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90)
2023(9877)
2022(9019)
2021(8647)
2020(7275)
2019(16762)
2018(16758)
2017(31800)
2016(17896)
2015(20152)
2014(20037)
2013(19833)
2012(18283)
2011(16415)
2010(16178)
2009(14559)
2008(13937)
2007(11972)
2006(10230)
2005(8759)
作者
(54361)
(45107)
(44738)
(42542)
(28637)
(21816)
(20156)
(18028)
(17162)
(16129)
(15463)
(15153)
(14355)
(14221)
(14057)
(13960)
(13910)
(13499)
(12869)
(12842)
(11505)
(11033)
(10919)
(10205)
(10145)
(10134)
(10107)
(9861)
(9177)
(9175)
学科
(64265)
经济(64192)
管理(48307)
(45296)
(38013)
企业(38013)
方法(31695)
数学(27336)
数学方法(27011)
(17426)
(17377)
中国(15972)
(15953)
业经(14437)
地方(13363)
农业(11696)
理论(11408)
(11327)
(11162)
贸易(11157)
(10820)
环境(10773)
(10658)
技术(10497)
(10459)
财务(10402)
财务管理(10386)
企业财务(9816)
教育(9498)
(9347)
机构
大学(248580)
学院(246919)
管理(97144)
(88397)
经济(86265)
研究(86264)
理学(84887)
理学院(83863)
管理学(82218)
管理学院(81795)
中国(60240)
科学(59802)
(54032)
(49963)
(45842)
业大(44547)
研究所(42624)
农业(40042)
(39136)
中心(37923)
(35387)
北京(33873)
(32566)
师范(32147)
财经(31834)
(31351)
(28999)
(28923)
技术(28598)
(27353)
基金
项目(180088)
科学(138606)
基金(128662)
研究(125017)
(115861)
国家(114950)
科学基金(96094)
社会(74089)
(71617)
社会科(70003)
社会科学(69982)
基金项目(69606)
自然(66841)
自然科(65223)
自然科学(65204)
自然科学基金(64019)
(61550)
教育(56645)
资助(53027)
编号(50892)
重点(41194)
成果(40631)
(38254)
(38179)
(37327)
计划(36462)
科研(35349)
课题(35200)
创新(34853)
科技(32906)
期刊
(93806)
经济(93806)
研究(67604)
学报(50106)
(45253)
中国(44996)
科学(42637)
大学(35540)
管理(34106)
学学(33748)
农业(32183)
(28483)
教育(26832)
技术(20037)
(16858)
(16380)
金融(16380)
业经(15386)
财经(14389)
经济研究(14246)
业大(14111)
图书(14039)
科技(13856)
(12957)
理论(12427)
资源(12321)
(12096)
林业(12057)
问题(12021)
实践(11730)
共检索到346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均  明东风  马文波  许凤英  
选用2个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杂交水稻组合,采用不同施氮期处理,对水稻开花后籽粒灌浆、淀粉积累、淀粉合成关键酶类活性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侧重后期施氮可以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粒重,同时还可适当提高稻米支链淀粉含量。不同施氮期处理条件下,与淀粉合成相关的3个关键酶的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基本上未明显变化,但是酶活性大小及峰值高低有所不同,其中淀粉合成酶和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差异较大,而分支酶活性变化较小。侧重前期施氮有利于提高淀粉合成酶活性,而侧重后期施氮则可提高ADPG焦磷酸化酶和淀粉分枝酶活性。籽粒灌浆期淀粉合成酶平均活性及灌浆中、后期的ADPG焦磷酸化酶和淀粉分枝酶活性与籽粒灌浆速率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文河  谷岩  岳杨  常莹  吴春胜  
【目的】研究不同株型玉米籽粒和穗位叶代谢底物、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动态,同时探讨各种酶活性与淀粉含量的关系。【方法】以"先玉335"(紧凑型玉米品种)和"农大518"(平展型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于授粉后10d每隔5d取植株的穗位叶及相应果穗中部籽粒,分别测定穗位叶蔗糖含量、磷酸蔗糖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以及籽粒2种焦磷酸化酶(ADPGPPase、UDPGP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活性及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结果】2个玉米品种的穗位叶SS活性在整个灌浆期呈现单峰曲线变化趋势,授粉后35~40d,"先玉335"的SS活性显著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艳梅  谭伟平  肖层林  范美蓉  廖育林  
为给水稻抗高温胁迫栽培提供依据,采用高温胁迫与自然温度对比的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和人工气候室控温,研究了花后高温(37℃)胁迫对籽粒淀粉形成及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高温(37℃)处理后,籽粒支链淀粉及总淀粉积累量均低于对照(CK,常温),表现为CK>T1>T2>T3;但直链淀粉含量均高于对照,表现为CK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文静  
【目的】在池栽条件下,研究灰潮土、水稻土、砂姜黑土对强筋小麦郑麦9023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及其组分积累动态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P)、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淀粉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分支酶(SBE)5个与淀粉合成有关的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双波长法测定了籽粒中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变化动态,参照Douglus等的方法测定AGPP、UGPP酶活性,以及SSS、GBSS、SBE酶活性。【结果】不同类型土壤上籽粒灌浆过程中支链淀粉的合成是与直链淀粉的合成同时进行的,而且灌浆中后期支链淀粉的合成要比直链淀粉的合成快。灰潮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戴忠民  王振林  张敏  李文阳  闫素辉  蔡瑞国  尹燕枰  
【目的】通过对灌溉与旱作条件下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研究,阐明不同灌溉制度下小麦淀粉积累的酶学机制。【方法】在灌溉和旱作两种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两个小麦品种蔗糖代谢、籽粒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旱作栽培有利于增加小麦灌浆前中期淀粉积累速率、ADPG焦磷酸化酶(AG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和淀粉分支酶(SBE)的活性,表明旱作栽培能提高小麦籽粒灌浆前期生理活性、促进籽粒淀粉的合成与积累。通过比较淀粉积累速率与蔗糖和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淀粉积累速率与蔗糖合成酶(SS)、AGPase、SSS和GBSS的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海艳  董树亭  高荣岐  李玉全  
【目的】分析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灌浆速率、蔗糖代谢、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了解玉米籽粒淀粉积累的控制机理。【方法】以高淀粉玉米(费玉3号)和普通玉米(豫玉22)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采用比色法测定蔗糖含量,采用双波长法测定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变化动态,参照Douglas等的方法测定蔗糖合成酶(SS)活性,参照Nakamura等的方法测定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分支酶(SBE)和去分支酶(DBE)的活性。【结果】灌浆速率、蔗糖含量、淀粉积累速率及SS、GBSS、SBE活性的高低均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授粉后10d后,费玉3号上述指标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淑芳  陈建军  周冀衡  
为探讨烟叶成熟期间淀粉合成机理,分析了4个不同留叶数处理(分别留叶16,18,20,22片)的烟叶成熟期间中、上部叶淀粉积累动态及淀粉酶(AM)、蔗糖合成酶(SS)活性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留叶数与成熟期间上部叶的AM活性、淀粉含量无显著的相关性(r=-0.101,P=0.441>0.05,r=0.221,P=0.089>0.05),与上部叶的SS活性有显著的正相关(r=0.300*,P=0.0200.05),与中部叶的SS活性有极显著的正相关(r=0.395**,P=0.002<0.01),与中部叶的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良俊  张晓冬  潘恩超  孙磊  谢科  顾丽  曹碚生  
【目的】研究莲藕根状茎膨大过程中淀粉合成相关酶的活性,探讨其与莲藕淀粉积累的关系。【方法】以4个莲藕主栽品种为试材,采用比色法,分析了根状茎膨大过程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及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ase)、淀粉合成酶(SSase)和淀粉分支酶(Q-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果糖、葡萄糖和可溶性总糖、蔗糖的含量高峰分别出现在莲藕根茎的膨大前期、中期、后期。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在膨大中期前上升缓慢,到后期含量急增,总淀粉含量可达鲜重的11.1%~12.7%,其中支链淀粉始终约占总淀粉的70%。ADPGPase和SSase在各相同膨大时期品种间差异明显,而Q...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木英  石庆华  胡志红  潘晓华  谭雪明  
【目的】探讨高温胁迫对水稻胚乳灌浆影响的酶学生理特征。【方法】选用水稻耐热型品种082、农大228和热敏感品种协青早B、茉莉占,采用高温胁迫与常温对比试验方法,研究灌浆前期高温对胚乳淀粉合成酶类活性及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胚乳淀粉合成酶活性高峰出现在花后9~12d。高峰期间及之前,胚乳SS、AGPase、SSS和Q酶受高温影响活性上升,高峰之后,除Q酶外,均较对照下降,耐热品种胚乳淀粉合成酶类活性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热敏感品种。高温影响淀粉积累速率与AGPase、SSS、SS和R酶活性相关显著。【结论】不同水稻品种胚乳淀粉合成酶对高温的感应存在差异,AGPase、SSS、SS和R酶是高温影响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峰  孙公臣  杨泽峰  张士永  张洪瑞  杨亚春  袁守江  张正球  
颗粒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分支酶1(SBE1)和淀粉分支酶3(SBE3)是淀粉合成过程中的3个关键酶,这3个酶主要由Wx、Sbe1、Sbe33个基因控制。设计这3个基因位点的分子标记检测了183个水稻品种的基因型,分析了3个基因对稻米理化品质和RVA谱特征的效应。结果表明:3个分子标记均能很好的区分3个位点上等位基因的籼粳来源,根据3个位点的基因型可将183个品种分为8种类型;单个基因遗传效应分析表明,不同基因型品种间淀粉的理化特性(AC、GC、RVA)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3个基因的联合效应在不同基因型组合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Wx基因对大多数品质性状效应显著,Sbe3效应次之,Sbe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   杨焕春   常向彩   杨轶   李静雯   柏光兰   庞丽  
为明确施氮量对不同淀粉型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及相关超微结构的调节效应,选用高淀粉品种‘克新22号’和低淀粉品种‘克新19号’,设置0(CK)、75、150、225和300 kg/hm~2共5个施氮量处理,测定不同施氮量处理的块茎淀粉含量、淀粉产量以及块茎淀粉粒、淀粉体的个数和粒径,并分析了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与淀粉粒、淀粉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300 kg/hm~2时,‘克新22号’和‘克新19号’品种块茎的淀粉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不断降低的趋势。其中施氮量为0(CK)kg/hm~2时,2个品种的块茎淀粉含量均达最高。2个品种块茎的淀粉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施氮量为150 kg/hm~2时,高淀粉品种‘克新22号’块茎的淀粉产量达到最高,为11.27 t/hm~2;而低淀粉品种‘克新19号’施氮量为225 kg/hm~2时,块茎淀粉产量达到最高,为8.99 t/hm~2。2个品种块茎淀粉粒和淀粉体的数量均随施氮量增加呈不断减少的趋势,淀粉粒和淀粉体的平均粒径随施氮量增加均呈不断变小的趋势,2个品种块茎微观淀粉粒的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呈不断降低的趋势,与块茎的淀粉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不断降低的趋势一致。2个品种块茎中粒径(d)<30μm的淀粉粒和淀粉体所占比例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不断增加的趋势,d≥30~50和≥50μm的淀粉粒和淀粉体所占比例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不断降低的趋势。其中施氮量为0(CK)kg/hm~2时,2个品种块茎中淀粉粒和淀粉体的数量最多、粒径最大,d<30μm的淀粉粒和淀粉体所占比例最低,d≥30~50和≥50μm的淀粉粒和淀粉体所占比例最高。综上所述,不同淀粉型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及相关超微结构受施氮量的影响较大;应根据不同淀粉型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及淀粉粒和淀粉体等超微结构的变化确定品种适宜的施氮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文静  王鹏  王国杰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3个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藁麦8901(强筋品种)、豫麦49号(中筋品种)和洛麦1号(弱筋品种)灌浆期籽粒中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冬小麦籽粒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P)、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淀粉粒结合的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分支酶(SBE)活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豫麦49号在灌浆期上述几个酶活性变化的峰值均高于其他2个品种,且大部分被研究的酶类在灌浆中后期仍维持较高活性。可见,与藁麦8901和洛麦1号相比,豫麦49号具有较强的淀粉合成能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蔡水文  陈良碧  
研究了温度对早籼水稻籽粒中淀粉积累和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活性的影响表明,高温条件下早籼稻灌浆前期叶和籽粒中FBPase活性高,籽粒淀粉积累快,粒重增长快,但开花11d后叶和籽粒中FBPase活性锐减,淀粉积累趋于停止。适温条件下FBPase活性变化幅度不大,籽粒在开花20d后仍有少量淀粉积累,粒重较高温条件下高。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湘早籼24号对高温最敏感,高温条件下淀粉含量和粒重降低幅度最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海泽  刘志萍  巴图  马宇  吕二锁  郭呈宇  李建波  王文迪  王金波  齐海祥  徐寿军  
【目的】探讨大麦可溶性糖与籽粒淀粉积累的关系。【方法】以蒙啤3号、甘啤4号、蒙啤5号、垦啤7号4个大麦品种为供试材料,设0、90、180、270 kg/hm~2(分别标注为N_0,N_1,N_2,N_3)4个施氮水平,分析灌浆期间不同施氮水平下大麦营养器官可溶性糖和籽粒淀粉的动态变化,研究营养器官可溶性糖输出量对籽粒淀粉积累的贡献,探索各营养器官可溶性糖积累量与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积累量的相关性。【结果】4个大麦品种叶片、茎秆、籽粒可溶性糖积累量随着生育时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花后21 d达到最大值。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4个大麦品种叶片、茎秆、籽粒可溶性糖积累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N_2处理达到最大值。4个大麦品种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随着生育时期呈现升高的变化趋势。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4个大麦品种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N_2处理达到最大值。营养器官可溶性糖输出量对淀粉积累有重要贡献,4个大麦品种开花前和开花后叶片、茎秆贮藏可溶性糖输出量对淀粉贡献均表现为N_2>N_3>N_1>N_0,4个大麦品种开花前和开花后贮藏可溶性糖总输出量对淀粉贡献均表现为N_2>N_3>N_1>N_0。4个大麦品种开花前和开花后贮藏可溶性糖输出量均表现为茎秆最大,叶片最小。相关性分析表明,4个大麦品种在不同灌浆阶段,叶片和茎秆花后7、21、28、35 d可溶性糖积累量与籽粒总淀粉、支链淀粉积累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和茎秆花后7、21、28、35 d可溶性糖积累量与籽粒直链淀粉积累量均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营养器官中可溶性糖的积累量、籽粒中淀粉积累量、花前花后营养器官可溶性糖的输出量及其对籽粒淀粉的贡献率达到最大值的最佳施氮量为180 kg/hm~2纯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晓光  史春余  王振林  张立明  张晓冬  
【目的】揭示多效唑促进食用甘薯北京553块根膨大、提高块根产量的生理基础。【方法】试验于2008—2009年2个生长季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进行。以北京553为试验材料,设置0、100、200 mg.kg-13个浓度的多效唑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采用块根膨大过程中定期取样的方法,研究块根膨大过程中淀粉积累特性及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喷施多效唑显著提高了蔗糖合成酶(SS)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ase)活性,降低了块根中蔗糖含量,从而显著提高了淀粉含量和淀粉积累速率,增加淀粉产量。喷施多效唑也显著增加了单薯重和鲜薯产量。相关分析表明,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