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11)
- 2023(2392)
- 2022(2093)
- 2021(1973)
- 2020(1771)
- 2019(4094)
- 2018(4007)
- 2017(7632)
- 2016(4543)
- 2015(4694)
- 2014(4643)
- 2013(4668)
- 2012(4391)
- 2011(4002)
- 2010(3927)
- 2009(3615)
- 2008(3451)
- 2007(2962)
- 2006(2567)
- 2005(2244)
- 学科
- 济(18746)
- 经济(18737)
- 业(10446)
- 管理(9629)
- 方法(8869)
- 企(8361)
- 企业(8361)
- 数学(8117)
- 数学方法(8076)
- 财(5297)
- 学(5122)
- 地方(5084)
- 结构(5030)
- 农(4905)
- 中国(4496)
- 产业(3895)
- 制(3859)
- 务(3391)
- 财务(3390)
- 财务管理(3384)
- 企业财务(3310)
- 业经(3293)
- 农业(3202)
- 体(3163)
- 产业结构(2927)
- 地方经济(2923)
- 体制(2767)
- 融(2629)
- 金融(2628)
- 贸(2491)
- 机构
- 学院(62444)
- 大学(61895)
- 研究(25026)
- 济(24658)
- 经济(24213)
- 管理(20051)
- 科学(18537)
- 农(18026)
- 理学(17684)
- 理学院(17402)
- 管理学(16989)
- 管理学院(16881)
- 中国(16581)
- 农业(14698)
- 所(14332)
- 业大(13617)
- 研究所(13522)
- 京(12461)
- 财(10736)
- 中心(10656)
- 省(10159)
- 南(9982)
- 农业大学(9558)
- 院(8785)
- 江(8757)
- 财经(8717)
- 科学院(8513)
- 室(8501)
- 经济学(8270)
- 业(8018)
- 基金
- 项目(46801)
- 科学(35641)
- 基金(33932)
- 家(32282)
- 国家(32085)
- 研究(27995)
- 科学基金(26002)
- 省(19974)
- 自然(18755)
- 自然科(18338)
- 基金项目(18337)
- 自然科学(18329)
- 自然科学基金(18021)
- 社会(17666)
- 社会科(16825)
- 社会科学(16818)
- 划(16282)
- 资助(14428)
- 教育(12928)
- 重点(11601)
- 计划(11135)
- 科技(10746)
- 发(10293)
- 部(9981)
- 科研(9549)
- 编号(9401)
- 创(9351)
- 创新(8956)
- 业(8902)
- 专项(8555)
共检索到86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蔼如 杨文静 徐克斌 郝桂杰 刘延吉
分析了不同成熟期南果梨果皮花色苷组分与结构差异,为实现南果梨花色苷稳定性代谢调控奠定基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研究了不同成熟期南果梨果皮花色苷组分与结构。结果表明,种子白色期和种子褐色期南果梨果皮中花色苷种类分别为9种和13种,相同花色苷组分为8种。主要结构差异表现为:种子白色期果皮中的飞燕草-3-葡萄糖苷在种子褐色期发生酰化,转变为飞燕草-3-(p-香豆酸酰)-葡萄糖苷。此外,在种子褐色期果皮中还形成4种新的花色苷,分别为牵牛花-3-半乳糖苷、牵牛花-3-(p-香豆酸酰)-葡萄糖苷、芍药-3-葡萄糖苷和牵牛花-3-丙二酸酰葡萄糖苷。可见,种子褐色期南果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乔玲玲 马雪蕾 张昂 吕晓彤 王凯 王琴 房玉林
【目的】探究不同因素对葡萄果实理化性质及果皮中花色苷含量的影响,为改善葡萄原料品质及酿酒工艺中花色苷的浸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酿酒葡萄赤霞珠果实为原料,以未处理葡萄果粒为对照,测定温度(20,30,40℃)、pH(2.2,3.0,4.0,5.0,6.0,7.0,8.0)及脱水处理(用质量分数5%的食盐溶液分别脱水0.5,1,1.5,2,3,4,6,9,12H)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和pH等理化性质指标及果皮花色苷(可浸提花色苷、不可浸提花色苷、总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相比,20~30℃处理48H可使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4.12~6.52°Brix,总酸质量浓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丽丽 朱婷 兰龙焱 方海富 李宁 张强 牛德奎 张文元 胡冬南 郭晓敏
【目的】探讨果实成熟期不同品种油茶的养分差异及磷素的利用能力,为后期施肥提供指导,以提高油茶产量。【方法】以8年生油茶‘长林23’‘长林55’‘赣无12’‘赣无16’为研究对象,在果实成熟期采集油茶叶片测定其形态指标、养分含量、磷组分含量,并探讨养分与磷组分的关系。【结果】1)4个品种油茶的叶片形态存在差异,其中,‘赣无12’的叶面积最大,‘长林23’的叶面积最小;‘长林55’的叶形指数最大,‘赣无16’的叶形指数最小;2)‘赣无16’的叶片全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个品种,有机碳含量显著低于‘赣无12’。‘长林55’与‘赣无12’的C∶P显著高于‘长林23’与‘赣无16’。3)‘赣无16’的核酸磷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个品种,结构磷含量显著低于‘长林23’。4)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构磷与叶片全氮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核酸磷与叶形指数、叶片全氮、叶片N∶P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残余磷与叶片全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长林23’‘长林55’‘赣无12’‘赣无16’4个品种油茶的叶片形态存在差异。在果实成熟期,品种对油茶叶片的碳含量、氮含量、C:P、结构磷和核酸磷含量有显著影响,对全磷和N∶P、C∶N、代谢磷和残余磷无显著影响;‘长林23’的磷利用能力最高,‘长林55’和‘赣无12’次之,‘赣无16’最低。因此,在油茶施肥和养分管理过程中,应根据油茶品种的叶片养分特性和磷组分差异调整施肥比例,科学合理增施氮肥和磷肥,以克服南方红壤磷素缺乏的养分限制因子的不利影响,提高油茶产量。
关键词:
油茶 叶片养分 化学计量比 磷组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长城 李甲明 姚改芳 刘军 胡红菊 曹玉芬 张绍铃 吴俊
为了探讨不同红梨品种果皮中花色素苷组分及含量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7个红梨品种成熟期梨果皮中花色素苷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成熟期梨红色果皮中花色素苷主要由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芍药素-3-半乳糖苷和芍药素-3-葡萄糖苷组成。其中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含量最高,占花色素苷总量的66.37%,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芍药素-3-半乳糖苷分别占总花色素苷的11.43%和9.70%,而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与芍药素-3-葡萄糖苷的含量较少。西洋梨、白梨、秋子梨中以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和芍药素-3-半乳糖...
关键词:
梨 红色果皮 花色素苷 主成分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华 菅蓁 郭耀东
【目的】获得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提取最佳工艺。【方法】分析了提取剂、盐酸用量、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用含体积分数0.1%盐酸的甲醇作为提取剂,40℃水浴中超声波辅助提取,提取时间50 min,料液比1∶7,提取2次。各因素对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结论】得到了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下花色素苷的提取率为73.10%。
关键词:
葡萄果皮 花色素苷 提取工艺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昭其 庞学群 段学武 季作梁
荔枝果实外观颜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及其存在的状态 ,果皮褐变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荔枝果皮存在高活性的花色素苷酶 ,而同样富含花色素苷的水果如苹果、葡萄、草莓和杨梅等则不含花色素苷酶活性。容易褐变的糯米糍荔枝含有较高的花色素苷酶和PPO活性 ;不容易褐变的桂味、兰竹则含有较低量的花色素苷酶和PPO活性。在荔枝采后褐变过程中 ,花色素苷酶活性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PPO活性随褐变加重而下降 ,POD活性则逐渐升高。因此推测 ,荔枝果皮花色素苷的降解及果皮褐变除了与PPO和POD有关之外 ,还可能与花色素苷酶有关。
关键词:
荔枝 花色素苷 花色素苷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念红丽 李赫 曹冬冬 曹建康 姜微波
为进一步探讨成熟过程中酚类物质在枣果皮中的组成及分布情况,以冬枣为实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全绿、绿白、半红和全红4个成熟期的果皮中游离态、酯化态和结合态多酚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分析。色谱分析条件:色谱柱为Waters C18柱,流动相A泵为1%醋酸水、B泵为1%醋酸甲醇,总流速为0.8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80nm。结果表明:4个成熟期的冬枣果皮多酚都含有儿茶素、表儿茶素和香豆酸,并且儿茶素和表儿茶素主要以游离态和酯化态形式存在,而香豆酸在4个成熟期主要以酯化态和结合态形式存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庞学群 黄雪梅 杨晓棠 季作梁 张昭其
【目的】荔枝果皮褐变与花色素苷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关系极为密切,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PPO催化花色素苷降解而引起果皮褐变的机理。【方法】利用纯化的荔枝果皮PPO、花色素苷、花色素、花色素的降解产物及固定化PPO,探讨PPO在花色素苷降解中的作用。【结果】纯化的荔枝果皮PPO虽不能催化花色素苷降解,但在邻苯二酚存在下,花色素苷被PPO迅速降解,并形成褐色产物;PPO可直接催化氧化荔枝果皮花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并形成褐色产物;利用固定化PPO建立了PPO-酚-花色素苷反应系统,表明花色素苷的降解不依赖于PPO,而仅依赖于PPO催化形成的醌类物质。【结论】在荔枝果皮褐变过程中,首先是PPO催化...
关键词:
荔枝 多酚氧化酶 花色素苷 降解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惠聪 黄旭明 胡桂兵 黄辉白
以‘妃子笑’荔枝为试材,研究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中花青苷含量及其生物合成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儿酮异构酶(CHI)、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和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的酶活性变化,同时研究套袋和生长调节剂对花青苷合成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酶中只有UFGT活性与荔枝果皮花青苷合成关系密切。UFGT活性的变化与花青苷含量的变化趋势吻合;随着‘妃子笑’果皮中UFGT活性的增加,花青苷含量上升;套袋处理抑制UFGT活性的同时也抑制花青苷的合成,除袋后UFGT活性和花青苷含量都迅速增加;6-BA处理抑制UFGT酶活性的同时也抑制花青苷合成,ABA和茉莉酸处理提高了UFGT...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芳轩 张名位 张瑞芬 刘章雄 魏振承 邱丽娟 杨春英 张雁 唐小俊 邓媛元
【目的】了解不同黑大豆种质资源种皮中花色苷的组成、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酸性甲醇浸提60个黑大豆种质种皮中的花色苷,通过与标准品对照,用HPLC法分析其种皮花色苷的组成及含量,同时用pH示差法测定各种质的总花色苷含量,采用氧自由基清除能力(ORAC)法测定各种质种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60个黑大豆种质中共检测到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葡萄糖苷、芍药素-3-葡萄糖苷和锦葵素-3-葡萄糖苷6种花色苷组分。其中有44个品种中检测到上述全部6种花色苷组分,而其余16个品种只含有其中的4-5种。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是所...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黄向伟
北京四中网校是北京四中的远程教育机构,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从事网络化教学和服务的最早的办学单位之一,代表着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远程教育的最高水平。 2003年,是中国基础远程教育成熟之年,发展之年。网校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准确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我同意这样的说法:基础教育网校的本质是面向中小学生提供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服务。在目前教育体制以及优质的教育资源稀缺的背景下,课外辅导和家庭教育的需求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晓彬 齐红岩 李岩 靳亚忠 刘文玮 徐晓飞
【目的】明确不同砧木嫁接对薄皮甜瓜成熟期品质、主要香气组分和含量及相关酶活性与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薄皮甜瓜‘玉美人’为接穗,白籽南瓜‘圣砧1号’(G1)、‘甜砧2号’(G2)和厚皮甜瓜‘PG22HF1’(G3)为砧木,测定成熟果实的相关品质及香气合成关键酶活性,并对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和醇酰基转移酶(alcohol acyltransferase,AAT)的基因表达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3种砧木嫁接不同程度地延迟了果实成熟,表现为果实硬度大,果皮颜色退绿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G2比自根果实延后2 d,而G1和G3延后程度更大。G2...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韦茂贵 王晓玉 谢光辉
秸秆时间分布与作物的成熟期关系密切,对其可持续利用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首先提出田间秸秆成熟期的概念,通过查阅2006—2011年正式发表的大田试验文献获得大田作物主产品在各地区的成熟期或收获期,确定不同地区各作物秸秆的成熟期。结果表明:从时间分布上看,1—4月是甘薯、甘蔗、棉花、马铃薯和油菜的秸秆成熟期;5—6月小麦和玉米的秸秆开始成熟,为全国秸秆成熟初期;7—11月为水稻、小麦及玉米集中收获时段,属于秸秆成熟盛期,其中,9和10月秸秆成熟的作物最多;12月为秸秆成熟末期,马铃薯、甘薯、花生、棉花、黄红麻和甘蔗的秸秆在此时期成熟。长江以北地区的作物秸秆成熟期为6—10月,高峰期在8—10月初;长...
关键词:
大田作物 田间秸秆 成熟期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志晓 郭玉双 刘红峰 杨冬梅 赵二卫 王志红 史跃伟 王轶
以抗赤星病的净叶黄和感赤星病的NC89、长脖黄的不同烤烟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分析成熟期不同抗性烤烟品种叶片的氮转运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叶片的成熟,3个品种质外体NH+4的浓度均逐步增大,长脖黄、NC89质外体NH+4的浓度显著大于净叶黄;3个品种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均急剧下降,净叶黄的GS活性极显著大于NC89和长脖黄;3个品种的总氮含量和叶片组织NH+4浓度明显下降,长脖黄、NC89具有较高的氨气补偿点,极显著高于净叶黄.可见:不同赤星病抗性烤烟品种成熟期叶片的氮运转能力具有明显差异,抗病品种叶片的氮素再利用能力大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以叶片质外体氨挥发形式损失的氮素多于抗病品种.
关键词:
烤烟 质外体 氮运转 烟草赤星病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晖 张利超 卜海东 王爱德
南果梨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其成熟过程中果实乙烯生成速度迅速升高,果实软化硬度下降,严重影响了其货架期和贮藏时间。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 PG)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壁水解酶,参与果实的软化过程。但南果梨PG基因的表达特性以及能否受乙烯的调控仍不清楚。以南果梨试材,结合梨基因组数据,筛选南果梨中的PG基因并对其表达特性进行分析;同时考察乙烯和1-MCP(1-methyl cyclopropene,一种乙烯受体抑制剂)处理之后各个基因的表达情况,旨在筛选得到与南果梨果实成熟相关的PG基因。研究结果将为延长南果梨的贮藏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南果梨中共筛选出8个PG基因,并命名为PuPG1~PuPG8;PuPG6只在果实发育早期表达,随着果实的发育其表达量逐渐降低,果实成熟后PuPG6表达终止;PuPG2和PuPG5在果实发育期表达量逐渐升高,花后120d达到最大值,果实成熟后表达量逐渐降低;PuPG8在花后30d表达量最高,随着果实的发育其表达量逐渐降低;PuPG1、PuPG4和PuPG7在南果梨果实发育时期几乎不表达,主要在采收后开始表达,随着贮藏时间的增长表达量逐渐升高,并在贮藏15d时达到最大值;同时乙烯也能够诱导PuPG1、PuPG4和PuPG7基因的表达,而在1-MCP处理的果实中检测不到3个基因的表达。PuPG1、PuPG4和PuPG7的表达趋势与南果梨果实乙烯生成速度及硬度变化趋势一致,推测其可能是参与调控南果梨果实软化的关键基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