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11)
- 2023(6150)
- 2022(5203)
- 2021(4724)
- 2020(3989)
- 2019(8442)
- 2018(8033)
- 2017(14855)
- 2016(8312)
- 2015(8803)
- 2014(8567)
- 2013(8307)
- 2012(7589)
- 2011(6862)
- 2010(6739)
- 2009(5947)
- 2008(5792)
- 2007(4794)
- 2006(4125)
- 2005(3495)
- 学科
- 济(28729)
- 经济(28692)
- 管理(22575)
- 业(22454)
- 企(17356)
- 企业(17356)
- 方法(13666)
- 数学(12432)
- 数学方法(12334)
- 财(8931)
- 农(8715)
- 学(8450)
- 贸(7828)
- 贸易(7825)
- 易(7648)
- 中国(7244)
- 业经(6348)
- 农业(6072)
- 制(5833)
- 务(5741)
- 财务(5728)
- 财务管理(5717)
- 企业财务(5456)
- 银(5367)
- 银行(5316)
- 技术(5265)
- 融(5106)
- 金融(5106)
- 环境(5032)
- 行(4984)
- 机构
- 大学(119296)
- 学院(117945)
- 济(45950)
- 研究(45234)
- 经济(45170)
- 管理(42308)
- 理学(37827)
- 理学院(37342)
- 管理学(36539)
- 管理学院(36346)
- 农(34451)
- 科学(32307)
- 中国(31944)
- 农业(27951)
- 业大(26880)
- 所(25396)
- 京(24492)
- 研究所(23869)
- 中心(19776)
- 财(19027)
- 农业大学(18763)
- 江(17071)
- 院(16559)
- 省(15982)
- 财经(15962)
- 室(15212)
- 经(14812)
- 业(14791)
- 北京(14772)
- 科学院(14703)
- 基金
- 项目(90198)
- 科学(68818)
- 基金(66275)
- 家(63462)
- 国家(62963)
- 研究(54672)
- 科学基金(51171)
- 自然(36796)
- 自然科(35998)
- 自然科学(35981)
- 基金项目(35827)
- 社会(35421)
- 自然科学基金(35378)
- 省(35318)
- 社会科(33686)
- 社会科学(33674)
- 划(31057)
- 资助(26290)
- 教育(24252)
- 重点(21046)
- 计划(20956)
- 科技(19534)
- 部(19151)
- 创(19006)
- 发(18854)
- 科研(18700)
- 编号(18658)
- 业(18188)
- 创新(17915)
- 农(16432)
共检索到161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孟桂元 周静 贺再新 周清明 孙焕良 贺勇
为有效控制亚麻生育后期打顶后腋芽生长,提高亚麻抗倒伏能力,选用生产上常用的抑芽剂(30.2%芽畏乳油,25%芽克水剂,25%抑芽敏乳油,33%除芽通乳油)进行了田间抑芽和防倒试验。结果表明,4种抑芽剂均具有一定抑芽效果,且处理后防倒效果明显,原茎产量都有所减少,而工艺产量明显增加;以除芽通和抑芽敏的抑芽效果较好,至工艺成熟期抑芽率均高于70%;防倒效果、工艺产量及纤维品质都以抑芽敏处理效果最佳,与常规栽培亚麻相比,其倒伏率减少81.60%、工艺产量增加23.68%,纤维强力增强20.56%。
关键词:
亚麻 抑芽 防倒 产量 纤维品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孟桂元 孙焕良 周清明 周静 钟军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打顶+抑芽敏、打顶+人工抹芽、打顶和抑芽敏处理对亚麻生育后期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抑芽敏处理可明显增加打顶后期单株叶数和叶面积指数,提高叶绿素含量,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强打顶中后期光合势,促进后期净同化率和群体生长率增长,使打顶中后期光合特性维持在较高水平;打顶+人工抹芽和打顶处理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育后期光合特性,而抑芽敏处理对光合特性影响不明显。综合考虑,亚麻生育后期以打顶+抑芽敏处理光合特性较为理想。
关键词:
亚麻 打顶 抑芽 光合特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桂元 贺再新 孙焕良 周清明 周静
研究了首次打顶时间为现蕾当天、现蕾后第5天、第10天、第15天、第20天(第2次打顶时间在首次打顶后7 d,共打顶2次)5个处理对亚麻抗倒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现蕾当天到现蕾后20 d,随打顶时间推移,田间倒伏率相应增加,从4.5%上升到26.5%,麻株直立株率从90.5%减少到65.5%;株高和工艺长度从70.5 cm增加到80.5 cm,而茎粗从0.262 cm减少到0.240 cm;原茎产量除现蕾后5和10 d打顶处理减幅(4.45%~5.64%)不明显外,其他处理较对照均显著减少;打顶处理后亚麻纤维品质都有所改善,单纤维强力增强19.72%~34.25%,纤维分裂度增长2.24...
关键词:
亚麻 打顶 抗倒 产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红米 曹学伟 王建军 熊爱生 侯喜林 李英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独脚金内酯对不结球白菜腋芽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独脚金内酯人工类似物GR24处理不结球白菜‘如皋毛菜’,调查腋芽表型的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叶腋处细胞分裂素(Z+ZR)和生长素(IAA)的含量,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叶腋处分蘖/分枝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外源GR24能抑制不结球白菜腋芽的萌发,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同时还能抑制腋芽的伸长,但低浓度GR24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外源GR24处理后,不结球白菜叶腋处的Z+ZR和IAA含量显著降低,且低浓度的GR24发挥作用快。外源GR24能促进叶腋处独脚金内酯响应基因MAX2和BRC1的表达,且M...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独脚金内酯 腋芽 基因表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郝岗平 杜希华 尤勇 侯福林 范志强 张慧娟
The stem of Ginkgo biloba were cultured on MS,modified MS and DCR basal medium,supplemented with various concentration of hormones—NAA,ZT (zeatin) and two types of nurture-CH (casein hydrolysate) and Ade (adenin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various...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桂莲 屠乃美 袁菊红 刘鹏 张顺堂
为探明再生稻的适宜播种期,选用培两优500和汕优63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期对再生稻腋芽萌发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对再生稻生育期、腋芽萌发和产量均有明显影响,以3月31日播种的腋芽萌发好,再生季产量高,4月11日播种的腋芽萌发较差,但能正常成熟,4月19日播种的腋芽萌发差且不能在安全期内齐穗,导致部分穗子不能抽穗或能抽穗但不能正常成熟.从气候条件和高产角度出发,供试组合作再生稻栽培,在长沙地区的适宜播种期为3月底至4月初,最佳播种期为3月底.
关键词:
播种期 再生稻 腋芽萌发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韩福根 李飞 李丽华 康雪莉 邱宝平 刘晓旭
为了更加有效地控制烤烟腋芽生长,进一步提高烤烟产量和品质,研究了生长素及其与化学抑芽剂配合施用对烤烟腋芽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试验共设4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各处理可不同程度抑制腋芽生长,且对烟株打顶后前期较小腋芽的抑制作用差异不明显,对后期较大腋芽的抑制作用以生长素与化学抑芽剂交替施用较强,化学抑芽剂处理次之,生长素处理较差;生长素与化学抑芽剂交替施用烟叶产量和产值增幅最大,化学成分趋于协调,致香物质总量也最高;化学抑芽剂处理烟叶产量和产值增幅较大,对烟叶品质则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生长素处理对烟叶品质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则使烟叶产量和产值有所降低...
关键词:
烤烟 生长素 化学抑芽剂 产量 品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韩宁林 曾文胜
银杏芽苗打顶的促成栽培效果*韩宁林曾文胜关键词银杏芽苗、打顶、促成栽培银杏(GinkgobilobaL.)为乔木树种。未经处理的银杏苗木,主干生长旺,分枝慢,难于迅速形成庞大的树冠。如何促进苗木分枝,加速树冠形成,以使其能尽快提供更多的优质银杏叶,是...
关键词:
银杏芽苗,打顶,促成栽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驰宇 孔迪 徐骏飞 郑超凡 孙赫 李瑞连 陈林 蔡年辉 许玉兰 唐军荣
【目的】通过高通量RNA测序技术,初步探究云南松腋芽生长分子机制,为后续克隆云南松腋芽重要基因及其功能验证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无腋芽与有腋芽2种生长状态的云南松幼苗为研究材料,构建其茎部组织c DNA文库并进行转录组测序,从中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DEGs进行GO和KEGG分析;从激素信号转导、淀粉和蔗糖代谢与糖酵解/糖异生代谢通路中选出6个与腋芽萌发和生长相关的基因,并采用RT-q PCR技术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比较无腋芽与有腋芽云南松的转录组文库,共鉴定到1 420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与下调基因分别有524和896个。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在细胞组分类别中,差异基因数量最多的前3个亚类从多到少依次为胞外区、膜和细胞解剖实体部分;在分子功能中,注释为催化活性的差异基因数量最多,其次为电子传递活性、氧化还原酶和抗氧化活性;在生物学过程中,差异基因主要集中注释在细胞杀伤和刺激响应过程中。KEGG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松基因可能通过玉米素生物合成及糖酵解/糖异生显著富集通路参与对腋芽生长的响应。此外,在激素信号转导及淀粉和蔗糖代谢、糖酵解/糖异生代谢通路上共发现12个DEGs,从中筛选出6个候选基因,对其进行RT-q PCR验证,显示各基因表达趋势与转录组分析结果一致。【结论】通过分析植物激素代谢及糖代谢通路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筛选出6个与腋芽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可用于进一步揭示云南松腋芽生长机制及云南松的遗传改良。
关键词:
云南松 腋芽 差异表达基因 转录组测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婷 牛慈琼 石雷 廖怀建
为建立有效的印度黄檀组培快繁技术,本研究采用优树嫁接苗的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阐明不同消毒方法、不同基础培养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活性炭浓度对诱导培养的影响,以期为获得能够保持母株优良性状的无性系苗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最佳的消毒方法是,外植体先用75%酒精浸泡30 s,然后用0.1%升汞浸泡10 min,此时污染率最低,腋芽萌发率最高,污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16.67±2.03)%和(70.33±2.03)%;相对于B_5和WPM基础培养基,使用MS培养基对外植体进行培养,萌芽率和苗高最高,分别为(85
关键词:
印度黄檀 消毒 腋芽 诱导培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田小霞 姜春前 陈祥义 曲昇 杨文姝
以从意大利西西里岛引进的刺山柑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预处理、丛芽诱导、丛芽增殖和生根、再生植株炼苗等研究,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各阶段的适宜培养基。结果表明:在诱导阶段,较低的激素水平能促进幼芽萌发,其适宜的培养基为DKW+0.3 mg.L-16-BA+0.05 mg.L-1NAA+20 g.L-1庶糖;继代增殖阶段,丛芽增殖系数与6-BA用量成正比,但随着6-BA用量加大或长期在高浓度6-BA上培养,芽苗多且细弱,不适合做生根诱导,其适宜的培养基为DKW+0.3 mg.L-16-BA+0.025 mg.L-1NAA+30 g.L-1庶糖;生根培养阶段,其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0.2 mg...
关键词:
刺山柑 组织培养 外植体 植株再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石旺 周向平 王兵万 莫凯明 熊霞
为了有效控制打顶后烟草腋芽的生长,对烟草生产上常用的内吸剂(30.2%芽敌乳油,25%灭芽清水剂)和局部内吸剂(25%抑芽敏乳油,33%除芽通乳油,25%灭芽灵乳油,36%奇净乳油)进行了田间抑芽药效试验.结果显示,4种局部内吸性抑芽剂抑芽效果均要优于2种内吸性抑芽剂,且增加烤烟上部叶面积,提高产量和产值的效果也优于内吸性抑芽剂,并与打顶不抹芽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抑芽敏、除芽通和灭芽灵的抑芽效果最好,3次调查抑芽率均高于75%,且上部叶面积、产量、产值和均价均优于手工抹芽.
关键词:
烟草 抑芽剂 抑芽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寅峰 张志敏 尚旭岚 杨万霞 王纪 方升佐
为建立高效的青钱柳组培快繁体系,以青钱柳茎段腋芽作为外植体,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组合对腋芽萌发和丛生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9个处理的激素组合对青钱柳腋芽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6-BA3mg·L-1+2ip1mg·L-1+NAA0.1mg·L-1处理效果最佳,萌芽率最高(83.33%),芽生长状态最好,但各处理诱导的均以单芽为主。将单芽置于添加TDZ的培养基中则诱导的均为丛芽,最佳组合为TDZ0.1mg·L-1+NAA0.1mg·L-1,萌芽率、增殖系数均达最高,分别为100%和7.33。培养基中添加2.0mg·L-1GA3能有效地促进丛生芽的伸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丁 温腾建 卢龙 常新 胡建芳
为探明赤霉素(GA3)对葡萄开花的作用,对‘峰后’葡萄进行萌芽期和开花前的赤霉素处理,测定了其对葡萄开花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开花前10d用35mG/L的赤霉素处理可以提早蜂后葡萄开花,促进花序散穗和花梗生长,并且赤霉素处理后花梗纵径中的细胞数目和细胞大小都大于对照,说明赤霉素处理之所以促进花梗伸长主要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膨大来完成的。同时赤霉素处理后雌配子体发育明显快于对照,开花前4d小花中的VVFT、VVSOC、VVFUL和VVAP1基因表达高于对照,而VVFLC基因表达与对照没有差异。结果表明赤霉素促进葡萄开花是通过促进雌配子体发育和开花前成花促进基因VVFT、VVSOC、VVFUL和V...
关键词:
葡萄 开花 赤霉素处理 开花基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