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08)
- 2023(5607)
- 2022(5097)
- 2021(4640)
- 2020(4348)
- 2019(10186)
- 2018(10089)
- 2017(19815)
- 2016(11397)
- 2015(13151)
- 2014(13599)
- 2013(13709)
- 2012(13165)
- 2011(11795)
- 2010(11934)
- 2009(11224)
- 2008(11639)
- 2007(10822)
- 2006(9045)
- 2005(8047)
- 学科
- 济(47032)
- 经济(46986)
- 业(27344)
- 管理(26934)
- 方法(25400)
- 企(22032)
- 企业(22032)
- 数学(21743)
- 数学方法(21529)
- 学(13099)
- 农(12928)
- 财(11593)
- 中国(11162)
- 地方(9630)
- 贸(9332)
- 贸易(9332)
- 业经(9204)
- 易(9040)
- 和(8480)
- 农业(8452)
- 制(7868)
- 理论(7827)
- 务(6957)
- 财务(6944)
- 财务管理(6921)
- 融(6517)
- 银(6515)
- 金融(6514)
- 企业财务(6506)
- 银行(6477)
- 机构
- 大学(172609)
- 学院(170438)
- 济(66276)
- 经济(64777)
- 管理(61241)
- 研究(60513)
- 理学(52547)
- 理学院(51869)
- 管理学(50832)
- 管理学院(50497)
- 中国(43491)
- 科学(40922)
- 京(37613)
- 农(37142)
- 所(33280)
- 业大(31256)
- 研究所(30677)
- 财(29687)
- 农业(29464)
- 中心(27544)
- 江(26500)
- 北京(24189)
- 财经(23894)
- 范(23318)
- 师范(23024)
- 院(21580)
- 经(21494)
- 州(20840)
- 经济学(20549)
- 省(19549)
- 基金
- 项目(113335)
- 科学(85640)
- 基金(78993)
- 研究(78635)
- 家(71368)
- 国家(70783)
- 科学基金(57235)
- 社会(46750)
- 省(45273)
- 社会科(44108)
- 社会科学(44088)
- 基金项目(42151)
- 划(38853)
- 自然(38336)
- 自然科(37350)
- 自然科学(37335)
- 自然科学基金(36656)
- 教育(36285)
- 资助(33502)
- 编号(32381)
- 成果(27124)
- 重点(26502)
- 发(24906)
- 部(24763)
- 计划(23017)
- 课题(22767)
- 创(22705)
- 科研(22695)
- 科技(21308)
- 创新(21228)
共检索到246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祖荣 苏孝同
森林文化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载体,在人类与森林长期相互依存中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森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有机组成部分。森林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由于所处地域、民族、城乡和国度差异,其衍生的文化形态也各不相同,对不同地域、民族、城乡、国度和自身文化形态进行比较分析,将为人们认识色彩斑斓和经久不衰的森林文化提供另一参照系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森林 森林文化 形态 比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景 蒋新革 何介南 吴立潮 邓艳林 钟杰 肖毅峰
为阐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氮的关系,以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典型植被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定位监测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比较了土壤有机碳与不同形态氮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氨氮含量、硝氮含量呈现出0~20 cm>20~40 cm>60~100 cm>40~60 cm,亚硝氮含量呈现出20~40 cm>40~60 cm>60~100 cm>0~20 cm;相关分析表明有机碳含量与亚硝氮含量相关关系不显著,有机碳含量与氨氮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层次呈极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有机碳含量与硝氮含量和全氮含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董希斌 姜帆
通过对帽儿山7种典型森林类型(示范区)植被恢复的调查,以生物多样性为研究对象,应用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各示范区恢复情况进行评分,并分析示范区植被恢复效果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恢复时间、采伐方式对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分布起主导作用,示范区Ⅵ(白桦-水曲柳混交林)营造樟子松与水曲柳带状混交林的恢复效果最好,示范区Ⅶ(白桦-山槐混交林)恢复效果次之。研究结果为森林生物多样性恢复方式的选择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森林类型 恢复效果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俞飞 李智勇
【目的】探索游客对不同森林文化价值感知的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方法】在界定森林文化价值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确定了8个类别的森林文化价值,并以此设计调查问卷研究了游客对天目山森林文化价值的感知。【结果】71.2%的游客认可了天目山的这8类森林文化价值,其中身心健康(认同人数占比95.5%,平均分1.62)和审美(认同人数占比95.5%,平均分1.48)的认同人数最多,得分也最高;休闲游憩(认同人数占比85.6%,平均分1.39)、教育科研(认同人数占比87.1%,平均分1.3)、地方感(认同人数占比87.9%,平均分1.25)、文化遗产(认同人数占比83.0%,平均分1.17)次之;灵感(认同人数占比75.8%,平均分0.97)、宗教和精神服务(认同人数占比71.2%,平均分0.88)的认同人数最少,得分也最低。游客背景对森林文化价值的感知也有一定的影响。40岁以下受访游客对休闲与游憩价值感知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40~60岁受访游客对休闲与游憩、审美、地方感的感知均高于其他年龄段。游客对天目山审美和地方感的感知会随着停留时间延长先上升后下降,停留1周至1个月的游客感知最高。【结论】因此,在天目山景区的建设过程中要避免对身心健康和审美价值的过度开发,加强对灵感、宗教和精神服务价值的挖掘。图1表6参26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刚 张雨 臧卓 严恩萍
基于遥感的森林信息提取的信息源比较多,这些信息源由于本身参数的差异,其有效提取结果并不相同。以湖南省株洲市攸县黄丰桥林场为研究对象,利用SPOT5多光谱数据、TM和CBERS02星多光谱数据,分别开展森林信息提取,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同时还开展了决策级融合比较。研究结论如下:SPOT5多光谱波段提取针叶林信息最好,精度达到了84.00%;利用TM提取阔叶林信息效果最好,精度达到了85.42%;决策级融合后各地类分类精度都有所提高,尤其灌木林分类精度达76.92%;决策级融合后总体精度达85.08%,Kappa系数达0.813 2,基本达到SPOT5数据2.5 m(87.29%,0.838 5)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秀娟
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利用2003—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森林公园发展效率进行研究,为我国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行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测算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TFP),比较中国31个省区间和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效率及TFP增长率。结果显示:省区间比较,上海、浙江等地区的效率最高,贵州、山西等地区的TFP增长率最高;三大区域间比较,东部地区的效率最高,中部地区的TFP增长率最大,西部地区的效率和TFP增长率都最低。最后,从要素投入、旅游吸引力、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几个方面对影响效率大小及其差异的原因进行理论上的探讨,提出继续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婷婷 陆元昌 刘宪钊 王霞 庞丽峰
利用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研究中心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分别利用目标线性规划与传统森林轮伐公式计算热林中心马尾松纯林和杉木纯林用材林年采伐量,比较分析同一个经理期(2009—2019年)两种计算方法的不同;结果表明:轮伐公式计算的采伐量一般偏大,且目标规划单位面积年经济收益是轮伐公式获得经济效益的10 20倍。利用目标规划法在同时实现材积收获量最大、出材量最大、净现值收益最大的目标前提下,对森林结构进行调整,使资源分布满足可持续经营的要求,即尽可能达到法正状态。
关键词:
目标规划 马尾松 杉木 轮伐公式 采伐量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一凡 刘烁华 姚顺波 林颖
森林经营是影响森林碳汇的重要因素,定量研究两者之间相关性对于调控森林经营、发挥森林碳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抚育强度量化森林经营,基于元分析方法筛选了具有代表性的21篇文献的347块随机对照间伐实验样地数据,提取实验前后两期的林分生长指标,研究了不同树种、地区森林碳汇量对森林经营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森林经营能够显著提升森林质量、改善林分结构。实验组的林木平均胸径生长量大于对照组,促进了大径材的培育,森林经营显著提升了林木的经济效益。(2)在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森林经营对碳汇量的影响后发现,短期内森林抚育经营会降低森林的碳储量;但长期看,森林经营对林分结构的改善和林木胸径的提高会提升森林碳汇潜力。(3)异质性分析表明,抚育经营强度越高的实验样地林分结构改善越显著,短期内碳汇损失也越显著。(4)森林抚育经营的单位面积固碳增汇效果与初始营林密度成正比,高密度林是森林经营增汇的主要对象。文章融合多源森林抚育自然实验,为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提高森林质量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关键词:
森林碳汇 森林经营 林分结构 元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风平
中国森林文化与西方浓厚的树木神学色彩不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人文色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朴素唯物辩证法和实用价值观渗入人们的世界观,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以多种形式融进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及社会生活,以不同的精神文明体现在林业科技进步和产品革新中。中国森林文化是结构完整、发育成熟且不断再生、繁衍的森林文化。
关键词:
中国 森林文化 特色认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臧润国
以海南岛典型的热带山地雨林为对象 ,测定了森林循环不同阶段林分斑块内的光照、空气温度以及土壤不同层次内的温度因子 ,分析了其日变化规律 ,讨论了森林群落内环境因子异质性对群落内物种共存和多样性维持的意义 .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森林循环不同阶段斑块内光照与温度的日变化规律不同 .林隙阶段内光照的强度及其变动幅度都远大于其它 3个阶段 ,而且林隙内不同部位光照的日变化规律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森林循环各阶段斑块内光照强度及其变动幅度的大小顺序为林隙阶段 (G) >衰退阶段 (D) >建立阶段 (B)≥成熟阶段 (M) .不同斑块之间的气温基本上呈现出M >B >D >G的总趋势 .不同阶段斑块内土壤...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颖 高淑媛 杜婷
在对国内外森林绿色核算中林地林木估价方法综述的基础上指出:林地林木估价起源于森林评价学,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且估价方法较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比较方式估价方法、成本方式估价方法、收益方式估价方法和收益比较折衷方式估价方法。幼、中龄林一般采用成本方式估价方法;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采用收益方式估价方法。联合国等在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推荐的林地林木估价方法主要为立木价值法、消费价值法和净现值法,虽然与森林评价学上的名称不一致,但属于收益方式的评价方法。文章还分别采用成本法和净现值法对海南省、大兴安岭的林地林木进行了估价,通过估价结果的比较分析认为,成本法可作为林木估价的最低值,净现值法的估价高于...
关键词:
森林 绿色核算 林地 林木 估价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文献信息的载体形式多种多样,从传统纸质型印刷出版物到电子出版物、网上出版物。本文就不同载体产生时间、阅览环境、信息存储量、信息内容变化.制作方式和传播速度、信息传播范围、阅取效果、保存条件和寿命、用户获得途径及相互关系等进行分析比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舒舒 张春霞 苏时鹏
文章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探讨森林采伐业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供需失衡的理论根源,探讨了采伐的控制量,进而分别讨论了政府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三种激励措施,最后还探讨了为避免“政府失灵”而实施的产权配置的市场方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励龙昌 孟宪宇
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中之一是经济政策 .该文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 ,结合森林经营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经济分析方法 ,有不含环境价值的费用效益分析法、包含环境价值的费用效益分析法和机会成本方法
关键词:
森林可持续经营 经济分析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