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63)
2023(13303)
2022(11655)
2021(11013)
2020(9215)
2019(21171)
2018(21287)
2017(40482)
2016(22734)
2015(25305)
2014(25587)
2013(24867)
2012(23061)
2011(20773)
2010(20721)
2009(18750)
2008(18304)
2007(15940)
2006(13881)
2005(11997)
作者
(68889)
(57150)
(56828)
(54264)
(36622)
(27547)
(25717)
(22593)
(21874)
(20477)
(19614)
(19470)
(18437)
(18231)
(18107)
(17618)
(17312)
(17061)
(16494)
(16380)
(14589)
(14236)
(13954)
(13198)
(12932)
(12807)
(12736)
(12549)
(11675)
(11634)
学科
(81524)
经济(81415)
管理(61332)
(57283)
(47702)
企业(47702)
方法(38398)
数学(32791)
数学方法(32337)
(24136)
(22129)
中国(21405)
(21356)
业经(17976)
(16680)
地方(16412)
理论(15981)
农业(14572)
(13974)
(13689)
贸易(13685)
(13581)
财务(13507)
(13490)
财务管理(13481)
银行(13415)
技术(13357)
(13247)
(12933)
金融(12924)
机构
大学(320962)
学院(317918)
管理(120633)
(115175)
研究(112456)
经济(112417)
理学(104911)
理学院(103601)
管理学(101440)
管理学院(100877)
中国(80088)
科学(76172)
(69264)
(62787)
(59529)
研究所(55174)
业大(54388)
(53666)
农业(50085)
中心(49362)
(47108)
(43574)
北京(43264)
财经(43231)
师范(42936)
(41206)
(39364)
(37888)
技术(36929)
师范大学(34777)
基金
项目(226152)
科学(175127)
基金(162083)
研究(158641)
(145371)
国家(144197)
科学基金(120770)
社会(95725)
社会科(90413)
社会科学(90387)
(89460)
基金项目(86494)
自然(82337)
自然科(80422)
自然科学(80392)
自然科学基金(78926)
(76930)
教育(73003)
资助(67104)
编号(63746)
成果(52757)
重点(51584)
(48879)
(47694)
(46801)
课题(45166)
计划(44671)
科研(44366)
创新(43729)
大学(41026)
期刊
(123807)
经济(123807)
研究(89517)
学报(63566)
中国(60359)
(56320)
科学(54499)
大学(45560)
学学(43141)
管理(42982)
(39871)
农业(38884)
教育(38049)
技术(25747)
(24432)
金融(24432)
财经(20494)
业经(20202)
(20105)
经济研究(19471)
(17411)
(17380)
业大(17267)
图书(17193)
科技(16827)
问题(16043)
理论(15017)
林业(14321)
资源(13910)
实践(13908)
共检索到455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郭莹莹  翟毓秀  张翠  宁劲松  王家林  李敏  
研究以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为实验对象、富含镉的鱿鱼膏作为有机镉的添加原料、CdCl2作为无机镉的添加剂,对比研究了镉的不同形态——无机镉和有机镉在对虾体内的蓄积规律及其毒性。结果表明,有机镉和无机镉在对虾体内有相似的蓄积规律,主要蓄积于虾头脏中,在对虾各组织中的镉含量与养殖时间及饲料中镉浓度都呈正相关,相同浓度的两种形态的镉在对虾3种组织中的蓄积趋势基本相似。但同时间点,无机镉实验组在对虾的3种组织中的蓄积量要高于同浓度有机镉实验组。有机镉实验组比无机镉实验组的死亡率略高。此实验旨在为我国养殖水产品的安全生产、保护食用者的健康安全提供一定的科学数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利  汪开毓  
采用半静态法将鲤(Cyprinus carpio)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铜溶液中,研究了铜在鱼体中的吸收富集及毒性。结果表明:铜在鲤肝、肾、鳃和肌肉中的积累量均随着铜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鲤各部位对铜的蓄积能力依次是肝、肾、鳃、肌肉,且肝、肾中铜的积累量明显高于鳃和肌肉,鲤对铜具有较强的蓄积毒性。中毒鱼体色变黑,生长受到抑制,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鳃小片上皮增生、变性、坏死;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溶解性坏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敬锁  李花粉  张福锁  姚广伟  
采用不同形态氮素营养液的培养方法,研究不同形态氮素对水稻体内镉存在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形态氮素即NHN,NO-N营养液培养中,NH-N促进水稻对镉的吸收,并增加了水稻根中和地上部的水提取态和氯化钠提取态镉的含量;而NO-N处理却增加了醋酸提取态镉含量。盐酸提取态和残留态的镉两处理差异不明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丰  聂鑫  周时强  黄凌风  苏永全  沈国英  
1996年5至1997年2月对厦门市同安湾潘涂垦区两口虾池及进水渠道不同形态磷的含量与动态进行了 调查。结果显示,虾池的颗粒磷(PP)含量明显高于邻近内湾,可溶性有机磷(DOP)含量略高于内湾,可溶性无 机磷酸盐(DIP)含量则明显比邻近内湾的低。虾池中的磷主要以PP形态存在(78.25%),DOP、DIP含 量较少(l.82%和6.93%);垦区内湾则是以PP和DIP为主(44.49%和46,39%),DOP所占比例最小 (9.12%)。虾池与垦区内湾不同形态磷的季节变化也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美琴  陈海仟  吴光红  陈玲珍  潘道东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混合体系暴露和顺次暴露的方法,研究了Zn与Cd在中华绒螯蟹各组织器官(鳃、肝胰腺、肌肉)吸收和蓄积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Zn与Cd的相互作用受暴露浓度、组织器官和暴露次序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效应。混合暴露体系中,Zn与Cd在肝胰腺中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鳃中,低浓度暴露,表现出协同,高浓度暴露,表现出拮抗;肌肉中没有明显的规律。顺次暴露体系中,各组织器官中Zn和Cd的含量与混合暴露体系相比明显减少(P<0.05)。另外,Cd的加入,会减少Zn预暴露体系中中华绒螯蟹鳃和肝胰腺中Zn的含量,且Zn含量与Cd暴露浓度成反相关;肌肉中Zn变化不明显。Zn的加入,会增加Cd预暴露...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翟毓秀  杨学宋  宁劲松  王家林  尚德荣  
采用鱿鱼、头足类及其加工下脚料等高含镉原料配制饲料喂养大菱鲆亲鱼,发现诱食效果较好、鱼体增重较快,但一年后出现死亡率增高的现象。经解剖观察,死鱼的肝、肾、胰腺、胆等均有不同的病变现象。研究镉在其体内蓄积规律,发现镉在鱼的肌肉、肝脏、肾脏中的含量分别是饲喂普通饲料养殖大菱鲆的4~9倍、6~9倍和5~10倍,且死鱼的镉含量高于活鱼;镉在鱼肝脏和肾脏中的含量分别是肌肉中的100~400倍,是主要的蓄积器官和靶器官。高含镉饲料可能对养殖大菱鲆健康生长和食品安全卫生造成严重影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永  曹广斌  蒋树义  卢玲  韩世成  
水体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溴化钠(NaBr)对鲤进行试验,分别在15、30和45d进行生长速度测定和组织蓄积研究,并在45d对甲状腺激素进行测定。研究发现,NaBr对鲤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浓度为15mg·L-1的NaBr试验组促进作用最显著(P<0.05);NaBr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浓度为15mg·L-1的NaBr试验组含量最高(P<0.01);鲤各组织中肝和皮的溴蓄积量较高,而肾在各浓度试验组均保持较高水平,浓度为25mg·L-1NaBr时肌肉中溴蓄积量为72.40mg·L-1;添加NaCl对鲤组织的溴蓄积量影响显著(P<0.01)。水体中NaBr含量低于25mg·L-1时,对淡水水生生物是安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战文斌  王远红  铃木信一  俞开康  福田颖穗  
用投喂患白斑症病毒病的虾组织人工感染日本对虾稚虾。每日取样,整虾冰冻切片,单克隆抗体的荧光抗体方法,原位观察病毒在虾体内的感染增殖。结果表明:感染后三天内,在感染虾的各组织器官内均未观察到明显的病毒感染的阳性细胞;第四天首先在鳃丝腔内的小量血细胞观察到病毒感染;第五天除血细胞外同时在血窦、鳃上皮组织、皮下组织内观察到;第六天进而在心脏、胃上皮组织内观察到;第七天进一步又在淋巴器官、中肠内观察到;第八天和第九天观察的所有样品在以上组织器官中均为病毒感染阳性。整个观察过程中在肝胰腺没有发现病毒感染的阳性细胞。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韩雅荃  陈碧鹃  张艳  夏斌  唐学玺  
本研究以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为实验生物,应用半静态双箱模型室内模拟了三疣梭子蟹对砷(As)生物富集过程,实验中设置的As暴露浓度梯度为5、20和100 μg/L。通过对三疣梭子蟹体内总坤含量变化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其对总坤的生物富集系数BCF、生物富集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三疣梭子蟹肝胰腺组织对总坤的BCF明显高于肌肉组织。到富集实验结束时,三疣梭子蟹肝胰腺组织中由低到高浓度组对总砷的BCF分别为21.21、15.07和10.31,吸收速率常数k_(1)及BCF均随水体中砷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肌肉组织中由低到高浓度组对总砷的BCF分别为5.17、3.74和5.83,5、100 μg/L实验组各动力学参数较为接近,但20 μg/L实验组的富集速率常数k_(1)最小,释放速率常数k_(2)最大,研究表明,其BCF和生物学半衰期B_(1/2)最小。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海涛  吴海燕  郑关超  郭萌萌  冯志华  谭志军  
本研究将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暴露于一株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 PSTs)优势产毒藻—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 GY-H25株),模拟现场赤潮藻密度,探究了贻贝内脏团和可食组织中蓄积代谢及生物转化过程,并通过蓄积代谢动力学,重点比较了不同细胞密度GY-H25对紫贻贝体内毒素蓄积代谢和转化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GY-H25生长及产毒稳定,PSTs组分主要为N-磺酰胺甲酰基类毒素(C1&C2),单细胞最高产毒能力为2.96 pg STXeq/cell。暴露实验中紫贻贝对PSTs有较强的蓄积作用,2种暴露浓度下PSTs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实验结束时2种暴露组贻贝内脏团中PSTs均超过欧盟国际限量标准(800 μg STXeq/kg),但可食组织则均低于限量标准;比较发现,高浓度组紫贻贝内脏团最高蓄积浓度达到6815.36 μg STXeq/kg,而且高浓度组暴露期间平均蓄积速率为17.89%,显著高于低浓度组13.06%的蓄积速率。另外,紫贻贝对PSTs表现出较强的生物转化能力,在对C1&C2>X5三者的转化研究中发现,快速代谢时期和平稳期C2→GTX5的转化为GTX5生成的主要途径,同时期C1的相关转化中C1→GTX5途径超过C2→C1,致使C1整体占比减少。综合评估贻贝中PSTs转化产物和毒性当量因子(Toxic Equivalency Factor, TEF),发现贻贝对PSTs代谢转化进一步促使高毒性GTX5的生成和占比提升,总体终端毒性升高,这也可能是秦皇岛贻贝中PSTs风险严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研究有助于科学评估贻贝中PSTs风险,为建立区域性风险监测技术提供科学基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海涛  吴海燕  郑关超  郭萌萌  冯志华  谭志军  
本研究将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暴露于一株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 PSTs)优势产毒藻—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 GY-H25株),模拟现场赤潮藻密度,探究了贻贝内脏团和可食组织中蓄积代谢及生物转化过程,并通过蓄积代谢动力学,重点比较了不同细胞密度GY-H25对紫贻贝体内毒素蓄积代谢和转化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GY-H25生长及产毒稳定,PSTs组分主要为N-磺酰胺甲酰基类毒素(C1&C2),单细胞最高产毒能力为2.96 pg STXeq/cell。暴露实验中紫贻贝对PSTs有较强的蓄积作用,2种暴露浓度下PSTs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实验结束时2种暴露组贻贝内脏团中PSTs均超过欧盟国际限量标准(800 μg STXeq/kg),但可食组织则均低于限量标准;比较发现,高浓度组紫贻贝内脏团最高蓄积浓度达到6815.36 μg STXeq/kg,而且高浓度组暴露期间平均蓄积速率为17.89%,显著高于低浓度组13.06%的蓄积速率。另外,紫贻贝对PSTs表现出较强的生物转化能力,在对C1&C2>X5三者的转化研究中发现,快速代谢时期和平稳期C2→GTX5的转化为GTX5生成的主要途径,同时期C1的相关转化中C1→GTX5途径超过C2→C1,致使C1整体占比减少。综合评估贻贝中PSTs转化产物和毒性当量因子(Toxic Equivalency Factor, TEF),发现贻贝对PSTs代谢转化进一步促使高毒性GTX5的生成和占比提升,总体终端毒性升高,这也可能是秦皇岛贻贝中PSTs风险严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研究有助于科学评估贻贝中PSTs风险,为建立区域性风险监测技术提供科学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天宏  刘玉莲  曹莹  段萌  赵艺欣  
为了探讨不同形态氮肥在缓解镉对农作物毒害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减少镉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以辽春10号小麦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模拟镉污染农田,设置了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两种氮素形态,施氮量5个水平,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下氮素形态对小麦体内含氮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下,铵态氮对小麦地上部干质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和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促进作用高于硝态氮;而施氮量在150~300kg/hm2范围内,硝态氮对小麦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促进作用高于铵态氮。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蔡友琼  高露姣  于慧娟  钱蓓蕾  姜朝军  徐捷  
为了解孔雀石绿及其有毒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在鱼体中的蓄积与消除规律,达到对孔雀石绿的禁用监控,本试验对初始体重为12.42±2.18 g的欧洲鳗鲡进行0.1 mg/L药浴24 h,再转移到清水中养殖120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肝脏、肾脏和肌肉组织中孔雀石绿(MG)及其代谢物无色孔雀石绿(LMG)的残留。结果表明:在药浴开始阶段,肝脏、肾脏和肌肉中的MG含量迅速上升,肝脏、肾脏和血液于浸浴6 h时即达到最高平均值,分别为859.8±127.0μg/kg、589.2±40.0μg/kg和88.6±51.3μg/kg,肌肉于浸浴12h时达最高值(720.5±192.6μg/kg),随后含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荻  李绍戊  冯娟  卢彤岩  
为了确定诺氟沙星在鲟养殖中的科学使用方法,对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次数情况下诺氟沙星在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体内蓄积规律及毒性进行了研究。分别以0、30 mg/kg、50 mg/kg、100 mg/kg的剂量对西伯利亚鲟连续口灌诺氟沙星3~5 d,每天1次,并于停药后24 h及240 h采集实验鱼血、肝、肾及软骨组织,对4种组织中药物蓄积量进行测定,并对肝、肾和软骨组织进行切片观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给药剂量增加、给药次数增多,实验鱼4种组织中诺氟沙星浓度逐渐升高,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为:肾、软骨、肝、血清,且血清中药物浓度远远低于另外3种组织。相同给药剂量、不同给药次数时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林  赖诗韵  杨家书  龚玲  笪笑天  陈阳  林居纯  
分别采用单位加权回归法和定期剂量递增法研究复方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对小鼠的经口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复方阿苯达唑–伊维菌素使小鼠出现精神沉郁、震颤、昏迷、死亡等中毒反应,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1 441.13 mg/kg阿苯达唑+60.05 mg/kg伊维菌素。蓄积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复方阿苯达唑–伊维菌素蓄积系数为4.26,且随时间延长和给药剂量增加,小鼠体质量、摄食量均显著降低(P<0.05),小鼠表现出被毛粗乱、精神萎顿等临床症状,并进一步发展为震颤、昏迷,甚至死亡,至第18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