对纤维品质影响不显著;施氮深度为10 cm时,棉花皮棉产量为1 354.26 kg/hm~2,比H1、H2、H4处理分别高412.24、218.6、171.3kg/hm~2;吐絮期,H3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达13 640.8 kg/hm~2;盛铃期,H3处理的叶面积指数仅小于H2处理的;盛铃期,冠层横向、纵向有效光合辐射(PAR)截获率相对合理,获取的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较多。综合分析,施氮深度为10 cm时,油后直播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均相对较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宣志 张金珠 王振华 刘健 梁洪榜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干旱地区微咸水资源,以加工番茄品种金番3166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灌水矿化度1(S1)、3(S2)、5(S3) g/L和施氮量180(N1)、240(N2)、300(N3) kg/hm~2处理,探究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矿化度微咸水与施氮量协同调控对加工番茄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同一施氮量水平下,随着灌水矿化度的增加,加工番茄叶片的SPAD值、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_r)、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_n)、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_s)和产量均逐渐减小,在成熟期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大。在S1和S2水平下,施氮量增加(N3)显著提高叶片SPAD值、T_r、P_n和G_s;在S3水平下,以N2处理的促进效果最好,且产量相较于N1水平分别提高11.46%、8.69%和5.17%。在N3处理下,S1和S2水平下加工番茄的产量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滴灌加工番茄的光合特性和产量变化,灌水矿化度为3 g/L、施氮量为300 kg/hm~2时能促进加工番茄的光合作用并保证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飞 郭利双 李景龙 肖才升
为研究油棉连作模式下施氮水平对氮、磷、钾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湖南省常德市开展了氮肥不同用量试验,设置了5种施氮量:0,90,180,270,360 kg/hm~2。结果表明:在0~360 kg/hm~2施氮量内,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棉株氮素、磷素、钾素养分累积逐渐提高;氮素的积累分配与磷素、钾素的积累分配呈现良好的一致性,棉株氮磷钾养分累积均在施氮360 kg/hm~2条件下最大,其中在90~360 kg/hm~2施氮量内,棉铃氮素、磷素、钾素的分配比例均在施氮270 kg/hm~2条件下最大。在0~360 kg/hm~2施氮量内,氮肥的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与生产效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而棉株对磷素与钾素的吸收则表现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增施氮肥促进了棉株生物量的积累与棉花产量的提高,当施氮水平提高到270 kg/hm~2后,其增施效果不再显著且生物量与产量均为最高。在0~360 kg/hm~2施氮量内,马克隆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整齐度和伸长率则没有显著的变化;在180~270 kg/hm~2施氮量内,纤维长度和断裂比强度最高。适宜的施氮量利于棉株对氮素、磷素、钾素的吸收,促进干物质积累,提高棉花产量与品质,该试验条件下,推荐施氮量250~270 kg/hm~2。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英 冉炜 沈其荣 李伟
田间条件下用半腐解稻草覆盖后对旱作水稻进行了氮肥不同用量 0 (N0 ) ,90 (N90 ) ,15 0 (N150 ) ,2 10 (N2 10 )和2 70 (N2 70 )kg·hm-2 试验 ,研究了施氮后土壤中无机氮 (NH4 -N、NO3 -N)的动态变化及水稻吸氮特征。结果表明 ,不同施氮水平下旱作水稻土壤速效氮以硝态氮为主 ,水稻的产量以N2 10 处理最高 ,水稻的植株含氮量及氮素的累积主要发生在生长发育的中期 ,氮肥的表观利用率也以N2 10 处理最高 ,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水稻对土壤氮的依存率逐渐降低
关键词:
旱作水稻 氮肥 土壤无机氮 氮吸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光木 徐万里 葛春辉 马海刚 孙宁川
【目的】研究喷施化学调控剂缩节胺、乙烯利对新疆棉花植株氨挥发影响,揭示其影响机理,丰富棉花氮素营养理论。【方法】喷施化学调控剂缩节胺和乙烯利后,应用密闭生长室抽气法定期监测棉花植株氨挥发变化,同时监测可溶性蛋白质、与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气孔特性等指标。【结果】棉花花铃期,喷施1g·L-1和1.5g·L-1的缩节胺棉花植株氨挥发平均降低28.80%和35.15%,氨挥发量与叶片可溶性蛋白质、气孔面积显著正相关(P<0.05),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喷施1.5mL·L-1和2.5mL·L-1的乙烯利叶片氨挥发平均增加47.30%和37.40%,氨挥发量与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永平 钟娇娇 朱亚 闫敏飞 苏丽
【目的】为了明确不同供钾水平对金盏花光合特性和根系形态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5个供钾水平(0、75、150、225和300 kg/hm2)对不同品种金盏花光合特性和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J-SL-1和J-SL-2的总根长、根体积、根鲜重的平均值均在K4处理下达到最高值,而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均在K3处理下效果最好。其中品种G-LJ-1在K3处理下,其总根长、根体积、根鲜重和干重均为最高,分别比不施钾处理(K0)增长4.97%、2.86%、12.54%、29.0
关键词:
钾素 金盏花 光合特性 根系形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