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87)
2023(4883)
2022(4122)
2021(4223)
2020(3305)
2019(7378)
2018(7516)
2017(12003)
2016(7986)
2015(8981)
2014(9272)
2013(8105)
2012(7902)
2011(7006)
2010(7385)
2009(6516)
2008(6624)
2007(6327)
2006(5564)
2005(5136)
作者
(21242)
(17732)
(17415)
(16600)
(11152)
(8765)
(8177)
(6923)
(6900)
(6576)
(6157)
(5853)
(5781)
(5640)
(5591)
(5561)
(5493)
(5366)
(5187)
(5062)
(4679)
(4581)
(4349)
(4262)
(4071)
(4015)
(3936)
(3921)
(3738)
(3720)
学科
教育(20092)
(17098)
经济(17075)
管理(13643)
中国(12538)
(10708)
(9774)
企业(9774)
理论(9655)
(8661)
教学(7504)
方法(6975)
(5790)
业经(4918)
(4908)
研究(4586)
数学(4491)
(4461)
发展(4460)
(4337)
数学方法(4271)
思想(4171)
政治(4064)
(3982)
思想政治(3831)
政治教育(3831)
治教(3831)
技术(3825)
(3792)
德育(3789)
机构
大学(103624)
学院(99667)
研究(40190)
教育(29560)
科学(26339)
(25956)
管理(25856)
师范(25757)
(24879)
(24335)
经济(23261)
中国(22752)
理学(21480)
(21312)
师范大学(21105)
理学院(21027)
管理学(20143)
管理学院(19926)
研究所(19449)
(18106)
(17779)
技术(17348)
中心(16785)
北京(16708)
职业(15301)
业大(15233)
(14504)
农业(14420)
(14111)
(12676)
基金
项目(60987)
研究(49906)
科学(47063)
基金(37731)
(33719)
国家(33213)
教育(31880)
(26416)
社会(26413)
科学基金(25877)
(24476)
社会科(24470)
社会科学(24462)
编号(23660)
成果(22782)
课题(20428)
基金项目(18765)
(17980)
自然(16122)
重点(15860)
自然科(15744)
自然科学(15738)
资助(15480)
自然科学基金(15409)
(14471)
规划(14373)
项目编号(14175)
(14057)
(13512)
(12666)
期刊
教育(50473)
研究(39454)
(32449)
经济(32449)
中国(32088)
学报(20097)
(17277)
大学(15786)
科学(15687)
学学(13086)
技术(12341)
职业(12301)
农业(12040)
(10038)
管理(9852)
技术教育(7939)
职业技术(7939)
职业技术教育(7939)
(6849)
论坛(6849)
(6767)
图书(6657)
(6229)
高等(6170)
(5964)
(5564)
金融(5564)
成人(5539)
成人教育(5539)
高等教育(5336)
共检索到166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颖洁  张楚廷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12年6月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其中无处不留有文化的深深烙印。文化制约教育,决定教育价值观取向,从而影响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教育传承、发展文化,作为文化的"传播过程",其价值观实质上就是文化价值观在教育上的反映。从历史的渊源来看,教育在文化中萌生。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在诸子百家"百家争鸣"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崔红娟  
分析了中美图书馆长期交流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方法的相同之处,以及管理思想、观念领域的各自特征和这些特征与各自的文化背景、社会历史环境的关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强海燕  托尼·布什  
本文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对中国和英国的中小学管理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就市场与办学、校长负责制和民主管理三个方面中英学校管理中的异同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可平  
儿童的自然成长具有普遍一致的规律,而我们在寻求发展客观规律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文化教育的影响。本文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角度,探讨儿童在父母教养和社会文化环境中社会心理调整和学业努力的特征,以期建立适当的文化环境来促进青少年的发展。研究中,我们调查了中美两国儿童对其父母权威和父母教养实践的感知,并分析了儿童解释父母采取如此的实践的原因。基于父母教养方式的跨文化研究,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的社会心理与生活体验相互作用的意义,以进一步探索儿童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自主与调节。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贾生华  邬爱其  
本文通过构建创业特征跨文化比较的分析框架,利用国外研究成果和中国调查数据,对中国、美国和日本文化背景下的创业动机、创业企业成长因素、创业管理风险和创业基础设施等主要创业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业特征,以期为探索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创业模式和推进中国企业成功实施跨国创业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燕燕  
沿用稳定性偏好、理性选择模型和均衡分析的研究范式,得出文化作为经济组织最核心的要素,其内涵具有稳定性,而特定文化下经济组织的再生即组织演进,是一种资源利用效率方式替代另一种资源利用效率方式。因此,传统农耕社会与现代社会在处于嵌入关系的博弈中,随着传统农区开放程度的扩大,具有改革创新的人数所占比例增加,最终才能实现博弈均衡,促使经济转型取得成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多元文化教育的深入发展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它不仅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广阔空间,还为它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支持。以此为指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逐渐明晰起来,简言之,即“一个目标、两个转变和三个着力点”。 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以学生为本,反对权威主义和精英主义,致力于教育机会均等和追求社会正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国珍  韩乔明  
不同的管理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本质有所不同,而理解管理本质对管理者很重要,因此有必要研究各个管理学派对管理本质的认识,以及融合他们的观点,更好地为管理者所应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戚务念  何齐宗  
关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取向,以往存在“西方中心主义”和“本土中心主义”两种取向。这两种取向各执一端,属于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思维模式。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逻辑应当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的高等教育理念追求的不是中西对立,也不是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而是吸取世界上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构建兼具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的新型高等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小莲  刘力  
基于对崇尚自由与个性的美国、追求团体精神的日本、注重集体主义的中国当代班级教育研究的比较,发现美国的班级教育研究比较关注班级环境与教学的关系;日本班级教育研究侧重班级团体的指导;中国的班级教育研究关注班集体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廖翠兰  刘丽萍  丁国华  
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但在全球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我国高职大学生信仰出现了多变性、多元性和务实性等新特点。传统的信仰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信仰教育和时代的变化,在分析多元文化对我国大学生信仰教育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学生信仰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赖以柱  蒋常香  余文玉  
重视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实现高职学生和谐发展的一个维度。本文深入分析思想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试图阐述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基本对策。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顾侠强  
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教育现象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适应性,决定了中国特色的开放教育体系应具有全球性、技术性、继承性、本土性特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永杰  
了解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教学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困难,扫除文化上的障碍,从而培养出全方位高素质的英语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谦  
当代网络文化有商业性、大众性的特点,其在校园中的渗透传播日益加剧,对高职生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校应该掌握网络文化的传播规律,扬长避短,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使用网络、驾驭网络。因此,掌握和研究网络文化背景下高职生思想形成特点对做好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