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5)
2023(8996)
2022(7579)
2021(6574)
2020(5538)
2019(12388)
2018(11593)
2017(21879)
2016(12235)
2015(13002)
2014(12577)
2013(12338)
2012(11366)
2011(10513)
2010(10181)
2009(9337)
2008(9255)
2007(7998)
2006(7010)
2005(5938)
作者
(41164)
(34588)
(34574)
(32637)
(22040)
(16876)
(15104)
(13551)
(13304)
(12256)
(12221)
(11675)
(11267)
(11195)
(10893)
(10747)
(10528)
(10360)
(10133)
(10070)
(8964)
(8437)
(8430)
(7908)
(7855)
(7779)
(7473)
(7444)
(7112)
(7013)
学科
(49099)
经济(49041)
管理(33402)
(32950)
(25760)
企业(25760)
方法(25202)
数学(22823)
数学方法(22608)
(14293)
(13439)
(12954)
中国(11172)
业经(10388)
(10172)
贸易(10172)
(9898)
农业(9347)
环境(8770)
技术(8480)
(8046)
财务(8041)
财务管理(8030)
企业财务(7717)
(7609)
地方(7387)
(7021)
金融(7019)
(6978)
银行(6911)
机构
大学(184928)
学院(182143)
(72687)
经济(71481)
研究(67319)
管理(65838)
理学(59084)
理学院(58329)
管理学(57056)
管理学院(56774)
(48680)
科学(48314)
中国(46254)
农业(39757)
业大(38749)
(38214)
(37341)
研究所(35348)
(30455)
中心(28986)
农业大学(26808)
(26360)
财经(26020)
(24025)
(23968)
经济学(23617)
北京(22635)
(22269)
科学院(22249)
(22226)
基金
项目(138596)
科学(107820)
基金(103407)
(97052)
国家(96363)
研究(86434)
科学基金(79779)
社会(57030)
自然(56204)
基金项目(55454)
自然科(55001)
自然科学(54979)
(54332)
社会科(54318)
社会科学(54301)
自然科学基金(54067)
(47451)
资助(41532)
教育(39157)
重点(32562)
计划(30818)
(30089)
编号(30008)
(29204)
(29089)
科研(28123)
科技(27819)
创新(27568)
(26164)
国家社会(25187)
期刊
(67641)
经济(67641)
学报(46770)
研究(44652)
(42044)
科学(37913)
大学(32586)
学学(31651)
中国(29907)
农业(29232)
(21931)
管理(21099)
(16152)
业大(14359)
财经(12869)
经济研究(12484)
(12230)
金融(12230)
农业大学(12202)
(11666)
技术(11192)
教育(11176)
业经(11081)
(11078)
科技(10286)
资源(9634)
问题(9564)
林业(9404)
中国农业(8628)
技术经济(8458)
共检索到244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谈建康  张亚丽  沈其荣  张晓晓  徐国华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形态和比例的氮素对水稻苗期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生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NH+ 4 N/NO-3 N比例的减小 ,根系鲜重、根日生长率、根系含水量、全氮和全磷含量增加 ,但在全硝态氮条件下减少 ;当NH+ 4 N/NO-3 N比例为 5 0 / 5 0时 ,水分利用率最高 ;叶片光合作用对不同形态比例的氮素反应差异明显 ,NH+ 4 N/NO-3 N比例为 2 5 / 75时 ,光合速率最大。由此表明 ,过高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比例均会引起水稻有机物合成和生物量积累的减少 ,其中铵态氮的影响尤为严重。当NH+ 4 N/NO-3 N比例为 5 0 / 5 0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贵  周毅  郭世伟  沈其荣  
采用营养液培养及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研究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和水分胁迫耦合作用下水稻新完全展开叶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供NH4+-N营养水稻的生物量、叶面积、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羧化效率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抑制了供NO3--N营养水稻的上述指标。NH4+-N营养提高了水分胁迫下水稻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水分胁迫并没有影响不同形态氮素营养下水稻的表观量子效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建红  马均  孙永健  徐徽  代邹  严奉君  
本试验利用两种不同氮效率杂交稻品种(氮高效品种德香4103和氮低效品种宜香3724),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比较分析不同氮素浓度(N0、N1、N2分别为0、2.5、5 mmol/L)和不同水分胁迫(P0、P1、P2分别为0、5%、10%)条件下,不同氮效率杂交稻苗期在生理指标和农艺性状上表现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施氮水平,各品种的生理指标、农艺性状明显低于施氮水平,且两品种的光合色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氮积累量、苗高和茎粗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在施氮水平,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德香4103的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含量(除N2水平下降低)增加,脯氨酸含量先减后增...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辰明  徐烨红  赵海娟  图尔迪  沈其荣  张亚丽  
采用控制条件下的水培试验,对不同氮形态(全铵、铵硝混合(75:25)、全硝营养)条件下水稻苗期的氮素吸收和根系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铵硝混合营养条件下水稻的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最高,全铵和全硝营养之间差异不明显。铵硝混合营养处理的水稻地上部和根系的氨基酸含量最高,全铵处理次之,全硝处理最低。全硝处理的水稻植株硝酸盐含量约为全铵和铵硝混合处理的4倍,铵硝混合营养处理的水稻植株硝酸盐含量高于全铵处理,增幅为18%。培养时间为0~5 d时,铵硝混合和全硝处理的水稻根系总长差异不明显,但高于全铵处理。从第5天开始,铵硝混合和全铵处理的根系总长增加迅速,培养到7 d时水稻的根系总长已显著大于全铵和全硝...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勇  周毅  尹晓明  程良娟  刘凤杰  李鹏  郭世伟  
为比较不同氮素形态下水稻与早稻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状况,采用营养液培养,通过供应不同形态氮素及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对水稻、旱稻生长状况及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水分胁迫条件下,铵态氮营养水稻(或旱稻)叶片和地上部干重与正常水分条件下的相应处理相比无明显差异,而其余两种氮形态营养水稻与早稻的叶片和地上部干重明显低于正常水分条件下的相应处理;(2)铵态氮营养水稻(或旱稻) 在受到水分胁迫后,其吸水量的降低幅度明显小于硝态氮营养水稻(或旱稻);(3)水分胁迫条件下,硝态氮营养水稻和旱稻伤流液pH值低于正常水分条件下的相应处理,铵态氮和铵硝混合营养水稻和旱稻的伤流液pH...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晓远  高志红  李玉华  
为探讨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水分胁迫条件下水稻幼苗吸收氮素的影响,采用室内营养液培养及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的方法,在苗期设置3种供氮形态(NH4+-N,NO3--N以及NH4+-N和NO3--N相同浓度下等体积混合)和2种水分条件(非水分胁迫及水分胁迫)的耦合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非水分胁迫条件下,全NO3--N营养水稻比全NH4+-N营养水稻的氮素消耗多。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全NO3--N营养水稻的氮素消耗略有增加;同时供应NH4+-N和NO3--N显著促进水稻对氮素的消耗;对全NH4+-N营养水稻氮素消耗的影响不明显。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同时供应NH4+-N和NO3--N...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志  徐阳春  沈其荣  沈兵  王金铭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复混肥料中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2种土壤玉米苗期生长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黑土上,施用酰胺态氮为单一氮素形态的复混肥料时,玉米的出苗率明显下降;而用部分铵态氮替代酰胺态氮后制成的混合态氮和由铵态氮与硝态氮构成的复混肥对玉米的出苗率影响较小;不同氮素形态配比的复混肥对潮土上生长的玉米出苗影响较小,各处理的出苗率可达到90%以上。生长45 d玉米苗的地上和地下部的生物量,在黑土上均以全酰胺态氮的配方最高,地上部干重较其他配方增加10%左右;而在潮土上则以铵态氮与硝态氮配方的效果最好,铵态氮和酰胺态氮混合的配方在2种土壤上均较差。玉米苗期的氮素累积量及氮肥利用率,在2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永军  王泽杰  谢崇华  杨国涛  
对籼型杂交水稻B优827苗期进行不同PEG-6000浓度的水分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水分胁迫下丙二醛(MDA),O2-产生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功酶的变化。MDA和O2-产生速率在轻度水分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其含量逐渐增加。重度水分胁迫下变化与轻度胁迫下变化相似,但是其含量的上升速度明显比轻度快。对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0~4 d的叶片进行同功酶电泳比较,发现7.5%PEG处理下,第2天开始出现SOD、POD新条带。20%PEG处理下,第4天出现SOD新条带,POD在胁迫的第1天就出现了新同功酶条带,并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其同功酶条带有增有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敬锁  李花粉  张福锁  姚广伟  
采用不同形态氮素营养液的培养方法,研究不同形态氮素对水稻体内镉存在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形态氮素即NHN,NO-N营养液培养中,NH-N促进水稻对镉的吸收,并增加了水稻根中和地上部的水提取态和氯化钠提取态镉的含量;而NO-N处理却增加了醋酸提取态镉含量。盐酸提取态和残留态的镉两处理差异不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明东风  袁红梅  王玉海  宫海军  周伟军  
【目的】分析施硅对水分胁迫下水稻苗期根系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阐明施硅提高根系抗水分胁迫能力的机理。【方法】采用水培试验,以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以秀水11和巴西陆稻两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施硅对根系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施硅能够显著提高PEG诱导的水分胁迫下水稻根系的干物重和相对含水量,并抑制根系过度呼吸消耗。在处理第8天时,与单纯PEG处理相比,施硅使水分胁迫下的秀水11和巴西陆稻根系丙二醛(MDA)含量分别下降了23%和21%,相对电渗透率分别减少了39%和38%,增加了根系质膜的稳定性。施硅还抑制了活性氧的产生、增强了根系抗氧化能力,减缓了根系细胞中脱落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贵  周毅  郭世伟  沈其荣  
【目的】研究不同形态氮素和水分胁迫耦合作用下水稻的光合生理特性。【方法】采用营养液培养及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研究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和水分胁迫耦合作用下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及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含量的变化规律,分析羧化效率(CE)、全氮含量、可溶性蛋白与Rubisco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水分胁迫条件下,NH4+-N营养水稻新完全展开叶中Rubisco含量与非水分胁迫下的相比显著增加,单位Rubisco活性(CE/Rubisco含量)与非水分胁迫条件下相应供氮形态处理相比下降了13.3%;而NO3--N营养水稻的Rubisco含量则明显降低,单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志红  陈晓远  谢宏娟  
以水稻品种金优402为研究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聚乙二醇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研究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和水分胁迫条件下,外源激素赤霉酸对水稻生理特性和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3种水分条件和5种氮素营养(NH4+-N/NO3--N为0/100,25/75,50/50,75/25,100/0)条件,共15个处理:即正常水分处理,作为试验的对照;水分胁迫处理和水分胁迫加赤霉酸处理。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抑制水稻叶面积扩展,降低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增加脯氨酸的积累;添加赤霉酸则将除脯氨酸外的上述水稻的各项生理参数显著地提高到接近对照的水平。添加外源赤霉酸可以通过维持水稻膜渗透、增加叶面积、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吉利  赵长星  吴娜  王月福  王铭伦  
【目的】揭示苗期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后复水对花生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花生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防雨棚池栽法,对比分析花生苗期不同程度的干旱及复水处理下花生光合速率、耗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花生苗期干旱,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降低,干旱持续时间越长降低越明显,复水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能较快恢复,产生一定的补偿效应;同时苗期干旱导致花生耗水量减少,且干旱程度越重耗水量越小;但水分利用效率并不随耗水量的减少而降低,干旱5 d处理产量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对照次之,干旱15 d处理的最低。【结论】苗期适度干旱可减少花生的耗水量,提高产量水平的水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馨月  王寅  陈健  陈安吉  王莉颖  郭晓颖  牛雅郦  张星宇  陈利东  高强  
【目的】东北地区春旱频发严重影响玉米出苗与苗期生长,明确水分、氮素对玉米苗期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影响及其耦合效应,可为东北春玉米水、氮调控措施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2016—2017连续2年设置水分、氮素两因素盆栽试验,土壤相对含水量设4个水平,分别为重度干旱(W0,30%)、适度干旱(W1,50%)、水分适宜(W2,70%)和水分过量(W3,90%);施氮量设3个水平,分别为不施氮(N0,0)、低氮(N1,0.12 g N·kg-1土)和高氮(N2,0.24 g N·kg-1土)。【结果】水分、氮素均显著影响玉米苗期的植株生长、根系发育、氮素吸收与利用,且两因素对植株干重、根系形态、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交互作用显著。土壤水分亏缺或过量均抑制了植株生长、干物质累积、根系发育和氮素吸收。W0处理的负面影响最为严重,其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和植株吸氮量与W2处理相比分别降低55.5%、60.1%和47.4%,氮肥利用率下降6.4个百分点,根长和根表面积分别减少58.2%和59.5%。施氮显著促进玉米苗期植株生长与氮素吸收,降低根冠比,且不同水分条件下氮肥效应及对根系发育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水分适宜条件下施氮促进根系生长,显著增加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植株干重和吸氮量增幅最高。干旱胁迫条件下施氮抑制了根系发育,显著降低根长和根表面积,氮肥效应偏低。水分过量条件下施氮改善根系生长,但施氮效应仍低于W2处理。各水分条件下,N1处理的根长和根表面积均高于N2处理,而体积接近或更小,说明低氮增加了细根的比例。水分、氮素不仅显著影响根系形态,也导致根系空间分布出现明显差异。干旱胁迫促进根系下扎,增加深层土壤的根长分布,W0和W1处理0—12 cm土层根长比例相比W2处理分别下降11.0和8.3个百分点,而24—36 cm土层分别提高9.5和6.9个百分点。与干旱胁迫相反,水分过量趋向于增加根系在表层土壤的聚集。施氮显著促进表层土壤的根系分布,N1和N2处理0—12 cm土层根长比例相比N0处理分别增加16.3和13.7个百分点,而24—36 cm土层分别下降11.5和12.5个百分点。所有水-氮处理中,W1N1处理根系的空间分布最为均衡。【结论】水分、氮素对玉米苗期生长和根系发育有显著的耦合效应,适宜的水、氮措施可优化根系形态与空间分布,增加植株干重和氮素吸收利用。春玉米生产中建议降低氮肥基施用量以发挥水氮耦合效应,促进根系下扎和细根增殖,提高植株耐旱性和氮肥利用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宁倩  吴金水  李宝珍  吴蔓莉  
采用水培实验,在水稻苗期研究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生长素(3-吲哚乙酸,IAA)对水稻根系(根长、根重)、地上部(株高、地上部重量)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IAA处理水稻1d-5d,对水稻苗期的生长无明显影响。处理时间延长至10d,1μM IAA处理水稻根长显著增加(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