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31)
- 2023(13697)
- 2022(11951)
- 2021(11088)
- 2020(9513)
- 2019(22529)
- 2018(22163)
- 2017(42076)
- 2016(23493)
- 2015(27016)
- 2014(27441)
- 2013(27008)
- 2012(25946)
- 2011(23828)
- 2010(24424)
- 2009(22916)
- 2008(22831)
- 2007(20554)
- 2006(18410)
- 2005(17192)
- 学科
- 济(112089)
- 经济(111978)
- 管理(58827)
- 业(55857)
- 方法(47498)
- 企(44239)
- 企业(44239)
- 数学(41665)
- 数学方法(41302)
- 中国(34833)
- 农(25965)
- 财(25346)
- 学(24645)
- 地方(23498)
- 教育(22027)
- 业经(20207)
- 制(19570)
- 贸(19416)
- 贸易(19405)
- 易(18765)
- 理论(17370)
- 农业(17158)
- 银(15956)
- 银行(15907)
- 和(15826)
- 融(15795)
- 金融(15790)
- 行(15246)
- 地方经济(14606)
- 务(14328)
- 机构
- 大学(350906)
- 学院(343003)
- 济(146744)
- 经济(143629)
- 研究(127368)
- 管理(120949)
- 理学(103046)
- 理学院(101696)
- 管理学(99847)
- 管理学院(99161)
- 中国(91952)
- 京(75772)
- 科学(74754)
- 财(69689)
- 所(66299)
- 研究所(59720)
- 农(57096)
- 中心(55469)
- 财经(54758)
- 江(53721)
- 范(53127)
- 师范(52720)
- 经(49629)
- 北京(49487)
- 业大(47984)
- 经济学(47103)
- 农业(44774)
- 院(44726)
- 师范大学(43055)
- 经济学院(42403)
- 基金
- 项目(213071)
- 科学(166943)
- 研究(158756)
- 基金(152148)
- 家(132821)
- 国家(131629)
- 科学基金(109818)
- 社会(100256)
- 社会科(94777)
- 社会科学(94750)
- 省(82382)
- 基金项目(79046)
- 教育(78885)
- 划(71568)
- 自然(68271)
- 自然科(66662)
- 自然科学(66637)
- 自然科学基金(65489)
- 编号(65419)
- 资助(63895)
- 成果(57262)
- 重点(49834)
- 部(49651)
- 课题(48068)
- 发(47675)
- 创(43216)
- 教育部(42952)
- 性(41344)
- 国家社会(40911)
- 大学(40862)
- 期刊
- 济(167595)
- 经济(167595)
- 研究(118213)
- 中国(75605)
- 教育(60019)
- 学报(56019)
- 财(53932)
- 农(50892)
- 科学(49137)
- 管理(44756)
- 大学(42526)
- 学学(38442)
- 农业(33776)
- 融(32757)
- 金融(32757)
- 技术(31188)
- 财经(28966)
- 经济研究(28431)
- 经(25040)
- 业经(24243)
- 问题(22432)
- 贸(20741)
- 业(18584)
- 技术经济(17908)
- 图书(17878)
- 统计(17581)
- 国际(17570)
- 理论(16065)
- 世界(15753)
- 商业(15640)
共检索到544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光辉
本文基本使用公开发表的统计数据 ,从文化程度不同的人口的角度对 1981年至 2 0 0 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政府财政教育支付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文章通过纳入表征教育程度的不同变量进行分析 ,指出小学、初中人口存量对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高中、大学人口存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现阶段初中人口存量与资本所组成的生产投入集的配置较为接近生产可能性边界 ,但可以预期的是高中人口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会逐步增加。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教育 人力资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英章,孙崎岖
本文运用最新发展的时间序列经济计量方法对1952-1998年的我国教育投入在实际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我国教育投入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并在长期内稳定地存在着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实证结果肯定了教育投入在我国实际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为我国的教育投入政策提供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鼎权
为了明确教育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文章基于数据包络模型实证分析了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性影响。采用高效率的数据包络模型建立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地区差异的指标体系,并以四川省和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对数据模型的应用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了教育造成地区经济增长差异性的原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欧阳北松 杜建华
本文主要对我国1985年~2002年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基于菲德(Feder熏G.熏1982)推出的出口扩展型总量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分别实证研究了进口、出口及进出口总额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并针对我国的经济运行及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伟,黄丽,金玲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莹
本文在经济增长因素研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索洛余值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测算,选取1978—2006年宏观经济基础数据作为实证样本,对计算过程涉及的经济指标和参数尤其是资本存量进行了详尽的讨论,通过对经济增长三大重要因素的分解分析,证实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突出贡献,从而为经济长期增长的要素投入结构调整和路径选择提出可供借鉴的方向。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资本存量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文举 范合君
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增长是目前我国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梳理我国经济增长方面相关的研究文献,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在估计方法与数据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改进方法。并根据扩展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取直接估计的方法,在全要素生产率中把技术进步与市场化改革加以分离,分别测度了技术进步与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我们发现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影响,贡献率达到14.22%。这对我国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长,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上与实证上的支持。
关键词:
市场化 经济增长 直接估计 省级面板数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敬水
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被人们所忽视,理论界也很少研究。文章从弥补供给缺口、缓和贸易摩擦、诱导国内需求与激发技术创新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利用1978 ̄2005年的统计数据,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据此提出适度扩大进口,优化进口结构,实现外贸基本平衡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荣 杨晓明
本文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以1980年到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科技进步的时间序列为解释变量建立计量模型,对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计量分析,并利用索洛余值法对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进行测算,进而分析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最后提出一些加快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贞茹
要素投入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因,但要素投入的结构、类型不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不同。文章利用1980~2010年的经济数据,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中引入了C-D生产函数模型,主要解决了其要素贡献以及地区结构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资本、劳动投入、金融发展水平及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德劲
于相同模型和样本期,采用不同人力资本指标构造总量生产函数模型,测度了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以基于预期收入法估算的人力资本货币存量指标较之成本法估算的人力资本流量指标、教育总年数或平均教育年数等人力资本代表指标等,能更好的用于模型的估计。而其他一些人力资本指标,如整合教育水平、预期劳动收入等多个因素的人力资本指数与预期收入法估算的人力资本货币存量的优劣比较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比较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俊杰
运用卡尔多的需求分析方法,文章论述了对工业部门产品的需求对于中国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工业部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对于中国大规模劳动力转移和其他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是一个工业制造大国,但不是一个工业创造强国,中国工业化之路远没有完成。在劳动力转移未完成之时,工业(而不是服务业)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工业部门生产率仍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
工业部门 需求 中国经济增长 卡尔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耀群 张磊 郝瑛
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着经济的增长。依据古典生产函数模型和管理的经济学意义 ,建立了可测量管理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扩展的生产函数模型 ,并依此对黑龙江省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指出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函数 管理贡献率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均立
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看,消费占GDP的比重越高,其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就越强。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是我国提出的长期战略方针,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海南建省以来各项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拉动率、边际效应及拉动弹性,指出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增长差距过大是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并对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以带动内需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静娟 陈笑
本文从知识创新能力、知识传播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三方面建立了知识水平指标体系,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综合知识水平进行了研究。根据所构建的经济系统模糊神经网络,测算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员数及知识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进一步通过知识对经济贡献率的测度,将我国各地区知识水平对经济的贡献率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知识水平 测度 综合评价 模糊神经网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