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5)
2023(9586)
2022(7870)
2021(7187)
2020(6002)
2019(13138)
2018(12990)
2017(23709)
2016(13358)
2015(14316)
2014(14239)
2013(13583)
2012(12523)
2011(11160)
2010(11027)
2009(10017)
2008(9688)
2007(8772)
2006(7495)
2005(6524)
作者
(43455)
(36293)
(36285)
(34090)
(22866)
(17634)
(16096)
(14530)
(13822)
(12723)
(12676)
(12009)
(11881)
(11682)
(11572)
(11163)
(11096)
(10924)
(10655)
(10368)
(9445)
(9144)
(8996)
(8285)
(8195)
(8038)
(8031)
(7843)
(7556)
(7472)
学科
(47789)
经济(47734)
管理(38259)
(37655)
(30272)
企业(30272)
方法(20926)
数学(18466)
数学方法(18300)
(15064)
(14690)
技术(14562)
中国(13342)
(13247)
(11369)
业经(10790)
农业(9834)
(9780)
贸易(9779)
(9637)
(9529)
地方(8875)
技术管理(8475)
产业(8226)
(8014)
(7988)
财务(7961)
财务管理(7948)
银行(7944)
(7772)
机构
学院(188887)
大学(188370)
(72885)
经济(71456)
研究(71154)
管理(68274)
理学(59572)
理学院(58854)
管理学(57666)
管理学院(57345)
中国(50326)
科学(50032)
(47839)
(41020)
业大(39606)
(39105)
农业(37984)
研究所(36570)
中心(30958)
(30574)
(29072)
(27098)
北京(25502)
农业大学(25156)
(25103)
财经(24804)
技术(24566)
(23270)
师范(22721)
(22716)
基金
项目(139612)
科学(107298)
基金(99895)
(93691)
国家(92964)
研究(91578)
科学基金(76186)
社会(57159)
(56564)
社会科(54236)
社会科学(54221)
基金项目(53344)
自然(52579)
自然科(51388)
自然科学(51367)
自然科学基金(50482)
(48266)
教育(41542)
资助(39921)
编号(34103)
重点(32818)
计划(30301)
(30027)
(29841)
(29273)
科技(28656)
创新(28135)
科研(27769)
(26119)
成果(25774)
期刊
(75670)
经济(75670)
研究(48459)
学报(46169)
(41253)
科学(38299)
中国(37829)
大学(32978)
学学(32045)
农业(27462)
管理(23795)
(23183)
教育(18635)
技术(17237)
(14975)
业经(14049)
业大(13925)
林业(13798)
科技(13210)
(13100)
金融(13100)
经济研究(12980)
财经(12214)
(11713)
农业大学(10944)
问题(10595)
(10561)
技术经济(10117)
商业(8367)
(7785)
共检索到270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开敏  洪伟  俞新妥  何智英  黄宝龙  
对不同幼林抚育技术对杉木幼林生长和群体结构的影响进行定位研究 ,结果表明 :抚育技术对杉木保存率和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块状抚育和全垦抚育可提高杉木的保存率 ,而不抚育的杉木保存率则最低。树高和抽梢高基本上表现出块状抚育 >全垦抚育 >带状抚育 >劈草抚育 >不抚育 ,并且在后期更为明显 ;地径则基本上表现出全垦抚育 >块状抚育 >带状抚育 >劈草抚育 >不抚育。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抚育技术对地径的影响大于树高。多重比较表明 :除了不抚育外 ,其他 4种抚育技术均能有效地促进杉木生长 ,它们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块状抚育、全垦抚育、带状抚育和劈草抚育的总单株生物量分别为不抚育的 3 4 6、3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先仪  盛伟彤  邓宗付  李旭明  张小文  
在江西分宜县上村林场地位指数≥16,没有或极少五节芒、茅草和水竹的地段,对杉木幼林采用以下抚育方法:①全面刀抚;②全面刀抚加局部松土除草;③全面松土除草。连续3a试验观测,结果表明:①和②法比③法植被覆盖度分别大5%~25%,侵蚀量少40%以上;3种抚育方法对林水生长均无显著差异,单位面积的抚育用工量,①法仅为②、③法的1/3左右。所以综合看来,以①法效果为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开敏  洪伟  俞新妥  黄宝龙  
本文在全面分析不同抚育技术对杉木生长、群体结构、林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生物量、水土流失和抚育成本的影响基础上 ,运用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对不同抚育技术进行多目标决策 ,结果表明 :块状抚育和全垦抚育可提高杉木的保存率 ,并促进杉木幼林的生长 ;抚育技术对杉木群体树高和地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对地径结构 ;全垦抚育的成本最大 ,不抚育最小 ,块状抚育居中 ;块状抚育有利于形成多层次的林分结构和林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的提高。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块状抚育是南方林区较好的杉木幼林抚育方式 ,它既能有效地减少林地植被对杉木的竞争 ,保持杉木的正常生长 ,又能降低抚育成本和保持地力及物种多样性。这对今后指导杉木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怡  景美清  阳胜男  朱宁华  周原驰  
为更好地协调农业用地与林业用地之间的关系,探讨杉木-花生林农间作模式,本论文选取广西种源2.5代实生苗(简称"广西-2.5")杉木、福建种源无性系扦插苗-020(简称"福建-020")以及福建种源无性系扦插苗-061(简称"福建-061")杉木幼林纯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花生间作对相应种源杉木幼林的成活率、光合特性以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花生-杉木间作模式下的广西-2.5、福建-020、福建-061杉木的成活率分别提高了4.02%、6.06%、7.39%;树高总增长量分别增加了8.31%、28.57%和6.55%;地径、冠幅和新枝分支角度均略低于于未进行花生间作的对照组;不同种源的杉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均为不对称双峰曲线,其中净光合速率Pn的大小依次为:广西-2.5>福建-020>福建-061;花生间作模式和未间作的杉木纯林的光响应曲线趋势一致,依次为:广西-2.5>福建-020>福建-061。研究结果可为科学优化杉木幼林套种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延惠  丁访军  崔迎春  谢涛  马亨发  赵文君  
林地抚育(松土、割灌、锄草)是提高人工林林分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的重要措施,但对其固碳功能的影响研究仍鲜见报道。本研究以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地抚育(松土、割灌、锄草)对黔中地区杉木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组分(植被层、枯落物层、作为主根系层的060 cm土壤层的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抚育使得杉木人工林林木的保存率、林分郁闭度、林木胸径、树高等均显著高于对照林分,林木单株生长的固碳能力大幅提高,其碳储量是对照林分的4.93倍。抚育杉木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的总碳储量(106.37 t/hm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金良  毛玉明  郑成忠  范荣德  周世水  陈永辉  成向荣  虞木奎  
间伐对人工林生长及木材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浙江开化开展了间伐强度(强度、中度和对照)和间伐方式(间伐1次,间伐2次)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出材量等的影响研究,第1试验区大径材培育林分在第7年和第14年进行了2次间伐,第2试验区中径材培育林分仅在第12年时进行1次间伐。结果表明:22年生大径材培育林分和19年生中径材培育林分不同间伐处理之间树高、总断面积的差异均不显著。间伐显著增加了林木胸径的生长,大径材培育林分强度和中度间伐处理的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增加13.78%和9.69%,中径材培育林分强度和中度间伐处理的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增加12.28%和7.02%。间伐显著促进了林木单株材积的增加,2组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何贵平  徐金良  徐永勤  陈永辉  沈凤强  徐卢雨  
通过对不同立地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家系的生长差异研究,了解杉木家系生长性状与立地的互作效应,选出生长快、稳定性好和适应性强的杉木家系进行推广。用营造在浙江余杭长乐林场和开化县林场的3年生杉木家系(21个家系,1个对照)区试验林,开展了不同立地杉木家系生长性状的差异、互作效应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家系树高和胸径2个生长性状在不同立地以及同一立地不同区组间表现出极显著性差异;余杭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采伐迹地)3年生杉木家系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树高为3.21 m,胸径为4.31 cm)比开化点(杉木林采伐迹地,树高为2.33 m,胸径为2.31 cm)分别高出37.77%和86.58%。树高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胸径性状在家系与地点间存在极显著的交互效应(P<0.01)。通过树高和胸径2个生长性状的速生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评价,选出在两地幼林期表现良好的杉木家系7个,它们可在两地及相似地区推广应用。表5参15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刘化桐  蔡宏明  
By taking split plot design,two year old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clones were tested.Six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and ten clones were u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ertilization coul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growth of Chinese fir clones.The difference ...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鹏飞  马祥庆  蒋建  陈友力  林文奖  何友兰  
为筛选适宜闽西地区推广的杉木优良无性系,对福建漳平五一国有林场7年生不同杉木无性系子代测定林进行调查,比较不同无性系的速生性,估算不同无性系幼林生长的现实增益.结果表明:供试的86个不同无性系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5.87 m、7.82 cm和0.0255 m3,分别是福建洋口国有林场第1代种子园混合子代实生苗的1.13、1.10和1.55倍;不同无性系生长存在较大差异,M34无性系生长最快,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分别为1.02 m.a-1,1.47 cm.a-1和0.0052m3.a-1;初步筛选出17个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与漳平五一国有林场初级嫁接种子园实生苗相比,这些无性系的树高、胸...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潘建华  孙杰  郑林水  陈惠明  叶慧群  吴礼栋  
为解决成熟期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长受抑制问题,选择生态疏伐、卫生伐等2种处理对成熟期的杉木人工纯林进行抚育间伐,运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60块标准地中杉木生长量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疏伐、卫生伐与对照比较,树高因子生长影响不显著(P>0.05),而胸径、单株材积因子生长影响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且生态疏伐的影响较卫生伐影响大。由此可见,给成熟期的杉木人工纯林以足够的生长空间,虽然对林分树高因子生长没有影响,却能有效地促进林木胸径生长,增加单株材积,获得更多优质、高产、高效的木材,提高单位面积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范少辉  林光耀  何宗明  卢善土  杨旭静  
关于现有人工林的地力衰退问题,在世界林学界范围内已得到基本一致的认同,但也有持不同意见者,有的将2代人工林的多种表现称之为“第2代效应”,包括品种改良和施肥等措施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常规措施导致的负面影响在内,造成认识不同的原因在于试验的方法和数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祥庆  俞新妥  何智英  杨玉盛  刘爱琴  林开敏  
利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法对不同林地清理方式林地的水、土、肥流失及产流过程进行的6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导致了林地水、土、肥流失的较大差异。随时间推移,这种差异在缩小。林地缺少采伐剩余物覆盖及炼山时有机质烧失是炼山林地严重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在影响南方杉木造林地水土流失诸因子中,炼山是首要因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冯宜明  曹秀文  刘锦乾  李波  齐瑞  赵阳  陈学龙  李毅  
森林抚育是实现人工林科学、高效、可持续经营的基本要求。以甘肃省沙滩国家森林公园云杉(Picea asper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幼龄林和中龄林两个试验区,对5种抚育方式后的林分生长情况和空间结构特征进行6 a连续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封禁(FJ)、卫生伐(WF)、机械疏伐[隔一伐一(JF1)、隔二伐一(JF2)]、生态疏伐(SF)后,幼龄林林分的平均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6 a生长量均较对照显著增加,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高-0.3、0.2、2.1、4.5、2.3cm,单株材积6 a生长量分别是对照的1.2、1.1、4.0、7.8、10.2倍,蓄积6 a生长量分别是对照的1.5、1.4、1.8、8.1、10.4倍。中龄林阶段,FJ、WF、JF1、JF2、SF实施6 a后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高0.2、0.3、2.8、2.6、1.6 cm;抚育明显地增加了林分的蓄积量生长量,除JF1为负增长-16.8 m3/hm2外,FJ、WF、JF2、SF分别是对照的2.1、2.6、11.7、18.2倍,且SF最有利于增加林分蓄积。抚育对林木隔离程度作用效果不显著,对林木大小分化程度影响较小,林分平均角尺度值显著减小,左侧频率之和大于右侧接近正态分布,林分空间格局调整为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抚育对中龄林林分大小比和角尺度的调节作用优于幼龄林。综合分析得出,云杉人工林高效抚育方式为:密度为4 500~4 800株/hm2幼龄林采用SF、JF2均可,经营密度宜为3 200~3 500株/hm2;密度为1 630~2 151株/hm2的中龄林只能采用SF以加快胸径、蓄积生长,留存密度以1 500株/hm2左右为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敏  张怀清  陈永富  
以湖南省攸县黄丰桥国有林场为试验区、以森林抚育间伐为例、以杉木人工林为主要研究树种,研究森林经营措施的可视化原理和方法,建立了一个面向森林经营管理的虚拟森林原型系统。系统以林业调查数据为数据源,实现虚拟森林漫游、小班属性查询、抚育间伐模拟等功能,为森林资源和森林经营可视化提供了新的平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少辉  廖祖辉  应金花  杨旭静  何宗明  林光耀  
为研究不同立地管理方式对多代经营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 ,在 1代杉木采伐迹地上用 5种林地处理方式进行 2代杉木人工林营造 ,试验表明 :(1)BL3BM0 (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采伐剩余物 )处理方式对 4年生 2代杉木林的生长最为有利 ,对降低土壤容重和提高土壤pH值的作用最大 ,是最佳的立地管理措施 ;(2 )BL1BM0 (清理树木的所有部分 )处理生长最慢 ;(3)BL0 BM0 (清除地上所有有机质 )处理的杉木在 1~ 2年生时生长为次好 ,但对土壤肥力的维持最为不利 ,3年生后杉木生长略为落后 ;(4)BL2 BM1(商业性收获加炼山 )处理的杉木生长比BL2 BM0 (商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