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52)
- 2023(5774)
- 2022(4304)
- 2021(3791)
- 2020(3131)
- 2019(6630)
- 2018(6870)
- 2017(12778)
- 2016(7795)
- 2015(8725)
- 2014(9009)
- 2013(8460)
- 2012(7884)
- 2011(7091)
- 2010(7156)
- 2009(6585)
- 2008(6987)
- 2007(6230)
- 2006(5682)
- 2005(5348)
- 学科
- 济(28884)
- 经济(28841)
- 业(17003)
- 管理(16551)
- 企(12560)
- 企业(12560)
- 学(10191)
- 农(9853)
- 中国(9801)
- 方法(9753)
- 业经(7957)
- 数学(7797)
- 数学方法(7647)
- 农业(6738)
- 地方(6421)
- 财(5911)
- 发(5715)
- 制(5495)
- 理论(5209)
- 融(4989)
- 金融(4985)
- 发展(4852)
- 展(4839)
- 银(4742)
- 贸(4717)
- 贸易(4715)
- 银行(4701)
- 产业(4593)
- 易(4540)
- 行(4516)
- 机构
- 大学(117560)
- 学院(115993)
- 研究(47568)
- 济(40377)
- 经济(39472)
- 管理(35286)
- 科学(34306)
- 中国(32178)
- 农(31618)
- 理学(30186)
- 理学院(29690)
- 管理学(28785)
- 管理学院(28604)
- 所(27399)
- 京(26183)
- 研究所(25587)
- 农业(25363)
- 业大(23280)
- 中心(19694)
- 江(18925)
- 财(18479)
- 范(17164)
- 师范(16862)
- 院(16654)
- 北京(16255)
- 农业大学(16234)
- 省(15955)
- 科学院(15649)
- 财经(14840)
- 州(14696)
- 基金
- 项目(80529)
- 科学(60707)
- 基金(56600)
- 家(53627)
- 国家(53221)
- 研究(52293)
- 科学基金(42187)
- 省(32317)
- 社会(31398)
- 基金项目(29558)
- 社会科(29527)
- 社会科学(29517)
- 自然(29051)
- 自然科(28396)
- 自然科学(28382)
- 划(28239)
- 自然科学基金(27855)
- 教育(23869)
- 资助(23078)
- 编号(19929)
- 重点(19573)
- 发(18317)
- 计划(17903)
- 成果(17622)
- 科技(16888)
- 部(16646)
- 创(16174)
- 科研(15866)
- 课题(15319)
- 创新(15310)
共检索到172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潇 王军民 王振兴 张平芳 赵振宁 杜春 王娟
[目的]分析不同提取工艺下海黄牡丹鲜花和烘干花瓣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为海黄牡丹精油的综合利用与深度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同时蒸馏提取(SDE)法和超临界CO_2萃取(SFE)法分别提取海黄牡丹新鲜和烘干花瓣精油,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精油成分进行分析,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精油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及其总抗氧化能力,并测定精油中生物活性成分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结果]采用SFE法提取的海黄牡丹精油得率明显高于SDE法,用SFE法从新鲜花瓣中提取精油得率最高,为0.76%。从2种不同方法提取的海黄牡丹鲜花和干花精油中检测到了108种化合物,其中SFE法提取的鲜花瓣精油中有41种、烘干花瓣精油中有52种,SDE法提取的鲜花瓣精油中有33种、烘干花瓣精油中有13种,植酮、正十九烷、正二十一烷3种主要成分在4种精油中同时存在。不同方式提取的海黄牡丹花精油中化合物成分主要有烷类、醇类、烯类、酮类、酯类、醛类、酸类、酚类和其他共9类化合物,其中烷类和醇类化合物的数量和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类别化合物。不同方式提取的海黄牡丹精油对DPPH和ABTS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清除活性,并且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表现出SFE法提取的精油清除率高于SDE法,从新鲜花瓣中提取的精油清除率高于烘干花瓣。SFE法提取的新鲜花瓣精油中总酚含量最高,SDE法提取的烘干花瓣精油中总酚含量最低;总黄酮含量以SFE法提取的烘干花瓣精油中最高,SDE法提取的烘干花瓣精油中最低。[结论]不同方法提取的海黄牡丹鲜花和烘干花瓣精油的得率和化合物组成存在一定差异,SFE法提取的新鲜花瓣精油在体外的抗氧化活性优于其他提取方式。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佳佳 罗思源 丁春邦 陈涛 周莉君
以油茶蒲为材料,采用响应面法结合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热水法提取油茶蒲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考察提取时间、温度、液料比3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初步探究油茶蒲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85℃,液料比32 mL?g~(-1)时,多糖提取率最佳,为10.49±0.21%(n=4).在浓度0.6 mL?g~(-1)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到90%,总还原能力在1.4 mL?g~(-1)时与同浓度Vc效果相近,表明油茶蒲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油茶蒲 多糖 提取优化 抗氧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岩 于婷 蔡恩博 刘双利 杨鹤 张连学
【目的】研究茶条槭叶总酚的提取工艺,并对茶条槭叶总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为茶条槭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乙醇为溶剂, 以总酚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处理茶条槭叶,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提取时间和液固比的适宜范围,再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最佳提取条件;最后采用铁离子还原法、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茶条槭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茶条槭叶总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5%,超声提取时间46 min,液固比246 mL/g,在此条件下茶条槭叶总酚提取率为 (10.95±0.22)%。茶条槭叶总酚提取液对铁离子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建明 古力 康智明 陈俊长 徐伟 王松良
【目的】优化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评价铁皮石斛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液(mL)料(g)比为试验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自由基清除能力体系初步评价铁皮石斛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响应面分析,获得最佳的铁皮石斛多糖提取工艺为: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2h、液(mL)料(g)比75。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率为34.96%,与理论值(36.57%)相对误差小于5%。铁皮石斛多糖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分别为1.20和3.65mg/mL。【结论】采...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多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昌禄 江慎华 陈志强 陈勉华 王玉荣 刘常金 夏廉法
该文对香椿老叶总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40℃。根据最佳提取工艺,得到5批质量稳定的香椿总黄酮(平均黄酮含量55.24%);该总黄酮具有比阳性对照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更强的抗氧化能力(P
关键词:
香椿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抗氧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念 陈露珠 安鑫 汪之和
为有效提高虾壳废弃物中虾青素的提取率,本实验以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及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为原料,利用有机溶剂浸提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了3种虾壳中虾青素的提取效果,并对南极磷虾虾壳中虾青素提取工艺参数进行正交优化;利用红外光谱比较了虾青素标准品与3种虾壳制得的样品,对样品中虾青素进行了定性分析;以V_(C)作为对照,探索了3种虾壳中虾青素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罗氏沼虾、南极磷虾及凡纳滨对虾在以二氯甲烷为提取液,提取温度为30℃,提取时间为2h条件下可得到最大提取率,南极磷虾虾壳中的虾青素的提取率显著高于凡纳滨对虾及罗氏沼虾虾壳中的虾青素 。而料液比对三者中虾青素的提取率的影响效果不同,南极磷虾和凡纳滨对虾在1∶30 g/mL 料液比条件下的提取率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234.72 μg/g和172.21 μg/g,而罗氏沼虾在料液比为1:20 g/mL 条件下有最大提取率为88.69 μg/g。南极磷虾虾壳中提取虾青素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30 (g : mL),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2.5 h,此条件下虾青素的提取率明显提高,达到为245.01 μg/g。红外光谱证明实验所得虾青素与虾青素标准品具有极为相似的官能团振动吸收峰。通过抗氧化实验研究发现,3种虾壳中的虾青素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以罗氏沼虾虾壳中虾青素抗氧化活性为最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丽华 段玉峰 马艳丽 丁红军 李尔春
【目的】探讨槐花水溶性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提取温度、时间、次数和料液比等因素对槐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考察了Sevage法、三氯乙酸法、盐酸法、胰蛋白酶+Sevage法对槐花多糖所含蛋白的脱除效果,并对槐花多糖的还原能力,及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提取槐花多糖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 h,提取次数4次。槐花多糖的最佳清除蛋白方法为胰蛋白酶+Sevage法,蛋白清除率为85.23%。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槐花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效果好、安全性高的新型天然抗氧化物质。【...
关键词:
槐花多糖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 刘克海
以日本海马(Hippocampus mohnikei)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粗多糖工艺条件,通过柱层析进行纯化,测定海马多糖的单糖组成,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时间47 min、浸提温度87 ℃、液料比23 mL/g为最佳提取条件,粗多糖HP得率为9.91%;通过柱色谱分级纯化得到2种多糖HP-1和HP-2,HP-1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以摩尔比11.32: 6.39: 5.64组成,并含有少量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鼠李糖,HP-2主要由氨基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以摩尔比 29.03: 18.18: 8.48: 6.30: 4.88: 2.70组成,并含有少量岩藻糖和木糖;HP-1、HP-2具有良好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且HP-2最强,同时HP、HP-1及HP-2均具有还原力,表明海马多糖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云 黎继烈 吴红 申爱荣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缬草精油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为缬草精油的质量控制及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缬草根为原材料,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和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提取缬草精油,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提取的3种缬草精油分别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结合清除DPPH、O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评价3种缬草精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3种方法提取的缬草精油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差异明显,提取的3种缬草精油共鉴定出87种化合物,主要为烯类、醇类、酯类和醛类化合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缬草精油(SD)鉴定出52种化合物,其中烯类化合物31种,相对含量为46.34%;醇类化合物10种,相对含量为12.23%;酯类化合物4种,相对含量为30.55%。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缬草精油(SFE)鉴定出79种化合物,其中烯类化合物29种,相对含量为30.81%;醇类化合物17种,相对含量为13.38%;酯类化合物13种,相对含量为35.59%;醛类化合物11种,相对含量为7.88%。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提取的缬草精油(SBE)鉴定出57种化合物,其中烯类化合物27种,相对含量为27.90%;醇类化合物9种,相对含量为16.20%;酯类化合物9种,相对含量为38.06%。3种缬草精油均含有乙酸龙脑酯、龙脑、氧化喇叭烯(Ⅰ)、百秋李醇、蓝桉醇、缬草醛、塞舌尔烯等42个共同成分,且均以乙酸龙脑酯为主要成分。3种缬草精油均具有清除DPPH、O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质量浓度为0.50 mg/m L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缬草精油(SD)对DPPH、O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6.62%,55.33%和56.21%;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缬草精油(SFE)对DPPH、O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2.81%, 75.64%和82.56%;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提取的缬草精油(SBE)对DPPH、O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0.13%, 68.15%和78.64%。3种缬草精油抗氧化活性综合指数依次表现为SFE>SBE>SD。【结论】不同方法提取的缬草精油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缬草精油化合物种类最多,抗氧化活性最强,是提取缬草精油的优选方法。
关键词:
缬草 植物精油 精油提取 抗氧化活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雪艳 黄维 陈泽明 张晓华 邹小兴 邹双全
以圆齿野鸦椿果皮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组合试验,建立了超声辅助提取果皮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即超声温度40℃,时间40 min,功率300 W,料液比1∶6.在此条件下花青素提取量为(3.740±0.058) mg·g~(-1).1,1-二苯基-2-苦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圆齿野鸦椿花青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花青素质量浓度为0.1~3.2 mg·mL~(-1)时,其抗氧化活性与浓度呈线性相关.表明超声辅助提取圆齿野鸦椿果皮花青素,效果优,时间短,浸提液用量少.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胜军 刘欢 杨少玲 杨贤庆 戚勃 胡晓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舌状蜈蚣藻多糖得率为指标,选择料液比、温度和时间进行响应面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同时测定舌状蜈蚣藻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以及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舌状蜈蚣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7 g/mL,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4 h,此时的多糖得率为15.23%。舌状蜈蚣藻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_(50))分别为12.61 mg/mL和2.05 mg/mL,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舌状蜈蚣藻 多糖 响应面 抗氧化活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青 吕肖斐 朱晓冉 张娜 郭庆启
以紫丁香为原料,对紫丁香多酚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得到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5%、料液比1∶5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50 min,此工艺条件下紫丁香多酚的得率为(1.73±0.05)mg/g。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研究发现紫丁香多酚中抗氧化活性最强组分的极性为弱极性,当这部分样液质量浓度为70μg/m L时,总还原能力为0.64±0.01,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79.44±0.67)%。研究发现经人工胃液处理后,紫丁香多酚抗氧化活性最强组分的抗氧化能力上升,而经人工肠液处理后其抗氧化能力下降。
关键词:
紫丁香 多酚 提取 抗氧化活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邓疆 王有琼 石雷
目的]印度黄檀叶含有多酚及类黄酮物质,研究印度黄檀叶多酚及其抗氧化活性,可为其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印度黄檀叶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液,经单因素实验与正交试验设计,检测在不同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超声功率120 w时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印度黄檀多酚的提取工艺;同时,鉴定印度黄檀叶乙醇-水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低浓度印度黄檀叶多酚能发挥更强的抗氧化能力,其提取液对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约为3.2 mg·L~(-1),略大于Vc的2.5 mg·L~(-1);不过,其还原能力略低于Vc。[结论]印度黄檀叶内富含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关键词:
印度黄檀 叶 多酚 微波萃取 抗氧化活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艳梅 万全 赖年悦 林琳 叶应旺 姜绍通 陆剑锋
龟类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通过研究龟肉酶解产物的功能特性,可以科学认识其营养保健功能。以黄缘盒龟肉为原料,羟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碱性蛋白酶为水解酶,通过正交试验L9(34)得到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pH值8.0、酶解温度55℃、料液比1.5∶20 g/mL、加酶量(酶/底物,E/S)3.0%、酶解时间3 h,酶解液对羟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2.08%。酶解产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结果表明,酶解产物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过氧化氢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还具一定的还原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和亚油酸自氧化抑制能力。总体而言,黄缘盒龟酶解产物在不同的体外抗氧化体系中...
关键词:
黄缘盒龟 龟肉 蛋白酶 酶解 抗氧化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志文 杨霞光 潘剑 任光辉 张二喜 范丙友 史国安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牡丹花瓣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卵黄脂蛋白过氧化法、DPPH法和氮兰四唑(NBT)光还原法、水杨酸羟基化法,以Vc和BHT为阳性对照,在DPPH、O2.-和.OH的产生和检测系统以及卵黄组织匀浆中,加入一定量的牡丹花瓣提取液,观察其与活性氧引发反应的竞争效应,研究6个牡丹品种("藏枝红"、"洛阳红"、"胡红"、"迎日红"、"赵粉"和"凤丹")花瓣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牡丹花瓣提取液能明显抑制卵黄组织匀浆的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DPPH的吸光值、抑制O2.-介导的NBT光化学还原及.OH作用下的水杨酸羟基化作用,其中牡丹花瓣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高于200μg/...
关键词:
牡丹 花瓣提取液 抗氧化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