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70)
2023(13256)
2022(11608)
2021(10770)
2020(8956)
2019(20619)
2018(20720)
2017(39386)
2016(21774)
2015(24502)
2014(24602)
2013(24416)
2012(22892)
2011(20686)
2010(20827)
2009(18901)
2008(18501)
2007(16186)
2006(14367)
2005(12823)
作者
(66276)
(54850)
(54452)
(51547)
(34989)
(26577)
(24785)
(21767)
(20972)
(19727)
(18761)
(18540)
(17610)
(17580)
(17094)
(16932)
(16491)
(16328)
(15673)
(15648)
(13882)
(13679)
(13284)
(12479)
(12373)
(12369)
(12364)
(12139)
(11184)
(10976)
学科
(90283)
经济(90188)
管理(57655)
(56436)
(45331)
企业(45331)
方法(37508)
数学(31907)
数学方法(31425)
中国(25851)
(24477)
地方(24317)
(21425)
业经(20547)
(19205)
农业(16803)
(15644)
贸易(15630)
(15070)
(14889)
(14805)
理论(14514)
环境(14506)
技术(14427)
(14135)
银行(14063)
(14010)
金融(14009)
(13537)
地方经济(13235)
机构
大学(310211)
学院(309023)
管理(119575)
(117886)
经济(115131)
研究(110532)
理学(102819)
理学院(101585)
管理学(99586)
管理学院(99054)
中国(80550)
科学(72337)
(68312)
(57891)
(57271)
研究所(52926)
(52845)
业大(50829)
中心(48989)
(45951)
农业(44962)
北京(43965)
(42493)
师范(42032)
财经(41940)
(40336)
(37985)
(37976)
技术(34932)
(34845)
基金
项目(212566)
科学(164443)
研究(152101)
基金(150537)
(133400)
国家(132256)
科学基金(111463)
社会(92123)
社会科(87156)
社会科学(87132)
(84848)
基金项目(80003)
自然(74368)
自然科(72593)
自然科学(72577)
(71688)
自然科学基金(71212)
教育(69111)
资助(63127)
编号(62214)
成果(50927)
(49169)
重点(48022)
(45305)
课题(44009)
(43758)
创新(40823)
科研(40806)
计划(40149)
大学(38350)
期刊
(134408)
经济(134408)
研究(91865)
中国(62007)
学报(54959)
(52949)
科学(49124)
管理(44536)
大学(40200)
学学(37808)
(37451)
教育(37357)
农业(36902)
技术(27004)
(26659)
金融(26659)
业经(23089)
经济研究(20704)
(19219)
财经(19214)
图书(18058)
问题(17259)
科技(16671)
(16288)
理论(15207)
技术经济(15008)
(14721)
业大(14408)
实践(14096)
(14096)
共检索到462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姣娟  黄克瀛  龚建良  文瑞芝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CO2)和水蒸气蒸馏法(SD)从川桂叶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挥发油存在较大差别,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得到挥发油的产率为1.6%,主要成分是香豆素(32.5%),芳樟醇(19.9%),棕榈酸(10.4%),而水蒸气蒸馏法得到挥发油的产率为0.9%,主要成分是芳樟醇(69.0%)、丁香烯(4.6%)、氧化丁香烯(2.7%).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兆林  李月琪  秦娇  韦倩  张柏林  
以毛竹叶为实材,采用同时水蒸气蒸馏萃取、挥发油提取器、超临界萃取和索氏提取等4种方法提取毛竹叶挥发油,用气质联用仪测试竹叶挥发油,共检出88种挥发性化合物;通过质谱库检索及人工图谱解析,确定了68种化合物结构。采用同时水蒸气蒸馏萃取和挥发油提取器提取的化合物以醇、羧酸、烷烃类为主,C9~C16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为69.10%和62.11%;采用超临界萃取提取方法获得的化合物以烷烃、羧酸为主,C9~C16化合物相对含量为22.91%,C17~C25为27.98%,C26~C38为22.78%;采用索氏提取法获得的化合物以烷烃类为主,C26~C38化合物相对含量为58.55%。研究表明,提取方法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刚  田雪梅  张振宇  张伟鑫  宋爱荣  
用水蒸汽蒸馏法(SD)提取清香木叶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用生长速率法检测了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樟芝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8种化合物。樟芝挥发油中的活性物质对棉花枯萎病菌、沙门氏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范媛媛  游元元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尤力克柠檬果皮与叶中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比较果油与叶油化学组成的异同。结果表明,从果油中分离鉴定出42种成分,叶油中分离鉴定出54种成分,果油与叶油相同成分达26种,但2种挥发油的组分与相对含量有较大区别。叶油香气更浓郁,香叶醛、橙花醛、香叶醇、β-石竹烯等具有生理活性的特征香气成分含量更高。尤力克柠檬叶油作为天然香精香料与功能性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丽华  李娟  王道平  陈训  
用GC/MS法对黄褐毛忍冬不同贮藏期(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不同贮藏期挥发油中分别分离出52、49、41、36种挥发性成分,共确定出92种化合物;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量了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本研究在忍冬属植物挥发油中检测出邻甲苯异腈;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醇类物质的含量逐渐减少,而酸类物质的含量逐渐增加;L芳樟醇、α-松油醇、β-大马酮、棕榈酸甲酯等为不同贮藏期的共有成分,但其含量大小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学利  吕健全  章一德  
采用水蒸气蒸馏和GC MS联用技术,对苦竹叶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共获得53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42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94 69%,含量最高的为叶醇27 08%,其次为2 己烯醛10 02%。在42种成分中醇类有9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38 87%;酸类有7种,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15 46%;醛类有7种,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14 49%。首次从竹叶中鉴别出弥猴桃内酯,含量为0 38%。图1表1参1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慧  
采用水蒸气冷凝法提取少花龙葵叶的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离、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151个峰,共确认了其中138种化合物,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100%。少花龙葵叶挥发油的化合物种类丰富,包括包括醇、醛、烷、酯、烯、酮及醚类等成分。少花龙葵挥发油的主要成分(相对含量>0.5%)为(E)-2-己烯醇(45.25%),(Z)-3-己烯醇(41.0%),7-甲氧基-2,2-二甲基-二氢-1-苯并吡喃(1.49%),十四醛(0.97%),己醛(0.97%),壬醛(0.88%),环戊...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荣  姜子涛  
分别采用微波水蒸气蒸馏法(MHD,微波功率300 W,固液比1∶10,蒸馏时间1 h)和水蒸气蒸馏法(HD)提取山东披萨草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和保留指数比较法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从MHD法披萨草挥发油中鉴定出42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35%,主要成分为香芹酚(67.85%)、麝香草酚(16.18%)和邻伞花烃(3.00%)。从HD法披萨草挥发油中鉴定出3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9.10%,主要成分为香芹酚(69.78%)、麝香草酚(16.08%)和红没药烯(2.0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蒋继宏  李晓储  高雪芹  高甜惠  陈凤美  冯友建  黄利斌  
用A lam ar b lue法对提取的侧柏叶、种皮及种子挥发油进行了抗人肺癌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侧柏叶、种皮和种子挥发油对肺癌细胞NC I-H460有明显抑制率,分别为86.24%、47.80%和97.73%。其中以叶挥发油和种子挥发油最高。采用气-质联用法对侧柏叶、种皮和种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其含有的挥发物质种类侧柏叶、种皮和种子分别为8,31和21个成分,其挥发油成分也不尽相同,侧柏叶含量最高的是α,,α4,8-四甲基-3,7环癸二烯-1-甲醇和雪松醇分别占总挥发油的27.213%和26.193%,种皮和种子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都是雪松醇,分别占总挥发油的28.277%和26.9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晶蓉  马丹炜  唐林  
运用以MS为培养基建立的组织培养法研究了土荆芥挥发油对黄瓜((Cucumis sativusL.)、绿豆(Phaseolus radiatusL.)、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L.)、莴苣(Lactuca sativaL.)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L.)等5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荆芥挥发油对5种受体植物的幼苗生长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P(0.01),小麦、油菜、莴苣、绿豆、黄瓜的平均苗高分别为对照组的42.45%,50.97%,79.98%,61.30%和37.84%,平均根长为对照组的25.77%,37.73%。74.89%,6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姬小明  李冰洁  于建军  赵铭钦  刘国顺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旱金莲花挥发油,运用GC/MS分析挥发油的成分,根据内标法计算其含量,并进行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的得率分别为0.124%(1号)、0.517%(2号);检测到的化学组分分别为26、67种,其中有22种在2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均存在,主要是高级脂肪酸、高级烷烃、酯类和醇类等;在100g烟丝中,添加0.005~0.015g的1号挥发油或0.005~0.010g的2号旱金莲花挥发油,能提高卷烟烟气的香气质和香气量,降低刺激性,改善余味,同时蒸馏萃取法所提挥发油(2号)的加香效果更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跃君  岳永德  汤锋  郭雪峰  王进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黄金间碧竹、孝顺竹、毛竹和麻竹4种竹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4种竹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共获得168个色谱峰,鉴定其中132种化学成分,并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以TBHQ为对照品,采用DPPH法研究4种竹叶挥发油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黄金间碧竹竹叶挥发油的得率最高(0.827%),而毛竹竹叶挥发油的得率仅为0.391%。4种竹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含量和组成上不同,竹叶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3-甲基-2-丁醇,麻竹竹叶挥发油含量最高达到46.25%;其他主要化学成分有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己-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罗凡  费学谦  车运舒  吴东顺  辛成莲  李康雄  
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 Hemsl.)为樟科云南、福建、台湾等省(区)[1]。由于生态条件、资源(Lauraceae)山胡椒属(Lindera Thunb.)植物,主要分保护以及对其经济价值了解程度的不同,许多地区布在我国四川、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贵州、的香叶树零星分布和灌木化,资源数量不大,但云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胡文杰  高捍东  
为分析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叶片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金钱松叶片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金钱松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以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挥发油中检测出4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3.35%。其主要成分是:(+)-α-蒎烯(31.72%),石竹烯(18.57%),β-瑟林烯(6.16%),α-衣兰油烯(5.71%),β-榄香烯(5.64%),α-愈创木烯(5.28%),β-桉叶烯(3.36%)等,占挥发油总量的82.92%。可为金钱松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喜梅  李海朝  
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为柏科(Cupressaceae)圆柏属(Sabina)高大常绿针叶乔木,是我国特有树种,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和黄土高原的西部边缘地带,在青海除玉树州外,各天然林区均有分布,是蒙新、黄土、青藏三大高原交汇处祁连山针叶林带重要的建群种之一。该树种分布于海拔2 600~4 300 m的阳坡、半阳坡(Chen et al.,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