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9)
- 2023(1577)
- 2022(1391)
- 2021(1253)
- 2020(1102)
- 2019(2556)
- 2018(2445)
- 2017(5475)
- 2016(2674)
- 2015(3092)
- 2014(2849)
- 2013(2854)
- 2012(2692)
- 2011(2317)
- 2010(2138)
- 2009(1801)
- 2008(1599)
- 2007(1223)
- 2006(841)
- 2005(585)
- 学科
- 济(15970)
- 经济(15954)
- 方法(11114)
- 数学(10781)
- 数学方法(10748)
- 业(8951)
- 管理(8484)
- 企(7052)
- 企业(7052)
- 财(4146)
- 农(2973)
- 中国(2969)
- 贸(2851)
- 贸易(2851)
- 易(2785)
- 务(2733)
- 财务(2733)
- 财务管理(2727)
- 企业财务(2678)
- 业经(2187)
- 技术(2166)
- 农业(2121)
- 地方(2121)
- 融(1826)
- 金融(1826)
- 出(1813)
- 制(1745)
- 产业(1688)
- 环境(1631)
- 银(1622)
- 机构
- 大学(37531)
- 学院(36614)
- 济(19913)
- 经济(19748)
- 管理(16757)
- 理学(15361)
- 理学院(15250)
- 管理学(15109)
- 管理学院(15032)
- 研究(9508)
- 财(8582)
- 财经(7516)
- 经济学(7272)
- 经(7016)
- 中国(6965)
- 经济学院(6824)
- 京(6428)
- 财经大学(5822)
- 商学(5319)
- 商学院(5288)
- 经济管理(4938)
- 中心(4830)
- 业大(4679)
- 江(4261)
- 农(4247)
- 科学(4180)
- 融(4151)
- 金融(4090)
- 范(3596)
- 贸(3588)
共检索到44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齐俊妍 聂燕峰 张恺
作为一种日益活跃的新型国际生产形式,国际非股权投资(NEM)将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紧密联系起来,并影响了东道国的全球价值链(GVC)地位。文章在区分不同类型NEM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形式的NEM对东道国GVC地位的差异性影响,并基于KoopMaN GVC地位指数分析了NEM对东道国GVC地位的影响机制,进一步利用40个国家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验证了关联型和模块型NEM对东道国GVC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齐俊妍 聂燕峰
在全球价值链(GVC)分工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国际非股权形式(NEM)逐渐成为企业参与GVC分工的重要形式。本文借鉴Antràs和Chor(2013)的不完全契约产权模型,分析NEM异质性对东道国GVC分工地位的影响机制,并对具体影响途径进行了分解。同时,运用2000—2014年43个经济体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模块型和关联型NEM提高GVC前向参与,促进东道国GVC分工地位提升;俘获型NEM则降低GVC前向参与,抑制东道国GVC分工地位提升;NEM异质性对GVC分工地位的影响取决于前向参与和后向参与的净效应,且前向参与效应大于后向参与效应。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助于促进模块型和关联型NEM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海云 毛海欧
使用2000~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包括中国在内39个国家的GVC地位指数,分析各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地位低于发达国家,但前者呈现上升态势,后者出现下降趋势。利用面板回归和门槛回归方法考察主要影响因素对国际分工地位的作用规律,发现: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得到提升,但影响逐渐递减;交易费用下降促进国际分工地位上升,但作用效果随其降低逐渐下降;当人力资本达到一定水平后,其对国际分工地位才有显著正向影响;当外商直接投资达到门槛水平后,其对国家分工地位的正向作用消失;公共产品的增加有利于一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
关键词:
国际分工地位 动态比较优势 全球价值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升起 兰珍先 付华
基于OECD-WTO联合发布的TiVA统计数据,采用Koopman等提出的"GVC地位指数",测算分析了1995-2009年期间,中国制造业及内部各部门在GVC中的国际分工地位及其演变情况,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业整体及内部各部门在GVC中的国际分工地位仍处于较低水平;无论自身比较还是国际间比较,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部门在GVC中的国际分工地位,明显高于"资本、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部门;1995-2009年期间,中国制造业及内部各部门在GVC中的分工地位呈现"L"型演变特征,这一演变特征与中国的要素禀赋、工业化发展进程和经济发展战略变化有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玉博 吴万宗
本文从FDI来源国的角度,分析中国OFDI对各东道国环境质量的影响。借助Copeland-Taylor模型,本文建立了中国OFDI通过影响东道国单位产出污染密度,继而影响东道国环境质量的理论机制,并利用2003-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数据,以及168个东道国(地区)经济发展指数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考虑到中国OFDI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存在差异化投资,本文进一步对各东道国(地区)按收入水平分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OFDI规模的增长总体上促使东道国(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但从人均排放的角度,中国OFDI显著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提高了东道国(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改善了当地环境质量。分样本回归的结果显示,无论在污染排放总量还是在人均污染排放量方面,中国OFDI改善东道国(地区)环境质量的效果在高收入水平的国家中更为明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玉博 吴万宗
本文从FDI来源国的角度,分析中国OFDI对各东道国环境质量的影响。借助Copeland-Taylor模型,本文建立了中国OFDI通过影响东道国单位产出污染密度,继而影响东道国环境质量的理论机制,并利用2003-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数据,以及168个东道国(地区)经济发展指数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考虑到中国OFDI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存在差异化投资,本文进一步对各东道国(地区)按收入水平分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OFDI规模的增长总体上促使东道国(地区)污染物排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闫海洲 张桁国
文章利用2000~2020年CEPII-BACI数据库中的双边贸易数据和各国GDP数据,构建了220个国家(地区)的贸易网络地位指标并与Zephyr全球并购交易数据库进行匹配,分析中国贸易网络地位的提升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败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贸易网络地位提升能够显著促进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率;中国贸易网络地位提升对并购成功率的促进作用对国有企业、东部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更为明显;贸易网络地位通过提升中国金融地位、建立合法性以及缩短制度距离促进其对跨国并购成功的影响。文章的贡献在于言明了跨国并购等金融投资活动的开展需要符合产品市场的客观条件,从而实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通过提升中国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可以加快中国迈入投资强国行列的步伐。
关键词:
贸易网络 跨国并购 中国企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少勇 黄孝武 吴成亮
文章利用Matlab软件,运用分段回归和逐步回归方法,实施长短期交替的数据测试,观测了不同时期消费者价格指数变动与同层次货币供应间的关系。其结果显示周期性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变动与不同周期阶段M0、M1、M2比重变化有关,且呈现影响程度次序涨落的特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之逊 盛明泉
本文对我国2014~2018年具有代表性的金融业26家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效率分解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进行分析,并对其与资产配置规模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总体上,受国内外宏观大环境的影响,DEA-Malmquist指数值呈一个较为明显的下行趋势;从时间角度来看,2016年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指数值最高,而2018年则最低,呈现先略微增长再逐渐下降的趋势;通过对于金融业Malmquist指数值分解的各项指标分析可知,技术进步指数(TECH)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大,纯技术效率指数、规模效率指数相较之变动则较小,故金融业创新能力对于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资产配置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关系,不管是现金资产配置规模还是长期资产配置规模,其规模的扩大均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现金资产配置规模与长期资产配置规模相比较来说,后者相较于前者来说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阻碍作用更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华 朱玲轩
通过分解税制要素的K指数,对工薪所得税公平效应进行了改革前后的纵向比较和税制要素的横向比较。研究发现,我国的工薪所得税对社会公平具有整体的微弱促进效应,但2011年的税制改革侵蚀了工薪所得税的公平效应;就税制要素而言,税率和免征额有利于收入公平,社会保障扣除不利于收入公平;在不同收入水平下,社会保障扣除的逆向调节程度随着纳税人收入增加而降低,同时社会保障扣除的不同项目对居民收入分配的逆向调节程度不同,其中住房公积金的逆向调节效应最为明显。因此,今后应重视工薪所得税的公平效应,充分发挥其收入公平分配作用;合理设定工薪所得税的免征额,提高税收累进性;完善社会保障扣除制度,并统筹设计税收与转移支付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春阳
将市场势力纳入僵尸企业绩效研究框架,分析了市场势力与僵尸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引入国有企业工资效率因子对Lerner指数进行修正,基于2009—2015年Wind金融数据库企业层面的数据,研究了市场势力与僵尸企业绩效的关系,并采用代理变量、sys-GMM工具变量及细分样本对其稳健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市场势力对僵尸企业绩效具有显著影响,稳健性检验支持两者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的假说,但在不同的所有制属性、所在区域及负债样本下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麻桂新
本文基于CGSS(2010、2012、2013、2015)混合截面数据,探讨健康对农民工职业地位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农民工的空闲时间社交次数显著降低了健康与职业地位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采用倾向值得分匹配克服选择性偏差后,这种影响依然存在。
关键词:
自评健康 身体质量指数 职业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仁发 刘勤玮
文章理论分析了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作用机制,利用WIOD(2016)数据库中2003~2014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投入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该作用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生产性服务投入对高技术行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促进作用显著为正,对中低技术行业的正向作用不显著;生产性服务投入将通过技术创新和融资能力作用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但人力资本效应与理论预期相反,进一步分析表明人力资本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影响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媛 金殿臣
采用WIOD数据库数据测算1995-2011年中美两国整体制造业及三类技术制造业(低、中低、中高及高技术行业)的出口额、GVC参与指数及GVC地位指数,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的关境及增加值出口均获得了快速发展,制造业出口结构中以低技术制造业为主,近年来开始转为以中高及高技术制造业为主;美国制造业的出口规模也在不断增加,虽然出口增速远低于中国,但其出口结构中以中高及高技术制造业为主。(2)中国制造业的GVC参与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中高及高技术制造业的GVC参与指数最高;美国制造业的GVC参与指数也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媛 金殿臣
采用WIOD数据库数据测算1995-2011年中美两国整体制造业及三类技术制造业(低、中低、中高及高技术行业)的出口额、GVC参与指数及GVC地位指数,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的关境及增加值出口均获得了快速发展,制造业出口结构中以低技术制造业为主,近年来开始转为以中高及高技术制造业为主;美国制造业的出口规模也在不断增加,虽然出口增速远低于中国,但其出口结构中以中高及高技术制造业为主。(2)中国制造业的GVC参与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中高及高技术制造业的GVC参与指数最高;美国制造业的GVC参与指数也在逐渐提升,其中中低技术制造业的GVC参与指数最高。(3)中国制造业的GVC地位指数远低于美国,三类技术制造业的GVC地位指数也同样均低于美国,处于全球价值链下游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母国和东道国经验的博弈对跨国并购决策的影响——影响机理与实证检验
海外投资与企业创新——基于东道国异质性和企业异质性的实证检验
东道国金融发展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产业转移的实证检验
海外投资与企业社会责任——基于东道国异质性与企业异质性的实证检验
东道国投资便利化及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检验
人民币流通地区资本流动的动态差异性分析——基于私人消费与净产出关系的实证检验
中国出口波动的地区差异性及成因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能改善微观绩效吗——基于企业异质性和东道国特征的实证检验
东道国负面舆论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吗?——基于GDELT大数据的检验
东道国特征对中国制造业企业OFDI区位选择和子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基于投资动机视角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