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03)
- 2023(3914)
- 2022(3381)
- 2021(3176)
- 2020(2749)
- 2019(5852)
- 2018(5700)
- 2017(10598)
- 2016(6157)
- 2015(6523)
- 2014(6677)
- 2013(6549)
- 2012(6076)
- 2011(5673)
- 2010(5696)
- 2009(5196)
- 2008(5117)
- 2007(4534)
- 2006(3789)
- 2005(3507)
- 学科
- 济(18462)
- 经济(18439)
- 管理(16306)
- 业(15298)
- 企(12538)
- 企业(12538)
- 方法(9636)
- 学(8962)
- 数学(8238)
- 数学方法(8121)
- 财(5759)
- 农(4761)
- 中国(4493)
- 技术(4478)
- 制(4273)
- 务(4125)
- 财务(4112)
- 财务管理(4102)
- 企业财务(3992)
- 银(3891)
- 银行(3852)
- 环境(3838)
- 业经(3761)
- 融(3676)
- 金融(3673)
- 行(3664)
- 理论(3383)
- 农业(3237)
- 划(3140)
- 贸(3121)
- 机构
- 大学(90944)
- 学院(90345)
- 研究(36384)
- 科学(28792)
- 农(28758)
- 济(28372)
- 管理(28102)
- 经济(27570)
- 中国(24678)
- 理学(24479)
- 理学院(24050)
- 农业(23447)
- 管理学(23323)
- 管理学院(23180)
- 业大(21839)
- 所(21573)
- 研究所(20303)
- 京(20018)
- 中心(15937)
- 农业大学(15245)
- 省(14287)
- 室(14249)
- 江(13790)
- 财(13623)
- 实验(13469)
- 业(13120)
- 实验室(12949)
- 院(12903)
- 科学院(12739)
- 技术(12274)
- 基金
- 项目(68258)
- 科学(50748)
- 基金(49041)
- 家(47845)
- 国家(47529)
- 研究(38883)
- 科学基金(37801)
- 自然(28800)
- 自然科(28098)
- 自然科学(28074)
- 省(27764)
- 自然科学基金(27581)
- 基金项目(25965)
- 划(24271)
- 社会(22870)
- 社会科(21684)
- 社会科学(21676)
- 资助(20747)
- 教育(17753)
- 计划(17327)
- 科技(16808)
- 重点(16419)
- 发(14086)
- 创(14051)
- 科研(14039)
- 部(13897)
- 创新(13329)
- 业(13242)
- 专项(13114)
- 编号(13017)
共检索到126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姗姗 宋述尧 韩玉珠 赵靖 赵春波 温涛
【目的】探讨茄子接种褐纹病菌后保护酶活性的变化与茄子品种抗性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茄子褐纹病的抗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个不同抗病性的茄子品种接种褐纹病菌,于接种后不同时间测定接种叶片和对照叶片中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及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结果】接种后抗病品种的POD、PPO、SOD及PAL活性增加幅度较大,且抗病品种POD、PPO、SOD及PAL活性峰值比感病品种高;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CAT活性在整个侵染期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在整个发病期内感病品种的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变化值显著大于抗病品种。【结论】POD、PPO、SOD及PAL活性越高,品种的抗褐纹病能力越强,可作为判断茄子...
关键词:
茄子 褐纹病菌 抗性生理 保护酶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姗姗 宋述尧 韩玉珠 赵靖 赵春波 温涛
【目的】探讨茄子接种褐纹病菌后保护酶活性的变化与茄子品种抗性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茄子褐纹病的抗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个不同抗病性的茄子品种接种褐纹病菌,于接种后不同时间测定接种叶片和对照叶片中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及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结果】接种后抗病品种的POD、PPO、SOD及PAL活性增加幅度较大,且抗病品种POD、PPO、SOD及PAL活性峰值比感病品种高;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CAT活性在整个侵染期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在整个发病期内感病品种的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变化值显著大于抗病品种。【结论】POD、PPO、SOD及PAL活性越高,品种的抗褐纹病能力越强,可作为判断茄子...
关键词:
茄子 褐纹病菌 抗性生理 保护酶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姗姗 宋述尧 赵春波 周艳丽 张传伟 温涛
【目的】探讨茄科植物果实的微形态学特征和差异,明确茄子对褐纹病的抗性与茄子果皮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扫描电镜对16个抗病性不同的茄子品种的果实表皮结构进行比较观察,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茄子品种进行抗病类型划分。【结果】抗病茄子品种表皮厚度在75~105μm,果实表皮细胞角质层厚,外果皮细胞层数多,细胞排列非常紧密;感病品种表皮厚度在65μm以内,果实表皮细胞角质层薄,外果皮细胞层数少,细胞排列疏松。经聚类分析,高抗病品种(系)聚为第1类,抗病品种聚为第2类,所有的感病品种被聚成第3类。【结论】茄子的抗病性与果皮的组织结构有一定的关系。抗病品种的果皮普遍较厚,感病品种的果皮较薄,但也有果皮薄而...
关键词:
茄子 褐纹病 果皮超微结构 抗病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桂清 赵培宝 杜学林 邢光耀
为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进一步揭示玉米对灰斑病抗性的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比色(酶活测定)法,研究了玉米灰斑病菌侵入对不同抗性玉米品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灰斑病菌侵入后不同抗性玉米品种体内的保护酶活性均发生一定的变化:POD活性增加、CAT活性降低,酶活增加(或降低)的幅度和提高(或降低)率与寄主的抗感性关系不密切;EST活性提高,抗病品种酶活增加的幅度和提高率比感病品种高;SOD活性增加,且感病品种SOD酶活增加的幅度比抗病品种高;PPO活性增加,感病品种酶活提高率较高,而中抗和高抗病品种酶活提高率较低。说明玉米在遭到病菌侵入时,体内会产生相应的反应来减轻危...
关键词:
玉米品种 玉米灰斑病菌 保护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占鸿 肖悦岩 孙月海 赵美琦 曾士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培玲 张键 郝丽芬 皇甫海燕 袁喜丽 包玉英 李子钦
通过研究油菜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活性变化规律与黑胫病侵染过程、品种抗病性的关系,揭示不同油菜品种对黑胫病菌的抗病机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并比较分析抗、感品种接种前后,各种防御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接种前,抗病品种的POD、PPO、CAT活性高于感病品种,PAL、SOD活性则与感病品种相近。接种后抗病品种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5种防御酶活性均迅速升高而达到峰值,且其酶活性增加量显著大于感病品种;而感病品种防御酶的活性或增幅较小或较抗病品种滞后。黑胫病菌可以诱导油菜体内5种防御酶活性变化,POD、...
关键词:
油菜 防御酶 黑胫病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淑娜 金光辉 李鑫 王鹏程 张春雨
【目的】研究不同抗性马铃薯品种接种疮痂病菌后生理特性的变化,为辅助培育马铃薯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马铃薯抗病品种垦薯1号和感病品种荷兰15号感染疮痂病后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分析不同抗性马铃薯品种块茎感病后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丙二醛的变化规律。【结果】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 POD、PPO、SOD、丙二醛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接种后抗病品种POD、PPO活性均显著高于感病品种。疮痂病菌侵染马铃薯块茎后SOD活性处于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且感病品种酶含量高于抗病品种。接种疮痂病菌促进了抗、感品种中MDA含量的升高,且感病品种中MDA的含量始终高于抗病品种。【结论】不同抗性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块茎中POD、SOD、PPO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抗病品种块茎内POD活性和PPO活性在接种前后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感病品种在块茎内POD活性、PPO活性相对较低,说明块茎中POD活性和PPO活性在马铃薯品种抵抗疮痂病侵染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感病品种接种前后的SOD活性均明显高于抗病品种,接种后抗、感品种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疮痂病菌可诱导感病品种中SOD活性增加的效应更为明显。不同抗性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抗、感品种中MDA含量有所升高,感病品种高于抗病品种,表明感病品种细胞和生物膜被破坏的更严重。综上所述,接种疮痂病菌后,POD活性、PPO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可作为筛选马铃薯抗疮痂病品种的辅助指标。
关键词:
马铃薯 疮痂病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正德 黄光明 朱杰 杨家秀 蒋滨 李云鹤
1985~1992年在屏山、雅安和新都大丰三处设置小麦品种抗白粉病性变异观察圃,对41个寄主抗白粉病的有效性进行了追踪。并于1987~1993年进行了白粉病菌小种监测和毒力频率分析,结果以中毒级(4~6级)组合为主,高毒级(7~10级)次之,低毒级(1~3级)较少;发病程度则与寄主的感病频率呈正相关。单基因抗性品种高加索等1987~1993年平均感病频率为72.2%~99.1%。具有Pm2+6的CI12632、MarisHuntsman等多基因品种,平均感病为32.5%~43.6%,抗性相对较稳定。多基因品种的免3号含有Pm2X基因,平均感病频率仅13.2%,抗性更稳定。Khapli除含有Pm...
关键词:
小麦,抗病性,白粉菌小种,抗性基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波 吴云雨 陈浩 管昌红 刘凤权 张红生 鲍永美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我国主要稻区主栽品种的抗性品种分布情况。[方法]2013和2014年用人工接种方法鉴定了吉林、云南、浙江、湖南、江苏和广东6省75个水稻主栽品种对我国白叶枯病菌9个小种(R1~R9)的抗性。[结果]吉林、云南和湖南省主栽品种抗性弱、抗谱窄,分别只对其中5个、3个和6个小种有抗性,缺乏对当地优势小种表现抗病的品种;广东、江苏省主栽品种对9个小种均有抗性;浙江省的品种对7个小种,包括对当地优势小种R5和R8均有抗性。分析病原菌不同小种对主栽品种的致病力差异,发现强毒性小种R8和R9可以使90%以上的供试品种表现感病或中感反应;而弱毒小种R1只能侵染‘云粳41’和‘龙洋1号’2个...
关键词:
水稻 主栽品种 白叶枯病菌 抗性鉴定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义章 徐磊 林碧英
在水培营养液中添加CuSO4,以上海青和五月慢2个常规小白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Cu胁迫对小白菜保护酶系统及其他相关抗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Cu胁迫会破坏保护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上升,同时产生更多的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膜相对透性增加,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而SOD活性/MDA含量的降低说明了植株对外界胁迫自我调节能力的下降;作为渗透调节物质,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随外界Cu2+含量的升高显著增加.
关键词:
小白菜 Cu胁迫 酶系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滑金锋 黄咏梅 李彦青 吴翠荣 李慧峰 陈天渊
【目的】探索甘薯品种对小象甲抗性的鉴定方法,并对不同甘薯品种进行抗性鉴定,为选育抗小象甲的甘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制定不同的抗性指标,在单因素变量的条件下,分别进行网室和实验室试验,对泉薯17、榕薯819、福薯604、广薯214和普薯32号5个不同甘薯品种小象甲危害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检测不同甘薯品种对小象甲的抗性。【结果】明确了茎叶和薯块危害减退率相关抗性指标,制定了高感、感、抗、中抗、高抗5个抗性级别。甘薯品种的茎叶比薯块危害指数较轻,差异不显著。除泉薯17和广薯214外,其余品种之间危害指
关键词:
小象甲 甘薯品种 抗性鉴定 危害指数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宗胜 胡方平 洪永聪 蔡学清
在大田中用菌液浸种法对 1 0 8个花生品种 (系 )对福建地区青枯病菌的抗性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 :供试花生品种 (系 )中没有高抗品种 (系 ) ;中抗品种 (系 )有金花 1 0 1 2、泉花 1 0号、泉花 646、粤油 1 93、3 8F5-45 -2 1 -CS1 等 3 0个 ,占全部供试品种的 2 7.78% ;其余均为感病品种 (系 ) ,占 72 .2 2 % .花生不同品种 (系 )对青枯菌的抗性差异显著
关键词:
花生 品种 青枯菌 抗性鉴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向礼波 薛敏峰 史文琦 严双义 曾凡松 刘美玲 杨立军 龚双军 喻大昭
为明确品种抗性、杀菌剂施药时期和防治次数相结合对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DI)、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毒素含量和千粒重(Thousand-grain weight,TGW)的影响,2016—2018年连续2个年度使用6个不同抗性水平的冬小麦品种(‘郑麦9023’‘鄂麦006’‘鄂麦170’‘襄麦35’‘鄂麦DH16’‘宁麦13’),分别在扬花初期和扬花初期第6天喷施430g/L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对病情指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含量和千粒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品种抗性和杀菌剂对DI、DON毒素含量和TGW的影响极显著(P0.05);杀菌剂防治1次和2次对中抗品种的DI和DON毒素含量差异不显著;比较品种间DI和DON的防效,中抗品种对DI和DON毒素积累的防治效果要显著高于中感病品种(P<0.05)。因此,品种抗性与药剂相结合是防治小麦赤霉病和DON毒素积累的有效策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符明联 杨玉珠 李根泽 罗延青 奚俊玉 徐海燕 张晓兰 原小燕 杨卫国
为鉴定并筛选抗根肿病的油菜品种,2010年在云南省油菜根肿病的重发区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高海村,对9个主栽油菜品种和7个从国内各育种单位引进的品种进行根肿病抗性研究。结果表明:油菜苗期田间渍水,能明显加重根肿病危害,显著降低油菜最终收获产量;根肿病从苗期始危害油菜、薹期最重、成熟期危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略有下降;供试16个品种对油菜根肿病的抗性可分为3类,其中A35、花油7号和云油双1号3个品种在全生育期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根肿病能力,可作为云南根肿病常发区主导品种和育种材料使用。
关键词:
油菜 主栽品种 根肿病 抗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艳玲 吴凤芝
对抗病品种中农13号、津优3号、津优30号和感病品种中农6号、津研4号、秋棚4号接种黄瓜枯萎病病原菌,测定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具有周期性,抗病品种出现3次与抗性相关的峰值,感病品种出现两次与抗性有关的峰值。PAL酶活性与抗病性呈正相关关系。PAL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不仅与抗性有关,而且与感病与否有关。发病植株的PAL酶活性高于未发病植株。
关键词:
黄瓜 枯萎病 苯丙氨酸解氨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