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0)
- 2023(7429)
- 2022(6166)
- 2021(5667)
- 2020(4665)
- 2019(9970)
- 2018(9641)
- 2017(17456)
- 2016(9799)
- 2015(10240)
- 2014(9763)
- 2013(9501)
- 2012(8571)
- 2011(7813)
- 2010(7613)
- 2009(6964)
- 2008(6867)
- 2007(5741)
- 2006(4993)
- 2005(4264)
- 学科
- 济(34549)
- 经济(34513)
- 管理(25956)
- 业(22841)
- 企(17399)
- 企业(17399)
- 学(16428)
- 方法(14895)
- 数学(13061)
- 数学方法(12954)
- 环境(11143)
- 农(10475)
- 财(8556)
- 中国(8259)
- 业经(7647)
- 贸(7394)
- 贸易(7392)
- 农业(7312)
- 易(7188)
- 划(6530)
- 生态(6522)
- 地方(6010)
- 技术(5885)
- 和(5740)
- 务(5258)
- 财务(5257)
- 财务管理(5252)
- 制(5099)
- 资源(5068)
- 企业财务(5018)
- 机构
- 大学(140751)
- 学院(139273)
- 研究(53522)
- 济(51475)
- 经济(50544)
- 管理(48836)
- 理学(43372)
- 理学院(42756)
- 管理学(41741)
- 管理学院(41525)
- 科学(40634)
- 农(39203)
- 中国(37132)
- 农业(31608)
- 业大(31386)
- 所(29720)
- 京(29537)
- 研究所(28251)
- 中心(23439)
- 农业大学(21519)
- 财(21087)
- 江(20023)
- 院(19486)
- 室(18980)
- 省(18450)
- 范(18070)
- 科学院(18022)
- 实验(18014)
- 财经(17820)
- 北京(17801)
- 基金
- 项目(107942)
- 科学(83129)
- 基金(79503)
- 家(75730)
- 国家(75174)
- 研究(66039)
- 科学基金(61579)
- 自然(44234)
- 基金项目(43278)
- 自然科(43126)
- 自然科学(43110)
- 省(42831)
- 社会(42549)
- 自然科学基金(42351)
- 社会科(40305)
- 社会科学(40293)
- 划(37398)
- 资助(30745)
- 教育(28834)
- 重点(25737)
- 计划(24931)
- 科技(23306)
- 发(23173)
- 编号(22996)
- 创(22542)
- 科研(22134)
- 部(22045)
- 创新(21228)
- 业(20101)
- 专项(19114)
共检索到186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军 赵惠燕 赵学达
用不同强度紫外线照射桃蚜,处理两代后对第3代桃蚜进行生殖生命表研究。结果表明,发育历期、净增值率、生长周期、内禀增长率等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了很大变化,且不同强度紫外线照射桃蚜的生物学指标有显著差异,紫外线强度越大,桃蚜发育历期和平均世代周期越长,净增值率和内禀增长率越大;紫外线对桃蚜生态学特征的诱变是不可恢复型的。桃蚜体内存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酶系统,用紫外线处理桃蚜4h后,SOD、CAT及POD的活力水平均高于正常虫休,表明保护酶与桃蚜抗逆境性有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都二霞 赵惠燕 郭剑文
为了揭示紫外线诱导桃蚜的生态学及分子变异的遗传效应,以在正常环境中生长的桃蚜为对照,研究了紫外线不同辐射强度(15,30,45 W)和时间(2,6 h)对桃蚜(Myzus persicae)生态学参数以及线粒体基因COⅠ-Ⅱ突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辐射处理对桃蚜F2代的主要种群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辐射时间为2 h时,紫外线强度为15 W处理的桃蚜种群内禀增长率最高,达0.265;当辐射时间为6 h时,内禀增长率随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增加而缓慢上升。与对照相比,低强度(15 W)紫外线处理桃蚜的平均世代周期和净增殖率较其他处理明显增加。对紫外线诱导桃蚜线粒体基因COⅠ-Ⅱ进行测序可知,15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建玉 张长禹 雷朝亮
采用同工酶电泳的方法,研究了紫外(ultraviolet,UV)胁迫条件下对棉铃虫体内酯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X)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等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紫外线照射处理组酯酶同工酶谱带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照射时间为30min和60min时,谱带E4、E9、E10增强,谱带E2、E8减弱,谱带E1、E5、E7、E11消失,新增了谱带E3、E6;照射时间延长至90min时,谱带E4、E9增强,谱带E2、E8减弱,谱带E1、E5、E7消失,新增了谱带E3、E6。紫外线照射处理下,棉铃虫POX同工酶谱带P5有所增强,CAT同工酶谱带的变化因照射...
关键词:
棉铃虫 紫外光 照射 同工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兰霞 施正香 王新颖 耿爱莲 李保明
【目的】研究紫外线对肉仔鸡骨骼生长的影响。【方法】将720只1日龄AA肉用仔鸡随机分成两组(公母各半),分别放到除光照制度外其它完全相同的两栋密闭鸡舍,第一舍采用国产普通白炽灯照射;第二舍从第2周开始增加使用紫外线保健灯。两舍内的温度、湿度及免疫接种程序均按常规要求进行。日常管理采用垫料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用紫外保健灯照射肉仔鸡,可促进骨骼生长速度(前3周胫长增加,差异显著,P<0.05;第6周腿肌重增加了3.87%,差异显著,P<0.05);改善骨骼质量[胫骨矿密度增加了6.11%,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钙、血清磷,碱性磷酸酶(AKP)活性都得到改善];提高了生产性能(体重...
关键词:
肉仔鸡 骨骼生长 生化指标 紫外保健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戴桂馥 吴健 张凤秋 石永辉 徐文举
以黑龙睛金鱼(Carassius auratus)受精卵和处于4~8细胞期、多细胞期、原肠期、心脏搏动期的胚胎为对象,研究不同剂量紫外线(UV)照射对金鱼胚胎发育的影响。发现用低剂量的UV照射可以提高金鱼受精卵或发育早期胚胎的孵化率。对发育到原肠胚以后的胚胎UV照射无上述刺激作用,而是随着照射剂量的升高,孵化率急剧下降。另外,实验结果显示,UV并未加速胚胎发育的进程。当UV照射时间小于180 s时,受精卵或发育早期胚胎的畸形率没有明显增加。对出现上述结果的可能机理做了探讨并对UV用于育苗孵化和育种两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紫外线 金鱼 受精卵 胚胎发育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殷红 郭巍 毛晓艳 张涛
以粳稻品种沈农6014及沈农26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紫外线-B增强对水稻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即自然光照(TCK)处理、紫外辐射增强5%(T1)和增强10%(T2)处理。结果表明:紫外线-B增强能够降低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降低水稻籽粒糙米率(0.66%~7.06%)、整精米率(5.65%~18.88%)、垩白粒率(22.17%~40.16%)、籽粒面积(2.61%~6.25%)、脂肪酸含量(1.23%~54.19%)和食味值(1.07%~16.78%),使籽粒中蛋白质含量(4.65%~10.71%)和直链淀粉含量(0.56%~4.81%)增高,且紫外线-B增强在T...
关键词:
紫外线-B 水稻 产量 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继红 余桂红 邓秀新
用强度约为56μW/mm2的紫外线UV分别照射Page和Murcot原生质体30s、1min和5min,发现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原生质体活力趋于下降。Murcot的原生质体较Page的原生质体对UV敏感。辐射1min和5min的原生质体在培养过程中未能出现分裂,而是慢慢地发生质壁分离,最后破裂。而辐射30s的原生质体与对照都恢复分裂形成细胞团并长出愈伤组织。
关键词:
柑桔 紫外线 原生质体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华 闫姗 陈金慧 郑仁华 施季森 成铁龙
为了解紫外线辐射时间对杉木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杉木优良杂交组合的体胚再生植株为材料,用紫外灯模拟自然界UV-B辐射对其进行处理,研究0、1、3、5、7、9天紫外胁迫下杉木的光合作用效率及生理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紫外线辐射时间的延长,杉木体胚再生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YⅡ、q P、q N)数值均降低,mDA含量先降低后增加,POD活性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增加;紫外线辐射3天叶片杉木体胚再生植株叶片尖端开始变黄,5—7天黄化现象加剧,9天叶片完全失水,干枯死亡,说明长时间紫外辐射会阻碍杉木体胚再生植株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杉木 紫外线 生理指标 叶绿素荧光参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荣瑞芬 冯双庆
给采后绿熟番茄照射不同剂量短波紫外线并人工接种交链孢霉 ,测定其呼吸和乙烯产生速率、转色及发病指标 ,进行了贮藏保鲜效果分析。结果表明 2 .4~ 3.6 k J.m-2照射剂量能推迟呼吸及乙烯释放高峰 1~3d,延缓番茄的成熟和转色 ,控制贮期病害发生
关键词:
番茄 紫外照射 后熟 发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晓青
紫外辐射过强会对身体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在海滩进行旅游活动的同时,怎样享受阳光,而又尽量避免紫外线危害,是每个海滩游客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采集全国18个浴场天气状况数据,采用辐射传输方程计算得出各浴场2003-2004年泳季(中午12时)紫外线指数,计算泳季紫外线指数均值及10日滑动平均值;归纳大陆浴场紫外线强度及其分布特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国气象局紫外线分级标准拟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得出中国大陆18个浴场泳季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宜海滩活动的日数。并根据紫外线指数与泳季长度把大陆浴场划分为短泳季弱辐射型
关键词:
紫外线指数 海水浴场 中国大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倩 李健 曹建康 崔旸 姜微波
采用5 kJ/m2的短波紫外线(UV-C)辐照鸭梨,研究其对鸭梨采后品质及防御性酶的影响。实验显示:5kJ/m2的UV-C处理能够显著抑制果实病斑的扩展,至接种后第7天,病斑直径与对照相比减小了17%。贮藏过程中,UV-C处理有效延缓了鸭梨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SSC)的下降,在处理后第14天辐照果的硬度为5.55,比对照高出9%,而可溶性固形物在贮藏后第7、14、28和42天分别较对照高6%、12%、5%和11%;同时UV-C处理诱导了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增加。研究结果表明UV-C处理为有效的鸭梨保鲜方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华 尹明安 于巧平 李文学
【目的】探讨短波紫外线(UV-C)采后处理对牛角椒果实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为牛角椒的短期贮运保鲜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牛角椒"大果99"为试材,以波长254 nm普通紫外杀菌灯为辐射源,分别照射350,450,500 s,即辐射剂量分别为0.7,0.9,1.0 kJ/m2辐照牛角椒果实,以不照射为对照(CK),室温下(25℃左右)贮藏21 d,筛选最佳辐射剂量;在此基础上,采用最佳剂量对牛角椒果实进行辐射处理,测定贮藏过程中牛角椒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叶绿素含量、呼吸速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以及保护酶活性。【结果】控制牛角椒果实腐烂和失重的最佳UV-C处理剂量为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卢亚菲 张祥 王广 马雯 刘长仲
为了明确紫外辐射对三叶草彩斑蚜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 3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将其12 h内所产若蚜置于40 W UV-B辐射下分别处理20、30、40、50和60 min,连续照射8代,每代每天照射1次,连续照射6 d后收集虫体用于测定其体内保护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同一世代三叶草彩斑蚜CAT、SOD活性均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各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P
关键词:
三叶草彩斑蚜 紫外辐射 保护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夏信明 刘金仙 林明 王育娜 何水林
以紫外线辐射的葡萄幼果为材料提取总RNA,用SMARTTM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构建cDNA文库,初始文库含有1.5×106个独立的单克隆,扩增后滴度达到1.2×108pfu.mL-1.随机挑取噬菌斑进行PCR检测,发现重组率在92.9%以上.
关键词:
葡萄 幼果 cDNA文库 紫外线辐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