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0)
- 2023(11056)
- 2022(9943)
- 2021(9472)
- 2020(8056)
- 2019(18255)
- 2018(18252)
- 2017(35018)
- 2016(19542)
- 2015(21656)
- 2014(21681)
- 2013(21527)
- 2012(19743)
- 2011(17730)
- 2010(17417)
- 2009(15729)
- 2008(15234)
- 2007(13025)
- 2006(11021)
- 2005(9497)
- 学科
- 济(69044)
- 经济(68966)
- 管理(52115)
- 业(50218)
- 企(41994)
- 企业(41994)
- 方法(34679)
- 数学(30009)
- 数学方法(29666)
- 学(20470)
- 农(18290)
- 财(17953)
- 中国(17093)
- 业经(15141)
- 地方(13656)
- 制(12305)
- 理论(12262)
- 农业(12231)
- 贸(12188)
- 贸易(12182)
- 务(12083)
- 财务(12023)
- 财务管理(12000)
- 和(11844)
- 易(11835)
- 技术(11791)
- 企业财务(11435)
- 环境(11364)
- 银(10659)
- 银行(10589)
- 机构
- 大学(273595)
- 学院(271625)
- 管理(104447)
- 济(96912)
- 研究(95345)
- 经济(94617)
- 理学(91716)
- 理学院(90531)
- 管理学(88686)
- 管理学院(88214)
- 科学(67112)
- 中国(66720)
- 京(58818)
- 农(57325)
- 所(50919)
- 业大(49884)
- 研究所(47457)
- 农业(45955)
- 财(43328)
- 中心(42120)
- 江(38555)
- 北京(36450)
- 财经(35669)
- 范(35280)
- 师范(34773)
- 院(34572)
- 经(32595)
- 州(31608)
- 技术(31382)
- 农业大学(30193)
- 基金
- 项目(199306)
- 科学(153344)
- 基金(143224)
- 研究(135645)
- 家(129422)
- 国家(128426)
- 科学基金(107505)
- 社会(81350)
- 省(79309)
- 基金项目(77211)
- 社会科(76906)
- 社会科学(76885)
- 自然(75230)
- 自然科(73475)
- 自然科学(73449)
- 自然科学基金(72110)
- 划(67895)
- 教育(61491)
- 资助(59315)
- 编号(53895)
- 重点(45431)
- 成果(42995)
- 部(42323)
- 发(41954)
- 创(41446)
- 计划(40948)
- 科研(39522)
- 创新(38774)
- 课题(37489)
- 科技(37035)
- 期刊
- 济(100117)
- 经济(100117)
- 研究(72795)
- 学报(58358)
- 农(51614)
- 科学(48922)
- 中国(47790)
- 大学(41261)
- 学学(39434)
- 管理(36316)
- 农业(36133)
- 财(31702)
- 教育(27321)
- 技术(20846)
- 融(19720)
- 金融(19720)
- 业(18709)
- 业大(16657)
- 财经(16592)
- 业经(16503)
- 经济研究(15803)
- 科技(15374)
- 版(15192)
- 图书(14050)
- 经(14007)
- 林业(13600)
- 农业大学(13443)
- 理论(13281)
- 问题(12948)
- 资源(12809)
共检索到376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培玲 张键 郝丽芬 皇甫海燕 袁喜丽 包玉英 李子钦
通过研究油菜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活性变化规律与黑胫病侵染过程、品种抗病性的关系,揭示不同油菜品种对黑胫病菌的抗病机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并比较分析抗、感品种接种前后,各种防御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接种前,抗病品种的POD、PPO、CAT活性高于感病品种,PAL、SOD活性则与感病品种相近。接种后抗病品种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5种防御酶活性均迅速升高而达到峰值,且其酶活性增加量显著大于感病品种;而感病品种防御酶的活性或增幅较小或较抗病品种滞后。黑胫病菌可以诱导油菜体内5种防御酶活性变化,POD、...
关键词:
油菜 防御酶 黑胫病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丰胜求 张艳 徐久玮 甘莉
对不同抗性油菜品种7-8叶期及盛花期感染油菜菌核病后及对照叶片中几种重要防御酶类活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7-8叶期叶片SOD活性极显著高于盛花期,而盛花期POD、PPO、PAL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7-8叶期。与对照相比,感病品种处理叶片中SOD、POD活性显著增加,而抗病品种变化较小且因品种而异;7-8叶期及盛花期处理叶片中,各品种(系)PPO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抗(耐)菌核病品种(系)下降达显著水平,并且中R888达极显著水平;7-8叶期各品种(系)处理叶片中PAL活性没有明显变化,盛花期各品种(系)处理叶片中PAL活性均显著地下降,并以抗(耐)菌核病品种(系)下降较多,其中,中R88...
关键词:
油菜 菌核病 防御酶 抗病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玉梅 张荣
【目的】通过研究小麦体内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胺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与植原体侵染过程及品种抗病性的关系,从生理生化学角度揭示小麦品种抗蓝矮病的机制,为蓝矮病的防治和生产上选育优质小麦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抗、感小麦品种(烟D27、小偃6号)接种小麦蓝矮病植原体,观察其症状变化,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定期测定小麦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苯丙氨酸解胺酶(PAL)活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症状观察发现,感病品种的潜育期为12 d左右,抗病品种为18 d左右。防御酶活性的测定表明,随着植原体的侵染,抗病品种的3种防御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活性提高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春生 肖淑芹 韩洪强 高颖 陈捷
【目的】探讨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抗、感自交系的诱抗机理及效果。【方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处理及不同毒素处理时间后,玉米植株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防御酶系活性的变化,研究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寄主防御酶系活性的影响及毒素与诱导抗性的关系。【结果】抗病自交系78599-1的PAL、POD和PPO活性高于感病自交系K12,而感病自交系的CAT和SOD活性高于抗病自交系。微晶纤维素处理毒素的诱抗效果高于炭柱处理,玉米抗病自交系的诱抗作用略高于感病自交系。【结论】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灰斑病具有诱导抗性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培玲 Malgorzata Jedryczka 郝丽芬 皇甫海燕 李子钦 包玉英
为掌握中国油菜品种的黑胫病抗性水平,为抗病育种及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采用子叶穿刺接种法,对35个油菜品种开展了黑胫病的抗性评价及抗病基因推导研究。供试品种中没有发现对病原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和Leptosphaeria biglobosa表现高抗或免疫的品种,只有3个品种可以兼抗Leptosphaeria maculans和Leptosphaeria biglobosa,但均表现低抗。供试的35个品种对12个菌株共产生了17种反应型,其中12个品种的反应型与鉴别寄主的完全相同,18个品种的反应型与鉴别寄主的非常相近,5个品种的反应型不同于任何鉴别寄主。抗病...
关键词:
油菜 黑胫病 抗性评价 抗病基因推导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春蕾 刘长远 王丽萍 王辉 辛彬 孙宝山 吴振红
为了探明嫁接对辣椒抗疫病性的影响,采用灌根法鉴定7个辣椒砧木品种对辣椒疫霉菌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从中筛选出TANTAN(高抗)、格拉夫特(抗)、CM334(免疫)作为砧木,以Early Calwonder(感病)为接穗进行嫁接,以接穗自根嫁接为对照,调查发病率、病情指数和嫁接苗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嫁接辣椒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且砧木抗病性越强,嫁接苗抗病性越强。在接种辣椒疫霉菌前,嫁接换根可提高接穗的PAL、PPO和β-1,3-glucanase活性,且砧木抗病性越强,这3种酶在接穗中的活性越高。在接种辣椒疫霉菌后,嫁接换根可提高接穗的PAL、PPO、β-1,3-gluc...
关键词:
辣椒 嫁接 砧木 疫病 防御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文静 张艳芝 王辉 王昌华 赵家铭 陈温福
通过对条纹叶枯病抗性不同的3个水稻品种接种带毒灰飞虱,测定其叶片中与抗病性相关的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论接种与否,抗病品种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明显高于感病品种;接种后,参试3个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性均有升高;但抗病品种酶活峰值高,而感病品种酶活峰值较低或无峰值出现。
关键词:
水稻品种 水稻条纹叶枯病 防御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淑娜 金光辉 李鑫 王鹏程 张春雨
【目的】研究不同抗性马铃薯品种接种疮痂病菌后生理特性的变化,为辅助培育马铃薯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马铃薯抗病品种垦薯1号和感病品种荷兰15号感染疮痂病后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分析不同抗性马铃薯品种块茎感病后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丙二醛的变化规律。【结果】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 POD、PPO、SOD、丙二醛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接种后抗病品种POD、PPO活性均显著高于感病品种。疮痂病菌侵染马铃薯块茎后SOD活性处于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且感病品种酶含量高于抗病品种。接种疮痂病菌促进了抗、感品种中MDA含量的升高,且感病品种中MDA的含量始终高于抗病品种。【结论】不同抗性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块茎中POD、SOD、PPO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抗病品种块茎内POD活性和PPO活性在接种前后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感病品种在块茎内POD活性、PPO活性相对较低,说明块茎中POD活性和PPO活性在马铃薯品种抵抗疮痂病侵染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感病品种接种前后的SOD活性均明显高于抗病品种,接种后抗、感品种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疮痂病菌可诱导感病品种中SOD活性增加的效应更为明显。不同抗性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抗、感品种中MDA含量有所升高,感病品种高于抗病品种,表明感病品种细胞和生物膜被破坏的更严重。综上所述,接种疮痂病菌后,POD活性、PPO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可作为筛选马铃薯抗疮痂病品种的辅助指标。
关键词:
马铃薯 疮痂病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琼 燕永亮 侯明生
对不同玉米品种感染玉米粗缩病毒 (MRDV)后体内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发病后不论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 ,玉米叶片中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 ,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却因病毒的侵染而降低。各指标的变化幅度与品种抗感病性明显相关 :抗病品种发病后过氧化物酶活性上升 6 2 .5 % ,多酚氧化酶活性升达 11.75倍 ,而感病品种发病后仅分别上升2 5 .2 %及 74 .4 % ;抗、感病品种感染病毒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下降 39.3%和 10 .2 %。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玉米粗缩病毒 防御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桂清 赵培宝 杜学林 邢光耀
为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进一步揭示玉米对灰斑病抗性的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比色(酶活测定)法,研究了玉米灰斑病菌侵入对不同抗性玉米品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灰斑病菌侵入后不同抗性玉米品种体内的保护酶活性均发生一定的变化:POD活性增加、CAT活性降低,酶活增加(或降低)的幅度和提高(或降低)率与寄主的抗感性关系不密切;EST活性提高,抗病品种酶活增加的幅度和提高率比感病品种高;SOD活性增加,且感病品种SOD酶活增加的幅度比抗病品种高;PPO活性增加,感病品种酶活提高率较高,而中抗和高抗病品种酶活提高率较低。说明玉米在遭到病菌侵入时,体内会产生相应的反应来减轻危...
关键词:
玉米品种 玉米灰斑病菌 保护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美艳 罗兴录 刘珊廷 樊铸硼 黄堂伟 杨燕妮
为鉴定‘GR891’和‘新选048’2个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品种抗细菌性枯萎病等级,分析木薯叶片侵染病原菌后PAL(苯丙氨酸解氨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PPO(多酚氧化酶)和CAT(过氧化氢酶)5种酶活性,并研究细菌性枯萎病与酶活性关系。利用喷雾法接种木薯叶片评价抗细菌性枯萎病等级,分光光度法测定POD、SOD、CAT和PAL酶活性,采用碘滴定法测定PPO酶活性。结果表明:感病的‘新选048’木薯叶片的病斑长度为(0.3±0.1)cm,病情指数为29.4,而‘GR891’的病斑长度为(0.6±0.2)cm,病情指数为43.7;侵染12d后的2个木薯品种叶片的CAT、PPO、POD3种酶的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其中‘新选048’接种病原菌后CAT、PPO、POD分别上升了72.31%、9.55%、94.78%,‘GR891’接种病原菌后CAT、PPO、POD分别上升了34.2%、20.05%、91.63%,均与抗性呈正相关;‘新选048’的POD和CAT活性水平显著高于‘GR891’酶活性水平,2个木薯品种PAL活性表现各异,‘新选048’PAL活性与抗性呈正相关,而‘GR891’与抗性呈负相关;SOD活性与抗病性不相关。综合各个酶活性变化和木薯的病情指数来看,‘新选048’比‘GR891’对细菌性枯萎病的抗病性更强。
关键词:
木薯叶片 防御酶活性 细菌性枯萎病 抗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申姗娜 侯喜林
采用不同霜霉病抗性的不结球白菜自交系,研究了其对霜霉病的抗性机制。结果表明:在接种病原菌前,不结球白菜健康叶片中木质素含量与霜霉病的抗性成正相关,几丁质酶与霜霉病抗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接种后抗病材料叶片中的木质素含量呈现出快速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分别在接种后24 h和96 h达到峰值;而感病材料变化缓慢,变化幅度小,在36 h达到峰值。接种后抗病材料的几丁质酶变化迅速,且长时间处于高活性,在48 h达到峰值;相比之下,感病材料的酶活性增高的幅度小,高活性维持时间短,在36 h达到峰值。上述结果表明,叶片中的木质素含量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是植物抗性潜能被激活的结果,是诱导抗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欣洲 宋培玲 郝丽芬 苑琳 李子钦
对采自安徽油菜黑胫病菌分离株的ITS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合GenBank中的有性型Leptosphaeriamaculans和Leptosphaeria biglobosa的ITS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将该病菌鉴定为Leptosphaeria biglobosa。在人工气候条件下,对Leptosphaeria biglobosa侵染条件的研究表明,油菜黑胫病菌是属偏高温高湿类型的病害,在温湿度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时,病害就难以完成侵染发病;温度与保湿时间对Leptosphaeria biglobosa的侵染有很大的影响,病原菌侵染的最佳温度和保湿时间组合为:温度21~24℃,保湿48 h以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力 郭世荣 阎君 朱为民
以番茄‘1479’和‘2300’为材料,研究了苯并噻二唑(BTH)诱导番茄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的抗病性,并测定BTH处理对番茄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和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0~2.00 mmol·L-1BTH均有不同程度的诱抗效果,其中0.50 mmol·L-1BTH处理效果明显,诱导效果可达42.7%。BTH可以提高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能缓解由TYLCV侵染带来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的趋势。喷施BTH或接种TYLCV均可提高番茄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但喷施BTH诱导并接种TYLCV...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邹芳斌 司龙亭 李新 王莉莉
以黄瓜6个不同抗性品系为材料,研究苗期感染枯萎病菌后,叶片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转氨酶(PAL)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POD,SOD,PPO活性变化曲线中存在2个酶峰,PAL活性变化曲线中存在一个单峰。抗病品系的4种酶的峰I值明显高于感病品系,表现出一致性,而且SOD和PPO酶活性的提高与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OD和PAL酶活性的提高与抗性呈显著正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