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8)
2023(8370)
2022(6801)
2021(5972)
2020(5338)
2019(12155)
2018(12345)
2017(23716)
2016(13720)
2015(15705)
2014(16137)
2013(15962)
2012(14869)
2011(13372)
2010(13524)
2009(12761)
2008(13003)
2007(12072)
2006(10355)
2005(9439)
作者
(44522)
(37310)
(37285)
(35744)
(23517)
(18023)
(17112)
(14844)
(14116)
(13404)
(12686)
(12415)
(12046)
(11966)
(11913)
(11876)
(11733)
(11132)
(10963)
(10780)
(9669)
(9442)
(9313)
(8703)
(8586)
(8424)
(8423)
(8383)
(7734)
(7716)
学科
(58089)
经济(58038)
(34432)
管理(34214)
方法(27979)
(26540)
企业(26540)
数学(24692)
数学方法(24360)
(17306)
中国(15720)
(14957)
(13526)
业经(12326)
地方(11479)
农业(11423)
(10166)
(10113)
贸易(10110)
(9797)
(8806)
(8385)
理论(8384)
财务(8354)
(8331)
财务管理(8326)
银行(8281)
(7921)
金融(7916)
企业财务(7849)
机构
大学(205774)
学院(204312)
(78989)
经济(77180)
研究(73536)
管理(71821)
理学(61684)
理学院(60915)
管理学(59405)
管理学院(59056)
中国(53550)
科学(50565)
(47539)
(44476)
(40521)
农业(38059)
业大(37892)
研究所(37336)
(35291)
中心(33521)
(32152)
财经(28326)
北京(27790)
(26575)
师范(26182)
(25776)
(25563)
(25194)
农业大学(24786)
经济学(24733)
基金
项目(136984)
科学(104278)
基金(96848)
研究(92663)
(87770)
国家(87096)
科学基金(71558)
社会(56028)
(55185)
社会科(52962)
社会科学(52940)
基金项目(50898)
自然(48438)
自然科(47320)
自然科学(47300)
(46855)
自然科学基金(46416)
教育(42718)
资助(40725)
编号(37487)
重点(31971)
成果(31041)
(29969)
(29300)
计划(28375)
(27356)
科研(27107)
课题(26636)
科技(26079)
创新(25808)
期刊
(85547)
经济(85547)
研究(55075)
(43835)
学报(43806)
中国(39004)
科学(35390)
大学(31023)
学学(29569)
农业(29050)
(28095)
管理(24466)
教育(19686)
技术(17608)
(16313)
金融(16313)
(15982)
业经(14213)
财经(14020)
经济研究(13833)
(12635)
问题(12255)
(12029)
业大(11730)
统计(11358)
技术经济(10658)
科技(10189)
图书(9924)
(9909)
农业大学(9898)
共检索到297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芳  Yaru Song  Howard Holness  Kevin O’Shea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山苍子油提取效率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GC-MS分析,研究山苍子油成分构成与抗氧化活性的内在关联,分析山苍子油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液液萃取(分别加以超声波与磁化辅助处理)、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以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苍子油,DPPH法比较不同提取方式对山苍子油抗氧化活力的影响,GC-MS分析山苍子油的主要成分,并以1,4-二溴苯为内标,采用面积归化法解析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山苍子油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液液萃取法的提取效率与山苍子油抗氧化活性最高,超声波辅助处理油得率最高,为26.3%,磁化辅助处理抗氧化活性最优,达到31.22 mg·m L-...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坤龙  陶华明  周雪峰  
研究了作为渔业副产品且药食同源的海蛾(Pegasus laternarius Cuvier)的抗氧化功效和活性物质。以自由基清除活性为导向,筛选了海蛾的最佳提取方法,对并最佳提取物的不同极性萃取部位进行抗氧化筛选,随后用色谱、波谱技术对活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研究确定75%乙醇为最佳提取溶剂,提取总膏萃取后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为抗氧化活性部位;在活性部位分离纯化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胆甾醇、(2s,3s,4r,8e)-8,9-二脱氢植物鞘氨醇(2’r)-2’-羟基脂肪酰胺、胆甾醇硫酸酯、对羟基苯甲醛和牛磺酸。研究结果表明,海蛾提取物抗氧化作用明确,活性部位为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云   黎继烈   吴红   申爱荣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缬草精油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为缬草精油的质量控制及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缬草根为原材料,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和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提取缬草精油,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提取的3种缬草精油分别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结合清除DPPH、O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评价3种缬草精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3种方法提取的缬草精油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差异明显,提取的3种缬草精油共鉴定出87种化合物,主要为烯类、醇类、酯类和醛类化合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缬草精油(SD)鉴定出52种化合物,其中烯类化合物31种,相对含量为46.34%;醇类化合物10种,相对含量为12.23%;酯类化合物4种,相对含量为30.55%。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缬草精油(SFE)鉴定出79种化合物,其中烯类化合物29种,相对含量为30.81%;醇类化合物17种,相对含量为13.38%;酯类化合物13种,相对含量为35.59%;醛类化合物11种,相对含量为7.88%。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提取的缬草精油(SBE)鉴定出57种化合物,其中烯类化合物27种,相对含量为27.90%;醇类化合物9种,相对含量为16.20%;酯类化合物9种,相对含量为38.06%。3种缬草精油均含有乙酸龙脑酯、龙脑、氧化喇叭烯(Ⅰ)、百秋李醇、蓝桉醇、缬草醛、塞舌尔烯等42个共同成分,且均以乙酸龙脑酯为主要成分。3种缬草精油均具有清除DPPH、O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质量浓度为0.50 mg/m L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缬草精油(SD)对DPPH、O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6.62%,55.33%和56.21%;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缬草精油(SFE)对DPPH、O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2.81%, 75.64%和82.56%;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提取的缬草精油(SBE)对DPPH、O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0.13%, 68.15%和78.64%。3种缬草精油抗氧化活性综合指数依次表现为SFE>SBE>SD。【结论】不同方法提取的缬草精油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缬草精油化合物种类最多,抗氧化活性最强,是提取缬草精油的优选方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海亮  高星  徐福利  陈海魁  王渭玲  
【目的】研究不同采摘时间鲜芍药花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为适时采收、合理开发及利用芍药花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日出前(06:00-07:00)和下午(17:00-18:00)采摘的芍药花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测定质量浓度为20,50,100,150和200μg/mL芍药花精油溶液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及对亚油酸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从采摘于日出前的芍药花精油中共鉴定出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彬  邓樱花  苏明伟  张洪权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侧蒿全草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鉴定其中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对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进行测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测定侧蒿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及其对5种供试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侧蒿挥发油共鉴定出37种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76.93%,其中主要成分为石竹烯及其氧化物、桉树脑、樟脑、龙脑、萜品烯-4-醇、大根香叶烯D等.侧蒿挥发油对DPPH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清除效果弱于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跃君  岳永德  汤锋  郭雪峰  王进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黄金间碧竹、孝顺竹、毛竹和麻竹4种竹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4种竹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共获得168个色谱峰,鉴定其中132种化学成分,并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以TBHQ为对照品,采用DPPH法研究4种竹叶挥发油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黄金间碧竹竹叶挥发油的得率最高(0.827%),而毛竹竹叶挥发油的得率仅为0.391%。4种竹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含量和组成上不同,竹叶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3-甲基-2-丁醇,麻竹竹叶挥发油含量最高达到46.25%;其他主要化学成分有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己-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有林  张润光  钟玉  
【目的】探索百里香精油(thyme essential oil)的化学组成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百里香精油,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测定化学成分,研究抗氧化性、抑菌作用和毒理特性。【结果】百里香精油含有85种化学成分,且以酚类物质为主。百里香精油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抗氧化能力高于维生素E,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啤酒酵母菌的抗菌性均表现为敏感型,但碱性条件和热处理降低其抑菌作用。【结论】经动物试验百里香精油属无毒型,可安全用作食品添加剂和化工香料。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韩艳利  旷春桃  李湘洲  姜思同  李颖  
采用超声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苍子干果中山苍子油。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的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100 W,液料比20︰1,提取时间2 h,得率为3.22%;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的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100 W,液料比20︰1,提取时间2 h,得率为3.20%;在液料比为20︰1,提取时间为4h的条件下,普通水蒸气蒸馏法的得率为3.17%。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娴  甘瑾  张雯雯  侯彬  张弘  冯颖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Phyllanthus)植物,其果鲜食酸而微涩,回味甘甜,故名余甘,又名滇橄榄、油柑子、庵摩勒等。全世界约有17个国家的传统药物体系中使用余甘子,在我国的中药、藏药等均有应用,作为一味重要的传统民族药,已被载入多版《中国药典》[1]。余甘子具有清热凉血、生津止咳等药用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丹丹  温新宝  袁保刚  苗芳  周乐  
【目的】评价牛蒡子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为揭示牛蒡子的部分药用机理及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用极性逐渐增大的氯仿、乙酸乙酯、丙酮、乙醇溶剂对牛蒡子粗粉进行超声波提取,经旋转蒸发仪浓缩、干燥后得到粗提物。然后,分别将以上4种提取物溶解于甲醇中,配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1,0.25,0.5,1,2,3,4,5mg/mL的溶液,将阳性对照BHT配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01,0.025,0.05,0.1,0.25,0.5,1,2,4mg/mL的溶液,测定不同溶剂提取物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DPPH.、.OH、H2O2和O2.-活性的清除率,并以IC50值为指标,比较4种牛蒡子提取物的抗氧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荣芳  张子言  李德海  
【目的】蒙古栎实壳富含多酚、黄酮等活性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抑菌等功能。为了深度开发蒙古栎资源,获得抗氧化活性高且高效的制备方法,对不同方法提取的蒙古栎实壳提取物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剂浸提法、高剪切法、超声波法和酶解法这4种方法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总三萜和可溶性糖物质含量,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4种提取方法对蒙古栎实壳提取物的官能团变化的影响。【结果】4种提取方法对蒙古栎实壳提取物的提取效果和抗氧化活性影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酶解法对蒙古栎实壳中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效果最好,每100 g蒙古栎实壳的等量总酚含量高达(1.090±0.570) g,FTIR显示酶解法提取的蒙古栎实壳提取物在3 401、1 039 cm~(-1)处的吸收峰强度最大,分别为酚类物质特征基团羟基O-H的伸缩振动和黄酮类物质特征基团C-O-C的伸缩振动。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酶解法提取的蒙古栎实壳提取物抗氧化作用最强,当提取物溶液的质量浓度在0.80 g/L时,·OH清除率高达98.55%,高于VC的清除率(82.03%)。相关性分析表明多酚类物质起主要抗氧化作用。【结论】对溶剂浸提法、高剪切法、超声波法和酶解法提取物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发现酶解法提取物的活性物质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高。因此,酶解法是从蒙古栎实壳中提取富含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有效方法,且酶解法提取操作简便、成本低,可用于蒙古栎实壳活性物质的制备和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本研究结果为蒙古栎实壳提取物提取技术的选择及抗氧化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艳芳  叶睿超  郭彩霞  周媛  王丽  
【目的】探究垂枝香柏(Sabina pingii)挥发油的成分和药理作用,为其合理推广、开发与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垂枝香柏挥发油,并用GC-MS对垂枝香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滤纸片扩散和平板涂布法测定垂枝香柏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蜡状芽孢杆菌、卡拉双球菌等4种细菌和白色念球菌、玉米纹枯病菌等2种真菌生长的抑制性,以抑菌圈直径的大小衡量挥发油对供试菌种的抑菌活性。【结果】从垂枝香柏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3个成分,鉴定成分占总组分的96.63%,其中平均相对含量大于5%的有桧烯(Sabinene)、α-可巴烯-11-醇(alpha-Copaen-11-o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建军  谢丽源  赵树海  吴振亚  张言  吴志鹏  王国英  刘如县  邓静  彭卫红  
本项研究对不同产地的银耳活性成分含量进行比较,并利用多种抗氧化测定方法,测定不同银耳抗氧化能力,分析不同抗氧化测定方法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活性成分含量与抗氧化测定方法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银耳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TF5的多糖得率、总酚含量和黄酮含量最高,TF1蛋白质含量最高;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DPPH>羟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其中TF1对(·OH)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最大,TF2的还原力最大,TF3对(O-2)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最大;对不同抗氧化测定方法之间的相关性评价,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之间存在较大相关性(R=0.954),...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胜军  刘欢  杨少玲  杨贤庆  戚勃  胡晓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舌状蜈蚣藻多糖得率为指标,选择料液比、温度和时间进行响应面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同时测定舌状蜈蚣藻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以及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舌状蜈蚣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7 g/mL,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4 h,此时的多糖得率为15.23%。舌状蜈蚣藻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_(50))分别为12.61 mg/mL和2.05 mg/mL,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昌福  李静  吴志新  
不同方法提取两种鱼类病原菌脂多糖的化学成分分析陈昌福李静吴志新(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430070)ANANALYSISONCHEMICALCOMPOSITIONOFEdwardsielafujianensisANDCytophagacolu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