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3)
2023(11935)
2022(10674)
2021(9978)
2020(8389)
2019(19055)
2018(19138)
2017(36772)
2016(20006)
2015(22339)
2014(21898)
2013(21718)
2012(19564)
2011(17555)
2010(17390)
2009(15943)
2008(15052)
2007(12851)
2006(11033)
2005(9301)
作者
(57128)
(47067)
(47050)
(44600)
(29916)
(22618)
(21245)
(18707)
(17823)
(16697)
(16102)
(15653)
(14770)
(14688)
(14541)
(14345)
(14310)
(14125)
(13390)
(13267)
(11909)
(11446)
(11411)
(10680)
(10584)
(10483)
(10468)
(10338)
(9513)
(9458)
学科
(77872)
经济(77794)
管理(55460)
(53263)
(45127)
企业(45127)
方法(35610)
数学(30285)
数学方法(29939)
(20984)
业经(18920)
中国(18768)
(17505)
(17477)
地方(16943)
农业(13856)
理论(13697)
(13552)
贸易(13546)
技术(13340)
(13110)
(13031)
(12707)
产业(12338)
环境(12207)
(11394)
财务(11329)
财务管理(11311)
(10740)
企业财务(10647)
机构
学院(276803)
大学(275417)
管理(111956)
(105340)
经济(103001)
理学(98004)
理学院(96961)
管理学(95219)
管理学院(94763)
研究(90098)
中国(63512)
科学(58726)
(58042)
(45455)
(45437)
(45078)
业大(43864)
研究所(41549)
中心(40220)
(38856)
财经(37389)
(36786)
师范(36418)
北京(36126)
农业(35895)
(33892)
(32885)
(32285)
技术(30595)
经济学(30450)
基金
项目(197719)
科学(154733)
研究(144085)
基金(141632)
(123921)
国家(122909)
科学基金(105368)
社会(88834)
社会科(84119)
社会科学(84100)
(79115)
基金项目(76238)
自然(69674)
自然科(68034)
自然科学(68017)
自然科学基金(66771)
(66195)
教育(65558)
编号(59601)
资助(57688)
成果(47348)
重点(44156)
(42928)
(42212)
(41904)
课题(40679)
创新(38952)
科研(37707)
项目编号(37017)
大学(36264)
期刊
(113753)
经济(113753)
研究(76919)
中国(47282)
学报(45473)
科学(41544)
(41512)
管理(40123)
大学(33492)
(32716)
学学(31620)
教育(31100)
农业(29460)
技术(23736)
业经(20886)
(18240)
金融(18240)
经济研究(18131)
财经(16998)
图书(15134)
科技(14954)
(14952)
问题(14594)
(14540)
理论(13441)
技术经济(13197)
商业(12895)
现代(12718)
(12638)
实践(12488)
共检索到384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谈正达  王文平  
本文基于产业集群两种不同的形成方式,分别探讨了内生性产业集群和外生性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指出了集群的演化不仅具有路径依赖性,也是集群所在区域各个行为主体共同参与的结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海华  陈松  
创新集群是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考察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的演化过程,总结每个演化阶段的特征,特别是集群网络结构与创新过程的变化特点,分析集群演化的内在机理,探讨集群中各组织要素之间自组织协同、竞合和耦合等机制在集群演化过程中的作用,为指导今后集群演化的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卓聪  朱永跃  
创业人才作为产业集群的关键人才资源,对产业集群演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从产业集群规模、核心企业和内部网络三个方面,对产业集群萌芽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创业人才在不同阶段对产业集群演化的推动作用,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董微微  
文章基于复杂网络视角,将创新集群演化过程划分为形成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或更新阶段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互动进而导致网络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推动创新集群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倪沪平  
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劳动分工问题集中在基于土地、人力、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问题研究;新古典经济学对劳动分工问题集中在基于边际分析方法的均衡问题研究;制度经济学则集中在基于交易费用的制度效率问题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将知识抽象为分工演化过程中的唯一介质,将知识分工网络作为劳动分工网络的实质内核,按照个体—结构的框架,借鉴神经网络技术研究成果,研究企业处理知识的特征、知识分工网络形成等问题,为诠释和拓展哈耶克知识分工理论作出有益探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樊新生,覃成林  
河南省农村地域的企业集群在我国欠发达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维度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企业集群形成的初始因素、演化过程、驱动机制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任何因素所触发的区域经济增长点,只有与区域内部条件和外部因素发生耦合作用时,才能触发企业集群形成。②在集群演化的早期阶段,市场拉动、家族文化等外部宏观因素,以及企业进入外部市场的能力、企业家活动等微观因素起主要作用。而在集群这一中观层次上,规模经济、外部经济、网络效应等集聚经济因素导致的自增强机制只有在集群达到一定规模时才起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志强  高倩文  
本文通过剖析休闲农业的产业特征,提出了中国休闲农业是服务"三农"的朝阳产业,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的长效机制,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促进文化建设的特殊平台;通过界定休闲农业的产业属性,认为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兴消费业态;通过分析休闲农业的演化发展过程,将中国休闲农业分为萌芽催生期、初步发展期、快速发展期、规范发展期四个发展阶段。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昌  周锦锦  杨中楷  
[目的/意义]提出一种从技术动态演化过程视角识别技术融合生长点的新方法,旨在识别具有生长潜力的技术融合领域。[方法/过程]首先提出演化路径的两种阶段,归纳技术融合生长点的演化路径;然后针对技术融合生长点的特点,总结显著属性特征,构建识别的指标体系;最后计算属性在演化路径上的变化,实现技术融合生长点的识别。[结果/结论]通过实验并与已有研究进行对比,认为该方法能有效识别技术融合生长点,并能追溯技术的起源与过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斌  
运用知识存量排序理论、知识转移共振理论和混沌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集群知识网络中知识存量排序的演化问题,并构建知识存量排序演化过程模型。通过郑新汽车集群知识网络的案例分析,认为集群知识网络状态和知识转移共振度共同影响知识存量排序的演化过程。从案例讨论中发现,在两种作用力的影响下,形成四种知识存量排序,并沿着非线性路径循环演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北伟  靖继鹏  王俊敏  刘智喜  
本文在信息生态群落演化机理的研究基础上,运用系统发展观和复杂系统的相关理论,根据信息生态群落演化过程的本质特点,对演化过程进行了重新划分:信息生态群落的结体创生过程、线性常规演化过程、非线性超常规演化过程和分化解体过程。最后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群落螺旋上升式演化的结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蓉英  张心源  张扬  魏明坤  余慧妍  
[目的/意义]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以及知识计量学并称为"五计学",是情报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结合文献主题调研,定量分析我国"五计学"发展现状,梳理我国"五计学"各分支主题演化过程及学科建设进展,以期为我国"五计学"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设计"六维研究框架",分别从科研成果、科研基金、课程教育、人才与机构、科学评价、软件与工具6个维度进行数据调研,进而利用Citespace绘制文献主题演化时序图谱,分析我国"五计学"各分支演化过程与发展现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五计学"影响力显著提升,在发文量、项目支持、课程教育、实践应用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我国"五计学"研究自主创新意识加强,一方面针对本国问题研究、开发了一批中文数据库、中文文献分析工具等,另一方面,由学科建设初期对国外文献的介绍、验证研究转变为对"五计学"理论、方法、工具、应用的创新研究;我国"五计学"研究的学科交叉特征突出,不仅学科发展融合了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方法技术,而且在医学、化学等领域研究前沿预测、核心作者发现等方面得以应用;我国"五计学"研究对象广度增加,包含了文献、科学活动、网络信息、知识资源等计量对象;我国"五计学"研究内容由文献载体向知识单元的细粒度分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影  
如果从结构观、过程观、制度观三个角度去区分现有的知识治理研究,则易于发现,制度层面对知识治理概念及其内部机制的解释相对成熟。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在认同知识治理的本质在于对知识活动所涉主体行为的协调这一前提下,着重归纳和分析了自发型、领导型、协作型三类典型知识治理模式的总体特征。进而以知识活动障碍可能引致成员偏离历史活动轨道,自发寻求知识合作对象为切入点,提出知识治理机制与合作知识创新行为之间的因果反馈是组织知识治理模式演化的内在机理。最后,以自发型知识治理模式为起点,总结了几种常见的知识治理模式演化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任春红  郑琛誉  
本文比较详尽的评述了国外产业集群形成理论的发展脉络,以及从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所相伴生的集群效应研究的演化。以期描述一个较为清晰简练的理论概况,并指出今后国内产业集群形成及效应理论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严北战  
论文在分析诱发因素的基础上,对集群式产业链形成的内在自增强机制——分工、集群与产业链互动关系进行剖析,指出这是一种具有双刃剑性质的可逆机制;论文还重点构建基于群链租金增进的动力机制与群链耗散的阻力机制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论证集群式产业链形成与演进内在机理的一般过程,并对群链生命周期演化各阶段的特点及其演化原因进行诠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艳秋  金秋颖  方卫国  赵俊平  
产业链、产业集群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并由此形成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链系统即集群产业链。集群产业链的发展将经历形成、成长、成熟和更新几个阶段的循环演化轨迹,在这个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集群产业链的区域优势、群链规模的变化、群链租金的增进及耗散,尤其是在集群产业链的成熟阶段末期应加强跨区域横向合作、纵向协作、强化原有的产业优势,努力实现集群产业链中产品链、知识链、价值链的高级扩展,引导群链组织度过难关,促进集群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