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7)
2023(7061)
2022(5793)
2021(4999)
2020(4052)
2019(8722)
2018(8032)
2017(13953)
2016(8180)
2015(8531)
2014(8191)
2013(7812)
2012(7088)
2011(6291)
2010(5914)
2009(5337)
2008(5247)
2007(4336)
2006(3569)
2005(2908)
作者
(28791)
(24185)
(24037)
(22471)
(15103)
(11798)
(10532)
(9675)
(8930)
(8283)
(8205)
(7960)
(7800)
(7713)
(7703)
(7314)
(7272)
(7248)
(6888)
(6832)
(6564)
(6034)
(5639)
(5631)
(5342)
(5340)
(5294)
(5292)
(5240)
(4989)
学科
(26641)
经济(26610)
管理(22689)
(21918)
(16673)
企业(16673)
方法(13121)
数学(11937)
数学方法(11858)
(8668)
(8617)
(8341)
中国(7368)
(7194)
贸易(7188)
(7040)
业经(6528)
农业(6264)
(5617)
财务(5611)
财务管理(5605)
企业财务(5382)
技术(5244)
环境(5091)
产业(4426)
地方(4414)
(4368)
(4329)
(3909)
(3873)
机构
大学(116378)
学院(116000)
研究(44013)
(42304)
经济(41592)
管理(40518)
(38852)
理学(36701)
理学院(36203)
管理学(35444)
管理学院(35278)
科学(33888)
农业(31859)
中国(29359)
业大(29242)
(25060)
(23887)
研究所(23848)
农业大学(21328)
中心(19219)
(17890)
(17269)
(17136)
实验(17078)
(16512)
实验室(16467)
(16215)
科学院(15825)
重点(15607)
(15492)
基金
项目(92527)
科学(71365)
基金(68647)
(66331)
国家(65834)
研究(54354)
科学基金(53924)
自然(39755)
自然科(38922)
自然科学(38905)
自然科学基金(38243)
(37662)
基金项目(37048)
社会(34751)
社会科(33087)
社会科学(33078)
(32903)
资助(26318)
教育(24396)
计划(22905)
重点(21879)
科技(20926)
(20019)
(19771)
(19445)
科研(19305)
创新(18861)
(18833)
编号(18208)
(17961)
期刊
(37260)
经济(37260)
学报(35875)
(34739)
科学(26816)
研究(24915)
大学(23944)
学学(23495)
农业(23139)
中国(21169)
(13265)
管理(12489)
(12466)
业大(11346)
农业大学(9928)
(8725)
中国农业(7861)
科技(7604)
经济研究(7209)
业经(6991)
教育(6815)
财经(6742)
自然(6596)
技术(6578)
(6547)
金融(6547)
林业(6404)
自然科(5732)
自然科学(5732)
(5725)
共检索到151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锴  程小虎  赵杰  黄冀楠  于翠红  张丽  胡梦芸  孙丽静  李辉  王清涛  张颖君  
为了阐明不同抗旱基因对小麦粒质量的影响,以352份黄淮麦区主栽品种(或品系)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灌溉和干旱2个试验处理,从2019—2021年连续3 a进行小麦粒质量数据调查。分别利用1-fehw3、TaDreb-B1和Cwi-4A 3个抗旱基因的KASP标记对试验材料进行检测,研究不同抗旱基因对小麦粒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基因的KASP标记可以对试验材料进行很好的基因分型,1-fehw3和Cwi-4A基因的KASP标记分型效果比TaDreb-B1基因标记更优。1-fehw3、TaDreb-B1和Cwi-4A 3个基因的优势等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36.9%,41.1%,35.1%。利用1-fehw3、TaDreb-B1和Cwi-4A 3个基因进行单独检测时,在不同年份和不同条件下,抗旱基因型与不抗旱基因型品种间千粒质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当以2个基因进行联合检测时,1-fehw3+TaDreb-B1在2019年正常灌溉和2020年干旱2个环境下抗旱基因型较不抗旱基因型千粒质量达到显著水平;1-fehw3+Cwi-4A在2019干旱和2020干旱2个环境下千粒质量达到显著水平;TaDreb-B1+Cwi-4A在2020年干旱环境下千粒质量达到显著水平。当以1-fehw3、TaDreb-B1和Cwi-4A 3个基因进行联合检测时,除2020年正常灌溉条件之外其余5个环境下抗旱基因型千粒质量均显著高于不抗旱基因型。结果表明,由于抗旱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单个抗旱基因对小麦抗旱性的贡献率较小,但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手段进行多个基因聚合育种,可以显著提高小麦抗旱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玉敏  杨武云  陈尚洪  雷建容  阳路芳  陈春秀  张奇  程洪林  刘定辉  
关键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振旺  吴金芝  黄明  李友军  赵凯男  侯园泉  赵志明  杨中帅  
为了明确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冬小麦灌浆期下午旗叶光合荧光特性和产量的影响,2018—2019年度和2019—2020年度,在防雨棚池栽条件下,以强抗旱性冬小麦品种晋麦47(JM47)和弱抗旱性冬小麦品种偃展4110(YZ4110)为材料,采取测墒补灌的方法,设置重度干旱(W1:播前65%MFC(最大田间持水量)+拔节后45%~55%MFC)、中度干旱(W2:播前75%MFC+拔节后55%~65%MFC)、轻度干旱(W3:播前75%MFC+拔节后65%~75%MFC)、适宜供水(W4:播前75%MFC+拔节后75%~85%MFC)4个处理,测定了灌浆前期、中期和中后期14:00—16:00的旗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以及成熟期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水分和品种对小麦灌浆期下午的旗叶光合、荧光特性和成熟期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从2 a均值来看,与W4相比,干旱胁迫处理(W1、W2和W3)灌浆期下午的旗叶Pn、Gs和ΦPSⅡ,JM47分别降低2.07%~68.92%,-3.23%~50.00%和-1.89%~30.19%;YZ4110分别降低7.71%~80.19%,11.11%~59.26%和0~73.47%;JM47和YZ4110灌浆中期下午的旗叶Tr分别降低6.30%~32.87%和6.49%~41.74%,灌浆中后期下午旗叶Fv/Fm分别降低1.20%~18.52%和2.50%~30.00%,且上述指标的降幅基本表现为JM4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邵艳军  李广敏  辛春艳  
比较了不同强度的水分胁迫对两个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花 84 (抗旱 )和冀麦 2 4(不抗旱 )的幼胚愈伤组织的影响 ,分析了其生理反应差异以及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经 2 4h胁迫后两品种的膜透性均增大 ,冀麦 2 4大于花 84 ;花 84的愈伤组织经胁迫后 ,游离脯氨酸含量高于冀麦 2 4 ;二者POD活性随胁迫强度的加重都迅速提高 ,但冀麦 2 4增幅较高 ;以TTC还原力测定细胞活力 ,发现两品种TTC还原力都下降 ,但花 84较冀麦 2 4降低幅度小 ;另外 ,花 84细胞的蛋白质抗PEG沉淀能力强 ,能在水分胁迫下保持较为正常的功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扬  李立群  高欣  杨璐  寇程  吕千  刘天红  杜登峰  李学军  
[目的]小麦籽粒大小及其在水、旱两种生态环境下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研究小麦粒重与抗旱性的关系对品种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探究粒重相关基因不同等位变异的抗旱性,进而确定抗旱高产的优异等位变异基因型,为利用该基因型进行小麦抗旱高产品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粒重基因Ta GW2-6A编码区不同等位变异的中国春和兰考大粒(977 bp多一个"T"碱基插入)为亲本构建的含有325个株系的RIL群体为研究材料,依据序列"T"碱基插入设计引物,利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技术(high resolution melting curve,HRM)鉴定RIL群体中Ta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扬  李立群  高欣  杨璐  寇程  吕千  刘天红  杜登峰  李学军  
[目的]小麦籽粒大小及其在水、旱两种生态环境下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研究小麦粒重与抗旱性的关系对品种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探究粒重相关基因不同等位变异的抗旱性,进而确定抗旱高产的优异等位变异基因型,为利用该基因型进行小麦抗旱高产品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粒重基因Ta GW2-6a编码区不同等位变异的中国春和兰考大粒(977 bp多一个"T"碱基插入)为亲本构建的含有325个株系的RIL群体为研究材料,依据序列"T"碱基插入设计引物,利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技术(hIGh ResoLuTIon meLTInG cuRve,hRm)鉴定RIL群体中Ta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奇彦  李新海  胡正  马有志  张辉  徐兆师  
【目的】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迅猛发展,包括杂草化在内的一系列生态风险评估和研究尤为重要。文章中系统评价抗旱转基因小麦MGX-L大面积推广种植可能带来的演化为杂草的生态风险,为转基因抗旱小麦的环境安全评价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比较荒地和栽培地上抗旱转基因小麦、受体小麦和当地常规品种的农艺性状,评价转基因小麦的生存竞争能力;并比较荒地上生存的转基因小麦与受体的繁殖系数,评价转基因小麦群体在野外的生存能力。比较转基因小麦和受体品种的自生苗比率、种子落粒性、及深埋和浅埋地下种子萌发情况,评价转基因小麦的自然延续能力。比较转基因小麦和受体品种的花粉活力、花粉大小和花粉育性,评价转基因小麦的自...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毛虎德   杜琳颖   康振生  
<正>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紧缺的背景下,干旱缺水成为限制小麦生产最主要的逆境因子之一,选育抗旱节水品种是小麦应对环境胁迫的重要途径。小麦的抗旱性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小麦不同生长时期抗旱指标的建立、抗旱基因的挖掘与鉴定、抗旱相关优异等位基因的挖掘和利用、抗旱品种的筛选与评价等。从多个维度综合研究小麦抗旱性,有利于理解小麦的生长适应机制,加速抗旱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奇彦  李新海  胡正  马有志  张辉  徐兆师  
【目的】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迅猛发展,包括杂草化在内的一系列生态风险评估和研究尤为重要。文章中系统评价抗旱转基因小麦MGX-L大面积推广种植可能带来的演化为杂草的生态风险,为转基因抗旱小麦的环境安全评价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比较荒地和栽培地上抗旱转基因小麦、受体小麦和当地常规品种的农艺性状,评价转基因小麦的生存竞争能力;并比较荒地上生存的转基因小麦与受体的繁殖系数,评价转基因小麦群体在野外的生存能力。比较转基因小麦和受体品种的自生苗比率、种子落粒性、及深埋和浅埋地下种子萌发情况,评价转基因小麦的自然延续能力。比较转基因小麦和受体品种的花粉活力、花粉大小和花粉育性,评价转基因小麦的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晓青  张岁岐  刘小芳  慕自新  
为了了解冬小麦根系水力导度(Lpr、)根系解剖结构以及品种抗旱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人工气候室水培条件下,研究了长武134、陕253和小偃6号3个不同抗旱类型冬小麦品种根系水力导度的变化及其与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水分胁迫下,冬小麦各品种的根系Lpr与木质部中央大导管直径均降低,而根系直径和皮层厚度则增加。但总体上抗旱性越强的冬小麦品种根系Lpr越低,木质部中央导管直径越小,根系直径与皮层厚度越大;冬小麦根系Lpr与木质部中央大导管直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根系直径及皮层厚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该结果为提高冬小麦品种水分利用效率与抗旱性的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谷俊涛  屈平  刘桂茹  肖凯  
在田间水、旱处理条件下 ,比较了不同抗旱类型小麦品种的抗旱性 ,分析了供试品种抗旱性与开花期旗叶的光合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供试品种在正常水分处理条件下 ,开花期光合速率 (Pn)无明显差别 ;而在旱处理条件下 ,开花期光合速率、气孔导度 (gs)差别很大 ,幅度分别在 7~ 2 3μmol·m- 2 ·s- 1、 5 9 5~ 98 2mmol·m- 2 ·s- 1,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晋麦 33、河农 85 9在开花期保持较强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 ,有利于其适应旱胁迫 ;冀麦 32 35、中麦 9号开花期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受到很大抑制 ,可能是其抗旱性较差的因素之一 ;昌乐 5号、温麦 6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建力  许兴  李树华  朱林  景蕊莲  
在不同年份、不同灌水条件下,对国内外不同春小麦叶绿素含量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灌水条件下(对照),旱地品种叶绿素含量较水地品种低5.37。在旱胁迫条件下,旱胁迫处理的叶绿素含量较正常灌水降低2.39,旱地品种叶绿素含量降低值小于水地品种。年际间叶绿素含量的差异较小。叶绿素含量与碳同位素分辨率(Δ)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含量与抗旱性密切相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佰利  王长发  苗方  张嵩午  何永杰  
选择 4种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 ,通过测定功能叶片光合速率、群体冠层温度、叶片功能持续期 ,以及可溶性蛋白质、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等指标 ,研究抗旱小麦的冷温特性。结果表明 ,在籽粒灌浆期间 ,抗旱小麦和冷型小麦的冠层温度持续偏低 ,它们的许多性状如叶片功能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净光合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等明显优于暖型小麦和耐旱性差的小麦 ,在籽粒灌浆后期表现尤为明显。因此 ,在生产中 ,冠层温度可以作为衡量旱地小麦代谢功能的指标 ,并将为旱地小麦品系、品种的选择和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薛永常  曹敏  李云荫  张玉宗  
应用HPLC测定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冬小麦内源细胞分裂素(CTK)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的36h内,不同抗旱性品种根及叶片CTK含量均上下波动.在根中,抗旱性弱的品种C_(609)要比抗旱性强的品种太原633的CTK含量波动性大,复水后均有所回升.在叶片中,二者波动均比对照数值高,在胁迫24h后有下降趋势.复水后,太原633的CTK含量仍下降,而C_(609)维持原水平.应用抑制剂AMD、CHM实验表明,二者均能抑制波动中的CTK含量的增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霞  李云荫  曹敏  
选用两种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太原633(抗旱)和C609(干旱敏感),研究了水分胁迫条件下植物蛋白质代谢变化的规律及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双向电泳结果表明,2.0MPa PEG-6000水分胁迫引起了两品种冬小麦叶片蛋白质变化的明显差异.抗旱品种干旱诱导蛋白及其他蛋白变化早于干旱敏感品种,初步证实了抗旱性不同的品种在水分胁迫时蛋白质代谢变化的时间顺序.干旱诱导的蛋白质的变化包括干旱诱导蛋白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在复水后均可迅速恢复;蛋白质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可抑制干旱诱导蛋白的产生,说明其基因表达主要在转录水平进行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