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833)
- 2023(22163)
- 2022(18358)
- 2021(16886)
- 2020(14090)
- 2019(31649)
- 2018(31187)
- 2017(59531)
- 2016(32652)
- 2015(36262)
- 2014(35416)
- 2013(34674)
- 2012(31355)
- 2011(27927)
- 2010(27547)
- 2009(25386)
- 2008(24860)
- 2007(22011)
- 2006(19113)
- 2005(16736)
- 学科
- 济(129388)
- 经济(129251)
- 业(109047)
- 管理(101741)
- 企(95944)
- 企业(95944)
- 方法(57962)
- 数学(47613)
- 数学方法(46984)
- 农(39249)
- 业经(38922)
- 财(37253)
- 中国(35014)
- 农业(27301)
- 务(26213)
- 财务(26130)
- 财务管理(26092)
- 学(25780)
- 地方(24765)
- 企业财务(24759)
- 技术(24569)
- 制(24493)
- 理论(23644)
- 贸(22547)
- 贸易(22534)
- 易(21898)
- 和(21719)
- 划(20277)
- 环境(19335)
- 银(19153)
- 机构
- 学院(454399)
- 大学(450514)
- 管理(179800)
- 济(178925)
- 经济(175245)
- 理学(155629)
- 理学院(153937)
- 管理学(151124)
- 管理学院(150306)
- 研究(148839)
- 中国(111778)
- 京(95489)
- 科学(95124)
- 农(82590)
- 财(81468)
- 所(74617)
- 业大(72755)
- 研究所(68270)
- 中心(67732)
- 江(67367)
- 财经(65553)
- 农业(65110)
- 经(59821)
- 北京(59296)
- 范(57464)
- 师范(56779)
- 院(54537)
- 州(54047)
- 经济学(53387)
- 技术(49675)
- 基金
- 项目(315408)
- 科学(247622)
- 基金(227968)
- 研究(226279)
- 家(201137)
- 国家(199407)
- 科学基金(171204)
- 社会(142918)
- 社会科(135468)
- 社会科学(135433)
- 省(125186)
- 基金项目(120685)
- 自然(112595)
- 自然科(110063)
- 自然科学(110033)
- 自然科学基金(108064)
- 划(104853)
- 教育(103878)
- 资助(92530)
- 编号(91539)
- 成果(72421)
- 重点(70971)
- 创(68454)
- 部(67711)
- 发(67619)
- 创新(63471)
- 课题(63074)
- 科研(60568)
- 国家社会(59174)
- 计划(58114)
- 期刊
- 济(194496)
- 经济(194496)
- 研究(126219)
- 中国(86151)
- 学报(77222)
- 农(75860)
- 管理(69792)
- 科学(69265)
- 财(64919)
- 大学(58348)
- 学学(55326)
- 农业(51931)
- 教育(48976)
- 技术(41279)
- 融(37116)
- 金融(37116)
- 业经(34822)
- 财经(31921)
- 经济研究(30728)
- 业(29635)
- 经(27524)
- 问题(25603)
- 科技(23466)
- 技术经济(23096)
- 版(23035)
- 图书(21896)
- 现代(20885)
- 商业(20656)
- 业大(20162)
- 理论(19692)
共检索到658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波 郭子宇 黄信灶 罗小娟
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但较少研究关注管理数字化与生产数字化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差异。基于1035份工业企业调研问卷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管理数字化与生产数字化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管理数字化有利于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全局性作用),而生产数字化只与创新产出正相关,与研发投入和创新投入产出比无显著相关性(局部性作用)。第二,两类数字化转型路径对不同规模、类型和产业链位置的企业具有异质性影响。企业规模与创新能力存在非线性关系,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能力显著正相关,而在大型企业样本中,两者的关系不显著;与高新技术企业相比,数字化转型对非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更强;管理数字化显著提升不同产业链位置企业的创新能力,而生产数字化的上述作用则具有偏向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政府要加强对两类数字化转型路径的支持力度,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与非高新技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精准化和差别化政策,以提升这些企业的创新能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玉霞 张达
本文就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其中,以工业企业创新效率为因变量,数字化转型为自变量,企业规模、企业产权结构、对外开放程度、资产负债率、创新氛围、政府支持为控制变量,通过多重共线性分析、回归分析、异质性检验和稳健性分析,验证了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工业企业创新效率;不同行业类型的工业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不同,在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存在线性促进作用;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存在非线性影响,呈倒U型;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存在非线性影响,呈U型。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分别从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与政策,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屹然 胡晓 张博
为推动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双向融合,采用调研数据结合主观指标评分的方法,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3092家专精特新类企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潜在融合路径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专精特新企业利用快速识别新知识与技术、快速融合新技术与自身技术、快速处理合作技术问题、快速感知合作伙伴技术变化四个维度形成创新链;通过增强核心技术自有率、增强核心技术先进性、提升市场认可度三个维度转化创新链;最终通过提升行业影响力与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比两个维度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关键词:
专精特新企业 创新链 产业链 结构方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屹然 胡晓 张博
为推动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双向融合,采用调研数据结合主观指标评分的方法,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3092家专精特新类企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潜在融合路径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专精特新企业利用快速识别新知识与技术、快速融合新技术与自身技术、快速处理合作技术问题、快速感知合作伙伴技术变化四个维度形成创新链;通过增强核心技术自有率、增强核心技术先进性、提升市场认可度三个维度转化创新链;最终通过提升行业影响力与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比两个维度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关键词:
专精特新企业 创新链 产业链 结构方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小青 李秉廉 何玮萱 周建
在全球数字经济进入加速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系统推动我国企业数字化创新,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从数字化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康泰医学、广州银行、诺贝尔瓷砖3家企业访谈数据,采用扎根研究和多案例研究方法,借助NVivo12.0软件辅助编码,对数字化创新形成路径进行探析,提炼出驱动因素、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关键活动、数字化创新5个主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凝练出数字化创新路径这一核心范畴,进而构建企业数字化创新形成路径的理论模型。结论拓展和深化了数字经济环境下数字化创新理论研究,对企业数字化创新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琳 周一成
基于2000—2015年省级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中国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各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财政分权与工业企业创新能力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财政分权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对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将从"援助之手"向"攫取之手"转变,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倒U型曲线的上升轨道。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分权的技术创新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差异,财政分权对工业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从中部依次向东部和西部递减,同时,财政分权显著促进了非国有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对国有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比较微弱。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创新 空间计量 倒U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池仁勇 竺学锋
为了研究网络化水平与议价能力的关系,本文基于浙江工业企业产品调查问卷,根据问卷所得的数据,分别分析议价能力的影响因素和网络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影响因素的比重,通过回归分析法分析议价能力与网络化水平的关系,得出网络化水平对议价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昊 刘德佳
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数字化发展已成为推动先进制造企业迈向高端价值链的有效路径。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5—2021年的数据,研究数字化发展对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发展能够促进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创新;企业动态能力在数字化发展与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在企业动态能力与服务创新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而沉淀性冗余资源在企业动态能力与服务创新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以期为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树林 李梦洁 胡苏敏
在产业数字化浪潮下,微观企业必然受到影响,那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将在何种程度上受到影响,影响的具体机制何在,这些机制对不同特质的企业是否有差异?为回答这些问题,借助Python与文本分析法构建了企业数字化水平的测度指标,基于中国A股上市企业2008—2020年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影响机制,以及机制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水平提升1%能够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18.29%,且这一促进作用在企业数字化后的1至3年内均显著;机制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能够通过促进内部资源协同、增强研发经费投入,以及优化劳动力素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对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内部资源协同机制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相比于高技术产业企业,劳动力素质优化机制在非高技术产业企业中更显著。以上结论为企业建设内外部数字化信息平台、增强数字化人才积累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晖 戚琦 唐志鹏
厘清数字化如何赋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对于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中国A股工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企业数字化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绿色专利数据,探究工业企业数字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企业数字化显著促进了绿色创新,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显著;2)与资源型城市、中部地区和非国有小企业相比,非资源型城市、东西部地区和国有大企业数字化赋能绿色创新的效果更加突出;3)企业数字化可以通过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盈利水平来促进绿色创新。研究结论为更好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创新,实现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晖 戚琦 唐志鹏
厘清数字化如何赋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对于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中国A股工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企业数字化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绿色专利数据,探究工业企业数字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企业数字化显著促进了绿色创新,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显著;2)与资源型城市、中部地区和非国有小企业相比,非资源型城市、东西部地区和国有大企业数字化赋能绿色创新的效果更加突出;3)企业数字化可以通过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盈利水平来促进绿色创新。研究结论为更好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创新,实现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敏丽 张隽
本文根据我国2009年31个省市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统计资料,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对各地区的企业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索分析,并用聚类的方法对各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按照创新能力强、中等、弱进行了分类。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强弱不一,省份和省份之间的差别较大,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对科技创新越重视,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多;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受到经费等各方面的制约,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鹏 韦依依 乔小涛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创新已成为企业提质增效和培育新动能的重要引擎。文章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化创新准备影响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数字化创新准备正向影响企业数字化创新,动态能力在数字化创新准备与数字化创新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与机械式工作单位结构相比,数字化创新准备在有机式工作单位结构中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动态能力,并且动态能力对企业数字化创新的正向作用也会得到增强,从而能够强化动态能力在数字化创新准备与企业数字化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红 董帆 李恩极
当前,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数字化水平提升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着力点,是实现企业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2010—2020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上市数据,分析数字化水平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但是这种影响具有两个层面的异质性: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对国有企业和小企业创新作用更明显;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积极作用在东部地区、高数字化水平地区以及低市场化水平地区的样本中表现更突出。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水平主要通过提升企业创新网络深度作用于企业创新活动,创新网络广度在数字化水平与企业创新活动之间并未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数字化水平、创新网络以及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为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立杰 徐美琪 冯奕程 张珂 刘鹏
基于TOE框架,运用fsQCA方法剖析了168家样本企业数据,探讨了技术、组织及环境条件对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组态效应,并经由典型案例探究了数字化情境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单一前因条件难以成为引致在位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2)存在的4条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路径中,市场环境拉动型和动态能力推动型会引致渐进性商业模式创新,而技术支撑下的动态能力引领型和冗余资源助力下的数字技术驱动型则会引致颠覆性商业模式创新;(3)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大多数情况下会“多重并发”,并以“殊途同归”的方式驱动在位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本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多重驱动因素及复杂联动机制,而且为相关企业在数字化情境下借助商业模式创新谋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