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9)
2023(10489)
2022(8787)
2021(7854)
2020(6293)
2019(14041)
2018(13537)
2017(24742)
2016(13881)
2015(14960)
2014(14562)
2013(14286)
2012(13499)
2011(12316)
2010(12238)
2009(11152)
2008(10818)
2007(9614)
2006(8578)
2005(7854)
作者
(45209)
(37760)
(37752)
(35235)
(24153)
(18540)
(16700)
(14929)
(14589)
(13350)
(13123)
(12542)
(12409)
(12143)
(11935)
(11812)
(11546)
(11294)
(10978)
(10867)
(10035)
(9450)
(9320)
(8671)
(8601)
(8571)
(8455)
(8418)
(7873)
(7638)
学科
(57380)
经济(57321)
(35765)
管理(33857)
(25558)
企业(25558)
中国(19234)
(18780)
地方(18706)
方法(18272)
数学(15872)
数学方法(15734)
(14585)
业经(14235)
农业(13360)
(12233)
贸易(12222)
(11814)
(11399)
地方经济(10534)
环境(10459)
(10390)
(10230)
(10207)
金融(10206)
银行(10174)
技术(9944)
(9887)
(9552)
产业(8203)
机构
学院(196918)
大学(193713)
研究(78536)
(77588)
经济(76058)
管理(67519)
理学(58014)
理学院(57182)
中国(56819)
管理学(56034)
管理学院(55705)
科学(54314)
(52276)
(43569)
(42207)
农业(41701)
研究所(40265)
业大(39186)
中心(34228)
(32759)
(31094)
(28568)
(28487)
农业大学(26521)
北京(26516)
(26105)
财经(25799)
师范(25572)
科学院(25535)
(24613)
基金
项目(138305)
科学(105900)
基金(97760)
研究(91267)
(90965)
国家(90161)
科学基金(73728)
(57369)
社会(57266)
社会科(54264)
社会科学(54250)
基金项目(52149)
自然(50251)
自然科(49072)
自然科学(49047)
(48549)
自然科学基金(48182)
教育(40139)
资助(39091)
(36570)
编号(34335)
重点(32581)
计划(30060)
(29486)
科技(28367)
(28208)
创新(27698)
发展(27516)
科研(27403)
(27208)
期刊
(88946)
经济(88946)
研究(54888)
(48518)
学报(46041)
中国(43640)
科学(38038)
农业(33273)
大学(32494)
学学(31433)
管理(24739)
(23127)
教育(19483)
(19186)
金融(19186)
(17727)
业经(17138)
经济研究(14901)
技术(14753)
业大(13674)
财经(12363)
问题(11941)
科技(11796)
(11788)
农业大学(11656)
(10662)
林业(10003)
商业(9874)
(9243)
资源(9094)
共检索到299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嘉  马婷慧  白小军  李清清  高立原  郝万亮  赵阳阳  
【目的】本文针对近年来枸杞生产中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及长期连作的栽培模式导致果实产量品质下降的问题,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对枸杞树体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宁杞7号"为研究对象,通过施用培元(T1)、哈茨木霉菌(T2)、根无忧(T3)3种微生物菌剂,以不施微生物菌剂为对照,进行田间试验。【结果】微生物菌剂能显著提高一龄枸杞幼苗的成活率,发根量和枝条生长量较对照分别提高9.06%~57.84%、4.76%~54.9%;四龄枸杞植株发枝量和枝条生长量较对照分别提高29.9%~87.09%和7.5%~18.3%,成花率、坐果率、百粒重、产量分别提高2.07%~18.87%、3.19%~13.63%、0.57%~4.92%、29.7%~52.7%,哈茨木霉菌(T2)提高作用尤为显著,其发枝量、成花率、产量较其他处理提高30.05%、12.23%、4.45%;可显著改善果实品质,使各处理枸杞果实内含物多糖、甜菜碱、总黄酮含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4.55%~25%、25.5%~43.67%、12.5%~58%,胡萝卜素含量提高达2.8~3.6倍,尤以培元(T1)效果最佳,较其他处理枸杞多糖、甜菜碱、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5.77%、8.52%、23.78%。【结论】综合评价得出,微生物菌剂对枸杞的生长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哈茨木霉菌对树体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最为显著,培元对果实品质的提升效果最佳,在生产实践中可据生产需求借鉴推广,可将培元和哈茨木霉菌配合施用,以期达到提质增产效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亮雨  段国珍  苏彩风  郭寰  樊光辉  
为明确施用木霉菌微生物菌剂对柴达木地区有机枸杞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以“宁杞7号”为试验材料,使用5种不同用量的木霉菌微生物菌剂(A_1、A_2、A_3、A_4、A_5)处理,以不施加木霉菌微生物菌剂(CK)为对照,对枸杞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变化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木霉菌微生物菌剂促进了枸杞生长,枸杞的株高、冠幅、地径、结果枝长和SPAD值明显增加,A_4(74.25kg·hm~(-2))处理的促生效果最佳。施用木霉菌微生物菌剂显著增强了枸杞的光合作用,其Pn、Tr、Gs、Ci较对照均显著增强,A_4(74.25kg·hm~(-2))处理提升效果最佳。与CK相比,施用木霉菌微生物菌剂增加了产量,A_4处理效果最好,较CK增产59.4%;施用木霉菌微生物菌剂可以改善果实品质,枸杞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枸杞多糖、甜菜碱、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A_3(59.40kg·hm~(-2))处理的效果最佳。施用微生物菌剂之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提高,枸杞可直接吸收利用的碱解N、速效P、速效K等物质也大幅提高,且降低了土壤电导率,A_3(59.40kg·hm~(-2))处理的土壤改良效果最明显。经综合评价后得出,不同用量木霉菌微生物菌剂处理下枸杞的生长状况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良,其中每公顷施用木霉菌微生物菌剂59.40kg·hm~(-2)效果最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同小娟  李维炯  李俊  倪永珍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有效微生物堆肥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等量传统堆肥、化肥相比,有效微生物堆肥能明显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刺激冬小麦根系生长,增加群体密度,提高叶面积指数和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促进植株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从而显著提高了冬小麦产量。与等量传统堆肥、化肥相比,有效微物生堆肥增产幅度为5.3%~25.8%,且随施肥量增加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洙  
研究依莎褐蛋鸡和艾维茵肉鸡发育正常及迟缓鸡群的盲肠细菌种群结构和多样性变化。使用基于16S rDNA的PCR-DGGE技术,结合割胶回收DNA进行克隆和测序,分别对4、6、10、16、20和40周龄蛋鸡及1、2、4、6、7和8周龄肉鸡发育正常、迟缓鸡群盲肠内容物的细菌群落进行特异性引物图谱指纹和聚类分析,鉴定特异性和共性群落。结果表明,Lactobacillus属在两品种发育正常鸡群盲肠内容物细菌的相似性均高于迟缓鸡群,两品种各周龄和发育正常、迟缓鸡群间指纹图谱平均条带数差异显著(P<0.05)。而Bacteroides属在发育正常鸡群盲肠内容物细菌的相似性与迟缓鸡群较为相近;发育正常、迟缓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柱青  金胜昔  梁晓敏  武松伟  胡承孝  
为指导微生物菌剂在柑橘的合理施用并提高柑橘果实的产量及品质,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比较分析3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复合菌剂对温州蜜柑土壤肥力、树体营养、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施微生物菌剂相比,施用微生物菌剂能提高温州蜜柑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及维生素C含量,复合菌剂相较于单菌处理更能改善温州蜜柑果实品质、稳定产量;不同微生物菌剂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含量及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通过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叶片全磷、土壤磷酸酶及速效磷是显著影响温州蜜柑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菌剂都有改善土壤磷活化、提高土壤有效磷、促进树体对磷的吸收并最终改善果实品质的效果,其中复合微生物菌剂效果更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智  景仕豪  周楠  张晓彤  冯丽荣  章圣龙  
【目的】探究不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最佳菌剂及其施用量,为番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巴德丽1号’为供试番茄品种,采用盆栽试验,选用4种复合微生物菌剂(J1、J2、J3、J4),设3种施用量水平,分别为1×10~3,1×10~5,1×10~7 CFU/株,记为T1、T2、T3,进行完全组合试验设计,共计12个处理,分别为J1T1、J1T2、J1T3、J2T1、J2T2、J2T3、J3T1、J3T2、J3T3、J4T1、J4T2、J4T3。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测定不同处理番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以及果实品质。【结果】7月14日,不同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番茄株高、茎粗均高于CK,其中J4T2处理番茄植株株高和茎粗均最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各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其中7月3日各处理叶绿素含量均达到峰值,此时J4T2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与CK相比,喷施J1、J2、J3、J4菌剂均能提高番茄根系活力,但只有喷施J4菌剂处理与CK之间有显著差异。7月3日至7月14日,与CK相比,喷施J1、J2、J3、J4菌剂均降低了叶片MDA含量,其中喷施J4菌剂处理的降低幅度最大。随着番茄植株的生长,各处理叶片中SOD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各处理SOD活性均于7月3日达到峰值,此时喷施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的SOD活性均显著高于CK,其中以处理J4T2的SOD活性最高;随着番茄植株的不断生长,叶片中的POD活性不断升高,其中J3、J4菌剂对POD活性影响较大。与CK相比,4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番茄果实中的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可溶性糖与番茄红素含量均显著提高,其中J4T2处理的以上指标均为最高;4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番茄果实中的有机酸含量均显著降低,其中以J4T2处理最低。【结论】添加适量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可有效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提高根系活力与叶绿素含量,改善保护酶活性与果实营养品质,其中J4T2处理的效果最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汉民  刘松涛  曹雯梅  马丽  房卫平  
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主要研究保水剂对土壤和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的保水剂含量在0.030%~0.100%内,土壤表面蒸发明显降低,pH值趋于酸化;保水剂的用量在30~45 kg/hm2,能够明显提高棉花的产量,增产幅度达10%以上,对纤维品质没有影响,株高增加3.8~10.2 cm,铃数增加5.7万~9.4万个/hm2,铃重增加0.1~0.19 g;并且以穴施最经济有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本坤  金晓马  阳树英  
为筛选最佳生长调节剂应用于油菜生产 ,进行了不同种类生长调节剂处理油菜的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以油菜丰收灵的效果最好 ,可增强油菜光合作用和抗旱、抗寒能力 ,促进油菜冬春双发 ,提高油菜籽产量 2 0 .9% .油菜生长调节剂效果次之 .硼肥和多效唑则以配合施用的效果较好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文燕  梁银丽  白彩虹  朱艳丽  林兴军  彭强  陈晨  
【目的】研究不同前茬作物对辣椒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辣椒选择适宜前茬以及合理的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莴笋、大蒜和小麦为前茬作物,测定了3种前茬作物处理下的土壤养分、辣椒根系形态、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产量及品质。【结果】与莴笋茬和小麦茬相比,大蒜茬极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大蒜茬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较莴笋茬和小麦茬高8.79%和7.64%;辣椒根长、根粗、根干质量、净光合速率和结果数均为大蒜茬>莴笋茬>小麦茬,差异显著;大蒜茬辣椒总产量分别为莴笋茬和小麦茬的1.22和2.55倍,总经济效益分别为莴笋茬和小麦茬的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常思敏  马新明  赵献章  
为了考察砷毒害对烤烟生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砷与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砷抑制了烤烟的生长发育,导致其生育期延迟,叶片数和叶面积减少,株高和产量降低。同时,砷造成了烤烟产值、均价和上中等烟比例降低,使其经济性状变差,总糖、还原糖、总氮、蛋白质含量提高,烟碱和K+、Ca2+、Mg2+、Cl-含量降低,糖氮比、糖碱比、氮碱比等比例失调,因而降低了烤烟的商品价值和化学品质。当土壤中的砷含量达到100 mg/kg时,烤烟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抑制,丧失了生产价值;当砷含量达到200 mg/kg以上时,烤烟不能移栽成活;使烤烟减产10%的土壤砷含量阈值为16.89 mg/kg。砷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合松  王学华  吴卫国  唐启源  邓立平  蔺万煌  
以米粉专用稻品种湘早籼33号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栽插规格和基本苗数对米粉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宽窄行栽培,每穴栽植4~5苗,能优化米粉稻的群体结构,缓和个体发育与群体生长的矛盾,促进其干物质生产,米粉稻产量提高2.33%,与米粉加工密切相关的出糙率和直链淀粉含量分别提高0.61%和1.5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涛  齐红岩  刘洋  石广鑫  
试验设置5个灌水处理:每桶浇水量分别为2000(CK),1500(T1),1000(T2),500(T3),300mL(T4),研究不同水分亏缺程度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浇水量的减少番茄株高、株幅、茎粗、干物重、单株产量均明显下降,总灌水量与番茄的第1、第2穗果的单果重和单株产量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与果实中Vc、可溶性糖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有机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T1、T2处理产量下降幅度较小,而果实中Vc、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有显著的增加,是较好的处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永萍  张海娜  师树新  燕建召  孙辉  田海燕  崔瑞敏  
为筛选合理密植条件下不同棉花品种的适宜株行距配置模式,为黄河流域机采棉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试验筛选了3个冀中南地区主栽品种:冀棉958、石抗126和冀863,设置了75 000株/hm2种植密度下4个不同的株行距配置,行距分别为80(Ⅰ),75(Ⅱ),70(Ⅲ),(100+50) cm(Ⅳ),同时设置常规种植密度45 000株/hm2为对照(CK,行距80 cm),研究了合理密植条件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密植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不同品种的株高、茎粗和果枝台数等农艺性状的影响不尽相同;冀棉958和石抗126不同株行距配置的单株成铃数之间无显著差异,均显著低于低密度下的CK,单株成铃率则均为处理Ⅱ与处理Ⅳ显著高于处理Ⅰ与处理Ⅲ;冀863的单株成铃数以处理Ⅳ最高,其次为处理Ⅱ;冀棉958籽棉产量以处理Ⅳ最高,石抗126籽棉产量为处理Ⅱ与处理Ⅳ显著高于处理Ⅰ与处理Ⅲ,冀863的籽棉产量则为处理Ⅱ与处理Ⅳ略高于处理Ⅲ,处理Ⅲ又略高于处理Ⅰ。推荐3个棉花品种适宜的株行距配置为75 cm行距与(100+50) cm 2种种植模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洁  李天来  徐晶  王建锋  
为了研究春、秋季节日光温室内昼间亚高温对番茄(Lycopersic esculentum Mill.)生产的影响,在植株第1花序开花时,分别对其进行5,10,15,20d的35℃昼间亚高温处理,以昼温25℃为对照,探讨不同天数的35℃亚高温处理对番茄果实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d的35℃昼间亚高温处理即可导致番茄坐果率显著降低,平均单果重下降,空洞果比例明显增加,导致每667m2总产量降低32.62%,并且亚高温处理的天数越长,果实产量越低、品质越差。35℃昼间亚高温处理5d即可对番茄果实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最终导致经济效益显著降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全柯颖   蔡奇   张阳   陈舜尧   谢会雅   王新月   黄琼慧   邓小华  
为探究减氮条件(比传统施肥减氮21.49%)下配施微生物菌剂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施肥模式、微生物菌剂的双因素试验,比较不同处理烤烟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和经济效果差异,采用效应值η~(2)分析了施肥模式、微生物菌剂及其互作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可改善中、上部烟叶物理特性,上、中、下部烟叶的总糖含量和上部叶钾含量分别提高了15.47%、9.03%、81.41%、16.28%,上、中、下部烟叶感官质量分别提高了5.92%、6.93%、7.36%,正组烟比例提高了10.75%,青杂烟比例降低了55.35%,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偏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20.31%、32.95%。施肥模式、微生物菌剂及其互作对烤烟物理特性贡献率分别为37.25%、38.83%、23.92%,对烟叶化学成分贡献率分别为39.04%、31.64%、29.32%,对烟叶感官质量贡献率分别为54.48%、39.26%、6.26%,对烟叶经济效果贡献率分别为37.57%、32.52%、29.9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