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51)
- 2023(6828)
- 2022(5685)
- 2021(5105)
- 2020(4230)
- 2019(9328)
- 2018(8883)
- 2017(16347)
- 2016(9135)
- 2015(9801)
- 2014(9359)
- 2013(9223)
- 2012(8547)
- 2011(7633)
- 2010(7397)
- 2009(6693)
- 2008(6534)
- 2007(5652)
- 2006(4897)
- 2005(4256)
- 学科
- 济(33443)
- 经济(33395)
- 管理(24918)
- 业(24225)
- 企(19005)
- 企业(19005)
- 方法(16260)
- 数学(14563)
- 数学方法(14405)
- 学(10766)
- 农(9740)
- 财(9173)
- 中国(8541)
- 贸(8253)
- 贸易(8252)
- 易(8064)
- 业经(7527)
- 农业(6752)
- 技术(5984)
- 制(5962)
- 环境(5844)
- 务(5556)
- 财务(5533)
- 财务管理(5520)
- 企业财务(5268)
- 地方(5161)
- 银(4930)
- 划(4879)
- 银行(4874)
- 融(4861)
- 机构
- 大学(133440)
- 学院(130871)
- 研究(51624)
- 济(51367)
- 经济(50471)
- 管理(47063)
- 理学(41834)
- 理学院(41302)
- 管理学(40345)
- 管理学院(40155)
- 科学(37546)
- 农(37030)
- 中国(36566)
- 农业(29978)
- 业大(29895)
- 所(28969)
- 京(28911)
- 研究所(27252)
- 中心(22210)
- 财(21006)
- 农业大学(20028)
- 院(19556)
- 江(19311)
- 北京(17851)
- 省(17848)
- 室(17610)
- 财经(17441)
- 实验(16456)
- 科学院(16418)
- 研究院(16135)
- 基金
- 项目(100416)
- 科学(77240)
- 基金(74327)
- 家(71550)
- 国家(70995)
- 研究(60626)
- 科学基金(57913)
- 自然(42263)
- 自然科(41322)
- 自然科学(41304)
- 自然科学基金(40620)
- 基金项目(39764)
- 省(38859)
- 社会(38815)
- 社会科(36814)
- 社会科学(36802)
- 划(34559)
- 资助(30005)
- 教育(26859)
- 重点(23542)
- 计划(23443)
- 科技(21483)
- 发(21183)
- 部(21153)
- 创(21068)
- 科研(20877)
- 编号(20552)
- 创新(19812)
- 业(19438)
- 专项(17890)
共检索到183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娇 关欣 黄苛 植可翔 陈波翰 段萱 杨佳敏 张伟东 陈龙池 杨庆朋
[目的]针对杉木人工林生产力和木材质量降低的问题,开展修枝试验,分析修枝强度对林分生长和无节材形成的影响,以期为杉木无节材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进行轻度修枝(保留冠长的75%,LP)、重度修枝(保留冠长的50%,HP)和对照(未修枝,CK)3种强度修枝处理,10年后比较不同强度修枝下杉木胸径、树高、材积、木材物理性质的差异,利用旋切法测量节子数量与大小,探讨修枝对林分生长和无节材形成的影响。[结果]不同强度修枝对杉木胸径、树高、材积和饱满度均没有显著影响,也未影响杉木活枝的枝下高和活枝数量。修枝节的直径、长度和体积均显著低于自疏节,修枝处理也显著降低自疏节的数量。轻度修枝和重度修枝分别使单株节子总直径显著降低27.6%和40.8%,使单株节子总长度显著降低26.4%和32.6%,使单株节子总体积显著降低27.8%和45.0%。与有节部分相比,无节木材的密度显著降低,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显著增加。[结论]对杉木人工林宜采用修枝措施,在保持林分生长和材积不降低的前提下,减少节子的数量和体积,以提升杉木外观等级并促进杉木无节材的形成。
关键词:
杉木 修枝 生长 节子 物理力学性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肖祥希
1998—2002年在福建省南靖国有林场对6年生福建柏林分进行的修枝试验表明:修枝促进林分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修枝4a后,树高生长增加10 5%~20 9%,胸径生长增加2 6%~8 1%,单株生物量增加14 9%~37 2%,单株材积增加18 2%~44 3%,材积生长率提高3 48%~7 32%,林分蓄积量增加6 84~16 68m3·hm-2,其中促进林分生长效果最好的处理是修枝强度为50%;修枝降低了福建柏林木的尖削度,与对照相比较H/D值增加了7 0%~14 1%;在一定修枝强度范围内,修枝促进福建柏圆满度的增加;6年生开始修枝对降低尖削度、提高材积增长速率、促进节疤愈合效果最好,其...
关键词:
福建柏 修枝 生长 无节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赵铭臻 王利艳 刘静 邹显花 郑宏 范福金 马祥庆 林开敏 李明
【目的】分析不同间伐保留密度及不同氮、磷肥施用量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成熟林生长和材种结构的影响,为高效培育大径材杉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7年生立地指数大于22的杉木人工林,采用正交试验设置9块标准地,间伐保留密度设为300、600和825株·hm~(-2),氮肥施用量设为0、100、200 g·株~(-1),磷肥施用量设为0、250、500 g·株~(-1)。【结果】间伐保留密度过大会限制杉木成熟林胸径增加,间伐保留密度过小会降低林分蓄积量,间伐和施肥均能有效促进单株材积增长,较高氮肥施用量能够促进杉木胸径、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的生长,氮、磷肥混合施用能够更有效地增加林分蓄积量的积累。间伐保留密度及氮、磷肥施用量3个因素均显著影响杉木成熟林大径材出材量(P<0.05),间伐保留密度和磷肥施用量对杉木成熟林大径材出材率具有显著影响(P
关键词:
杉木 间伐 施肥 大径材 材种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姚甲宝 曾平生 袁小平 吴建国 楚秀丽 周志春
[目的]针对混交林木荷大径材培育技术薄弱、林地产值低等问题,开展间伐试验,分析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木荷-萌芽杉木混交林的间伐强度,为木荷大径材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16年生木荷-萌芽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按株数比例进行弱度间伐(15%)、中度Ⅰ间伐(30%)、中度Ⅱ间伐(35%)和强度间伐(60%)及对照(未间伐)5种强度抚育间伐,比较不同强度间伐木荷和杉木胸径、树高、蓄积量和直径结构特征,探讨其对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影响。[结果](1)间伐6 a后,不同间伐处理均促进木荷和杉木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润辉 胡德活 郑会全 韦茹萍 黄越茂 蔡维就
对19年生和17年生2块杉木无性系测定林开展生长和材性变异及多性状指数选择研究,其中,19年生测定林包括38个参试无性系,17年生测定林包括102个参试无性系。2块测定林数据分析结果均显示:无性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心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无性系重复力达中等偏上至较高水平,遗传变异系数各性状间差异较大;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与基本密度存在弱负相关。不同选择方法的结果表明,指数选择能整体提高单株材积、心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综合的遗传增益,达到比单性状选择更好的选择效果,是多性状改良较理想的选择方法。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材性 多性状指数选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韦如萍 胡德活 郑会全 王润辉 晏姝 朱火生 朱光汉
采用5株优势木法进行杉木优树选择,并从生长和材质性状进行分析。97株候选优树生长和材质性状表现优良,其中94株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高于优势木5%、20%及50%以上,58株心材比大于50%,92株管胞长宽比大于50,木材基本密度变幅为0.251 1~0.393 1 g/cm3。心材比和木材基本密度均值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而管胞长宽比均值在6个年龄间差异不明显。以优良锯材为培育目标时,有47株候选优树入选,与优势木相比,胸径生长量提高47.7%~83.9%,单株材积生长量提高144.3%~336.7%,木材基本密度较平均木提高0.91%~9.33%,心材比达到44.38%~56.65%。以优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何福基 马灵飞 许元科
通过对浙江省临安县和龙泉市各15株杉木子代优树材性测试和综合评定,认为临75,临5,龙7,龙25和龙26号是优良的工程用材优树;龙23,龙25,龙28和临78号是优良的制浆造纸用材优树。其中龙25号是两者兼优的优树,临78和龙26号是两者较好的优树。
关键词:
优树 木材性质 杉木 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开敏 洪伟 俞新妥 何智英 黄宝龙
对不同幼林抚育技术对杉木幼林生长和群体结构的影响进行定位研究 ,结果表明 :抚育技术对杉木保存率和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块状抚育和全垦抚育可提高杉木的保存率 ,而不抚育的杉木保存率则最低。树高和抽梢高基本上表现出块状抚育 >全垦抚育 >带状抚育 >劈草抚育 >不抚育 ,并且在后期更为明显 ;地径则基本上表现出全垦抚育 >块状抚育 >带状抚育 >劈草抚育 >不抚育。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抚育技术对地径的影响大于树高。多重比较表明 :除了不抚育外 ,其他 4种抚育技术均能有效地促进杉木生长 ,它们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块状抚育、全垦抚育、带状抚育和劈草抚育的总单株生物量分别为不抚育的 3 4 6、3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喻方圆 郭新保 徐锡增 洪岩 葛腊宝 朱永林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 on root growth potential of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seedlings after lifting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1)Pruning leaf and root significantly affects root growth potential of Chinese fir seedlings. The...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怡 景美清 阳胜男 朱宁华 周原驰
为更好地协调农业用地与林业用地之间的关系,探讨杉木-花生林农间作模式,本论文选取广西种源2.5代实生苗(简称"广西-2.5")杉木、福建种源无性系扦插苗-020(简称"福建-020")以及福建种源无性系扦插苗-061(简称"福建-061")杉木幼林纯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花生间作对相应种源杉木幼林的成活率、光合特性以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花生-杉木间作模式下的广西-2.5、福建-020、福建-061杉木的成活率分别提高了4.02%、6.06%、7.39%;树高总增长量分别增加了8.31%、28.57%和6.55%;地径、冠幅和新枝分支角度均略低于于未进行花生间作的对照组;不同种源的杉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均为不对称双峰曲线,其中净光合速率Pn的大小依次为:广西-2.5>福建-020>福建-061;花生间作模式和未间作的杉木纯林的光响应曲线趋势一致,依次为:广西-2.5>福建-020>福建-061。研究结果可为科学优化杉木幼林套种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杉木 间作 光合特性 生长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辉华
A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ure stand and a mixed stand of Chinese fir and Alniphyllum fortunei planted on the poor site in Jianou of Fujian Province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ynamic growth process.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increments of tree heighe,DBH and volume of pure stand and ...
关键词:
杉木纯林 杉木-拟赤杨混交林 生长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程朝阳
采用目标树培育技术,通过人工修枝的方法来培育杉木人工林无节木材,以提高南方杉木木材的市场价值。为了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杉木无节材培育技术,按照不同的保留密度和修枝强度等因素进行试验设计。根据1999—2003年连续4 a的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杉木8年生前林分的保留密度对杉木生长无显著影响,在1 800株.hm-2范围内可以采用较大的保留密度;不同的修枝强度对杉木生长造成显著影响,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大,杉木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都显著下降,考虑到修枝效果和杉木生长两方面因素,以10 cm的修枝强度(修枝的基础粗度)最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丁贵杰 周政贤 严仁发 潘盛荣 杨胜洲
用4种不同整地方式(撩壕带状、水平带状、全垦、块状)17a的试验资料,分析了整地对林木各种生长的影响;用贴现方法,比较了不同整地方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整地方式对杉木各种连年生长量的影响,一般在7~10a消失;对平均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0~12a前,在7~10a差异最大;整地对胸径的影响比对树高和单株材积的影响短1~2a。撩壕整地生长最好,但资金利用效果盈利率比块状整地低2.37个百分点,单位投资额获得的收益比块状低19.03%。综合分析认为,理想的整地方式是块状整地,其规格为:30cm×30cm×30cm或40cm×40cm×30cm。
关键词:
杉木,整地方式,经济效益,时效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秀华 李传涵 何绍江
用 4种标准酚酸 ,即龙胆酸 (gentisinic)、香草酸 (vanillic)、丁香酸 (syringic)和香豆酸 (coumaric) ,每种酚酸设 6种浓度 (0 ,5 0 ,10 0 ,2 0 0 ,4 0 0 ,6 0 0mg/kg) ,分别对盆栽杉木幼苗土壤进行处理 ,在生长期间定期测定苗高 ,最后测定苗高、地上及地下部分生物量和鲜叶中叶绿素的含量。结果表明 :不同酚酸对杉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但抑制作用的程度不同 ;同一种酚酸处理 ,浓度越高 ,盆栽幼苗株高生长、地上及地下部分生物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降低越严重 ;时间也是重要因素 ,受酚酸影响的时间越长 ,幼苗受到抑...
关键词:
杉木 幼苗 酚酸 影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冬基 郑美珠
通过大气污染地区和清洁区的标准地调查、树干解析以及木材含污量的分析测定表明,大气污染对杉木林缘木生长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林缘木和林内木比较,杉木林幼年时期林缘效应和污染效应均不明显。森林郁闭后,清洁区表现出明显的林缘效应,污染区则表现出明显的污染效应。根据立地条件、营林措施相似的森林地区的林缘效应和污染效应,可以估测林木生长损失率。大气污染会使受严重污染影响的林缘木形成假年轮。杉木木材历年的含污量与相应年轮宽度呈指数负相关关系。根据相关方程,可以推断污染历史。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杉木 生长 林缘效应 污染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