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12)
- 2023(7447)
- 2022(6687)
- 2021(6454)
- 2020(5434)
- 2019(12274)
- 2018(12692)
- 2017(23433)
- 2016(12962)
- 2015(14594)
- 2014(14434)
- 2013(13606)
- 2012(11954)
- 2011(10832)
- 2010(11057)
- 2009(10402)
- 2008(9806)
- 2007(8686)
- 2006(7493)
- 2005(6696)
- 学科
- 济(45546)
- 经济(45500)
- 管理(34229)
- 业(30057)
- 企(25911)
- 企业(25911)
- 方法(22740)
- 数学(20054)
- 数学方法(19486)
- 农(12809)
- 中国(11395)
- 财(10836)
- 理论(10490)
- 业经(10158)
- 学(10012)
- 贸(8785)
- 贸易(8779)
- 易(8546)
- 制(8426)
- 农业(7873)
- 教学(7807)
- 地方(7544)
- 务(7040)
- 财务(6982)
- 银(6982)
- 和(6974)
- 银行(6960)
- 财务管理(6957)
- 融(6778)
- 金融(6776)
- 机构
- 学院(173219)
- 大学(167060)
- 管理(61678)
- 济(59240)
- 经济(57672)
- 研究(52944)
- 理学(52538)
- 理学院(51973)
- 管理学(50347)
- 管理学院(50076)
- 中国(40772)
- 科学(36182)
- 京(35174)
- 农(29138)
- 财(28485)
- 所(27868)
- 业大(27351)
- 江(27349)
- 研究所(25130)
- 中心(25128)
- 技术(23392)
- 农业(22837)
- 范(22544)
- 州(22536)
- 财经(22394)
- 师范(22237)
- 北京(22002)
- 经(20116)
- 院(19959)
- 省(19021)
- 基金
- 项目(114373)
- 科学(87134)
- 研究(82401)
- 基金(78396)
- 家(69535)
- 国家(68987)
- 科学基金(57992)
- 省(48147)
- 社会(47702)
- 社会科(45092)
- 社会科学(45081)
- 基金项目(40444)
- 教育(40291)
- 划(39367)
- 自然(39350)
- 自然科(38456)
- 自然科学(38448)
- 自然科学基金(37700)
- 编号(36056)
- 资助(34102)
- 成果(28890)
- 重点(26405)
- 课题(25661)
- 发(23881)
- 创(23776)
- 部(23081)
- 科研(22221)
- 创新(22117)
- 项目编号(21913)
- 年(21813)
共检索到254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勇平 刘秀英 李华 韩扬 黎冬青 张涛
以云杉原木圆盘为对象,研究不同面积、不同轮廓形状的空洞缺陷及用不同数量传感器情况时应力波成像技术检测缺陷图像与实际缺陷的关系。结果表明:应力波成像系统可以直观显示木材内部缺陷,其检测精度与空洞等实际缺陷面积和被测木材的截面积比率、使用传感器数量及空洞等缺陷轮廓形状有关;当空洞实际面积与被测木材截面积比从1.6%上升到25.0%时,应力波成像系统显示缺陷图像面积与实际缺陷面积相对误差从22.6%下降到9.7%;成像用传感器数量在6~24个之间时,应力波成像系统均能显示空洞等缺陷的存在,但成像用传感器的数量会影响检测精度;缺陷轮廓形状对应力波成像有一定影响,缺陷面积一定时,狭长形缺陷容易被检出,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立海 徐华东 闫在兴 吕建雄 杨学春 周次林
对取自黑龙江省带岭林区4个主要树种的10个含有2种缺陷的原木样本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原木直径在20~40cm范围内时,若需对原木缺陷进行精确测量,要求图像拟合度接近90%和误差率在0.1左右时,至少需12个传感器才能满足要求;当不需要对原木缺陷进行精确测量,只需确定缺陷的大致位置时,宜选用10个传感器进行测量;当仅仅需要判断原木是否存在缺陷时,选用6个传感器就能满足要求。本文通过平面几何学和统计学的基本方法研究了传感器测试平面内的分布对可测最小缺陷面积比的影响,从而找到影响因素并得出结论:在测试工作中通过目测均匀放置传感器即可以达到所要求的测试效果。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郑泽宇 冯海林 杜晓晨 方益明
为了获得木材径切面上的缺陷形状、大小和位置,提出一种木材径切面内部缺陷成像的方法。首先,基于应力波在木材径切面上的传播规律,提出一种木材径切面上的应力波速度修正方法。将应力波速度转换为径切面上的若干个预估点的值,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IDW)法提出一种速度修正插值(VCI)方法。最后,使用VCI方法在不同树木样本上进行了木材径切面缺陷的二维成像实验。结果表明:①VCI方法可以重建木材内部缺陷大小以及缺陷位置,缺陷成像结果与真实的缺陷情况相吻合。②对比IDW方法的成像结果, VCI方法对缺陷的大小以及缺陷形状、位置的成像结果有较大提高。③利用混淆矩阵方法对VCI与IDW方法进行定量分析表明, VCI方法的平均准确率、平均精确度和平均查全率均高于IDW方法,说明VCI方法成像效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传双 文伟 周海滨 云虹
在机械和环境荷载作用下,木质构件和结构的局部缺陷如节疤、腐朽和裂缝等会导致使用寿命的缩减。在木结构工程领域,如果能够尽早对结构和构件的最薄弱位置进行检出和评估,可避免因突然破坏而导致的灾难性事故。在本研究中,通过振动测试获取前两阶模态振型,并利用锯材梁损伤前后的模态柔度矩阵差值曲率提出损伤识别指标。为了验证提案损伤指标的有效性,通过人工切除截面质量来模拟不同损伤程度、不同损伤位置和双数个损伤的情景,试验结果表明损伤指标对不同程度、不同位置和双数个损伤均能准确定位,并可对损伤轻重程度进行定性评价。
关键词:
缺陷检测 锯材 振动模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宪宇 葛宏立
以云杉(PiceakoraiensisNakai)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异龄林立地质量评价的数量指标。这个数量指标用去皮直径的极限值,即去皮直径生长方程中的渐近线参数来表示,它用样木当前的去皮直径,定期生长量及样木当前所受到的竞争压力来计算得到.原始数据通过角规控制检尺和生长锥获取,研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所建方程同时可作为直径生长方程应用。
关键词:
异龄林,立地质量指标,竞争压力,生长模型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叶涛 陶鸿景 欧阳煜 朱红秀 刘旭涛 郭智蔷
针对机械工程测试课程实验要求,结合管道内壁测量的实际工程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高分辨率摄像机与光学反射系统的全向结构光视觉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结构光视觉三维测量技术实现管道内壁缺陷测量,具有制造成本低、测量精度高的特点。针对传感器标定与应用设计了4个实验项目,实验结果表明,在狭窄受限空间和低光照的环境中,该测量系统可以实现管道内壁的三维测量,满足实际应用要求。通过实验,学生加深了对视觉测量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了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后续研究及工作打下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侯天皓 姜盛夏 王勇辉 张同文 喻树龙 王兆鹏 郭冬 如先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宋京徽
[目的]利用天山北坡中段的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资料,建立上、下林线的树轮宽度年表,并进行树木径向生长特征分析。[方法]将下线雪岭云杉按树龄划分为幼龄组、中龄组与老龄组,计算不同树龄雪岭云杉树木胸高断面积增长量(BAI),以此建立ARIMA模型,模拟分析雪岭云杉径向生长过程。[结果]与上树线相比,下树线的树轮宽度年表中蕴含着更多的气候信息。ARIMA模型模拟的3个树龄组雪岭云杉BAI变化中,中龄组观测值与模拟值拟合效果最优(R~2=0.832)。因ARIMA模型基于单变量自身变化趋势进行建模,故结合现有气象数据进行气候突变前后生长趋势变化分析,发现幼龄雪岭云杉实测BAI总体上增长显著,但增速逐渐减缓。[结论]中、老龄雪岭云杉BAI在气温突变前呈减小趋势,在气温突变后,中龄云杉BAI趋于平稳,老龄云杉BAI由减小趋势转变为增加趋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亚 王军辉 王福德 刘逸夫 谭灿灿 袁艳超 聂稳 刘建锋 常二梅 贾子瑞
【目的】探究红皮云杉地理分布格局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模拟红皮云杉在不同时期气候变化下的潜在适生分布区,为红皮云杉的资源管理和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我国红皮云杉59个现有分布点数据和Worldclim网站下载的19个气候变量,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拟红皮云杉在现代、末次间冰期(LIG)、末次盛冰期(LGM)、全新世中期(MH)以及未来2个时期(2050s和2070s)2种排放气候场景(RCP4.5和RCP8.5)下的适生分布区,分析限制红皮云杉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推测其生物避难所,预测其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变化趋势。【结果】MaxEnt预测结果可靠,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的平均AUC均大于0.99,具有极高可信度。最暖季度降水量(Bio18)、气温季节性变动系数(Bio4)和降水量季节性变化(Bio15)是限制红皮云杉地理分布的主要变量,贡献率分别为40.6%、28.9%和24.6%。红皮云杉当前适生区包括中国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红皮云杉在LIG、LGM和MH时期的适生区面积分别为当前的102.59%,105.20%和100.53%;从末次盛冰期到现代,其分布中心具有向东南、再向东北、再向西南的迁移趋势。未来气候情景下红皮云杉的适生区面积呈减少趋势,RCP4.5-2050s、RCP4.5-2070s、RCP8.5-2050s和RCP8.5-2070s情景下的适生区面积分别为当前时期的99.06%、96.88%、98.05%和95.08%,高适生区边缘呈片段化分布,小兴安岭腹地和长白山腹地的种群较为稳定。【结论】相对于温度,降水对红皮云杉地理分布的影响更重要。红皮云杉在末次盛冰期发生种群扩张,从全新世中期到现代其种群持续收缩。通过种群遗传多样性、适生区预测和孢粉化石等推测长白山腹地和小兴安岭腹地是红皮云杉的间冰期避难所。未来气候情景下,红皮云杉适生区面积缩小,其分布中心有向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迁移的趋势,应考虑优先保护大兴安岭北部到中部、长白山西部和张广才岭北部等高适生区的边缘种群。
关键词:
红皮云杉 最大熵模型 气候变化 适生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喜雯 孙丽萍 许述正 杨扬 杜春晓
【目的】研究应力波在原木上传播速度变化情况,建立不同方向角和纵截面夹角的应力波传播速度模型,以期进一步认识应力波在原木不同方向角度纵截面内的传播规律,为树木内部缺陷的二维成像技术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建立应力波在原木不同方向角度纵截面的传播速度模型;然后以东北地区4种具有代表性的树种为样本,采用Arbotom应力波木材无损检测仪测量应力波在不同方向角、不同截面夹角和不同方向角度纵截面上的传播速度,对健康原木样本的应力波传播速度v (α)与方向角α,应力波传播速度v (β)与截面夹角β,以及应力波传播速度v (α,β)与α和β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在同一纵截面上,应力波传播速度随方向角的增大而增大,水平方向速度最小;在同一方向角度的不同纵截面上,应力波传播速度随截面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径向传播速度最大。健康样本实验数据的拟合结果与理论数学模型非常吻合,决定系数均大于0.87,显著性P都小于0.01,模型都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针对落叶松原木试样,人工设计了直径为7.5 cm的空洞缺陷,利用相关系数0.97,均方根误差17.81的健康多元回归模型v (α,β)=109.2α~2-182.1β~2+36.78α~2β~2-34.76α~2β~4+1 627进行二维成像。当应力波传播路径位于原木的健康区域时,传播速度随方向角和截面夹角的变化趋势满足该模型;但当应力波经过原木的缺陷区域时,传播速度明显降低,不再符合正常情况下的传播速度模型。基于二维成像结果,图像的拟合度高达92.06%,测量缺陷空洞的误差率为8.63%。【结论】应力波在健康原木不同角度纵截面上传播的多元回归模型对树木内部缺陷检测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利用该模型结合二维成像技术,能准确地检测出原木内部缺陷位置和大小,为三维成像技术提供了理论与实验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筠 周菁
ERP沙盘模拟是高校经管类专业广泛使用的综合性实验系统,本文针对用友ERP沙盘模拟系统在设计上存在的一些缺陷和漏洞,给出教学上的应对措施。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岳小泉 王立海 刘泽旭 王兴龙 荣宾宾
通过对不同含水率的山杨原木试件进行检测,分析了含水率对腐朽和健康木材电阻与应力波传播速度的影响,及其对2种检测技术误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含水率的提高,原木试件健康和腐朽区域的电阻均先减小后趋于平稳,但相同含水率下,腐朽区域木材电阻低于健康木材;(2)采用电阻断层成像仪检测腐朽缺陷面积的误差率随含水率的提高有差异(最大误差率为37.83%,最小误差率为2.48%),含水率在36.13%~81.79%时误差较小,腐朽缺陷检测较接近真实值;(3)应力波传播速度随着木材含水率的提高先降低后趋于平稳.应力波二维图像检测腐朽缺陷面积的准确率随着含水率的变化也有差异,最大误差率为52.61%,最...
关键词:
含水率 电阻 应力波 无损检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臧润国 刘贵峰 巴哈尔古丽·阿尤甫 郭仲军 白志强 张炜银 丁易
选择新疆境内天山山脉从西到东处于不同经度位置(81°05′—93°41.5′E,约12个经度范围)5个地点(昭苏、巩留、乌苏、乌鲁木齐和哈密)的天山云杉林进行垂直样带取样测定,分析天山云杉球果大小性状(长、宽及长宽比)随海拔梯度与经度的地理变化规律,以期为天山云杉种群保护、优良种源选育及其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同一经度位置不同海拔范围内天山云杉球果大小性状发生不同的变化。天山云杉的球果长和球果长宽比随着海拔的增加总体上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而球果宽则总体上随海拔梯度变化不显著。各经度位置天山云杉球果宽较球果长的性状稳定性高。天山云杉球果性状随海拔、经度和坡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异,球果长的变异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传双 文伟 周海滨 云虹
为尽早对结构和构件的最薄弱位置进行检测和评估,避免因突然破坏而导致的灾难性事故,本文通过振动测试获取了锯材的前两阶模态振型,并利用锯材损伤前后的局部模态柔度矩阵差值提出了损伤识别指标。为了验证所构建的损伤指标的有效性,通过人工切除截面质量来模拟不同损伤程度、不同损伤位置和双损伤的情景。结果表明:损伤识别指标对不同损伤程度、不同损伤位置和双损伤均能准确定位,并可对损伤轻重程度进行定性评价。
关键词:
缺陷检测 木质梁 模态柔度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崔勇 张茜 富立
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实用价值。为了培养符合技术发展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改善传统实验教学中实验资源利用率低、维护成本高、受时空限制等问题,本文基于我校云实验平台设计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课程。该课程的内容设计及创新性的实验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实验课程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云平台 无线传感器网络 实验教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