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3)
- 2023(10847)
- 2022(8816)
- 2021(8056)
- 2020(6690)
- 2019(15003)
- 2018(14513)
- 2017(27767)
- 2016(15182)
- 2015(15900)
- 2014(15553)
- 2013(14714)
- 2012(12984)
- 2011(11630)
- 2010(11714)
- 2009(10738)
- 2008(10244)
- 2007(8958)
- 2006(7622)
- 2005(6397)
- 学科
- 济(56675)
- 经济(56629)
- 管理(38985)
- 业(37155)
- 企(29635)
- 企业(29635)
- 方法(29563)
- 数学(25959)
- 数学方法(25416)
- 农(16195)
- 中国(13744)
- 学(13100)
- 业经(13002)
- 财(12433)
- 贸(11628)
- 贸易(11620)
- 易(11328)
- 农业(11208)
- 理论(10256)
- 地方(9672)
- 技术(8703)
- 环境(8676)
- 制(8472)
- 务(8181)
- 财务(8145)
- 财务管理(8132)
- 企业财务(7694)
- 划(7672)
- 银(7053)
- 产业(7013)
- 机构
- 学院(207439)
- 大学(203237)
- 管理(79104)
- 济(76796)
- 经济(75277)
- 理学(69738)
- 理学院(68966)
- 研究(68353)
- 管理学(67258)
- 管理学院(66935)
- 中国(49342)
- 科学(47586)
- 农(42963)
- 京(42620)
- 业大(38554)
- 所(35256)
- 农业(34021)
- 研究所(32985)
- 财(32154)
- 中心(30763)
- 江(29656)
- 范(27205)
- 财经(26760)
- 师范(26747)
- 北京(26558)
- 院(26089)
- 经(24385)
- 技术(23796)
- 州(23711)
- 农业大学(23275)
- 基金
- 项目(151477)
- 科学(117793)
- 基金(109088)
- 研究(101088)
- 家(99709)
- 国家(98942)
- 科学基金(83600)
- 社会(63634)
- 省(61654)
- 社会科(60547)
- 社会科学(60528)
- 基金项目(58185)
- 自然(58158)
- 自然科(56832)
- 自然科学(56817)
- 自然科学基金(55778)
- 划(51759)
- 教育(47210)
- 资助(45560)
- 编号(39156)
- 重点(34691)
- 发(32573)
- 创(31477)
- 部(30973)
- 计划(30903)
- 科研(30162)
- 创新(29417)
- 成果(27979)
- 课题(27588)
- 科技(27348)
共检索到281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汪平 邢长山 贾黎明 温静 贠小琴
游憩林是一种能为公众提供舒适游憩环境的重要特种用途林,科学经营该森林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及促进森林游憩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侧柏游憩林在北京地区分布广泛,且长期以来深受市民的喜爱。为探明其优化抚育模式及间隔期,分别对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内阴、阳坡中龄林进行3种不同模式的抚育,定位监测抚育前后5年间林分风景质量及主要风景要素的变化情况,基于美景度评判法(SBE法)探讨不同抚育模式对林分风景质量的效果及持续时间。结果表明:1)不同抚育模式均可在短期内大幅提高阴、阳坡2种林分的喜好度,明显改善林分的风景质量;2)阴坡林分3种抚育模式(A1,A2和A3)对风景质量的作用效果均较为理想,阳坡林分3种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效文 田甜 贾黎明 李广德 郝小飞
为研究北京山区低山厚土中龄侧柏游憩林的合理构成,采用SBE法对侧柏游憩林林内景观进行景观评价,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喜好度与各景观类目之间的景观评价和预测模型,并由此分析得出定量化的抚育技术模式。研究表明,应当通过定量化的清枯枝、修活枝、割灌和间伐等抚育措施提高游憩林的景观质量,将阳坡侧柏游憩林抚育成无枯枝、密度在1 750株/hm2左右、郁闭度在0.8左右、灌木层高度和盖度分别在1.0 m和50%以下、第一活枝高在4.0 m左右、林下层有一定变化的高景观质量林分;将阴坡侧柏游憩林抚育成无枯枝、密度在1 000株/hm2以内、郁闭度在0.8左右、灌木高度不超过0.5 m、盖度在30~50%之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效文 贾黎明 李广德 汪平 郝小飞
该文研究低山厚土阳、阴坡侧柏游憩林抚育前和抚育1年后林下灌草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情况。抚育措施包括清死枝、修活枝、割灌木等。结果表明:在阳坡侧柏游憩林内,抚育后灌木的Shannon指数、Shannon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丰富度指数升高,提高幅度在0.6%~204.2%之间,且灌木优势种的优势地位减弱;而草本层的Shannon指数、Shannon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丰富度指数都有所降低,降低幅度在9.0%~19.7%之间,且草本层中优势种的优势地位有所加强。在阴坡侧柏游憩林内,抚育后林下灌木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提高83.3%、32.4%和1...
关键词:
侧柏 游憩林 抚育 生物多样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荣 翟明普 阎海平
作者认为 :风景游憩林是特种用途林中的一个重要林种 ,风景游憩林抚育是风景游憩林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科学的抚育可以改善风景游憩林的林分条件 ,从而有利于风景游憩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进一步发挥 .该文全面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风景游憩林抚育领域研究的进展状况 ,包括风景游憩林抚育遵循的一般原则 ,抚育措施对风景游憩林景观质量、游憩条件、生态因子的影响以及风景游憩林抚育前后的景观评判 ,表明风景游憩林抚育应是提高景观质量、游憩条件同改善生态条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完整统一 ;风景景观评判最好采用心理物理学方法中的美景度评判法 (SBE) .文中同时也指出了风景游憩林抚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平 贾黎明 魏松坡 王奇峰
为了探究侧柏游憩林的林分结构调控途径,采用聚集指数、混交度、大小比数及开敞度4个指数,基于Voronoi图空间结构单元分析了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典型侧柏林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林分平均聚集指数为1.31,林木总体上呈均匀分布格局;2)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427,树种空间隔离程度较低,且空间配置较为简单;3)林分平均胸径和树高大小比数分别为0.512和0.497,林木胸径及树高分化均不太明显,说明林分处于中等竞争状态;4)林分平均开敞度为0.320,林内空间较为开阔,林木生长空间基本充足。侧柏游憩林的林分空间结构基本合理,建议通过少量间伐或补植乡土阔叶树种等措施优化林分空间结构,进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义 马履一 王希群 徐昕
侧柏人工林是北京山区主要生态公益林,由于林分密度普遍偏大,树木长势弱,林下植被稀疏,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分质量普遍较差,难以全面发挥生态功能.抚育间伐作为森林经营中一项基础性措施,对于提高侧柏人工林质量,恢复林下植物多样性,加速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抚育后侧柏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为合理的抚育技术提供依据,2004年在北京山区分别选择低山阳坡薄土、阳坡厚土、半阳坡厚土3种立地类型的侧柏人工林进行弱度、中度、强度间伐(修枝、割灌试验),共设置样地41块.2005和2006年夏季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抚育后第1年和第2年的林下植物种类、数量、Simpso...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黎明 李效文 郝小飞 刘军朝
In-forest landscapes of the middle-aged recreational forests of Pinus tabulaeformis on thick soil of Beijing lower mountainous area were evaluated by SBE method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method) and the multivariate linear models for landscape evaluation and forecast between favor degrees and the fa...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南生 翟明普 杜天真 董建文
北京市风景游憩林分为山区型与平原型两大类,平原型又划分为经济林型、花园型、片林型、通道型等四类。本文在分析研究后提出风景游憩林的植物配置应以“美景度与可及度为中心”,要切合北京市的独有特征,要实现“结构、功能、效益相协调统一”。
关键词:
北京 风景游憩林 类型 配置模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敏 任云卯 周晓东 陈思帆 高钰 王会娟 顾泽 刘晓东
【目的】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北京西山试验林场侧柏林冠层可燃物特征及其潜在火行为的影响,为冠层可燃物调控和预防高能量连续型树冠火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西山试验林场侧柏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间伐强度(低15%、中35%、高50%,均为株数强度)的处理,并设置对照样地,每种处理设置3块重复样地。基于标准枝法所调查冠层可燃物参数(枝条数量、长度、基径),对冠层可燃物载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计算冠层容积密度。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不同间伐强度对冠层可燃物特征(冠层可燃物载量、冠层容积密度)的影响。利用Behave Plus 5.0软件,分别根据样地可燃物含水率和气象条件设置中度湿度条件和10 m高空风速(0~18 m/s),探讨不同间伐强度对树冠潜在火行为指标(树冠火蔓延速率、火线强度、火焰长度、单位面积发热量等)的影响,并依据树冠火转化模型研究抚育间伐对连续型树冠火发生的影响。【结果】(1)林分冠层可燃物特征在不同间伐强度下存在差异,中度间伐强度下与未间伐样地差异最显著,冠层可燃物载量、冠层容积密度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减少,冠层可燃物载量由3.280 kg/m~2减少到0.540 kg/m~2,冠层容积密度由0.478 kg/m~3减少到0.056 kg/m~3。(2)不同间伐强度下林分冠层可燃物载量、冠层容积密度垂直分布特征为随树高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3)树冠潜在火行为指标在中度间伐强度下与未间伐样地差异显著,其中火线强度、火焰长度以及单位面积发热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树冠火蔓延速率在抚育间伐后小于未间伐样地,但不随间伐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临界树冠火蔓延速率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未间伐、低度间伐强度下样地将发生连续型树冠火,中度、高度间伐强度样地不发生;随着间伐强度增大,发生连续型树冠火时所需10 m高空风速由6 m/s逐渐增大到8 m/s,火线强度由6 930 kW/m减少到5 829 kW/m,火焰长度由9.7 m减少到8.6 m,单位面积发热量由47 817 kJ/m~2减少到40 667 kJ/m~2,树冠火蔓延速率由8.7 m/s增加到8.9 m/s。【结论】抚育间伐影响冠层可燃物特征、树冠潜在火行为指标。中度间伐强度对冠层可燃物特征和树冠潜在火行为指标影响显著,通过减少冠层容积密度,可以有效降低树冠潜在火行为,避免连续型树冠火的发生。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对侧柏林进行冠层可燃物调控时建议采取中度间伐处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匡记 汪加魏 施侃侃 侯嫚嫚 尹群 贾忠奎
针对北京市西山林场森林景观质量下降、密度大、自然整枝差、火险等级高等问题;结合森林健康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对各林分采取生态疏伐、景观疏伐、修枝、可燃物管理、定株、补植、补造等措施,并对抚育技术进行了森林健康经营与评价;抚育保留密度:侧柏1 375~1 975株/hm2,刺槐550~700株/hm2,黄栌约1 100株/hm2,油松约900株/hm2,元宝枫约1 588株/hm2时森林健康质量较好;抚育后的森林健康指数(HCI)都有提高;侧柏提高31.27%,刺槐提高22.22%,黄栌提高11.11%,油松提高了15.00%,元宝枫提高17.65%,可见抚育后各林分的森林健康质量都显著提高。这对合...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汪平 贾黎明 李效文 李江婧
摘要:为了从群落生态学角度科学经营北京西山地区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游憩林,采用区系成分分析法、系统聚类法、方差均值比率法及物种丰富度指数(R,Dgl,Dma),多样性指数(Dsi,Dsh,Dmc),均匀度指数(Jsi,Jsh,Ea),群落总体多样性指数分别对其植物组成与区系、群落垂直结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侧柏游憩林群落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包括32科59属63种高等维管束植物,且反映出以温带成分为主的植物区系特点。群落垂直层次分化明显,理论上可定量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且各层优势种群突出。建群种侧柏趋于随机分布(C<...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斌 彭立群 李乐 徐程扬
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原理,以照片的色彩斑块结构为基础,开展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研究。分析美景度等级和14个斑块指数的关系,利用简相关法筛选出对美景度影响大的SPLIT、SHDI、DIV、SIEI、ACOV和LPI 6个指数,研究表明:随着美景度等级的降低,DIV、SIEI、ACOV和LPI呈曲线变化趋势;SPLIT、SHDI呈线性增大的变化趋势。依据6个指标,利用聚类方法将侧柏人工林分为4种类型。以指数为自变量分别构建了线性和非线性美景度模型。对比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拟合精度高于线性模型,所以选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模型从总体上较好地反映出景观指数与美景度间的关系。
关键词:
林内景观 斑块指数 照片色彩 美景度模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梅光义 孙玉军
采用SBE法对福建将乐国有林场杉木风景游憩林进行评价,应用数量化理论I建立美景度与各林分类目之间的评价模型,并根据评价模型分析出定量化的改造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定量化的针阔混交、清理枯枝、修枝、割灌和间伐等改造措施提高风景游憩林的景观质量,将杉木林分改造成活立木上无枯枝、株数密度800株/hm2、郁闭度0.8、第一活枝高5 m、林下不统一的高质量风景游憩林。根据冠幅与胸径回归方程得出:胸径23 cm、郁闭度0.8、株数密度800株/hm2时美景度最高。据此结论,间伐胸径>23 cm的树,积极培育胸径23 cm、株数密度800株/hm2的高质量杉木风景游憩林,其美景度值超过65.2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伟伟 王成 郄光发 郭二果
The research adopts open sampling method and TCT-GC/MS(Thermodesorption Cold Trap-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y) apparatus to collect and analyze th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forest,with the intention of researching the compounds and diurnal variation of VOC...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开敏 洪伟 俞新妥 何智英 黄宝龙
对不同幼林抚育技术对杉木幼林生长和群体结构的影响进行定位研究 ,结果表明 :抚育技术对杉木保存率和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块状抚育和全垦抚育可提高杉木的保存率 ,而不抚育的杉木保存率则最低。树高和抽梢高基本上表现出块状抚育 >全垦抚育 >带状抚育 >劈草抚育 >不抚育 ,并且在后期更为明显 ;地径则基本上表现出全垦抚育 >块状抚育 >带状抚育 >劈草抚育 >不抚育。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抚育技术对地径的影响大于树高。多重比较表明 :除了不抚育外 ,其他 4种抚育技术均能有效地促进杉木生长 ,它们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块状抚育、全垦抚育、带状抚育和劈草抚育的总单株生物量分别为不抚育的 3 4 6、3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