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4)
2023(8215)
2022(6852)
2021(6270)
2020(5095)
2019(11125)
2018(10719)
2017(20195)
2016(11176)
2015(11573)
2014(10985)
2013(10617)
2012(9548)
2011(8572)
2010(8564)
2009(8007)
2008(7475)
2007(6761)
2006(5736)
2005(5092)
作者
(34014)
(28499)
(28363)
(26987)
(18077)
(13964)
(12705)
(10999)
(10652)
(10311)
(9857)
(9464)
(9279)
(9149)
(9004)
(8841)
(8751)
(8572)
(8366)
(8003)
(7454)
(7134)
(6897)
(6520)
(6490)
(6363)
(6167)
(6138)
(6022)
(5807)
学科
(37206)
经济(37170)
管理(29064)
(27632)
(22899)
企业(22899)
方法(16566)
数学(14396)
数学方法(14153)
(12673)
(11145)
(10783)
中国(10355)
业经(8618)
(8202)
环境(8187)
(7528)
财务(7513)
财务管理(7499)
企业财务(7199)
(7122)
贸易(7119)
地方(7061)
农业(7018)
(6929)
(6831)
银行(6771)
(6690)
金融(6688)
(6459)
机构
学院(151939)
大学(149610)
研究(55668)
(55307)
经济(54123)
管理(51718)
理学(45182)
理学院(44617)
管理学(43403)
管理学院(43140)
科学(39769)
中国(38753)
(35378)
(31889)
业大(30566)
(30516)
研究所(28451)
农业(27854)
(25439)
中心(24224)
(22765)
(21459)
财经(20749)
北京(19797)
(19736)
(18998)
(18941)
师范(18667)
技术(18655)
(18372)
基金
项目(111599)
科学(85393)
基金(79595)
(74331)
国家(73812)
研究(73315)
科学基金(60667)
(45764)
社会(45223)
社会科(42950)
社会科学(42936)
自然(42245)
基金项目(41763)
自然科(41294)
自然科学(41277)
自然科学基金(40555)
(38403)
教育(33283)
资助(33039)
编号(27315)
重点(26418)
(24249)
计划(23856)
(23268)
科研(22646)
(22593)
科技(22203)
创新(21933)
成果(20976)
课题(20327)
期刊
(59153)
经济(59153)
研究(39147)
学报(37044)
(31876)
科学(30104)
大学(26474)
中国(26165)
学学(25776)
农业(21446)
(19740)
管理(18357)
教育(14096)
林业(13626)
业经(12110)
(11801)
金融(11801)
(11404)
技术(11020)
业大(10884)
经济研究(10506)
财经(10053)
(9461)
科技(9327)
(8678)
农业大学(7966)
问题(7790)
商业(6769)
统计(6475)
(6269)
共检索到213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左政  郑小贤  
研究人为干扰对福建将乐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分结构及树种多样性的影响,为常绿阔叶次生林的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将乐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踏查选择试验区立地条件相似且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25块(0.04~0.12 hm~2)固定样地,采用相对影响法将常绿阔叶次生林分为5个干扰等级,采用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法分析不同干扰等级林分结构及树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干扰等级下常绿阔叶次生林直径结构均呈倒"J"型分布,干扰等级Ⅴ各径阶个体数显著小于其他干扰等级(P=0.022),林分潜在更新能力和生产力较低;干扰等级Ⅰ~Ⅳ树高呈单峰山状曲线,干扰等级Ⅴ为多峰山状曲线,林分垂直结构不稳定。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角尺度(P=0.045)逐渐增大,大小比数(P=0.039)和混交度(P=0.017)逐渐减小。α多样性指数随着干扰等级的升高呈递减的趋势(P<47%)。不同干扰等级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分结构差异显著,随着干扰等级的增加,乔木多样性及林分结构稳定性降低,不利于植被恢复及多样性保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德宙  詹有生  盛炜彤  徐秉山  汪建平  方庆彪  
对江西省大茅山封山育林后的常绿阔叶次生林和杉木人工林的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差异、林分生长状况和地上部分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次生林和杉木纯林的群落组成特征差异明显;阔叶次生林的生物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群落均匀度、物种丰富度)均比杉木纯林高;在相同立地条件下,阔叶次生林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和年生物量低于杉木纯林,但地上部分生物量高于杉木纯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梅  郑小贤  
【目的】研究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主要种群间的联结性,为探索植物群落演替及原生性植被类型的恢复提供依据,为该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在福建将乐林场选取重要值较大的22个树种,利用种间联结指数VR研究群落的整体关联性;利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分析种对间的联结性。【结果】该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种间联结指数VR为1.014,主要种群总体呈现较弱的正关联。231个种对中,χ2检验结果显示,正、负关联的种对数分别为110和119对,正负关联种对数的比值为0.924;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种对数占总数的11.3%。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玉平  陶建平  刘晋仙  何泽  
研究不同光环境(旷地、林窗、林下)下缙云山常绿阔叶林6种常见树种的叶片功能性状及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不同演替阶段物种的叶片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在光照较弱的林窗和林下,树种的比叶面积(SLA)、叶片氮含量(LNC)和叶片N:P比显著高于光照充足的旷地,叶干物质含量(LDMC)变化趋势与SLA相反,叶片磷含量(LPC)在3种光环境下无显著差异;2)演替前期种具有较高的SLA,LNC和LPC,而演替后期种的LDMC和N:P比显著高于演替前期种。随光照的减弱,演替前期种的LPC无显著差异,而演替后期种则呈下降趋势;3)在3种光环境下,LNC与LPC,SLA正相关,LDMC与LPC,LNC,S...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新彬  王襄平  罗菊春  牟长城  林英建  夏新莉  
The secondary forests on northern slope of Mt. Changbai were sampl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uman disturbance on their tree species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Compared with broad-leaved Korean Pine (Pinus koraiensis) forests, secondary forests were much lower in tree species diversity,...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文霞  邹斌  郑景明  罗久富  
以有关植物各构件功能性状之间关系的3个主要假说(功能相似假说、结构相似假说和整体协调假说)为依据,研究植物3个构件根、茎、叶对应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是目前植物功能性状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江西大岗山栲树天然阔叶林中常见的16个树种为研究对象,选择了植物比叶面积、比根长、各构件组织密度以及各构件碳、氮、磷含量等共15个功能性状指标。并将其分为结构性状和化学性状2大类,利用多重t检验和皮尔森相关检验对根、茎、叶3个构件对应功能性状的差异性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结构性状方面,比叶面积和比根长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各构件组织密度差异显著,大小依次为叶>茎>根,茎和根的组织密度相关性比叶和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邱治军  周光益  吴仲民  邹滨  罗鑫华  
林冠是森林生态系统影响降雨的第一作用层。降雨经过林冠后,被进一步分为林内穿透雨、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林冠的截留作用不仅改变了降雨的空间分布格局,而且影响了与之相关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李振新等,2004)。目前,已有大量文献报道我国热带雨林(周光益,1997;张一平等,200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崔向慧等,2006)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万师强等,1999)的林冠截留特征。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率为11.4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帅锋  苏建荣  刘万德  张志钧  刘庆云  李忠文  
通过对云南普洱地区不同恢复阶段(恢复15年、30年和原始林群落)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内附生维管植物的调查,分析了不同恢复阶段附生维管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多度、分布和相似性关系,并探讨附生维管植物与宿主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0.81 hm2的调查样地中,共发现附生维管植物3 116株(分属9科20属22种);(2)原始林中附生维管植物的物种丰富度(17种)要显著高于恢复30年(7种)和15年(5种)群落;(3)原始林与不同恢复阶段群落中附生维管植物的物种组成有显著不同,恢复15年群落中的附生植物主要由蕨类植物组成,兰科植物是原始林附生植物的主要物种组成,有些物种仅出现在原始林中,可以作为季风常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万德  苏建荣  李帅锋  郎学东  黄小波  张志钧  
【目的】探索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组分随物种和植物器官的变化特征,了解不同树种的生长动态、碳代谢特征及生长对策。【方法】在云南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中,选取20个重要物种,采集植物叶片、枝条、树干及树根,测定其可溶性糖类(蔗糖、果糖、葡萄糖)及淀粉浓度,分析其NSC各组分随物种和植物器官的变化特征。【结果】不同植物器官间NSC存在显著差异,叶片中蔗糖、果糖、葡萄糖浓度最高,树干中浓度最低,而根中淀粉浓度最高,叶片中浓度最低。不同物种之间蔗糖、果糖、葡萄糖及淀粉浓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绝大多数物种可溶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区余端  王楚彪  苏志尧  
以2008年受冰灾破坏的车八岭山地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设置2 hm2固定样地开展连续3年(2008~2010年)的地表植被群落和环境调查,研究地表植被的动态及其与立地因子的关系。结果发现:1)地表植被的组成和分布三年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5),其中林冠开度越大地表植被丰富度和多样性越低;2009年坡向对地表植被的影响极显著(p<0.005),从阴坡到半阴坡地表植被总个体数、丰富度和多样性逐渐降低;2010年林冠开度和乔木丰富度的综合作...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波  
在植物的生活史中,种子大小及其变化不仅涉及到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生殖分配,而且是植物种的重要适应特征。从果实高度、宽度、高宽比及果实质量等4个指标对浙江省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常绿阔叶树种栲树Castanopsisfargesii的果实性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中栲树果实性状有较大变化,其中木荷 栲树Schimasuperba Castanopsisfargesii群落生境中的栲树果实质量最大[(0 725±0 19)g],其变异幅度也较大(26 21%),与其他生境条件中的有明显的差异(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裴建元1  2  严员英3  叶 清2  肖文军1  赵平1  郑育桃3  邓知知1  肖金香2  
摘 要:常绿阔叶树种是森林的主要植物种类,具有含水率高的特点。选择石栎 Lithocarpus glaper、拟赤杨 Alniphyllum tortunei、 冬 青 Ilex chinensis、 樟 树 Cinnamomum philippinense、 木 荷 Schima superba、 罗 浮 栲Castanopsis fabri、山杜英 Elaeocarpus decipiens、甜槠 Castanopsis eyrei、苦槠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油茶Camellia oleifera 10 种常绿阔叶树种,采集不同树种的树叶、树枝和树皮,烘干粉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裴建元  严员英  叶清  肖文军  赵平  郑育桃  邓知知  肖金香  
常绿阔叶树种是森林的主要植物种类,具有含水率高的特点。选择石栎Lithocarpus glaper、拟赤杨Alniphyllum tortunei、冬青Ilex chinensis、樟树Cinnamomum philippinense、木荷Schima superba、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山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甜槠Castanopsis eyrei、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油茶Camellia oleifera 10种常绿阔叶树种,采集不同树种的树叶、树枝和树皮,烘干粉碎后在室内进行理化性质的测定分析,以不同树种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水松  詹有生  陈长发  敖向阳  
针对常绿阔叶林树种组成结构复杂,种类繁多的特点,对林分树种组成结构、数量结构和产量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1)林分树种划分为重要速生树种、重要慢生树种和次要树种3类;(2)3类树种组成结构和株数比例(N%)随年龄(A)增加呈规律性变化。重要速生树种株数比例与年龄呈线性关系,组成和数量结构较稳定;重要慢生树种株数比例与年龄呈双曲线关系,相关密切;次要树种株数比例与年龄呈二次抛物线关系,相关密切;(3)3类树种材积比例(V%)随年龄的变化规律与株数比例的变化规律相类似,但相比之下,重要速生树种的材积比例的变化尤为重要,而另2类树种的株数比例的变化更重要些。(4...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飞  邹斌  郑景明  戴伟  
【目的】研究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次生林中11个树种的细根形态、组织化学元素含量与根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大岗山次生林内6个受外生菌根侵染的树种(刨花润楠、小叶青冈、拟赤杨、丝栗栲、檵木和梓木)和5个受内生菌根侵染的树种(山乌桕、深山含笑、杉木、木荷和油桐)为研究对象,采用根序分级法对根系进行分级后,测量并比较各树种前5级根之间根长、比根长及C、N含量的差异。【结果】在细根形态方面,11个树种的根长均表现出随序级升高而增大的趋势,而比根长的表现则相反;在细根C、N含量方面,除3个树种(山乌桕、檵木和梓木)5级根C含量小于4级根、1个树种(油桐)2级根C含量小于1级根外,其余7个树种根组织的C含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