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66)
- 2023(3203)
- 2022(2762)
- 2021(2603)
- 2020(2091)
- 2019(4787)
- 2018(4888)
- 2017(7883)
- 2016(5207)
- 2015(5984)
- 2014(6321)
- 2013(5690)
- 2012(5305)
- 2011(4830)
- 2010(4981)
- 2009(4249)
- 2008(4394)
- 2007(4098)
- 2006(3524)
- 2005(3175)
- 学科
- 管理(10965)
- 济(10603)
- 经济(10582)
- 业(9082)
- 企(7569)
- 企业(7569)
- 教学(6556)
- 理论(6467)
- 教育(5574)
- 学(5081)
- 中国(5023)
- 学法(4535)
- 教学法(4535)
- 农(4254)
- 财(3931)
- 学理(3915)
- 学理论(3915)
- 研究(3574)
- 制(3437)
- 业经(3292)
- 方法(3038)
- 农业(2810)
- 地方(2755)
- 务(2696)
- 财务(2687)
- 财务管理(2667)
- 和(2520)
- 银(2517)
- 银行(2493)
- 企业财务(2464)
- 机构
- 学院(67461)
- 大学(64115)
- 研究(24079)
- 管理(17616)
- 科学(17608)
- 中国(16880)
- 济(16223)
- 农(15593)
- 经济(15436)
- 京(14871)
- 理学(13987)
- 所(13858)
- 理学院(13726)
- 江(13363)
- 管理学(13204)
- 管理学院(13092)
- 技术(12779)
- 研究所(12446)
- 业大(12412)
- 农业(12217)
- 范(11062)
- 师范(10860)
- 中心(10814)
- 省(10747)
- 职业(10715)
- 州(10672)
- 财(9705)
- 北京(9655)
- 院(9218)
- 教育(8835)
- 基金
- 项目(40985)
- 研究(31005)
- 科学(28822)
- 基金(23812)
- 家(22390)
- 国家(22104)
- 省(19105)
- 教育(16921)
- 科学基金(16750)
- 划(15777)
- 编号(15267)
- 社会(14260)
- 成果(13397)
- 社会科(13126)
- 社会科学(13121)
- 课题(12345)
- 基金项目(12228)
- 自然(11500)
- 自然科(11181)
- 自然科学(11177)
- 自然科学基金(10952)
- 年(10640)
- 重点(10463)
- 资助(10072)
- 发(9121)
- 创(8696)
- 项目编号(8627)
- 性(8523)
- 科技(8471)
- 计划(8445)
共检索到110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光耀 卢镜明 杨玉盛 杨伦增
不同年龄杉木林水源涵养功能的探讨林光耀,卢镜明,杨玉盛,杨伦增闽北是福建最大河流,干流长577km,流经32个县(市),流域面积6.1万km2,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一半,年径流量达552.9亿m2,是我省水利交通之命脉。近年来,随着造林速度的加快,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仁华
分别于 1 982、1 989和 1 991年 3次开展了老龄杉木无性系和杉木优良无性系互作为父母本的析因交配试验 ,共获得了 5 8个交配组合 ,利用 3片子代测定林历年的调查资料 ,进行了方差分析、数量遗传分析等 ,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利用老龄杉木无性系作交配亲本时最好以杉木优良无性系作母本、老龄杉木无性系作为父本 ;选出建 3 6、王台老龄杉木、闽清 1老龄杉木和尤溪老龄杉木无性系 4个优良的杉木交配母本 ,建 3 6、三 67和闽清 1老龄杉木无性系 3个优良的杉木交配父本 ;通过综合分析、评价 ,从参试的 5 8个交配组合中选出各年都表现好的三 5 4×闽 1、王台×三 66、闽 1...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析因交配 优良交配组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际平 李沛霖 曹小玉 赵春燕 袁晓红
以福寿林场作为研究区域,将杉木人工林按龄组划为幼龄林、中林龄和近熟林,采用标准地调查的方法、环刀法和烘干法对杉木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的土壤物理性质以及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杉木类型土壤容重为上层小于下层,土壤容重为中龄林(1.44 g/cm3)>近熟林(1.37 g/cm3)>幼龄林(1.36g/cm3);不同林龄杉木类型土壤毛管孔隙度随土壤厚度增加而减小,毛管孔隙度为幼龄林(30.32%)>中龄林(17.26%)>近熟林(14.41%);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无明显变化,非毛管孔隙度为近熟龄(36.66%)>中林龄(28.61%)>幼龄林(18.55%);根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崔飞 邓湘雯 邓东华 李艳琼 项文化 方晰 赵丽娟 闫文德
以湖南省会同县炼山造林后4个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为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炼山造林后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个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丰富,总物种数达到167种,分属于65科,127属;4个年龄阶段林下植被物种总数分别为74、85、76、68,草本的总数量在3 a时就达到最大值,平均高到7 a时,达到最大值;灌木的株数密度在7 a达到最大,随后开始降低,平均高则随林分年龄的增加而增大;林分中藤本的数量基本不变。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林下植被的物种相似性指数相对降低;菝葜Smilax china、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广东蛇葡萄Am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湘雯 康文星 田大伦 项文化 闫文德
利用1988—2004年17年的水文观测数据,对湖南会同生态站不同年龄阶段杉木人工林的径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Ⅰ龄级杉木人工林受抚育等经营措施的影响,地表径流量最小,年均地表径流系数为0.0071。抚育停止后,地表径流增加。到第Ⅲ龄级时,地表径流系数达到最大值,为0.0184。第Ⅳ龄级开始,地表径流逐渐减少,地表径流系数为0.0098,为第Ⅲ龄级的50%左右。Ⅰ龄级杉木林的地下径流最大,地下径流系数0.3012,为采伐前成熟林(0.1577)的2倍。随着林分年龄增大,受林冠截留、土壤结构改善和蒸腾作用等方面的影响,地下径流逐渐减少,到第Ⅳ龄级时径流系数为0.2082,为第Ⅰ龄级的65.8%...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匡冬姣1 雷丕锋1 2
摘 要:为了研究杉木人工林地下细根的碳分配及其随年龄变化规律,于 2014 年 4 月用土壤钻法对湖南省会同县杉木人工林三个不同林龄(7 年生、17 年生和 25 年生)细根生物量变化、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 0 ~ 60 cm 土层内杉木细根生物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7、17、25 年生杉木林细根生物量分别为 239.79 g·m-2、271.90 g·m-2和 191.60 g·m-2,占杉木细根总生物量的 68.45%、56.39% 和68.64%。而林下植被层地下细根生物量随杉木林年龄的增大而减少,7 年、17 年和 25 年生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伯前 林万众 刘琪璟 于健
秦岭地区是我国最为典型的太白红杉温带针叶林分布区,也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已有的研究已经显示树木的生理特征会随着树木年龄发生变化,这可能会造成与树木生长有关的气候信号随时间改变。为探索该区不同年龄太白红杉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本研究运用树木年轮气候学传统方法,研究了不同年龄太白红杉年表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以期揭示年龄因素对年表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年龄太白红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存在差异,老龄组太白红杉年表较中、低龄组年表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更加敏感,更适合用于
关键词:
秦岭 太白红杉 径向生长 气候变化 年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光玉
对南亚热带杉木混交林的水源涵养和土壤肥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杉木混交林的水源涵养、土壤结构体、孔隙状况、水分状况和土壤化学性质均有明显差别。不同类型的混交林的持水能力不同 ,以杉木 -米老排混交林的最大 ,杉木 -火力楠与杉木 -马尾松的持水量很接近 ,杉木 -巨尾桉混交林的最小 ,其中杉木 -米老排的林分持水量达杉木 -巨尾桉的 2 2倍 ,杉木 -火力楠也达到杉木 -巨尾桉的 2倍 ,主要是由于杉木 -巨尾桉混交林的土壤的持水能力较小造成的。杉木 -巨尾桉混交林的土壤容重最大 ,土壤孔隙度最小 ,而其它 3种类型的差异不明显。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养分含量以杉木 -米老排混交林的最大 ...
关键词:
杉木 混交林 持水量 土壤性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日施 黄振格 何斌 谢敏洋 周刚 韦明宝
【目的】研究秃杉人工林生长过程中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积累过程及其变化规律,为秃杉人工林尤其是大径级用材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南丹县秃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与生物量实测方法,研究了不同年龄阶段(9、17、25、37年生)秃杉人工林生物量、生产力及其分配特征。【结果】(1)乔木层生物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大,9、17、25、37年生的秃杉人工林生物量分别为76.77、157.06、200.82、304.88 t/hm~2,其中经济生物量(干材)分别为35.84、90.10、126.16、212.71 t/hm~2,树枝生物量分别为16.35、28.68、30.60、30.01 t/hm~2,树根生物量分别为11.26、21.22、24.16、39.92t/hm~2,树叶生物量分别为9.95、10.32、11.72、9.88 t/hm~2,干皮生物量分别为3.38、6.74、8.17、12.36 t/hm~2。(2)林下植被生物量依次为1.54、3.38、5.15、5.80 t/hm~2,其中灌木层生物量分别占59.09%、69.53%、73.26%、73.45%,草本层占40.91%、30.47%、26.74%、26.55%。凋落物层生物量依次为2.23、4.73、7.04、10.67 t/hm~2,随林龄增加而显著增大。(3)各年龄阶段秃杉人工林乔木层净生产力依次为8.53、9.24、8.03、8.24 t/(hm~2·a),其中干材净生产力组成比例(46.66%~69.78%)随林龄增加而增大,树叶和树枝的组成比例(3.28%~4.46%和9.83%~21.34%)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结论】(1)秃杉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随林龄增加而逐渐积累,其中干材所占比例随林龄增加而增大,树叶、树枝和干皮生物量所占比例随林龄增加而下降,树根生物量所占比例波动较小。(2)与杉木和马尾松人工林相比,秃杉人工林具有速生期长和衰退晚的优点,生物生产力较高。研究结果为桂西北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佳 田育新 周小玲 曾掌权 牛艳东 陈艺 何先进 姚敏
采用野外调查与长期定位监测相结合的方法,以平江县3种不同造林模式(针叶树种+一般阔叶树种混交林模式M1、针叶树种+珍贵阔叶树种混交林模式M2与珍贵树种模式M3)为研究对象,对3种不同模式森林涵养水源功能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监测期间,各林分之间灌草层持水量差异不明显,灌草层持水量最大的模式是M3,灌草层持水量达3.514 mm,最小的是M1,灌草层持水量3.43 mm,两者相差0.084 mm。(2)造林模式各林分枯落物层持水量差异显著,由大到小排序M3(14 mm)>M2(8.4 mm)>
关键词:
水源涵养 功能 造林模式 平江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白晓慧 王贵英 熊传喜
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一龄和二龄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肝胰脏及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并对两个年龄组个体的上述消化酶活性分别进行了比较。实验测得一龄鱼蛋白酶活性大小为前肠>中肠>后肠>肝胰脏,二龄鱼蛋白酶活性大小为中肠>前肠>后肠>肝胰脏;两个年龄组淀粉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为肝胰脏>中肠>后肠>前肠;两个年龄组消化道中脂肪酶活性变化趋势也基本相同,为后肠>中肠>前肠>肝胰脏。总体来看,一龄鱼消化酶活性大于二龄鱼,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差异显著,而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在二龄鱼人工配合饲料中,要适当减少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柳玉芝,周云,郑真真
文章利用黑龙江、山东等六省农村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老年人与家庭中年轻成员对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的不同看法。研究结果显示,在农村地区老年人对养老保障、保险制度已有较强的需求;农村家庭收入来源已显多元化;家庭养老仍有较好的基础;代际之间已经存在养老认识上的差异,年轻一代更倾向于依靠自己、配偶的力量养老。
关键词:
老年人口 养老观念 养老保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章龙珍 庄平 张涛 李大鹏 张征 黄晓荣 冯广朋
测定了1-5龄5个年龄组的人工养殖史氏鲟血液的总蛋白、血脂、血糖、血清酶和无机离子等共22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1龄史氏鲟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含量最低,与2-5龄组有显著性差异。5龄史氏鲟GLB最高,且与1-4龄组有显著性差异。1-4龄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间无差异,5龄组A/G值显著降低,并与1-4龄组差异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胆固醇(CHO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逐渐升高,与年龄呈正线性相关且相关性显著(P<0.05),5龄HDL-C与1-4龄有显著性差异。所有年龄组中甘油三脂(TRIG)无显著性差异。1-4龄组血糖(G)无显著性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金花 张绮纹
1998年在辽宁省建平县对47号杨的2、4、5、6、7、9、12 a基本材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间的基本密度、纤维长度、1%NaOH抽提物和壁腔比差异极显著;树干上、中和下3个取材部位间的基本密度和壁腔比差异极显著;基本材性的年龄×取材部位交互效应微弱或不存在。木材材性性状随着年龄变化存在一定的变异规律,随树高变异规律性不明显。材性和生长早晚相关分析表明:第2年与第12年木材密度、与第5年纤维长度、与第7年胸径之间相关极显著,与第12年木材壁腔比和1%NaOH抽提物之间相关显著;第5年与第9年木材基本密度和树高、与第7年1%NaOH抽提物之间相关显著或极显著;第4年与第12年胸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彤 胡永健
以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数据为基础,在恰当的理论假设下,可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城乡居民不同年龄层次收入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居民收入对主观幸福感存在正向影响,即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主观幸福感会随之提升;在年龄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幸福程度先下降后上升。这些研究结果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以进一步增加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并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收入 年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