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77)
- 2023(5414)
- 2022(4513)
- 2021(4002)
- 2020(3336)
- 2019(7214)
- 2018(6866)
- 2017(12510)
- 2016(7046)
- 2015(7270)
- 2014(6900)
- 2013(6667)
- 2012(6023)
- 2011(5388)
- 2010(5011)
- 2009(4589)
- 2008(4456)
- 2007(3694)
- 2006(3084)
- 2005(2475)
- 学科
- 济(23744)
- 经济(23711)
- 业(18883)
- 管理(18719)
- 企(14369)
- 企业(14369)
- 方法(12081)
- 数学(11043)
- 数学方法(10977)
- 学(7893)
- 农(7500)
- 财(6870)
- 贸(6476)
- 贸易(6476)
- 易(6338)
- 中国(5846)
- 业经(5551)
- 农业(5336)
- 技术(4793)
- 环境(4604)
- 务(4393)
- 财务(4392)
- 财务管理(4382)
- 企业财务(4186)
- 制(3951)
- 壤(3886)
- 土壤(3871)
- 产业(3815)
- 划(3638)
- 地方(3524)
- 机构
- 大学(99995)
- 学院(99603)
- 济(37417)
- 研究(37118)
- 经济(36820)
- 管理(35781)
- 理学(32527)
- 理学院(32117)
- 农(31480)
- 管理学(31362)
- 管理学院(31220)
- 科学(28444)
- 农业(25603)
- 中国(25388)
- 业大(24705)
- 所(21027)
- 京(20597)
- 研究所(20101)
- 农业大学(17440)
- 中心(16051)
- 财(14679)
- 室(14141)
- 实验(13673)
- 江(13601)
- 业(13388)
- 院(13384)
- 省(13382)
- 实验室(13094)
- 科学院(12986)
- 财经(12683)
- 基金
- 项目(79889)
- 科学(61036)
- 基金(59024)
- 家(57138)
- 国家(56711)
- 研究(46521)
- 科学基金(46209)
- 自然(34006)
- 自然科(33258)
- 自然科学(33243)
- 自然科学基金(32674)
- 基金项目(32257)
- 省(31461)
- 社会(30242)
- 社会科(28727)
- 社会科学(28718)
- 划(27806)
- 资助(23074)
- 教育(20359)
- 计划(19384)
- 重点(18842)
- 科技(18190)
- 创(17054)
- 发(16735)
- 科研(16700)
- 部(16373)
- 业(16228)
- 创新(16056)
- 编号(15468)
- 农(14981)
共检索到127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明珠 张文超 孙振涛 赵永敢 王淑娟
为了对盐碱土壤氟形态有更加清晰和全面的认识,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以浸提液中的干扰离子为监测对象,对各种形态的氟的提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选出了一套简单易行且干扰小的提取方法。研究表明,采用超纯水常温振荡法提取水溶态氟,采用1 mol/L MgCl2法提取交换态氟,采用0.5 mol/L盐酸羟胺法提取Fe-Mn结合态氟,采用双氧水氧化-乙酸铵(3.2mol/L)法提取有机束缚态氟,可有效地降低浸提液中的干扰离子对氟形态测定结果的影响。用此方法对某市的16个盐碱土壤样品中的氟含量进行检测,平行样之间氟含量无显著差异。因此,该方法适用于盐碱土壤中的氟测定。
关键词:
形态分析 氟 离子选择电极 盐碱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远赛 刘志鹏 林琪 张玉梅
为明确适合盐碱地小麦的播种方式,试验以青麦6号为材料,以平播为对照(CK),研究不同沟播处理[沟播2行(T1)、沟播3行(T2)]对盐碱地小麦生育时期间不同土壤层全盐动态、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麦田020cm土层的全盐含量均大于2040cm土层,不同处理的土壤全盐含量均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越冬期过后不同处理的土壤全盐含量随着小麦生育期的推进呈现上升的趋势,且不同土层的全盐含量均在小麦返青期达到最大值,沟播处理沟内土壤的全盐含量显著低于CK与垄上的土壤全盐含量,尤其是在返青期之后。沟
关键词:
播种方式 小麦 全盐含量 生理特性 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伍玉鹏 吕丽媛 毕艳孟 张一 孙振钧
在施用牛粪的盐碱土中分别接种15和30条蚯蚓,以不接种蚯蚓为对照,进行了6个月的温室培养,旨在研究接种蚯蚓对盐碱土养分、土壤生物及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蚯蚓增加了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则显著降低。接种蚯蚓并未显著增加植被的生物量,但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线虫丰富度及螨虫丰富度。接种蚯蚓改变了线虫各营养类群的相对丰富度和螨虫各亚目的相对丰富度,但未显著影响土壤中细菌、线虫及螨虫的多样性指数和均一度指数。在盐碱地中接种蚯蚓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及生物特性,是巩固盐碱地改良效果、促进盐碱地持续利用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盐碱土 蚯蚓 调控 土壤生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倩 刘冰洁 余璐 王瑞瑞 郑浩 罗先香 李锋民
滨海湿地盐碱土壤在全球碳氮循环及调节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环境友好型土壤改良剂生物炭(Biochar,BC)在缓解气候变化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前景巨大。然而,现有研究多关注BC对滨海湿地盐碱土壤中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缺乏其对滨海湿地盐碱土壤碳氮循环的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本文综合分析了施用BC对滨海湿地盐碱土壤植被碳库、有机碳库、有机碳矿化及生物固氮、硝化、反硝化、矿化、氨损失等碳氮循环过程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指出未来应关注长期野外研究,利用宏基因组等现代分子生物技术,阐明BC对土壤碳氮循环影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以期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功能保育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沙沙 苟宇波 何欣燕 程艳霞
盐碱地作为生态建设和农林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土壤盐碱化及其治理一直是多方关注的问题。为了研究出一种适合西北地区盐碱地治理的低成本长效治理技术,本文以脱硫石膏、糠醛渣和牛粪作为改良剂,配合暗沟排盐、树坑垫层防止返盐等技术,以垂柳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处理施加不同量的改良剂,测定了pH、电导率和光谱参数。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施加改良剂后盐碱地的pH和电导率明显下降,改良效果显著。2)从植物的光谱指数来看,施用改良剂后比对照能够明显改善植物的生长状况,其中处理1(脱硫石膏、糠醛渣和牛粪的平施量分
关键词:
盐碱地 改良剂 pH 电导率 光谱参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鼎 李跃进 李青春 王丹斓 余雅婧
[目的]研究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对盐碱土的综合改良效果及对作物出苗率的影响,旨在为河套灌区盐渍土的改良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古河套灌区典型的盐碱土为研究对象,以硅酸钙、腐殖酸、保水剂按不同比例配制成不同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其中以上3种材料用量均为0的处理为对照,采用盆栽试验,分析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pH、电导率、盐基离子含量、养分含量、含水量、硬度及向日葵出苗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处理土壤pH降低了0.18~0.39,土壤电导率降低了2.1%~27.2%,土壤中Na~+、Mg~(2+)和Cl~-含量分别降低了12.1%~26.1%,18.2%~93.3%和0.2%~37.3%;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分别增加了6.4%~85.8%,16.7%~356.4%,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了26.2%~217.7%,土壤含水量增加了15.4%~45.6%,土壤硬度显著降低,降低幅度为36.7%~58.4%;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后向日葵出苗率均明显增加。[结论]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的最优配方为:硅酸钙2 580 kg/hm~2,腐殖酸774 kg/hm~2,保水剂516 kg/hm~2,对盐碱土综合改良及向日葵出苗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
盐碱土 硅酸钙 腐殖酸 保水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虹 王文杰 祖元刚 贺海升 关宇 许慧男 于兴洋
利用改良基质(树皮土基质)和降盐碱剂马来酸酐(HPMA)对盐碱土进行改良,在盐碱土+HPMA(处理1),盐碱土与树皮土基质配比为4∶1+HPMA(处理2),2∶1+HPMA(处理3),1∶1+HPMA(处理4)等不同基质上种植不同植物(亚麻、高粱),观察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和植物的生长及生理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1)经过改良后的盐碱土的pH值和电导率表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最佳效果是pH值降低1.7个单位(对照的盐碱土pH值为10.5,处理4的pH值降低为8.8),较接近对照壤土的pH值(8.3)。改良后的盐碱土(处理4)电导率(481.4μS·cm-1)与对照盐碱土的电导率(614.5μS...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福友 王冲 刘全清 金树杰 解永进
为改良滨海盐碱地土壤性状,保证作物良好生长发育,拟通过调控土壤的化学性状(添加腐植酸)、土壤的生物学性状(添加蚯蚓粪、蚯蚓蛋白菌肥)进行盐碱地的改良,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玉米为试验材料,做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腐植酸、或蚯蚓粪、或菌肥3种物料相对于单施化学肥料都能不同程度地增加玉米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物量及对养分的吸收量,但降低了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添加腐植酸或蚯蚓粪2个处理的玉米地下部生物量都与单施化学肥料处理分别增加了24.2%和18.2%(P<0.05);添加菌肥处理可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使碱化度和pH分别下降了9.5%和1.1%(P<0.05);添加蚯蚓粪处理使土壤CEC含...
关键词:
盐碱地改良 物料 玉米 土壤性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琦 王永亮 郭军玲 郭彩霞 杨治平
应用水中溶出率法和轻度盐碱土壤玉米根下土埋法,研究硫包膜尿素在轻度盐碱土壤的释放特征及其对春玉米氮吸收和产量的影响,并且与腐植酸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硫包膜尿素在静水中初期养分释放率大,后期明显出现养分"锁定效应"和"尾留效应"现象,仅能释放出59.33%左右的养分;在轻度盐碱土壤中,其释放与静水释放趋势一致,但在玉米收获时养分释放率达87.9%,在玉米全生育期,其累积释放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与玉米吸氮曲线相吻合;而与之相比较,腐植酸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的释放规律与玉米吸氮曲线吻合度较差。硫包膜尿素处理与腐植酸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2个处理相比,玉米成熟期氮吸收总量分别增加26.9...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芳芳 王伟 雷廷武 马玉莹 班云云
应用土壤入渗性能自动测量装置,采用无压点源入流测量方法,在4种不同水质条件下(蒸馏水;钠吸附比为5(mmol/L)0.5,电导率分别为2.5、5.0、10.0ds/m),研究灌溉水矿化度对盐碱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点源入流方法可以避免雨滴打击以及快速湿润土壤所引起的土壤物理结构破坏,完整地测量出灌溉水质单因素下的土壤入渗率。2)提高灌溉水的矿化度可以增加土壤入渗能力,但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土壤入渗能力提高的速率逐渐降低。3)入渗初期,最大湿润深度和累积入渗量均随时间呈幂函数增长,随着入渗趋于稳定二者均随时间近似呈直线关系增长,且最大湿润深度和累积入渗量均随着矿化度的提高而增...
关键词:
点源入流 灌溉水质 盐碱土 入渗性能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卢建男 张琼 刘铁军 贾儒康 郭辉 刘金荣
改良盐碱化土壤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合理选用土壤改良剂和改良方法对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兰州新区的盐碱土为盆栽土进行盆栽种植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试验,设有底层衬膜施加不同土壤改良剂的10个处理、底层衬膜不施加土壤改良剂和不衬膜施加1号改良剂。通过测定施加改良剂前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及施加土壤改良剂后土壤p H、全盐量及草地早熟禾的生长指标,对不同的土壤改良剂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选择出最有效的土壤改良剂和改良方法。结果表明,施加土壤改良剂后土壤的p H和全盐量低于施加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海成 郑桂萍 靳明峰 陈亚桐 牛同旭 陈立强 赫臣 李红宇 吕艳东 付志强
【目的】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及改良盐碱土,研究了连年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盐碱土理化性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并对两种还田方式应用效果进行了比较。【方法】试验在盆栽条件下,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置空白及常规施肥对照(CK0和CK),分别以7500、16 500 kg/hm2(49. 5、108. 9 g/盆)不同量的生物炭与秸秆还田,每一处理连年进行相同量、相同物质还田。【结果】连续4年秸秆还田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土壤的容重,且还田量越大降低幅度越大;生物炭还田差异均不显著;土壤孔隙度变化规律与容重相反。各处理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盐碱土pH,且还田量108. 9 g/盆均显著低于49. 5 g/盆,秸秆还田极显著低于相同量的生物炭还田。生物炭还田土壤全盐量均与CK接近,秸秆1、秸秆2还田量与CK相比全盐含量分别降低了31. 6%和10. 8%。连年秸秆还田均极显著提高了土壤碱解氮,但生物炭还田有所降低;各处理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且以秸秆还田提高的幅度更大;各处理均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生物炭和秸秆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秸秆还田量与CK相比分别提高9. 6%和7. 8%。【结论】2种物质还田均以生物炭2、秸秆2处理的产量极显著高于CK,且以秸秆还田高于对应量生物炭还田;秸秆还田的穗数高于对应量生物炭还田;各处理的穗粒数均显著高于CK,相同还田量时以生物炭还田的穗粒数、结实率高于秸秆还田;各处理千粒重均高于CK。连年生物炭和秸秆还田主要通过显著降低盐碱土容重和p H,提高土壤氮磷钾含量和孔隙度导致每穴穗数和穗粒数增加从而实现了增产。相同还田量时,以秸秆还田氮磷钾的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提高幅度大于生物炭还田,与CK相比增幅均表现为钾肥>磷肥>氮肥。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可夫
本文介绍了世界盐生植物及盐酸土改良.利用的进展状况.主要讨论了盐生植物资源用途、开发以及盐碱土改良、利用方案、措施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亚妮 来航线 温小玲 李新平
【目的】探讨硫磺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方法】以不施肥(CK0)、施N、P(CK1)、施石膏(CK2)为对照,在施入N、P的基础上,分别施入75,150,225 kg/hm2硫磺,通过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硫磺对宁夏平罗和陕西渭南地区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种类和含量及pH值和EC值的影响。【结果】盐碱土施入硫磺后微生物活性显著提高,微生物含量和种类均明显增加,pH值降低,EC值增加。硫磺对宁夏平罗碱性较大盐碱土各项指标的改善幅度均大于陕西渭南地区碱性较小而含盐量较高的土壤。【结论】硫磺对盐碱土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且对碱性较大的盐碱土的改良效果尤佳。
关键词:
硫磺 盐碱土 微生物区系 pH值 EC值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俊斌 白中科
截至2015年,山西省朔州市盐碱土地资源总面积达18.34万公顷,约占朔州市土地总面积的17.26%,数量巨大。盐碱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耕地数量的管控和质量的提升,关系到农业产出的收益以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朔州市从三方面对盐碱土地进行了开发利用。开发改造为耕地朔州市盐碱土地大多分布在农业耕作条件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