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05)
2023(4749)
2022(4225)
2021(4050)
2020(3798)
2019(8816)
2018(8730)
2017(16740)
2016(9606)
2015(10550)
2014(10787)
2013(10452)
2012(9626)
2011(8869)
2010(9035)
2009(8536)
2008(8487)
2007(7384)
2006(6327)
2005(5837)
作者
(30597)
(26000)
(25782)
(24254)
(15976)
(12429)
(11559)
(10297)
(9593)
(9264)
(8810)
(8429)
(8429)
(8374)
(8245)
(7802)
(7768)
(7683)
(7340)
(7319)
(6710)
(6673)
(6526)
(6115)
(5850)
(5732)
(5658)
(5649)
(5568)
(5209)
学科
(42073)
经济(42011)
管理(26382)
(24551)
方法(23822)
数学(21881)
(21623)
企业(21623)
数学方法(21515)
(10055)
(10008)
(9278)
中国(9192)
(8257)
(6833)
地方(6782)
业经(6742)
(6088)
贸易(6085)
理论(6013)
(5888)
体制(5876)
(5867)
财务(5845)
财务管理(5832)
(5790)
金融(5787)
结构(5783)
企业财务(5645)
(5597)
机构
大学(141351)
学院(139513)
(53623)
经济(52568)
研究(50250)
管理(50210)
理学(44576)
理学院(43963)
管理学(42624)
管理学院(42389)
中国(35135)
科学(34923)
(32439)
(29731)
(27874)
业大(26701)
农业(26001)
研究所(25800)
(24626)
中心(21511)
(20064)
财经(19879)
北京(18437)
(18075)
(17570)
(17301)
(17091)
农业大学(17010)
经济学(16982)
师范(16800)
基金
项目(98999)
科学(76796)
基金(72766)
(67164)
国家(66690)
研究(62894)
科学基金(55300)
社会(39691)
(39478)
自然(39305)
自然科(38468)
自然科学(38453)
基金项目(37991)
自然科学基金(37764)
社会科(37591)
社会科学(37584)
(34110)
资助(31475)
教育(30126)
重点(23276)
编号(22838)
(21661)
计划(21571)
(20323)
(20264)
科研(19781)
科技(19325)
创新(19119)
成果(18538)
教育部(17858)
期刊
(54904)
经济(54904)
研究(36155)
学报(32476)
(29356)
科学(26479)
中国(26448)
大学(22638)
学学(21900)
农业(19220)
管理(18824)
(18505)
教育(11641)
(11010)
技术(10920)
财经(10402)
(10154)
金融(10154)
统计(9263)
经济研究(9241)
业大(9138)
(8901)
(8495)
业经(8097)
(7969)
决策(7714)
问题(7616)
农业大学(7430)
科技(7430)
林业(6995)
共检索到196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晓青  张岁岐  刘小芳  慕自新  
为了了解冬小麦根系水力导度(Lpr、)根系解剖结构以及品种抗旱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人工气候室水培条件下,研究了长武134、陕253和小偃6号3个不同抗旱类型冬小麦品种根系水力导度的变化及其与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水分胁迫下,冬小麦各品种的根系Lpr与木质部中央大导管直径均降低,而根系直径和皮层厚度则增加。但总体上抗旱性越强的冬小麦品种根系Lpr越低,木质部中央导管直径越小,根系直径与皮层厚度越大;冬小麦根系Lpr与木质部中央大导管直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根系直径及皮层厚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该结果为提高冬小麦品种水分利用效率与抗旱性的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谷俊涛  屈平  刘桂茹  肖凯  
在田间水、旱处理条件下 ,比较了不同抗旱类型小麦品种的抗旱性 ,分析了供试品种抗旱性与开花期旗叶的光合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供试品种在正常水分处理条件下 ,开花期光合速率 (Pn)无明显差别 ;而在旱处理条件下 ,开花期光合速率、气孔导度 (gs)差别很大 ,幅度分别在 7~ 2 3μmol·m- 2 ·s- 1、 5 9 5~ 98 2mmol·m- 2 ·s- 1,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晋麦 33、河农 85 9在开花期保持较强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 ,有利于其适应旱胁迫 ;冀麦 32 35、中麦 9号开花期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受到很大抑制 ,可能是其抗旱性较差的因素之一 ;昌乐 5号、温麦 6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方正  
运用基因─性状概念,以日本品种小罂粟作为半矮秆株型的Rht1、Rht2-矮生基因源,以智利的欧柔、罗马尼亚的洛夫林13等为早熟、抗病基因的供体,以本地高产品种白蚰包麦为丰产基因的供体,采用多亲本渐近杂交法与水旱地鉴定法,育成了抗旱高产品种鲁麦13号。经良种良法配套后,在非灌溉条件下创造厂亩产616.3kg的记录,耗水系数为0.6838mm/亩·k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霞  李云荫  曹敏  
选用两种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太原633(抗旱)和C609(干旱敏感),研究了水分胁迫条件下植物蛋白质代谢变化的规律及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双向电泳结果表明,2.0MPa PEG-6000水分胁迫引起了两品种冬小麦叶片蛋白质变化的明显差异.抗旱品种干旱诱导蛋白及其他蛋白变化早于干旱敏感品种,初步证实了抗旱性不同的品种在水分胁迫时蛋白质代谢变化的时间顺序.干旱诱导的蛋白质的变化包括干旱诱导蛋白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在复水后均可迅速恢复;蛋白质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可抑制干旱诱导蛋白的产生,说明其基因表达主要在转录水平进行调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松山  王奉芝  陆丽  张焕英  张宪营  
沧 60 0 1小麦品种是用临汾 6154作母本 ,冀麦 32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 ,经两圃平行交替选择法培育而成。该品种突出的特点是抗旱、耐盐、抗寒、优质、丰产稳产。这些优良特性的结合 ,丰富的遗传背景 ,逆境和非逆境选种环境以及杂种后代交替选择育种技术起了决定性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邵艳军  李广敏  辛春艳  
比较了不同强度的水分胁迫对两个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花 84 (抗旱 )和冀麦 2 4(不抗旱 )的幼胚愈伤组织的影响 ,分析了其生理反应差异以及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经 2 4h胁迫后两品种的膜透性均增大 ,冀麦 2 4大于花 84 ;花 84的愈伤组织经胁迫后 ,游离脯氨酸含量高于冀麦 2 4 ;二者POD活性随胁迫强度的加重都迅速提高 ,但冀麦 2 4增幅较高 ;以TTC还原力测定细胞活力 ,发现两品种TTC还原力都下降 ,但花 84较冀麦 2 4降低幅度小 ;另外 ,花 84细胞的蛋白质抗PEG沉淀能力强 ,能在水分胁迫下保持较为正常的功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延霞  骆有庆  宗世祥  王荣  罗红梅  
为明确不同沙棘品种抗旱性,选取6个沙棘品种雌雄株叶片,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叶片角质层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栅海比、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以上9个指标均呈现明显的抗旱特征,且雌雄株均存在显著种间差异;雌株叶片角质层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变化幅度较大,雄株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的变异系数较大,均在20%以上;雌株筛选出栅栏组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5个抗旱指标,按照隶属函数值法对6种雌性沙棘控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抗旱顺序为浑金>丘依斯克×中国沙棘>中国沙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玉敏  杨武云  陈尚洪  雷建容  阳路芳  陈春秀  张奇  程洪林  刘定辉  
关键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玉婧  马猛  邓西平  唐春强  邓荣  杨淑慎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小麦抗旱能力的遗传差异与其根系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1.0MPa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测定抗旱型小麦长武134和干旱敏感型品种郑引1号在干旱胁迫下根系的含水量、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根体积、可溶性蛋白含量、膜透性等生理指标,比较2个品种的根系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学响应;并通过观察样品根系组织的石蜡切片,分析在受到胁迫后根系解剖结构的变化。【结果】与郑引1号相比,在受到干旱胁迫时,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长武134根系的含水量、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根体积等指标下降更缓慢,水分饱和亏和膜透性上升缓慢,总体表现出更强的抗旱性。根系组织石蜡切片观察表明,长武1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滕晓伟  董燕生  沈家晓  孟鲁闽  冯海宽  
【目的】根据干旱情况及时采取灌溉措施,对旱区抗旱以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从大田农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AquACrop模型在旱区的适用性及干旱年份抗旱灌溉模拟,为实现抗旱保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2014年,在旱区陕西杨凌及杨凌周边区域进行冬小麦大田试验,采用2013—2014年揉谷试验区的冬小麦观测数据进行模型的参数调试,采用2012—2013年揉谷试验区和2013—2014年武功试验区的冬小麦观测数据进行模型的验证,从而获得AquA Crop模型在陕西杨凌及周边地区的模型参数。模型参数包括影响冠层生长的冠层增长系数、冠层衰老系数和最大冠层覆盖度,影响生物量积累的水分生产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滕晓伟  董燕生  沈家晓  孟鲁闽  冯海宽  
【目的】根据干旱情况及时采取灌溉措施,对旱区抗旱以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从大田农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AquaCrop模型在旱区的适用性及干旱年份抗旱灌溉模拟,为实现抗旱保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2014年,在旱区陕西杨凌及杨凌周边区域进行冬小麦大田试验,采用2013—2014年揉谷试验区的冬小麦观测数据进行模型的参数调试,采用2012—2013年揉谷试验区和2013—2014年武功试验区的冬小麦观测数据进行模型的验证,从而获得Aqua Crop模型在陕西杨凌及周边地区的模型参数。模型参数包括影响冠层生长的冠层增长系数、冠层衰老系数和最大冠层覆盖度,影响生物量积累的水分生产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玉梅  林琪  刘义国  李京涛  
在控水条件下,比较了17个小麦品种的抗旱性差别以及花后旗叶的SOD、CAT、脯氨酸、可溶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探讨了其抗旱性的生化机制。结果表明,3类抗旱性不同品种的上述生化指标变化趋势相似,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在花后其抗旱性生化指标含量明显高于其他2类品种,随着水分胁迫的继续,减少幅度也比较缓和。开花7 d后的SOD含量、花后CAT、脯氨酸含量、开花14 d后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能更好地区分小麦品种的抗旱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莹  
对在华北地区推广的冬小麦不同品种旗叶的解剖结构及光合速率日变化作了研究。新老品种相比 ,旗叶叶肉细胞环数增多 ,叶肉厚度逐渐增大 ,细胞层数增多 ;新品种光合作用的“午睡”现象较轻 ,且利用弱光能力增强。研究表明 ,现品种抵抗光伤害的能力较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桂茹  张荣芝  卢建祥  谷俊涛  尹长城  
研究了小麦抗旱性鉴定的部分产量指标、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通过对4个产量指标分析,确认抗旱指数优于抗旱系数、干旱敏感指数和产量因素降低指数,抗旱指数既能反映品种的抗旱性能,又能体现品种在旱地条件下的产量水平,可作为小麦杂种稳定世代鉴定抗旱性的可靠指标。对于大量品种资源和杂种分离世代材料的抗旱性鉴定,可用胚芽鞘长度和拔节期叶面积指数为指标。该指标简便易行、快速经济。小麦灌浆期叶片脯氨酸含量与品种的抗旱性无明显相关,不宜作为抗旱性鉴定指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施万喜  乔岩  盖琼辉  
陇育4号是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2000年以西峰20号作母本,中210作父本,经有性杂交,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旱地冬小麦新品种。结果表明:陇育4号2008-2010年甘肃省及国家北部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922.50~4089.45 kg/hm2,比统一对照增产13.39%~6.05%,增产差异极显著,3年增产均居第1,第1位率100%,增产点(次)率86.7%;2010年甘肃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722.9 kg/hm2,比对照西峰27号增产15.21%,2年国家区域试验Shukla变异系数3.9576%~7.3098%,变异系数17.19%~29.34%,适应度77.8%~80%,抗旱指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