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02)
2023(12848)
2022(11198)
2021(10295)
2020(8633)
2019(19947)
2018(19684)
2017(38820)
2016(20801)
2015(23166)
2014(23117)
2013(23069)
2012(21140)
2011(18989)
2010(18910)
2009(17333)
2008(16986)
2007(14848)
2006(12803)
2005(11183)
作者
(60441)
(50160)
(49785)
(47451)
(31954)
(24106)
(22550)
(19741)
(18975)
(17932)
(17168)
(16741)
(15813)
(15774)
(15510)
(15335)
(14887)
(14846)
(14285)
(14099)
(12478)
(12203)
(12134)
(11302)
(11197)
(11093)
(11076)
(10906)
(10108)
(9811)
学科
(92591)
经济(92486)
管理(61387)
(60572)
(51188)
企业(51188)
方法(45043)
数学(39017)
数学方法(38683)
(23076)
(22200)
中国(21092)
业经(20562)
(18622)
地方(18468)
(15337)
财务(15279)
财务管理(15251)
(15182)
贸易(15177)
农业(15144)
理论(15108)
技术(14708)
(14642)
企业财务(14639)
(14240)
(13579)
产业(13288)
环境(13007)
(12310)
机构
大学(303299)
学院(300414)
(124107)
管理(123349)
经济(121652)
理学(108339)
理学院(107248)
管理学(105593)
管理学院(105075)
研究(97237)
中国(69512)
(63320)
科学(59493)
(56154)
(47672)
财经(46157)
(46096)
业大(45023)
研究所(43608)
中心(43130)
(42084)
(41714)
北京(39837)
经济学(37986)
(37909)
师范(37555)
农业(36265)
(35552)
财经大学(34643)
经济学院(34540)
基金
项目(210623)
科学(166205)
基金(154004)
研究(153551)
(133894)
国家(132838)
科学基金(114893)
社会(97745)
社会科(92855)
社会科学(92832)
基金项目(82323)
(81563)
自然(74951)
自然科(73205)
自然科学(73189)
自然科学基金(71903)
教育(69589)
(68575)
资助(63677)
编号(61527)
成果(49210)
(46776)
重点(46642)
(44832)
(44289)
课题(41743)
创新(41204)
教育部(40476)
科研(40303)
国家社会(40263)
期刊
(130051)
经济(130051)
研究(87530)
中国(49379)
学报(47503)
管理(44440)
科学(42844)
(41419)
(40717)
大学(35910)
学学(33999)
教育(30067)
农业(28518)
技术(24818)
(23157)
金融(23157)
财经(22766)
经济研究(21292)
业经(21076)
(19439)
问题(17209)
技术经济(15227)
理论(14996)
科技(14895)
(14604)
图书(14446)
商业(13705)
实践(13687)
(13687)
现代(13527)
共检索到421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范从来  张中锦  
收入分配一直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早期的功能性收入分配主要考察不同生产要素对国民收入的分配份额,后来劳动份额稳定性的广泛接受推动了规模性收入分配研究的繁荣,它主要探讨个体收入差距。由于功能性收入分配和规模性收入分配均蕴含着丰富的收入结构思想,此后形成了功能性与规模性收入结构研究并重的局面。基于功能性与规模性收入结构在理论和实证上的内在联系,本文展望了二者相融合的研究趋向,并指出在功能性与规模性收入结构优化的研究中应特别关注贫困、体现公平和重视包容性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潘素昆  袁然  
不同投资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促进产业升级的机理不同。市场寻求型OFDI可以扩大国际贸易、转移传统产业;资源寻求型OFDI能够打破资源短缺对新兴产业发展的限制;技术寻求型OFDI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研发资金。本文选取2003—2012年间58个样本国家的相关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三种类型的OFDI均为我国产业升级的原因,但存在滞后性;技术寻求型OFDI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市场寻求型和资源寻求型OFDI。为了促进产业升级,应重点发展技术寻求型OFDI,鼓励扩大资源寻求型OFDI,积极引导市场寻求型OFDI。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书维  
中国职业教育无论从投入还是规模上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相关文献回顾和述评后,对职业教育和产业结构变迁进行定量描述,引入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增长、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作用,并提出了深入把握当前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构筑适应产业发展规律的职业教育新体系、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等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戚湧  丁刚  魏继鑫  
创业投资作为一种金融制度安排,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制度与技术的协同创新推动产业演化和变革。本文开展创业投资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阐述创业投资与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分析创业投资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构建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物联网上市企业为例,基于数据包络分析C2R模型和超效率模型进行创业投资对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评价和实证分析,并进行创业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绩效的内生性检验,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杉杉   鲁钊阳   李瑞琴  
从理论上来说,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影响产业间结构转变、产业内劳动生产率提升和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等方式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文章以我国2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6—2019年的数据为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第一维度、第二维度和第三维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子样本数据的实证结果和采取替代变量的实证结果均支持这一研究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主要通过消费升级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两种途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何菊莲  李军  赵丹  
本文运用构建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测评的指标体系,对2000-2009年间我国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状况进行测度。利用测度的数据实证分析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得出结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根据结论提出了我国以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为依托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骆惠宁  
本文论述了继续实施国债投资拉动政策需要和产业结构升级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 ,在提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国债投资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和产业集中度三个方面的基础上 ,分析了培育、发展风险投资机制 ,提高国债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 ,就国债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结合提出了具体操作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建清  陈思  
本文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的机理和路径,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进行分析,为我国转型时期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以促进产业升级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田长海  刘锐  
本文从消费金融的内涵着手,就消费金融对消费升级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基于城镇居民消费相关数据,利用面板广义矩估计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消费贷款、风险管理工具以及金融资产的增长对第三次消费升级代表性产品的消费增长有拉动作用,消费金融发展是消费升级的必要条件。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消费金融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包文   赵春明  
依据2010—2020年共6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构建个体层面就业质量指标体系,考量就业质量对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就业质量显著促进家庭消费升级;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相比,就业质量提升对城镇和东部家庭消费升级的促进效应更显著;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素养水平、家庭经济条件、年龄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调节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阳立高  胡敏智  韩峰  
基于1990-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考量OFDI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结果显示:OFDI对第一产业影响显著为负,对第二、三产业的影响显著为正,表明OFDI能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同时,OFDI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显著为负,对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显著为正,表明OFDI能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鉴此,要顺应OFDI新变化,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通过政策引导企业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对外投资,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子婧  范炜  王泽林  
创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具体机制与影响效果还有待厘清。本文利用2007-2017年产业面板数据,以全产业、产业间不同情况设立三个假设,深入探究创业通过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新企业数增速对当期专利产出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在工业、信息传输、技术服务等高科技含量高的行业中创业能显著拉动经济增长。为解释这一结果,文章进一步对不显著的行业进行固定效应回归,结果显示在这些行业中创业对创新的作用效果也同样不显著。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应支持新兴产业、提升技术创新产业化能力、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钱金保  才国伟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FDI影响国内投资的理论模型,说明存在一个最优的FDI规模,此时FDI对国内投资的促进作用最大。然后利用1985-2005年我国省区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考虑到投资在不同地区之间的空间相关性,估计方法上采用最新提出的空间GM方法。结果发现:我国确实存在一个最优的FDI规模,约占GDP的6%;我国大部分省区的FDI小于这个最优规模,而FDI超过最优规模的省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从FDI对国内投资的长期效应来看,东部地区要低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黎振强  周秋阳  
为探究长江经济带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碳减排的具体影响,研究基于2000—2017年的相关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长江经济带地区各省市在碳排放方面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某省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主要是通过降低相邻省份的碳排放来促进整个长江经济带地区的碳减排;其次,长江经济带地区的碳排放存在明显的时间滞后性,前期较高的碳排放将导致本期碳排放量的增长;最后,能源消费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的综合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外贸易和金融发展的效应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长江经济带地区应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沿江11省市应加强合作,从区域整体发展出发制定发展战略,同时要注意发展科技,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碳减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黎振强  周秋阳  
为探究长江经济带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碳减排的具体影响,研究基于2000—2017年的相关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长江经济带地区各省市在碳排放方面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某省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主要是通过降低相邻省份的碳排放来促进整个长江经济带地区的碳减排;其次,长江经济带地区的碳排放存在明显的时间滞后性,前期较高的碳排放将导致本期碳排放量的增长;最后,能源消费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的综合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外贸易和金融发展的效应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长江经济带地区应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沿江11省市应加强合作,从区域整体发展出发制定发展战略,同时要注意发展科技,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碳减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