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13)
2023(13643)
2022(11392)
2021(10458)
2020(8936)
2019(19713)
2018(19678)
2017(38015)
2016(20953)
2015(23068)
2014(22687)
2013(22698)
2012(20585)
2011(18488)
2010(18916)
2009(18298)
2008(18175)
2007(16705)
2006(14977)
2005(13507)
作者
(61073)
(51134)
(50886)
(47988)
(32044)
(24655)
(22986)
(20067)
(19141)
(18463)
(17361)
(16875)
(16250)
(16102)
(15870)
(15549)
(15435)
(14949)
(14894)
(14494)
(12939)
(12809)
(12422)
(11668)
(11657)
(11633)
(11567)
(11372)
(10465)
(10229)
学科
(92328)
(86203)
经济(86096)
(74515)
企业(74515)
管理(70072)
(46877)
方法(37289)
农业(31055)
业经(30462)
数学(29276)
数学方法(28994)
(28516)
中国(23395)
(21406)
(20470)
财务(20451)
财务管理(20422)
企业财务(19325)
技术(18272)
(17030)
(16519)
贸易(16511)
(16144)
(15681)
(15069)
(14748)
理论(14695)
(14674)
银行(14639)
机构
学院(305368)
大学(295405)
(127370)
经济(124869)
管理(120476)
理学(103144)
理学院(102217)
管理学(100742)
管理学院(100219)
研究(97617)
中国(78446)
(68006)
(60868)
(60842)
科学(59260)
农业(52580)
业大(50458)
(50279)
财经(47834)
(47679)
中心(45660)
研究所(45192)
(43236)
(37676)
北京(37570)
经济学(37365)
(35092)
财经大学(34736)
师范(34722)
经济管理(34461)
基金
项目(196507)
科学(154477)
研究(144485)
基金(141372)
(123491)
国家(122274)
科学基金(104747)
社会(92636)
社会科(87471)
社会科学(87445)
(80108)
基金项目(74703)
自然(66901)
自然科(65390)
自然科学(65365)
(65200)
教育(64420)
自然科学基金(64227)
编号(59533)
资助(57152)
成果(46843)
重点(43816)
(43656)
(43480)
(43430)
(43290)
课题(40263)
创新(39960)
(38538)
(37829)
期刊
(151047)
经济(151047)
研究(86049)
(69239)
中国(58716)
(49163)
学报(47183)
农业(46485)
管理(45924)
科学(44388)
大学(35815)
学学(34636)
(32621)
金融(32621)
业经(31680)
技术(26719)
教育(25457)
(24902)
财经(23715)
经济研究(22376)
问题(20610)
(20382)
技术经济(17289)
(15917)
商业(15603)
现代(15030)
农村(14868)
(14868)
(14850)
世界(14593)
共检索到457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馨宇  张琪  杨再强  韩佳昊  
[目的]为明确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播期内进行设施农业生产可能遭遇的主要灾害类型、合理利用全国的气候资源、布局设施农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我国692个标准气象站1990—2019年逐日气象资料,针对设施农业全年皆可生产的特性,将全年分为12个播期(每月1日移栽),考虑高温、低温、日照、大风4个方面,对各个播期进行单气象要素适宜性评估,运用集优法对各个播期进行综合气候适宜性评价,采用各省设施西红柿的生产成本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1)低温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以及华东北部和西南北部地区7月—次年2月的播期;高温不适宜区主要在我国华东南部、中南南部地区,西南部分地区和新疆中南部2—7月的播期;日照和大风的不适宜区不随季节发生较大的改变,日照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地区、华东南部地区和西南东部地区,大风不适宜区主要出现在我国青海地区和内蒙古北部地区。(2)在7月—次年2月的播期,综合不适宜的主要地区出现在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以及华北南部地区;3月—6月的播期中,综合不适宜的主要地区变为我国华东南部地区以及中南、西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3)各省设施西红柿的多年平均生产成本与综合气候适宜性等级呈负相关,固定资产折旧费与低温、大风适宜性等级呈负相关,且大多数播期都达到了0.05显著性水平,验证了气候适宜性评估结果的合理性。[结论]我国设施农业在不同播期下遭受的主要灾害类型不同,对于7月—次年2月开始的播期,综合气候不适宜主要是由低温、大风造成;对于3—6月开始的播期,综合气候不适宜主要由高温、寡照带来。研究结果为设施作物生长提供最优气候条件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翔  王明田  李金建  李旭毅  
利用四川省盆地区103个气象站1971-2010年油菜各生育阶段气象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采用GIS技术对油菜进行气候适宜性区划,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油菜生产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综合分析四川省盆地区各地农业气候特点和影响油菜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选取蕾薹期降水量和生育期≥0℃活动积温作为四川盆地油菜农业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建立区划指标的小网格推算模式,应用GIS技术推算出盆地无测站区域2.5 km×2.5 km网格点上区划指标的气候要素值,采用集优法得到四川盆地油菜气候适宜性精细化区划图,并进行分区评述。结果表明: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盆西和盆中的浅丘、平原地区,以及盆南、盆东北的部分丘陵地区,海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翟治芬  严昌荣  张建华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并通过对农业生产和相关产业的影响直接威胁我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收集和整理农业生产基本数据和我国现有的农业技术资料数据;根据IPPC第5次评估报告中气候变化影响框架的基本思想,构建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与农业技术适应情景矩阵;采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法,构建农业技术适宜性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农业技术适宜性评估主要考虑技术本身的特点和区域的实际情况;在农业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与区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作物适宜性、水资源条件、光温条件、地形条件、经济条件和生态条件等6个方面;应用农业技术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怀良  陈国阶  
以四川省洪雅县 3 3年实测气象资料和 7种作物生产实际为基础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作物光、热、水隶属函数。以平均资源适宜指数、平均效能适宜指数和平均利用指数作为农业气候适宜度评价的指标 ,分别计算其值。并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农业生产优化管理与气候资源利用的相应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胤汉  刘彦随  
在对陕西省农业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对农业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拓宽和深化了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提高了土地资源适宜性的精度和效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圣彦  梁国付  曹新向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 ,依据集水农业技术的特点和要求 ,提出了集水农业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并且总结了河南省卫辉市集水农业技术体系实施中的 5种模式 ,运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对 5种技术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 ,结果得出“山坡、道路、庭院集水和地膜覆盖集水区 +水窖 +低压管道滴灌 +地膜覆盖冬小麦、玉米田免耕秸秆覆盖和玉米、麦田秸秆还田”技术模式效果最好 ,可以认为是同类地区发展集水农业的最佳模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叶彩华  栾庆祖  胡宝昆  宋慧欣  
分析1960—2008年北京山区和平原的春玉米、平原夏玉米不同生育期的热量、水、光等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研究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对玉米可能产生的影响。利用统计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种植模式玉米在关键生育期内主要农业气候资源历史时间序列特征,同时以突变理论中的Mann-Kendall方法和Pettitt方法分析主要气候资源的趋势变化特征并检测其突变特征;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和国际相关研究成果讨论北京市气候资源变化对玉米生长的可能性影响并给出相应对策。结果显示:近50 a来北京地区大于10℃的年活动积温和玉米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变化过程中无明显的突变特征;玉米播种—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吉莉  李家启  李强  
利用北碚区1981年-2010年气象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法及综合运用基尼系数综合评价模型对影响区域主要气候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北碚区气候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北碚区气候的非常适宜,这为北碚区委区府打造"宜居北碚"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宋秋洪  千怀遂  俞芬  段海来  
参照已有的气候适宜性评价模型和冬小麦生理气候阈值,建立冬小麦气候适宜度模型,选取淮河流域及周边地区43个县(市)45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对该流域冬小麦气候适宜性时空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温度适宜性、降水适宜性、日照适宜性的空间分布与温度、降水和日照的空间分布有明显的一致性,它们和气候适宜性都呈现出一定的地域分布规律;降水和温度是影响该流域气候适宜度的重要限制因素,尤其是降水的影响最为明显;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气候适宜性倾向率主要受日照的影响,以0.002/10 a的倾向率下降;温度、降水、日照和气候的适宜性倾向率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建新  
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生产系统。研究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与治理问题,解析农业脆弱性的生成机制、探索降低脆弱性的制度化途径、提升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能力是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议题。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问题涉及多学科交叉问题,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织的系统。对农业气候脆弱性治理的研究经过了从单一自然科学领域的直观评价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融合互补研究的过程。农业脆弱性的治理除了政府实施直接激励政策或约束机制外,转变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调动农村微观主体和社区组织资源的模式成为必然的选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文杰  李红梅  段文平  
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夜雨及雾雨的天气气候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了夜雨、雾雨的形成机制及其农业气候意义。结果表明,本区降水呈夜雨与昼雨相均衡的状况,夜雨率达545%~577%,尤其是雾季和干热季可分别达714%、706%。夜雨形成多是山风环流造成的地形雨,雨强小,雨时长,因而对作物的有效性高。夜间雾雨则在作物生态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部分缓解干旱季节作物需水的不足。因此,深入探讨夜雨和雾雨资源是制定有效防御干旱对策的重要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杜红悦  李京  
该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FAO的农业生态带土地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 ,把GIS技术应用到传统的AEZ土地评价方法中 ,建立了土地农业适宜性评价信息系统。在所建系统中实现了改进的AEZ算法 ,用户可输入任意作物的环境需求 ,人工干预情况 ,可以按地方特色调整专家打分值 ,可方便及时地为地区引进新品种 ,并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供依据。以攀枝花市区为例进行了土地农业适宜性评价 ,做出了攀枝花市 9种主要作物的评价图和多种作物综合评价等级图 ,得出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鹏  林正雨  李晓  李晓莉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土壤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并借助GIS与数学模型对永商镇早熟梨用地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永商镇适宜种植早熟梨的用地面积约435.28hm2,占农业用地总面积的25.21%。借助GIS软件和适宜性最小耗费表面模型对早熟梨种植用地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当最大拓展宽度达到56m时,符合农业规划中多目标模型要求的333.33hm2种植规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建平  高素华  刘玲  
文章从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出发 ,分析讨论了该区农业气候资源对作物的影响系数和气候生产力 ,探讨了限制农业气候资源高效利用的主要因子是农业气象灾害频繁和农业结构不尽合理。提出了提高该区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率的主要途径和对策措施是要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测、监测和防御 ,并进行合理的农业结构调整 ,实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荒则荒的战略转变 ,可为西部地区农业开发提供借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爱军  陈长青  类成霞  张卫建  卞新民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趋明朗和世界性粮食安全危机日益严重,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已经成为作物科学的研究热点。江淮地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区域,探讨该区域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及其应对策略,对确保我国中长期粮食持续增长意义重大。依据我国江淮地区32个气象台站的多年逐日气象资料,并结合多年农作物生育进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江淮地区气候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48年来江淮地区光、热、水资源发生了明显变化。年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每10年分别平均递增了0.28、0.17和0.38℃;夜间增温幅度高于白天,日温差每10年平均下降了0.21℃。≥0℃和≥10℃的积温增加明显,每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